所周知,許多電子設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金、銀、銅、鋁等。而在所有的電子設備中,電腦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如主板和印刷電路板,CPU等,特別是主板,它通常是PC中最常見的黃金來源。
這時候估計有小伙伴就要問了,那我能把自己的電腦拆解提取黃金賺錢嗎?
很遺憾,這種做法并不推薦。要知道,一些完好無損的電腦組件,可能比其含金量更有價值。甚至需要注意的是,不規范的拆解所產生的危廢材料,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
據外媒報道,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設計師Holly Ryan正在將廢舊的筆記本電腦變成首飾,以減輕與報廢資產處置相關的環境和數據安全風險,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這些資產的價值潛力。
這位設計師和聯想合作,通過聯想的資產回收服務(ARS),采取無害化的處理方式,把廢舊筆記本電腦中的金屬熔化,創造她稱之為“未來傳家寶”的戒指。
戒指是由電路板、CPU、鍵盤膜等回收的24K金、純銀和鉑金制成的。其中一枚戒指已被拍賣,所得款項將用于海濱項目,該項目旨在減少和清除澳大利亞水域的塑料。
Holly Ryan在談到與聯想的合作時說:“對于我來說,有一種新的方式,一種新的資源,來創造非采礦的首飾,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重要的是,我們都要認真思考我們的選擇會如何影響這個美麗星球的未來,你所做的每一個小小的選擇都會產生影響。”
對Holly Ryan來說,使用可持續材料的重要性和回收金屬“這一切都是關于循環”。她說“我認為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認真考慮他們的業務中有哪些資產可以回收或升級,而聯想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我們都需要關注。”
既保護環境
又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
智能化時代來臨,PC作為不可替代的生產力工具,在更混合更互聯的未來世界中仍將扮演中心角色,而如何運用綠色科技力量保護環境也成為近年來人類追求的方向。
聯想集團一直堅持在產品和包裝中使用包括再生塑料,纖維和金屬在內的回收材料,提供散裝包裝,盡可能減少外包裝垃圾,推動循環經濟。
同時,在全球范圍內為消費者和客戶提供包括資產回收服務(ARS)在內的多種回收渠道,并進一步的進行無害化處理,以滿足特定消費者或地域需求。
此外,聯想將通過殘值返還使商業客戶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并為客戶釋放出庫房空間,幫助客戶有效利用資源。對于報廢產品,聯想將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符合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處置,并為商業客戶提供相關環保證書。
自2005年以來,聯想集團共計從全球客戶手中回收了約9萬噸廢棄產品,自身運營和生產產生的廢棄產品回收達到了6萬噸。聯想集團也積極參與工信部牽頭的四部委回收試點示范工作,是第一批入圍該名單的ICT企業。
不僅是回收再利用
也是倡導低碳
實際上,資產回收服務只是聯想集團實現可持續創新的一個組成部分,回收再循環,不僅能發揮廢舊 IT 資產的最大價值,而且能為服務企業減少整個IT服務周期內的碳排放。
作為國內最早踐行ESG的企業,聯想集團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每一個環節都遵循產品生命周期評估(LCA)的指導,提供供應、生產、物流、回收、包裝五個綠色管理維度方案,以及綠色數據平臺建設,引導和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同實現低碳轉型,合力減少碳足跡。
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低溫焊接工藝
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研發的低溫錫膏工藝可在加快焊接速度的同時增加產能,減少35%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溫水水冷服務器”可幫助綠色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實現成本與效益的完美平衡,每年降低超過42%的電費節省和排放。在智能生產方面,聯想集團自主研發的先進生產調度系統LAPS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線閑置等方式,每年可減少2000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小伙伴們,當我們在進行廢舊電子設備的處理時,不妨從低碳環保的角度多考慮考慮,通過聯想的資產回收服務,或許它可能幫你變成一枚戒指。
制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原來可以用來回收電子零件中的黃金。 科學家這項新發現的環保方案可望將電子廢料循環再用的成本大大降低。
個人電子產品愈來愈普及,新型號推陳出新,電子廢物因而高速增長,成為世界各地面對的一大難題。 電子廢物對堆填區造成沉重負荷,而且會釋出污染環境和有損生態的毒物。 大部分電子廢料含有的重金屬要經過幾百年才能降解。 要回收電子廢料,將當中有用的部分循環再用,牽涉復雜的程序,耗用大量能源,有能力處理的回收設施亦有限。
電腦電路板上可回收的黃金塊約5毫米寬。 (ETH Zurich Alan Kovacevic)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方法,回收電腦電路板上的黃金,其成本是傳統電子廢料回收方式的1/50。 負責這項研究的邁錫加(Raffaele Mezzenga)教授與他的團隊發現,在乳制品制造過程中殘余的乳清蛋白置于酸性和高溫環境之下,會形成有幼細纖維的海綿,能夠吸附微細金屬離子。
研究人員用酸性液體沖洗20部廢棄電腦的底板,令其金屬物料分解出游離狀態的復合物,再由蛋白海綿吸引這些離子。 吸滿的海綿經加熱,其中的黃金會凝結成22卡金箔,重量約 450毫克,大約價值39美元。 研究人員補充,最終可以提取的黃金會稍微少一些,因為海綿吸附的金屬中,黃金占91%,另外9%是銅,需要再用工序分離。
乳清蛋白海綿可吸收金離子。 (圖片來源:Peydayesh M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adapted)
邁錫加教授強調,這項新技術十分環保:我們利用乳清蛋白這種工業副產品從電子廢料中提取黃金,廢物加上廢物,得出有價值的黃金。 這實在非常切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由于這種方法的成本效益相當高,科學家熱切期待在市場大規模應用,并探討可否用其他食物副產品制成有微細纖維的海綿。
被棄掉的電腦和電子產品含有多種具經濟價值的金屬,如銅、金和鈷等。 一般人印象中,黃金是首飾原材料或保值的金條,其實在工業上也大派用場,常用于鍍金溶液和金線的制作,全金銲線一般應用于電腦電路或電子零件,其電阻甚小。 不過,近年黃金價格飆升,全金焊線漸被銅焊線替代。
黃金是十分穩定的金屬,在空氣和水里不會氧化,不會生鋮。 黃金的另一特性是具有延展能力,1克黃金可以延展成為3,000米長的金箔。 黃金的密度是19.3,約為水的20倍;熔點為1,064度,而鐵是1,535度,銅是1,084.5度,因此黃金相對容易加工。
這項突破性的發明令人想起《格林童話》里的精靈故事,主人翁有魔法將禾稈變成黃金
黃金能夠反射可視光和非可視光,因此有保護劑的作用,可覆蓋在人造衛星的表面,或者用作宇航員出艙時佩戴的頭盔護眼鏡上的薄膜,有效防止紫外線。
許多國家都積極推動電子廢料循環再用。 2022年,英國皇家鑄造所的電子交易基金(ETF)推出以太幣,其定價與電子廢料回收黃金的價值掛鉤,借以鼓勵投資者減少購買由采礦而來的黃金。
風船計劃2.0#針板分離:以陶瓷板為例,先把CPU砸成4一5塊,因芯片室里有金絲、銀絲(樹脂板的只烤下針腳),再用30%的硝酸、70%的水(液體沒過碎板2公分),蓋上蓋子,1小時內間隔加熱3次,微沸狀態,至金針和陶瓷板脫開。也可加2次溫,泡一晚上,金針掉下為止。再用大孔塑料筐放盆上過濾,把金針、碎板和液體倒框里,把針沖洗到盆里,板在框里沖洗干凈放在一邊。再把盆里液體倒一杯里,底下金針沖洗干凈倒另一杯里,倒干水分,放一邊。沖洗都用洗瓶,量大就放塑料桶里做,自制水浴鍋,。(2)提銀:液體和沖洗水倒在一起,過濾出金皮,里面含銀,然后再向溶液里滴加沉銀劑飽和溶液,并攪拌,這時有白色沉淀,(沉銀劑不能加多,加多了,影響沉淀,具體操作看視頻光盤)。攪拌10分鐘,再加沉淀劑攪拌3分鐘,靜置沉淀60分鐘,白色沉淀即為氯化銀,反復沖洗氯化銀三次,沖到PH值6-7為止,再加入銀的還原液。沒過氯化銀1一2公分就行。然后加熱微沸并攪拌,氯化銀生成黑灰色顆粒,反應完全后,沖洗兩遍顆粒,最后把顆粒沖在濾紙內烘干,用高迪粉或硼砂,用火槍熔燒后得到純度99.9%的白銀。(3)除鐵:再用60%的水,30%硝酸,10%硫酸,固液比1:3,溶解鍍金針(包括樹脂板的針腳)里面的鎳鐵基體,間隔加熱3次,沸騰狀態,直到針腳里面的鐵都化掉,針腳都漂起來,液體變成黑色,再過濾出金皮。(4):溶金:再把CPU碎板和針腳金皮一起放在燒杯里,固液比1:2(配的溶液只要把廢料淹沒即可,盡量湊整數,如配300、500、800等成百的數據,方便配置,也為了后面還原時3倍的數據好算些。加水20%,硝酸20%,鹽酸60%,先自然反應10分鐘,再適當加溫,保溫70一80度,時間1小時,冷卻30-40度過濾,碎板棄掉(撿出硅晶體片,存多以后粉碎提金,也可賣掉)只留溶液,溶液越黃含金量越高。(5):還原金:還原前先加2%的硫酸,可提高金的純度,邊加邊攪拌2分鐘,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