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新學期臨近,準備入學行囊成為不少家長和學生的頭等大事。在這些開學裝備中,手機、電腦成為“標配”,還有電子手表等多種電子產品也被列入采購清單。
近日,記者走訪了太原多家電子產品賣場,看到各種樣式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都擺放在顯眼位置,前來選購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據了解,除了手機、電腦等傳統熱銷產品外,電子手表、運動相機等電子產品的銷量也在增長。
據商家介紹,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產品從八月初就迎來銷售“小高峰”,各門店的銷量同比、環比都明顯上升。同時,今年大家在購買這些裝備時,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僅會為興趣愛好買單,也更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消費趨于理性。
來源: 央視財經
責編:司宇
當玩家打算組建一臺自己的平臺,很多情況下都會糾結如何選購一臺電源,因為電源不像CPU那樣,只有兩家可以選擇,電源的選擇太多了。而且有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模組電源和非模組電源。筆者總結了一下,可能有如下幾個因素是導致玩家糾結的原因。
1.我是否真的需要模組接口?
2.到底是不是模組電源就可以背部走線,非模組就不行?
3.同樣的的功率,參數,為什么模組貴一些?真的值得去買嗎?
4.一款參數都近乎相同的電源,模組與非模組的區別僅僅是線材的嗎?
選電源必看 模組還是非模組差別有多少
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因素,筆者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下面筆者將對上面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讓你弄明白什么是模組電源,我到底應該怎么選擇。看完之后讓你裝機不再糾結如何選擇電源。
關于模組電源的定義
首先我們先看下什么是模塊化電源,模塊化電源,是指某個電源包含若干個具有獨立供電功用的模塊單元。電源是內部各個功能區間可實現模塊化,比如EMI濾波、整流、變壓、輸出等功能區間各自獨立并可更換。再通俗點說,就是說每個人干每個人的活,互不干涉,一旦有人倒下,預備待命的人立刻補上。
而模組電源,通常來講是指的是接口模組化,如下圖所示,電源外部露出各個不同的接口,相當于你可以把非模組電源的線拔下來,這與模塊化電源是有區別的,大家不要混淆。
模組電源的接口
我們所說的模組電源要簡單得多,它是指電源的供電輸出線纜沒有固定在電源上,而是可以選擇性地使用,需要的時候接在電源上,不需要就拔下來。再進一步說,其實是與線材關系緊密,與功能模塊已經關系不大了。 上面的僅僅是定義,但是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是到底二者的區別在哪,下面我們一步步分析。
外觀設計:
就外觀來說,模組電源與非模組電源線材最大的不同就是線材,模組電源需要自己動手接上自己需要的線材,而非模組電源則無法按照自己的需求鏈接線材,你需不需要,線材就在那里。主流非模組電源所標配一般都是1個20+4pin主電源接口、1個4+4pin CPU供電接口、1個6+2pin顯卡接口、幾個大4pin接口、幾個小4pin接口、幾個SATA硬盤供電接口。而模組電源可以提供更多的接口,比如雙顯卡接口,更多的SATA接口等等。
一般的非模組電源
模組電源,線材
我們知道,目前NVIDIA和ATI(AMD)都有各自的多卡并聯技術,N卡可以3路SLI,而A卡則可4路CrossFire。且不說這些多款并聯技術是否可以實現1+1=2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讓這些多卡并聯平臺轉起來,沒有模組電源是不行的。此外,需要用模組電源的還有RAID存儲陣列系統。對于某些玩家而言,如果組建raid 5磁盤列陣的話至少需要三塊硬盤,而raid 10則需要5塊硬盤,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模組電源的話自然也是不行的。
關于背部走線:
非模組電源前面我們已經提過了,它把所有的線材都要備齊,無論你是否真的需要,都沒法拔下來。而模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插拔。下面我們說說背部走線,現在背部走線是一個很時髦的詞語,但不單單是時髦,它還可以有效的節約機箱內部空間,避免內部線材雜亂影響散熱。
背部走線圖
說到這里有些玩家可能就會注意到了,背部走線不光是電源決定的,機箱的因素更加重要,如果機箱不支持,那么再好的電源也是白搭。通常來說背線機箱主板托盤后方的空間一般都要在1.5-3cm之間,才能夠更加輕松的容納進多余的線材,這點消費者的選購機箱時要特別注意。其次電源下置相對較容易完成背部走線。
非模組電源的背線
背部走線這個事情,筆者認為,并沒有嚴格設計規范,更多情況下取決于玩家自身的理解,只要線材并沒有占據機箱內部大部分空間,線材可以從機箱背部很好的穿過去,并且可以通過扎線進行綁定,不顯得雜亂就算很出色的背部走線設計,只要自己動手愿意嘗試一下,完全可以實現。
扁平的模組線材
當然了模組電源大多時候會給用戶扁平化的線材,這樣對于背部走線是有利的,同時可以選擇安裝需要的線材,的確是更加容易完成背部走線,但是不代表非模組電源就無法完成,所以在背部走線這個問題上,玩家無需糾結模組與非模組,這里只是一個相對哪個更加容易的問題,并不是成與不成的問題。
內部結構:
在結構上,普通電源是把全部的輸出線纜都直接焊接在主PCB板上,不可拆卸。而模組電源則是把輸出線纜分為接口和線纜兩部分,模組電源本身只留下接口部分,線纜獨立在外。因此從外面看模組電源,它比普通電源多出了幾排接口。從內部看模組電源,它的供電輸出到模組接口就截止了。
模組電源內部
模組電源的設計相比非模組電源來說會好不少,因為非模組電源的線材是從電源的PCB板直接引出,而模組電源還是需要模組PCB板及接頭,這樣對于電源的轉換效率和電源的輸出都具備著不少的考驗,這時就要對電源的設計以及做工用料方面有著考驗。所以相同參數的情況下,模組電源的成本要高一些,這也是為什么價格就提升的原因。
非模組電源內部
至于其他的電路結構,筆者就不去給大家深入挖掘了。筆者可以在這里告訴大家,2款參數極為接近的電源,模組與非模組性能的區別,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
說道這里,相信大家也有了不少的了解。下面筆者總結一下:
1.是否真的需要模組電源,視裝機情況而定。如果定位是一臺入門的家用、辦公、學習用機,那不一定需要模組電源。如果打算組件多卡并聯或是RAID存儲陣列系統,那么就需要模組電源。
2.背部走線,機箱的影響因素更大,如果有這個打算,就要挑選電源下置,背線機箱主板托盤后方的空間要在1.5cm以上的,同時選擇電源線材較長的,這樣更加容易實現。
3.價格方面,模組電源的成本的確要高一些,多出來的價格,主要還是看消費者自身對產品的認知度,如果規劃長遠,可以考慮選擇一臺模組電源,以便將來應對更多的場合。
4.相同的參數,性能方面,二者無明細差別,對性能看中的玩家,更應該注重轉換效率等,而不是糾結是否是模組。
大空間相對更加容完整背線
經過筆者上面的分析,相信玩家心目中也有了自家的答案,如何選擇關鍵看自身需要,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筆者堅信,模塊化的“私人定制”以后將是趨勢,就像Google提出的Project Ara一樣,所以模組電源的優勢會在將來進一步擴大。
很多情況下都會糾結如何選購一臺電源,因為電源不像CPU那樣,只有兩家可以選擇,電源的選擇太多了。
司宇
著新學期臨近,準備入學行囊成為不少家長和學生的頭等大事。在這些開學裝備中,手機、電腦成為“標配”,還有電子手表等多種電子產品也被列入采購清單。
近日,記者走訪了太原多家電子產品賣場,看到各種樣式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都擺放在顯眼位置,前來選購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據了解,除了手機、電腦等傳統熱銷產品外,電子手表、運動相機等電子產品的銷量也在增長。
據商家介紹,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產品從八月初就迎來銷售“小高峰”,各門店的銷量同比、環比都明顯上升。同時,今年大家在購買這些裝備時,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僅會為興趣愛好買單,也更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消費趨于理性。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