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個簡單開箱,整體包含手柄、接收器、充電線以及說明書。▼
再看看手柄本身的外觀,北通蝙蝠4無線游戲手柄的外觀我還是非常喜歡的,黑色設計加上磨砂外殼,妥妥的科技感。▼
無線設計上,北通蝙蝠4無線游戲手柄用的是接收器的方式,跟鼠標鍵盤一樣,接收器插電視機或者電腦上,手柄開機后直接使用,這個真的比藍牙鼠標要方便,我手上的另一只藍牙手柄連接電視機無法完美適配,但北通蝙蝠4無線游戲手柄是可以做到開機即玩的,適配性也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手柄本身也支持有線連接使用,相當于雙模手柄,連接口也可以為鼠標充電。▼
連接模式上支持PC以及電視機,并且都是即插即用,如今的電視機配置越來越高,電視游戲應用也越來越豐富,用手柄玩電視游戲也真的很適合的。▼
鍵位設置上,左右搖桿鍵、十字鍵、功能機以及側鍵一個都不少,不管是什么游戲都能適配到。▼
比較獨特的是它把左側十字鍵和搖桿鍵進行了位置替換,讓這款手柄更適合用來玩街機類游戲,也就是這款手柄在玩電視街機類游戲時,會有更好的體驗感哦,家庭聚會氛圍神器就靠它了。▼
即插即用的無線連接方式,帶來的游戲體驗是非常爽的,PC主機游戲都支持,靈敏度很高,感受不到延遲率,而且手柄本身還帶震動反饋,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劇情或者一定的游戲特效,手柄會用震動來反饋,體驗感十足。▼
當然手柄本身也是支持有線連接的,連上數據線就可以當有線手柄使用,邊玩邊充電。▼
無線帶來的另一個體驗就是在電視上玩游戲了,現在有不少電視游戲APP,點開即玩,而北通蝙蝠4無線游戲手柄的無線模式可以實現跟有線鼠標一樣的體驗,穩(wěn)定并且兼容性好,而且手柄還支持直接操作電視機,配上兩只手柄,家里來朋友的時候一起打一把還是挺爽的。▼
跟游戲配套的,還有PC軟件,可以對手柄進行設置,也可以通過社區(qū)學習更多手柄使用技巧以及跟其他玩家交流,相當于買了手柄還能得到軟件服務。▼
通過軟件還能對手柄進行個性化設置,比如連發(fā)次數和手柄的震動強度,這樣的體驗不少高端手柄都沒有,而百元手柄能有這樣的軟件服務,簡直不要太超值。▼
最后總結一下北通蝙蝠4無線游戲手柄的體驗,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無線連接方式,可以擁有跟有線手柄一樣的體驗,這也是我在用了上一代北通蝙蝠4有線手柄后,一直希望能夠擁有的手柄,現在總算是實現了,而且這樣的價格,在家里備兩只成本真的不高,感興趣的話就入手吧。
果你還沒看我們的智能電視消費者報告,你已經錯過了一次討好岳母、取悅老婆、升職加薪、飛黃騰達、百事可樂、藿香正氣的機會。我們在視頻中測試了電視音響的效果,得出的結果是……去看視頻吧。這篇文章主要說它們連接藍牙耳機時的體驗。
仔細一想,給電視連接藍牙耳機的使用場景還是很多的。你可能看球賽看到夜深人靜,不愿意打擾已經睡覺的女朋友;你可能正在看一部劇情非常好的電影,不想被周圍的噪音干擾;你可能在看一些羞羞的東西,不希望被臥室的老媽聽到;你可能在玩守望PP,希望能聽聲辨位……
這么一來,藍牙耳機的必要性真的很大,所以像 PPTV 55P 這種干脆沒有藍牙功能、SONY 7000D 這種有藍牙但唯獨不能用來連接耳機的電視,就可以被一票否決掉
嗎?
我們測試了剩下的四臺支持藍牙耳機的連接效果,得出的結論是電視連接藍牙耳機充其量只能用來看新聞聯播。
首先是延遲。藍牙耳機發(fā)出的聲音向來都是有延遲的,這在聽音樂的時候無所謂,但是播放視頻的時候就會出現音畫不同步,體現在足球已經飛在半空中了,你才聽到守門員“嘭”的一聲踢到球的聲音。這個延遲在使用電視上安裝的播放器時可以感知到,在使用 HDMI 外接信號源時會更加明顯。用來看電影時已經會嚴重影響體驗,用來玩游戲干脆就是扯淡。iPhone 在使用藍牙耳機時會把畫面也拖慢來“抵消”延遲,而我們測試的四臺電視,沒有一臺可以這么聰明。
其次是音質。現在藍牙耳機的音質已經非常棒了,甚至絕大多數人在進行 AB 對比的時候都分辨不出藍牙和有線的音質差別——前提是,你在用智能手機連接藍牙耳機。目前來看,電視是沒太大可能性支持 AAC、aptX、LDAC 這種高級藍牙編碼的,并且在回落到 SBC 編碼時也會使用一個非常低的碼率來傳輸音頻,而導致聲音嚴重裂化。聽歌看電影是沒戲了,就連聽人聲也會有人耳可察覺的高頻衰減和爆音。所以我說,充其量只能用來看新聞聯播。
那么電視的藍牙功能就沒救了嗎?未必。幾乎所有的智能電視都在運行 Android 操作系統(tǒng),而 Google 已經打算在 Android 8 中加入對 aptX、AAC 和 LDAC 的原生支持。所以當電視廠商把系統(tǒng)升級到 Android 8 時,狀況會大大改善。只是按照 Android 這個碎片化現狀,可能要兩年以后才能見到運行 Android 8 的電視。
但是假如上文提到的需求是你切身體會到的,那么暫時有這樣的解決方案:
第一,如果你使用電視的內置 app 或者直接安裝到電視里的 app 播放視頻,那買一根線很長的耳機是唯一解。如果你的電視不幸沒有配置耳機接口,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第二,假如你使用 HDMI 外接信號源(電腦、手機,等等),把藍牙耳機連接到信號源上,而非電視本身,可以有效緩解延遲和音質問題。
第三,如果你用電視玩游戲(XBOX、PC等),把有線耳機直接插到手柄上的耳機接口里,可以幾乎完全干掉延遲。這里面的黑科技我也不明白(推測是直接傳輸模擬信號),但是實測效果是零延遲。
每天戴的藍牙耳機可能被定位跟蹤?
近日有報道稱,部分藍牙耳機存在安全漏洞,可被不法分子快速植入具有定位功能的代碼,從而實現遠程跟蹤,甚至監(jiān)聽。這一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少網友驚呼:自己身邊居然潛伏著一個“隱身間諜”。那么,“藍牙耳機成定位器、監(jiān)聽器”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科技日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對抗研究所所長閆懷志。
技術漏洞問題長期被忽視
“從技術原理上來看,藍牙耳機確實存在被監(jiān)聽、定位跟蹤的可能。”閆懷志介紹,所謂藍牙耳機,通常是指采用了藍牙技術的無線耳機。藍牙技術自1994年發(fā)明以來,歷經近30年的發(fā)展,目前已演進到第五代——藍牙5時代。
“從藍牙通信原理上來看,藍牙設備通常包括一個藍牙模塊以及支持連接的藍牙無線電和軟件。藍牙設備在實現通信功能前,需要進行配對。”閆懷志說,設備之間的通信在基于藍牙技術連接構建的短程臨時網絡(微微網)中進行,該網絡通常可支持2至8臺設備實施連接。
藍牙耳機將藍牙技術應用在免持耳機上,使用者由此可以免除耳機有線連接帶來的不便和煩惱,從而實現更加輕松自在的通話。
長期以來,人們在享受藍牙耳機等藍牙設備帶來的方便快捷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藍牙設備的安全性問題。“與大多數無線技術類似,藍牙通信也容易遭受各種安全威脅。”閆懷志解釋,這是因為藍牙設備中包含各種各樣的芯片組、操作系統(tǒng)和物理設備配置,其中有大量的安全編程接口、默認設置等,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有些藍牙設備內部的復雜程度甚至不亞于一臺小型智能終端。
“小型智能終端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藍牙耳機也可能有,只不過我們對其的重視程度不夠。”閆懷志說。
他舉例說,在藍牙耳機首次配對時,需要用戶使用PIN碼(個人識別碼)驗證,PIN碼通常是由4到6位的數字組成。驗證時,藍牙耳機會自動使用自帶的加密算法對該碼進行加密,然后傳輸給目標設備進行身份認證。在此過程中,攻擊者可能會攔截藍牙通信數據包,然后偽裝成目標設備進行連接,或者采用暴力攻擊的方法來破解PIN碼,進而攻破藍牙耳機系統(tǒng)。
此外,攻擊者還可能在藍牙耳機處于等待配對狀態(tài)時,趁機掃描到該耳機并與之配對,隨即便可輕松植入惡意代碼。
攻擊者通過藍牙耳機漏洞或利用通信劫持等方式攻破藍牙耳機系統(tǒng)后,就能快速植入可實現監(jiān)聽或定位功能的惡意代碼,再通過近距離監(jiān)聽服務的方式或利用相關設備近距離獲取藍牙耳機的位置信息,從而實現對藍牙耳機的監(jiān)聽或定位跟蹤。如果攻擊者利用網絡將該定位信息傳播出去,甚至能實現任意遠距離的定位跟蹤。
多管齊下給耳機配上“安全盾”
倘若藍牙耳機變身為隱藏的“跟蹤器”“監(jiān)聽器”,我們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機主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都將受到威脅。
那么,我們該如何給藍牙耳機豎起安全屏障呢?
“從根本上來說,應從技術層面來防范藍牙耳機攻擊,藍牙耳機和手機系統(tǒng)開發(fā)商需要進一步提升藍牙耳機通信所涉及的相關硬件、軟件以及協議的安全保障水平,進而增加藍牙耳機被攻擊成功的難度。”閆懷志表示。
從管理上來說,我國已經于今年11月1日施行了《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藍牙耳機等方式來竊取個人隱私信息甚至是造成嚴重后果,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要從法律法規(guī)層面來加大對攻擊者的威懾力度和違法懲戒力度。
閆懷志建議,在具體操作上,普通消費者要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識,充分了解使用藍牙耳機可能帶來的安全影響,并在日常應用中注意以下事項:
盡可能在安全區(qū)域進行藍牙耳機配對,且不要頻繁地進行藍牙配對;僅在必要時啟用藍牙耳機,且盡量將藍牙耳機功率設置為最低可用、縮短連接設備之間的距離,并最小化語音通話持續(xù)時間;藍牙耳機配對時,要始終驗證并確認正在配對的設備,如有意外提示,不要輸入密碼;及時從默認的配對設備列表中刪除丟失、被盜或未用設備;除有配對需要外,將藍牙耳機默認設置為不可發(fā)現,并保持不可發(fā)現狀態(tài)。(陳 曦)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