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電力殺手”石墨炸彈:一枚癱瘓整座城市,覆蓋6000平方米,當今有這樣一款武器,沒有原子彈氫彈對人體的超強殺傷力,可以做到不傷害一人,卻依舊能讓敵人聞之膽寒,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國產石墨炸彈,僅一枚即可癱瘓一座中型城市,一旦引爆,美國也只能束手無措,那國產石墨炸彈究竟有多強,又是憑借什么一舉征服自由美利堅呢?
了解威力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他的工作原理,石墨炸彈,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主要材料是石墨,但這種石墨是經過特殊處理后的純碳纖維絲制造而成,然后裝入數百個小型容具,一旦炸開,石墨纖維將瞬間飄散在襲擊區域上空,隨之四處蔓延,加之石墨纖維絲具備導電性,因此,成功和城市內架設的電纜接觸后,就會造成斷電現象,更嚴重的是短路過程中還會伴隨熱汽化和電弧的產生,最終發力到敵方的電力設備中樞,致使電力設備喪失絕緣能力,造成大面積停電現象,當然,石墨炸彈的制造并非針對單純的工業生產,目標還是戰爭中敵方的重要工事,比如飛機場發電廠等等,要知道,石墨纖維絲僅為千分之一厘米,可輕松進入機密電子設備內部,想要重新修復就要找出纖維絲附著點,這樣的工作量對實戰狀態下的敵方顯然有些為難,因此,即便美國在面對我國石墨炸彈的攻擊后,也很難找出應對辦法。
當然,石墨炸彈并非我國最早研制,在冷戰期間就曾出現,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美蘇一度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彼時蘇聯為了強勢秀肌肉,開始了一場空前絕后的軍事演習,代號81軍演,這次演習蘇聯可以說在世界面前狠狠地露了一次臉,組織了十個以上集團軍或坦克軍作為主力部隊,前有前線遠程航空保駕護航,后有國土防空軍看家護院,一場聲勢浩蕩的大縱深裝甲突擊就在這種局面下轟然展開,目的就是在戰爭爆發初期,以雷霆手段迅速掃除敵方有生力量,占領對方高位,顯然這場軍演劍指北約,更囂張的是,蘇聯還邀請了北約觀察團前來圍觀,真可謂殺人誅心不見血。
當然,北約觀察團在軍演結束后,面如驚雀的表情讓蘇聯十分滿意,事后觀察員與專家討論后一致認為,只要蘇聯強行對歐洲發起進攻,僅一周時間便能橫掃歐洲大陸,想到蘇聯紅色鐮刀旗幟插在愛麗舍宮的場景時,北約高層無不驚出一身冷汗,硬拼是拼不過了,只能另做打算。
而所謂的另作打算,就是研發石墨炸彈,最終也的確成功了,但現在我們知道,蘇聯并沒有實際動武,因此美國研發的石墨炸彈也沒有在蘇聯上空引爆,然而伊拉克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傷亡總計超過十萬,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卻僅陣亡233人,算上傷員和俘虜才共計643人。
實現碾壓式的戰損比,石墨炸彈功不可沒,戰爭初期,美國就使用了戰斧巡航導彈搭載石墨炸彈對伊拉克重點電力設施進行了定點摧毀,高峰時期造成伊拉克85%的電力設備失靈,迫使地面雷達計算機等輔助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這場戰爭或許對我國最大的意義就是警示作用,但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超細纖維絲技術還不成熟,即便勉強制造,成本也會極高,因此才拖到了本世紀,2009年,我國成功研發了第一款航空碳纖維炸彈,內含147枚子炸彈,僅一枚足可覆蓋方圓六千平米的區域,您可能會說是不是范圍太小了?實際上,現今憑借中美兩國防空網,幾乎很難將石墨炸彈投擲到對方領土,因此美國在我國周邊部署的軍事基地成了首要打擊目標,六千平米的范圍足可覆蓋一個軍事基地絕大部分重要工事,加之北斗的組網,精度方面會更有保障,因此現今,美國對我國的石墨炸彈也只能束手無措。
如果覺得我講得不錯,記得關注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圍繞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薩清真寺發生的沖突事件,目前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5月10日夜間到11日凌晨,以及11日白天全天,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力量向以色列的部分猶太人定居點、部分以色列城市大舉發射火箭彈。
以色列的夜空亮如白晝
據以軍統計(估計是炮兵雷達檢測到的目標數),當天“哈馬斯”發射的火箭彈總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000多枚,但有80%的火箭彈都被以軍部署在城鎮周邊承擔要地防空任務的“鐵穹”攔截彈攔截,還有大量火箭彈失的,真正給以色列造成損失的火箭彈并不多。
以色列空軍:抄家伙拆樓!
盡管如此,以色列空軍也沒放過巴勒斯坦人,而是仗著自己“馬快弓強”大舉出動、向巴勒斯坦方面實施報復:
以色列空軍F-16I型戰斗機攜帶JDAM炸彈
5月11日、12日,以色列空軍裝備的F-15I、F-16I等戰斗機傾巢出動,向“哈馬斯”武裝組織位于加沙地帶北部的多處目標實施空襲行動,據報道在當天的行動中以軍出動了80多架次的戰斗機,一共空襲了巴勒斯坦方面130多處目標,起碼造成數十名巴勒斯坦人傷亡。
以色列空軍的主力,F-16I“毒蛇”戰斗機
而13日當天,在網絡上傳出了一段以色列空軍使用精確制導炸彈、對加沙地帶的某處巴勒斯坦建筑搞“強拆”的現場視頻,視頻畫面顯示,這座高達十幾層、由多個分立式樓體組成的巴勒斯坦建筑,被以軍投擲的精確制導彈藥精確命中樓底層并發生劇烈爆炸,爆炸似乎引燃了燃氣管道或部分爆炸物,發生了規模更大的二次殉爆。在爆炸結束后,這棟十幾層的高樓兩側樓體完全垮塌,幾乎被摧毀了一半,彰顯出了以色列空軍的“赫赫武功”。
從流出的視頻畫面來看,盡管視頻開頭不到五秒鐘的時間內,兩枚精確制導炸彈已經先后命中大樓樓體,速度之快只能看到兩個模糊的影子一晃而過,但大伊萬非常仔細地把畫面放慢、一幀一幀看完之后,咱們能夠基本確認,此次“強拆”行動是以色列空軍使用JDAM型精確制導彈藥干出來的。
美國海軍航母軍械員正在準備JDAM精確制導炸彈
只是不清楚,此次以軍使用的是威力巨大的2000lb級的GBU-31,還是威力較強的1000lb級的GBU-32型,如果是前者的話,咱只能說以色列空軍這把活干的著實有點兒喪心病狂,而如果是后者的話,咱們只能說JDAM型精確制導彈藥的威力著實有點超出想象,2枚1000lb級的彈藥就能把一棟大樓給拆了。
而這個JDAM有一個中文名字“杰達姆”,相信跟多讀者第一時間就想起了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杰達姆”。當地時間1999年5月7日夜間,北京時間5月8日,北約的美國B-2轟炸機發射5枚“杰達姆”精確制導炸彈擊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當場炸死3名中國記者,炸傷數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館建筑的嚴重損毀。
JDAM:真.精確制導神器
不管是GBU-31,還是GBU-32,此輪以色列空軍在加沙地帶“扒房拆樓”的行動,可謂是再度證明了JDAM系列精確制導彈藥強大的威力和良好的性價比:
堆積如山的GBU-31、GBU-32炸彈
說JDAM型精確制導彈藥“威力強大”,咱們剛才說了,兩枚JDAM足夠把一棟樓給直接拆了,這算是對這種精確制導彈藥非常直觀的印象;而從擺數據的角度來說,GBU-31型(記住這是2000lb級的重型航彈)長度約為3.87米,彈體直徑約為63.5厘米,投擲重量895千克(約2000lb),內裝429千克Tritonal炸藥。
GBU-31型2000lb級別重型航彈
GBU-32型(記住這是1000lb級的通用航彈)長度約為3米,彈體直徑約為49.8厘米,投擲重量460千克(約1000lb),其中內裝202千克Tritonal炸藥;此外,JDAM實際上還有重型彈藥和小直徑彈藥,重型彈藥類似于GBU-28“掩體粉碎者”這種重型侵徹彈藥,而輕型彈藥則是GBU-39這種小型“靈巧彈藥”。
F-35型戰斗機試掛GBU-32型航彈
最后,從任務種類上分,GBU-31和GBU-32等精確制導彈藥除了普通的殺傷爆破型號,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型號,比如可以打擊強固工事的侵徹型號,可以燃燒的縱火型號,甚至還有一些更為特殊的發煙彈、宣傳彈型號等,這些精確制導彈藥共同形成了美國空軍裝備的“杰達姆”家族。
F-35戰斗機投放GBU-32型JDAM
當然,作為精確制導彈藥,JDAM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制導能力,它是美國空軍最早裝備的、也是唯一一種GPS/INS聯合制導模式的精確制導彈藥,它的精確制導模式很好理解:
1000lb級別的JDAM炸彈,估計使用了現成的MK83彈體,但表面進行了打磨
在使用前首先利用戰機本機的INS導航系統,將載機的定位坐標和運動關系注入彈上制導系統,賦予JDAM炸彈一個初始位置坐標與運動態勢,同時還需為炸彈注入攻擊點、導航參考點等坐標數據;設置完畢相應的火控數據后,戰機的火控計算機可以直接解算出炸彈的投放包線,一般是一個圓形或扇形區域,戰機可以通過較為隨意的攻擊航線進入投彈區域投彈,相比需要嚴格遵循投彈航線、使用CCIP/CCRP模式投彈的普通航彈,在使用限制上反而寬松了許多。
F-15E型戰斗機投放JDAM
在JDAM炸彈離架后,彈上GPS/INS系統將聯合工作,共同解算出炸彈的實時位置與運動參數,控制炸彈的飛行路線與最終命中點,確保炸彈最后能夠按照GPS系統給出的坐標精確命中目標。
1000lb級別的JDAM精確制導航空炸彈
根據美軍試驗場和實測數據,JDAM系列精確制導炸彈的攻擊效率極高,命中精度極好,投彈距離在24千米左右時命中點誤差一般在5米以內,甚至已經超過了“寶石路”系列激光制導炸彈;同時,相比需要本機在空照射或地面偵察分隊抵近照射的激光制導炸彈,JDAM的GPS/INS制導模式本質上是“發射后不管”且可以防區外投放的,在使用的便利性與戰場生存性上均好于激光制導炸彈。
F-35B型戰斗機與GBU-32型航彈
另外,相比投放時可能會因為云霧、煙塵、霧霾而失的的激光制導或電視制導彈藥,JDAM型精確制導彈藥只要天上的衛星沒事兒,基本上就不會失的,其戰場適應性也要遠遠好于其它幾種精確制導彈藥。
美軍兩棲攻擊艦軍械員掛載GBU-32
而說JDAM型精確制導彈藥具備非常好的性價比,這也很好理解:不管是2000lb級別的GBU-31型還是1000lb級別的GBU-32,它們其實都不是全新制造的航空炸彈,而是在美國空軍原本儲備的普通重力航彈上實施技術改裝、增加制導組件的產物。
GBU-32型JDAM炸彈非常容易改裝,在外場都可以現場拆裝并安裝制導組件
比如GBU-31V1型,它就是在美國三軍原本裝備的MK84型航空炸彈的基礎上改進來的;而GBU-31V4型,它是在美軍BLU-109B“鼴鼠”型侵徹型航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至于GBU-32型,它是在MK83、BLU-110型兩種普通航空炸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航母軍械庫中堆積如山的JDAM彈體,使用前需要加裝制導組件
這一改進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在航空炸彈上增加MK54型制導組件即可,在外場都可以實施改裝,每套制導組件的價格非常便宜,只有兩萬美元,對美軍來說幾乎就是白菜價了。因此,說JDAM型精確制導炸彈是美國空軍精確制導武器庫中最便宜、性價比最強的航空彈藥,沒有太大問題。
這么好的裝備,中國空軍不來一點嗎?
說完了美國空軍裝備、這回被以色列空軍拿來拆樓的JDAM型精確制導炸彈,估計不少讀者老爺的目光早已“轉移”到了中國空軍這邊兒:咱們目前手頭有沒有類似于JDAM這樣的裝備?嗯,其實還真的有,比如早在十多年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兵器工業就展出過基于普通500公斤航彈改裝、增加GPS/INS聯合制導組件、增加滑翔彈翼的LS-6型精確制導滑翔炸彈。
國產外貿型LS-6滑翔制導炸彈
它的制導方式和JDAM是完全一樣的,且類似于JDAM的增程型、增加了滑翔組件,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投放、具備較強的防區外攻擊能力。目前,LS-6型滑翔制導炸彈已經裝備在了巴基斯坦空軍中,甚至在2019年2月份的印巴空戰中,被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梟龍”戰斗機進行過實戰使用。
LS-6已經配備給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斗機
殲-8掛投實驗
但是,在中國空軍自己的手里邊,目前根據公開的照片,似乎還沒有類似于LS-6型滑翔制導炸彈這樣的裝備,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精確制導航空彈藥,似乎還是以類似于美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裝備的“白星眼”電視制導炸彈、美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裝備的“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為主,比較典型的型號包括進口自俄羅斯的X-29“小錨”、X-59M電視制導空對地導彈,KAB-500、KAB-1000系列激光制導炸彈等。
殲轟-7A型戰斗機攜帶的依然是電視制導空對面導彈
至于為何到目前為止LS-6這樣的GPS/INS聯合制導彈藥還沒有入中國空軍的法眼,簡直太好理解了:GPS制導啊,在咱們自己缺乏全球定位系統的時候,你要么只能用美國的GPS系統,要么只能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但不管是美國、俄羅斯的哪個系統,本質上都是四個字:“受制于人”,萬一真的到關鍵時刻這倆國家給你的制導信號有誤,哪怕是稍微一點點誤差,也能讓你扔出去的GPS/INS炸彈一個都炸不準。
殲-10B型戰斗機攜帶YJ-91型反輻射導彈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類似于JDAM這樣的GPS/INS聯合制導彈藥,是在搞定了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之后,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戰術兵器。在“北斗”導航系統沒有發揮作用之前,類似于LS-6這樣的衛星精確制導炸彈是沒什么裝備意義、裝備了在戰時怕也是很難發揮作用的。
殲-16型戰斗機,中國空軍未來實施對面打擊的“希望之星”
但是,伴隨著咱們自己的“北斗”全球定位與導航系統正式開始全球服務,中國空軍在事實上也具備了裝備中國版JDAM精確制導炸彈的可能性,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空軍的殲-16、殲-10C型戰斗機將攜帶國產“JDAM”,出現在咱們的面前。
多人可能都知道林俊杰是個狂熱的游戲玩家,之前玩DOTA,現在玩吃雞,平時經常和王思聰、陳赫等人四排等等。最近他又新添了一臺吃雞電腦,不是史上最貴,卻是史上最特別的一款。
說到史上最貴吃雞電腦,當屬之前我們介紹過的NVDIA最新開發的超算系統“DGX-2”。它有16塊Tesla V 100顯卡(每塊都等于Titan V的性能)也就是合計512G的顯存,1.5T內存,30T固態硬盤SSD,售價39.9萬美金!這還不算,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功率是1萬瓦。我國的電壓是220V,所以它需要一個50A的插座,而家用插座普通是10A或16A,大型空調也只不過是25A。50A的家用插座配1萬瓦功率的電腦一開,可能全屋瞬間跳閘,所以你還要為了它專門裝一臺發電機和一部UPS穩壓器!發電機不能安裝在室內,為了裝發電機你必須再做一個院子或地下室,這就要求你的房子足夠大起碼要上千平……所以你看,要擁有一臺“史上最強吃雞電腦”,你需要上千萬的投入,真的很嚇人。
當然這是極端情況,正常來說即使是富二代、土豪,他們裝的機器也只是十萬或幾十萬這個水平。比如林俊杰新裝的這部吃雞電腦,據說顯卡是王思聰送的Titan V,市價約為3萬人民幣。聽著是蠻貴,但是和上面說的超算一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殊之處,比如它重達72公斤(普通的家用電腦重量大概是10公斤),而且外觀奇特,像是兩個括號裹著兩顆炸彈(網友:左邊的是大王,右邊的是小王,這是一對王炸!)。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其實這說明林俊杰是“星球大戰”的死忠粉絲,因為這臺電腦的造型完完全全來自于“星球大戰”的鈦戰機,準確地說是TIE戰機的轟炸型。根據介紹,這臺機器使用了碳纖維材料,有200多個部件,歷時兩個月才打造完成。可想而知它的價格不會便宜,林俊杰為什么要打造這樣一臺電腦呢?
TIE轟炸機
因為民用吃雞電腦的硬件基本上來來去去就是那幾樣,不管i7還是i9,Titan Xp還是Titan V,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性能相差已經不大了。或者用玩家的說法,你十萬塊的電腦,照樣打不過300塊的外掛。但是有錢人閑不住啊,有錢沒地方花(但是買個200多萬、需要配發電機的機器又不舍得),所以就要在“外形”上下功夫,要定制自己的電腦,體現自己的特色,把電腦當成家居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用來玩吃雞的工具。十萬塊的吃雞電腦不開機時就是一個鐵盒子,頂多是有點亮閃閃的跑馬燈、水冷系統什么的,但林俊杰的電腦卻是一架TIE轟炸機,可以和黑武士頭盔配套來體現主人的愛好,這就把檔次拔高了。
炫酷“鋼琴臺”主題機箱,價值6000美金
類似的操作還有很多,比如“鋼琴臺”主題,“機槍”主題,或者是“星球大戰”里的“殲星艦”主題。(按照星球大戰的設定,殲星艦和鈦戰機是航母與艦載機的關系,可以說殲星艦是鈦戰機的爹。所以如果要比的話從設定上林俊杰就已經輸了……)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電腦已經不再象30年前一樣,是一種高不可攀的存在。大多數家庭都有實力買一臺中高端配置,能運行吃雞游戲的電腦。而這反過來就衍生出一種需求,如果我是土豪,我要怎么才能與眾不同?答案是,選擇一個炫酷的,更符合你的身份、你的興趣愛好的外觀,定制一部機器。開機時可以玩游戲,關機狀態下則是房間擺設的一部分,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這才是游戲玩家的電腦應該有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