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縣扶貧辦、縣財政局違規挪用扶貧項目管理費問題。2016年,經時任縣扶貧辦工會主席兼會計陳選平審核,時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袁超簽字核銷,房縣扶貧辦將扶貧項目管理費67.01萬元用于本單位職工獎金、社保費、辦公費、招待費、工會經費等支出。在省審計組審計期間,縣扶貧辦將67.01萬元資金退回至國庫。袁超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陳選平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縣分管扶貧工作的副縣長董詮聞受到誡勉處理。
2016年,省財政廳向房縣財政局劃撥扶貧項目管理費25萬元。經縣財政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金波同意,縣財政局將該筆經費劃入局財務股經費賬戶。12月,該局財務股股長鄧斌經手,并報請副局長段東審批同意,先后2次將該筆經費中的12.53萬元用于支付該局機關干部職工醫保和住房公積金。鄧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段東受到誡勉處理;王金波因其他嚴重違紀問題并案處理,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鄖西縣馬安鎮石塔河村違規套取藥材基地建設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問題。2015年8月,縣財政局向馬安鎮財政所撥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0萬元,用于石塔河村新建500畝蒼術基地項目。11月,在項目尚未實施的情況下,經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姚燚波和鎮財政所長劉家海簽字同意,石塔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光成安排申領了30萬元專項資金。后因藥材種子采購困難,項目無法實施,該村經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并報鎮政府、縣扶貧辦批準,將本村營盤山152.1畝板栗基地流轉到村集體進行升級改造。2017年1月,鎮財政所將該筆資金中的21.17萬元支付給板栗種植戶,剩余8.83萬元被石塔河村用于村集體經費支出。同年3月,在省審計組審計期間,石塔河村將8.83萬元專項扶貧資金上繳財政。徐光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姚燚波、劉家海受到誡勉處理。
3.團風縣但店鎮樸樹店村村干部違規套取、私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問題。2016年,團風縣安排樸樹店村“維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250平方米”“改造擋水堰4座”兩個項目共16萬元。2017年1月,該村完成項目投資8.1萬元后,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方新春與村委會原副主任熊改文、村原婦女委員豐冬娥等人商議,決定將剩余的7.9萬元資金套取出來用于村集體開支。方新春安排村原財經委員熊世忠將該村早已實施完成的“改造擋水堰4座”項目虛報為新項目接受驗收,并虛開工程款發票7.9萬元向鎮財政所提出報賬申請。鎮水利站站長王愛軍、鎮扶貧辦主任熊喜元、駐村國家干部汪洋對樸樹店村扶貧建設項目未進行嚴格審核,對該村弄虛作假問題未及時發現。鎮財政所專項扶貧資金撥付至樸樹店村后,經方新春、熊改文、熊世忠、豐冬娥共同商議,熊世忠從套取的7.9萬元扶貧資金中取出6萬元,以“支付老欠款”的名義每人分得1萬元,共私分4萬元;余款3.9萬元用于村集體支出。目前,被違規套取、私分的7.9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已全部追繳到位。方新春、熊改文、熊世忠、豐冬娥均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被團風縣人民法院以貪污罪判處刑罰;王愛軍受到誡勉處理;熊喜元、汪洋受到通報批評。
4.通城縣馬港鎮程坳村等3個村違規套取油茶連片開發項目扶貧資金問題。2015年,馬港鎮扶貧干事李剛在起草程坳村、石溪村、高峰村3個村油茶連片開發項目資料時,將3個村2013年、2014年已完成的油茶面積3592.8畝項目納入當年申報規劃,合計申報項目計劃4700畝。該項目由程坳村黃金嶺、石溪村石溪灣、高峰村高峰3個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2016年6月,時任縣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朱霞輝,時任縣財政局農業股股長童文,馬港鎮副鎮長張學明、鎮扶貧干事李剛與程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毛旺龍,石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程小衛,高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兵等人對項目進行了自驗,并與當時未參加自驗的馬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志明都在項目驗收單上簽字認可。12月,縣扶貧辦從縣財政局國庫收付中心向馬港鎮財政所專戶轉賬油茶連片開發項目扶貧資金250萬元。2017年1月,按照馬港鎮黨委集體研究的方案,鎮財政所分別撥付黃金嶺、石溪灣、高峰3個油茶專業合作社182萬元、40萬元、28萬元,3個合作社分別違規套取油茶連片開發項目扶貧資金169.28萬元、4.54萬元、18.99萬元。目前,被違規套取的資金已全部追繳到位。李剛、程小衛、吳兵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毛旺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朱霞輝、張學明受到行政記過處分;陳志明、童文受到行政警告處分;時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杜欣艷履行監管職責不力,并與其他違紀問題并案處理,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5.陽新縣韋源口鎮春湖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柯傳安違規套取野豬養殖項目扶貧資金問題。2013年,春湖村申請到野豬養殖項目扶貧資金15萬元。后因投資人計劃改變,該村將野豬養殖項目變更為養鴨基地項目。同年5月,柯傳安與個體養殖戶柯美勝商議,由柯美勝個人養殖1000只鴨用于應付縣扶貧辦檢查,由該村支付柯美勝鴨苗、飼料費等費用2萬元。項目申報后,由于養鴨數量達不到驗收要求,縣扶貧辦只預撥該村8萬元養鴨基地扶貧資金。柯傳安擔心該筆資金到達柯美勝個人銀行賬戶后無法拿回,便安排他人編造鴨舍建設項目申報材料,并與一家公司簽訂虛假鴨舍建設合同,將8萬元扶貧專項資金轉出后用于償還春湖村拖欠該公司的辦公樓工程款。柯傳安因其他嚴重違紀問題并案處理,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6.南漳縣李廟鎮全家灣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王青違規套取教育扶貧資金問題。2016年12月,王青在明知自己不符合困難家庭標準的情況下,安排他人為其子出具困難家庭證明,致使其子違規領取高中助學金共計1500元。同期,王青還為該村2名村民出具虛假困難家庭證明,致使二人違規領取教育扶貧資金共計3750元。王青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7.孝感市孝南區朱湖農場先鋒一生產隊黨支部原書記肖改道在為困難群眾辦理事務時吃拿卡要等問題。2011年至2016年,肖改道利用職務便利,在為困難群眾辦理危房改造補貼手續時,以跑路費、手續費、照相費、證件復印費等為名,先后向該隊20名農戶索要200元至400元不等的財物共計4300元。2017年1月,肖改道以個人借款為由,將一農戶危房改造補貼資金5000元截留5個月。肖改道因其他違紀問題并案處理,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8.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新屋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高玉友騙取農業產業扶貧補助資金等問題。2016年6月,時任新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副主任的高玉友與新屋村芯羽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某合謀,先以合作社的名義與貧困戶張某盛、張某進(均系合作社成員)分別簽訂虛假土地轉讓合同、購銷合同,再以張某盛、張某進兩人的名義共申報了8.05萬元農業產業扶貧補助資金。2017年1月,太和鎮財政所撥付8.05萬元到張某盛、張某進銀行卡后,高玉友從中取款7.98萬元用于支付合作社年底工人工資,余款留在兩人卡中。2017年1月,高玉友又授意村會計高某以張某盛、張某進的名義,制作虛假合同,套取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農業水利項目水毀修復資金、殘疾人康復室建設資金、社會捐助資金等5個項目資金11萬元,用于村級償還債務等開支。太和鎮扶貧辦負責人陳志昊、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柯昌文未認真履行職責,對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審核把關不嚴。2017年8月,高玉友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將8.05萬元違紀資金收繳;陳志昊、柯昌文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湖北省紀委監委)
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魏才春、譚華全、李紅梅)為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明確學業規劃,樹立職業理想。近日,十堰市房縣職校組織了系列職業院校技能人才成長成材典型事跡學習交流活動,分為學習典型事跡、召開主題班會、分享心得體會三個環節。
學習典型事跡。全體師生學習《人民日報》文章《我從高職畢業,當了清華老師》,觀摩邢小穎主講的鑄造實訓課程,通過對邢小穎從一名高職畢業生成長為清華大學實訓教師的優秀事跡學習,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召開主題班會。學生暢談學習典型事跡的感言,交流學習心得,明確職業規劃。“通過學習優秀事跡,我感到榜樣就在身邊,讓我們信心倍增、奮斗路徑更加清晰,我們一定要珍惜學習機會,抓住每一節課,尤其實訓操作課。”2021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張德珩說。
分享心得體會。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抒寫如何繼承職校人的“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學好專業知識,爭當學習型工匠,做一名優秀的中職生。
交流活動結束后,廣大師生紛紛表示,將夯實擔當“匠師”職能,賡續紅色基因,傳承紅色血脈,深鉆專業技能,以實際行動向榜樣學習。
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帶領鄉親們致富、維護農村穩定,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堅持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加強脫貧村黨組織建設的關鍵,在選、育、管、用上持續發力,塑造一支高素質村干部隊伍,扎扎實實把黨支部建強建好,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走進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土城村,特色民居交相掩映,黃酒醇香四處飄溢,踏青賞春的游客絡繹不絕。村民任澤紅開了一家農家樂,生意好的時候,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他臉上洋溢著笑容。
“去年多虧了村干部幫忙聯系客戶,家里滯銷的黃酒才順利賣出去。”任澤紅感激地說。今年村里游客多了,每逢節假日,他家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000多元。
地處秦巴山區的房縣,曾是湖北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房縣堅持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通過實施“能人治村”工程,在選、育、管、用上持續發力,打造了一支講政治、有本領、善服務的高素質村干部隊伍,扎扎實實把黨支部建強建好,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
優化考評機制
實行動態調整
曾經的土城村,由于缺少支柱產業,村民大都外出務工。如今的土城村,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黃酒村”、鄉村旅游名村。變化,和村支書耿吉奎有關。10年前,45歲的致富能人耿吉奎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那時,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釀制黃酒的習慣,但受限于“散、小、弱”的經營方式,效益一直不好。耿吉奎走訪了解后,發現了其中潛藏的“商機”。在村“兩委”主導下,土城村成立黃酒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及合作社統一經營、農戶分戶釀造的模式,帶動了百余戶村民入股分紅。
黃酒產業逐漸做大后,耿吉奎又打算發展鄉村旅游。按照規劃,首先要將村里破舊的民房改造成具有當地民俗特色的建筑。“改造要花不少錢,我們這窮鄉僻壤的,能有人來旅游嗎?”村民心里不踏實。
為了消除大家的后顧之憂,耿吉奎組織群眾代表到襄陽、孝感等地參觀學習。“看到別的村旅游搞得這么好,大家都很羨慕。”任澤紅說。回村后,民居改造順利啟動,不久后黃酒民俗文化村正式開門迎客。任澤紅等10多戶村民開起農家樂和特色民宿,吃上了“旅游飯”。
近年來,房縣采取從村里致富能人中“培”、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引”等方式找到優秀人才,并注重在重大任務落實中考察識別干部。全縣已有136名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領辦產業項目,像耿吉奎這樣帶富能力強的書記,全縣有78人。
“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是關鍵。要真正選出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黨員,讓他們擔任村級黨組織書記。”房縣縣委書記蔡賢忠說。據介紹,房縣嚴格落實村干部人選資格縣級聯審和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嚴把人選資格條件。
選出好干部,也要加強任職中的管理。房縣健全完善村黨組織書記目標責任制、“雙述雙評”制,建立工作清單和履職負面清單,并根據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評估分類、動態調整。此外,房縣有關部門健全完善信訪舉報制度和村干部離任經濟審計制度,推動實現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三年來共調整不勝任、不盡職、不合格農村黨組織書記35名。
選派優秀干部
幫助村級組織
“稻田快要插秧了,得趕緊修水渠呀。”前不久,白鶴鎮東浪村第一書記萬占喜剛進村,就有老鄉前來反映情況。眼瞅著到了播種季節,10多戶水稻種植戶很著急。
村里不是不想辦,其實也有苦衷:村集體資金有些捉襟見肘。萬占喜說,插秧不及時導致歉收可不行,再困難,也要保障水渠維修。在村“兩委”的多方協調下,一個月前,水渠終于完成修復。耕地、引水都沒耽誤,村民胡相成打起精神、安心種田。
東浪村原是由6個自然村合并而來的大村,人口多、村不富。“6個自然村,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和不同需求,想集中力量辦事并不容易。”東浪村黨支部書記吳高乾說。
萬占喜是房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他兩年前就來到東浪村,一直工作至今。進村后,萬占喜和駐村工作隊員一戶戶走訪,按照“一戶一策”標準制定幫扶措施。慢慢地,村民們有困難、有矛盾都找他。
這些年,萬占喜累計化解鄰里矛盾糾紛、信訪積案30多起,村里矛盾少了,凝聚力自然也就增強了。“有了干事創業的勁兒,村里產業也大有進展。脫貧后,老萬他們工作隊繼續留下來,幫村里搞好組織建設、團結好大家伙,我們的發展后勁更足了。”吳高乾說。
“我們加大干部選派力度,力求提升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房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高勇說。據介紹,結合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掃黑除惡等工作,房縣把整頓村級黨組織班子作為重要任務,堅持縣級領導干部“村村到”全面走訪排查,全縣三年來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74個,調整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11人。
開展專項培訓
培養后備干部
在姚坪鄉屈家坡村養殖場,村支部委員、村主任屈煒正手把手地指導工人如何操作孵化機。
2016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屈煒回到家鄉,成為村里一名后備干部。可不久他卻萌生了“回爐再造”的想法。“雖然我長在農村,但畢業后主要干銷售,對農村工作和農技知識不夠了解。”屈煒說。房縣大力實施農村后備干部培養工程、“一村一大學生”工程,屈煒通過選拔考試進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學習養殖技術,回村后幾個項目都離不了他這個“養殖專家”。
“我們按照每村2至3名的標準儲備培養一批后備干部,目前全縣儲備村級助理281人、后備干部1069人。”房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波說。該縣每年選派一批后備干部到先進村、產業園區、鄉鎮涉農站所掛職鍛煉,提升綜合能力。據介紹,在村級班子換屆或屆中村干部崗位出缺時,房縣推薦引導后備干部積極參選,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村“兩委”工作,確保村級后備力量有序使用、發揮作用。
鄉村振興,人才很重要。為提升農村黨員的素質,房縣注重把創業帶頭人、種養大戶、返鄉青年、退役軍人等吸納進黨員隊伍,增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全縣累計將449位致富能手發展為黨員。“我們注重把這些帶富能力強、政治素質好的黨員培養成村干部,目前已從中培養了168名村干部。”高勇說。
為建強脫貧村黨組織,房縣將村干部培訓納入全縣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規劃,縣級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鄉鎮對村支部委員進行專項培訓。為方便學習,房縣有關部門采取“請上來、走下去”方式,與科研院所、產業示范基地等開展聯合培訓,三年來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