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用:在筆記本電路中因為有適配器和電池兩種電源,更多的時候是兩種電源同時存在。為了確保在適配器接入時優先用適器供電,同時切斷電池供電回路。當適配器移除時立刻打開電池供電回路,并切斷適配器供電回路,所謂隔離就是不讓適配器供電回路與電池供電回路物理直通。
二.電路組成:保險絲+MOS管+充電芯片(CHARGER)
保險絲+MOS管+比較運算器LM393/LM358/LM324(仁寶點火回路)
三.原理示意圖:
隔離保護電路
1. 適配器接入檢測信號產生條件
DCIN: 與適配器電壓相連 供電
ACIN:適配器電壓經電阻分壓產生 適配器檢測
ACOK: 輸出端一定要有上拉電阻 適配器檢測OK
1. 分析MOS管如何飽和導通
A.MOS管內置的二極管導通(臨時)
B.電阻分壓后給MOS管G極一個低電壓導通
C.MOS管G極受控于某一芯片(一般是充電芯片)
3.如何在圖紙中找到隔離保護電路
A.在主板上找到適配器接口的位標,輸入到圖紙中去查找。
B. 在圖紙中查找(CHARGER),一般充電和隔離保護電路圖紙中在同一頁。
工作原理:當PJ1(DC_IN)1#2#腳輸入20V的供電后轉換成(ADPIN+)經過PF2形成VA,此時VA分為三路:第一路,VA經過PD10和PR7給PU1(ISL88731)的DCIN引腳供電,此引腳的電壓范圍在8V-28V之間,PU1的VDDP引腳會輸出88731LDO( 5V)。第二路,VA經過PR125和PR121分壓后產生3.6V的電壓給PU1的ACIN引腳供電,用于檢測適配器電壓是否正常,適配器電壓不能低于17.5V。當以上條件滿足后PU1的ACOK引腳有效輸出(5V)使 PQ49導通從而使PQ48也導通形成5V的ACOK,ACOK在經過PR107和PR111分壓后產生3V的ACIN發送給EC通知EC適配器已接入正常。第三路,VA經過PQ4的內置二極管形成VA1,此時PD4(穩壓二極管)會將電壓限制在22V以內,同時VA1經過PQ53內部的電阻和PR131形成串聯到PQ15的D極又因為ACOK經過PR24送到PQ15的G極所以PQ15導通,PQ53內部的電阻和PR131形成分壓給PQ2的G極提供一個低電壓從而使PQ2導通再經過PR10形成VIN(公共點)。當單電池接入時VBATT經過PF1形成BAT_V(12V),再經過PQ3內置二極管導通形成臨時的VIN同時VIN經過PR132和PR128分壓使PQ3的MOS導通形成12V的VIN
工作流程:當DCIN1(適配器接口)輸入20V的電壓,經過電阻PR3803 PR3804分壓產生適配器接入檢測信號AD_DETECT(2.9V),發送給EC通知EC現在是適配器接入狀態,EC則會根據內部邏輯關系輸出低電平的AD_OFF使PQ3801截止PQ3802也會截止,則電阻PR3801 PR3802會形成分壓(6.6V)使PU3801飽和導通形成AD+。AD+分為三路:第一路經過PU4001內置二極管
導通形成臨時的AD+_TO_SYS,第二路經過PD4001給充電芯片BQ24745的DCIN腳供電,第三路經過電阻PR4006 PR4010分壓給BQ24745的ACIN引腳提供電壓,用于檢測適配器電壓是否偏低,當DCIN/ACIN均正常是BQ24745則會輸出高電的ACOK(由BQ24745的VREF電壓經過PRN4001上拉),代表適配器接入OK。ACOK轉換為BQ24745_ACOK使PQ4001(345)導通后PR4002與PR4003形成分壓使PU4001內部MOS管飽和導通,形成大電流的AD+_TO_SYS再經過PR4004形成DCBATOUT(公共點電壓)。BQ24745_ACOK再轉換成AC_IN發送給EC通知EC適配器接入正常。
關注 匠巢職業技能培訓老黃的 頭條號 觀看 隔離保護電路維修方法(明早更新)
一、工業中常用的變頻器整機圖紙如:AB、ABB、VACON、艾默生、安川、富士、倫茨、三菱、西門子、東元、東芝、臺達、伺服等等。
二、ABB變頻器中開關電源圖紙,只要掌握了變頻器開關電源圖紙,就能輕易維修!
ABB變頻器開關電源圖紙
三、英威騰變頻器整機圖紙
英威騰變頻器圖紙
四、伺服整機電路圖
伺服圖紙
五、西門子整機電路圖
西門子變頻器圖紙
六、ABB整機電路圖
ABB變頻器圖紙
多剛入行的工友的都得快速掌握一個技能:看電路圖。可這電路圖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那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掌握看電路圖的技能呢?小編來為大家支招!
首先我們得明白什么是電路圖?
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
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準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
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后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
一般來說,電路圖分為四類:方框圖、原理圖、裝配圖、印板圖。
方框圖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
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就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于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的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按照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之外,還可以用來作為采集元件、制作電路的依據。
原理圖
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實際工作時的原理,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工具。
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采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一般初學者使用這種電路圖較多。
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于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后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由于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所以印刷電路板又叫“覆銅板”。
1、電路圖是用導線將電源、開關、用電器、電流表、電壓表等連接起來組成電路,再按照統一的符號將它們表示出來的;
電氣圖一般是由主電路、控制電路、保護、配電電路等幾部分組成。
2、電氣控制電路圖。看電氣控制電路圖一般方法是先看主電路,再看輔助電路,并用輔助電路的回路去研究主電路的控制程序。
1、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各元件要均勻分布在各邊,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2、電路圖中的各元件的連接順序要與實物圖中的順序對應。(畫電路圖時,要注意電路所處的狀態,開關是斷開還是閉合。)
3、并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并標出。并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無開并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干路元件,找到分點后,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