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火車站改擴建,是南陽的民生大事,大工程,牽動著一座城,牽系著一千多萬人口。自從那個“電視機”拆了以后,來往南陽的旅客都轉入了地下,成為名副其的游客,不能看到真面面。小編粗略地算了一下,自從2017年5月5日,南陽火車站舉行老站房改擴建工程開工儀式以來,很少人再在火車拍照留影了。由于工程量非常大,又得考慮火車通行,所以進度是有點慢了些。但是現在一年多來,三站臺、二站臺、一站臺及新站房逐步露出水面,讓市民們看到一座現代化新型火站,即將呼之欲出。但是現在還沒有最后完工,所以方方面面還不能達到人們心中的滿意度,我們看到的先是三站臺由低臺轉高臺通行,二站臺由低臺轉高臺通行,一站臺由低臺轉高臺建好了,還沒有正式啟用,新站房建好了也沒有正式啟用。據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站臺和新站房在2019年春運到來,都將正式啟用。這是個好事,南陽人期待已久,馬上就要進入體驗階段了。
作為南陽人,小編也時刻在關注著南陽火車站改擴建后的工程進度。但是目前還沒有進入理想狀態。站前廣場還沒有開發建設,停車場還是劃片暫停,沒有開挖建地下停車場。隨著新站房的竣工,站前兩側的高架橋正在開挖建設。由于牽涉到車輛進出入站,旅客上下車,所以工程現場仍然處于膠著狀態,環境不容樂觀。
這個是新站房右側開辟的臨時進出口,不到火車到站時間,所以你還看不到旅客進出站。一旦有列車到達,便會擁來一大群司機,就像旅店服務人員一樣,圍著旅客叫囂:“大哥,你到哪兒,要不要捎一段兒”“唐河,唐河,到唐河的上車走了!”“新野,新野的,上車走了!”聒噪死人了。
還有,很多送站的車輛隨手就停在工貿的前側馬路上,有的買這,有的買那,送親戚送朋友上車。當然也有人是來接車的。這個站前道路一度狹窄,現在變得更窄了。臨近春運,處地游客回鄉在即,也沒有人出來管管。
再看火車站新站房左側,一個藍牌子擋著的,就是左側高架橋,據說這里是旅客上下火車的必要通道,右側是高架橋托運通道,也可以上下游客進出站。不過這兩側的高架橋現在正在編網現澆,估計過不了幾天就可上人、上貨,行走使用。
這座建筑是工貿的二手電腦城,里邊有很多手藝人懂電腦,修電腦。隨便你要求,就可以組裝一臺你需要的配置,搬家去運行速度嗖嗖的。大多數都是一些網吧游戲廳打下來的二手電腦。時代不同了,有些電腦連接大型網游,玩不了這個,都會被淘汰在這里,經過改裝,仍然會以新面目走進千家萬戶。
這是黃金時代城,一座頗受爭議的商業寫字樓,終于有起色了。外裝修露出新面貌,估計又啟動了新一輪建設。據說前段時間爛尾了,這個項目可比火車站改擴建時間要早,從拆遷到封頂,早兩年時間呢!
新城百樂,南陽電腦城,手機城,科技新寵。不知道現在過得怎么樣。前一段時間上樓去,門可羅雀。臨近年關,相信很多家庭會添置新電腦的,這里會再度火起來。加上小商品城入駐其中,一定會很熱鬧的。
南陽火車站這個臨時售票廳馬上就會壽終正寢。因為新站房一旦啟用,歷史新的一頁就會掀開,像售票廳這樣的火車站要件部位,一定會既寬敞又明亮,還會能容納更多人購票、換票、退票、咨詢等辦理各項業務。
中鐵七局這塊向南陽人民問好的牌子,隨著火車站新站房的啟用也將被摘掉。一直杵在這里,就是一個結兒。摘掉了,也就預示著南陽站重新建好了,投入使用了。
那么南陽站究竟怎么樣?你站在站前大道上根本看不到,有工房和擋墻擋著,比你都高,它們還沒有拆掉了搬走,你怎么能看到南陽站的新貌呢?再說,即使你看到了,不如不看到,工地上一團亂麻,還是看個站房頂部較好,起碼與心理期望值相差不是太遠。
想看南陽站新站房的樣子,你只有撤出來,站到廣場外邊看里面,還能看到他的二三層,確實不錯,一圈玻璃幕墻,從底向上收縮,真有站北京西站的味道。大型建筑,主要看氣魄,一下能把人震住!這才能達到人們的理想心理狀態。
那么向南,這是市內公交起落處,幾十路公交車,都會全天侯集結這里,又會一輛一輛從這里發出。大公交進廣場非常站面積。沒辦法,車站路本來就窄,擁擠,當初設計不好,現在想擴寬很難了!你把百樂拆掉么?不可能;你把車站路向廣場上延伸一下么?那不解近渴。所以車站路未來通車暢行,還得若干年以后,那還早呀!
再來看看站前不知在啟動什么工程,我看著各種工具車,不停地出出進進,拉料的,排料的,拖泥帶水的,又有工人師傅在不斷地在路上鏟泥。車輛進入市區道路,衛生要達標,不然即便是市政工程,也是要挨罰的。
據師傅說,這是新站房的右側,準備候建高架橋。站房前小廣場也將開挖施工,鋪設排道。
究竟什么時候能弄個雛形出來,估計年前時間不夠了。兩側高架橋建設好,就可以通人通貨。那么地下工程,首層工程才能放手搞起來。這地下工程包括地下通道和停車場,可不比新站房那么簡單,大工程,復雜,所以,估計建好使用需要點時間。
站在鐵路賓館的七樓,向西看,南陽站三站臺業已建竣。這是改造后最先完成的項目。通行第一,邊通邊建,難度是相當大。目前三、二站臺已投入使用,一站臺在收尾,春運即將投入使用。
靠近了,再看三個站臺,下面每時每刻都在通車,這就是南陽目前的火車通行軌道。離你想像中是不是有點差距?原想著有一個大型的鐵棚從東向西一塊把軌道罩上,可是現在是不可能了。各個站臺,只留下旅客承受的涼臺。火車依舊露天。
這是南陽站的新站房,居高臨下拍攝,當然很雄偉。直覺得南陽站這幾個字太普通了,也太小了。如果放大些,恢復毛體,效果就不一樣了。僅看到新站房的外部,內部建設的怎么樣了呢?據說現在正在組織驗收。年前使用,你就會一目了然。
首層一下正在建,具體功能,除了地下通道,估計還有其他商用的功能。一般人在地上很難看得到。新站房有幾層,從這里看,至少有個四層。中間進站口的白熾燈都裝上了,預示著春運即將啟用。
站前廣場現狀就是這樣。一條咽喉通道,來來往往,非常繁忙。當新站房投使用后,站前廣場才能開挖建設,估計將來會預留兩側通道,中間圈起來,建設新廣場。廣場貌似平坦,但地下五臟俱全。據說市里換領導了,工程建設項目部不太摸氣,所以動作有點慢,在觀望。站前廣場估計到明年開春動工。
再來回看一下站房之前這一段,工程正在熱火之中。
有管道,有橋梁,還有其他工程項目。目前你還看不到輪廓。
這是火車站南側的一條繁華的通道,通往中州路。原來,這里有書店,小商品,游人如織。下火車就會到這里來采購,經濟實惠,品種齊全。現在由黃金時代城矗立,估計以后就沒有這么方便了。因為要購物也得進“南陽銅鑼灣”,黃金時代城,老早都在打這塊牌子。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是一個購物天堂。坐火車,一般都是中層消費,太高端有市場么?再說高鐵、飛機場,有這樣的高大消費建筑么?匆匆過客,時間上太趕了!根本無暇顧給。
再次回到站前廣場,南陽站即將投入春運,希望大家都能忍耐一些,因為還沒有最終建設完畢,工程項目部不會這么早撤離,所以有點亂。將就一些,南陽站邊建邊開放,早晚會讓你眼界大開。
站前道路狹窄擁擠,臨時上下客,希望春運期間,鐵路聯系公安部門抓好治安管理。到時候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旅客匯聚在這里,給南陽的交通樞紐帶來壓力。
售票廳三間房太小了。盡管大家都在實施網絡購票,那么是不是需要設置更多的網絡換票點呢?至少這樣不會貽誤出行。
左側的高架橋內部,正在搭架,編織鋼筋,不久將輔助現澆。工人師傅說很快這座橋就會與站房連上,春運投入使用。
左側的臨時出站和進站口,廣告牌子把正在建設站前廣場遮住,只能看到高高雄起的“南陽站”。
高架橋有多高,至少也有三人之高,自西向東斜坡延伸。我就不太明白,為什么要建這兩側的高架橋呢?旅客進出站為什么不可能從中間首層直接進入呢?不過是多設計幾個扶梯罷了。又不讓車輛開上站臺。一般旅客拉著個行李箱爬這么高,進站房,試想,是多么的艱難!
這是站房的高層。這座建筑是百年大計,所以每一個角落,都建得相當扎實,絕對不含糊。
這是新站房的北側,房檐很寬,平臺之大,有一種登高極望南陽城的感受。到時一定能看到大美南陽城全景。
臨時時站通道。進去得有車票和身份證,所以你也拍不到內景。
再看看工貿。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和車輛匯聚在這里,停車和出行極為不便。而小商店又這么多。不知你去過天安門游玩過沒有,那里四周幾乎找不到小商店和小飯店,因為不允許,游人太多了,會堵塞交通。
這是工貿的后邊,都是這樣面貌的建筑,消防合不合格?為什么不拆了重建呢?真沒法與新型火車站相提并論!
一排電線桿子,矗立在工貿的后邊,可見這所電腦電器批發城的用電量有多高。內部,你沒進去,柜臺挨柜臺,每一分每一寸,都是黃金。存在著巨大的消防隱患。華恩的教訓,希望吸取一下。火車站人流量大,值得注意。
工貿后邊這條路,在去年是曾經的臨時出站口。估計春運時還是會啟用。那時,人流量過多,必須采取分流。我都在這里下車走過兩回了。下車直接打的進市區。
一站臺近在咫尺,旁邊就是臨時候車室,鋼門鐵欄,想看一下站臺什么樣,你根本進不去。好吧,南陽站建設實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歸鄉的游子,再給南陽一點時間,一定會讓你感受滿意。喜歡本文的朋友,也可以加關注,在下方評論。謝謝!
聲明:本文為《》作者“淯陽新視界”原創作品。未經允許,圖文嚴禁轉載。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陽火車站改擴建,是南陽的民生大事,大工程,牽動著一座城,牽系著一千多萬人口。自從那個“電視機”拆了以后,來往南陽的旅客都轉入了地下,成為名副其的游客,不能看到真面面。小編粗略地算了一下,自從2017年5月5日,南陽火車站舉行老站房改擴建工程開工儀式以來,很少人再在火車拍照留影了。由于工程量非常大,又得考慮火車通行,所以進度是有點慢了些。但是現在一年多來,三站臺、二站臺、一站臺及新站房逐步露出水面,讓市民們看到一座現代化新型火站,即將呼之欲出。但是現在還沒有最后完工,所以方方面面還不能達到人們心中的滿意度,我們看到的先是三站臺由低臺轉高臺通行,二站臺由低臺轉高臺通行,一站臺由低臺轉高臺建好了,還沒有正式啟用,新站房建好了也沒有正式啟用。據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站臺和新站房在2019年春運到來,都將正式啟用。這是個好事,南陽人期待已久,馬上就要進入體驗階段了。
作為南陽人,小編也時刻在關注著南陽火車站改擴建后的工程進度。但是目前還沒有進入理想狀態。站前廣場還沒有開發建設,停車場還是劃片暫停,沒有開挖建地下停車場。隨著新站房的竣工,站前兩側的高架橋正在開挖建設。由于牽涉到車輛進出入站,旅客上下車,所以工程現場仍然處于膠著狀態,環境不容樂觀。
這個是新站房右側開辟的臨時進出口,不到火車到站時間,所以你還看不到旅客進出站。一旦有列車到達,便會擁來一大群司機,就像旅店服務人員一樣,圍著旅客叫囂:“大哥,你到哪兒,要不要捎一段兒”“唐河,唐河,到唐河的上車走了!”“新野,新野的,上車走了!”聒噪死人了。
還有,很多送站的車輛隨手就停在工貿的前側馬路上,有的買這,有的買那,送親戚送朋友上車。當然也有人是來接車的。這個站前道路一度狹窄,現在變得更窄了。臨近春運,處地游客回鄉在即,也沒有人出來管管。
再看火車站新站房左側,一個藍牌子擋著的,就是左側高架橋,據說這里是旅客上下火車的必要通道,右側是高架橋托運通道,也可以上下游客進出站。不過這兩側的高架橋現在正在編網現澆,估計過不了幾天就可上人、上貨,行走使用。
這座建筑是工貿的二手電腦城,里邊有很多手藝人懂電腦,修電腦。隨便你要求,就可以組裝一臺你需要的配置,搬家去運行速度嗖嗖的。大多數都是一些網吧游戲廳打下來的二手電腦。時代不同了,有些電腦連接大型網游,玩不了這個,都會被淘汰在這里,經過改裝,仍然會以新面目走進千家萬戶。
這是黃金時代城,一座頗受爭議的商業寫字樓,終于有起色了。外裝修露出新面貌,估計又啟動了新一輪建設。據說前段時間爛尾了,這個項目可比火車站改擴建時間要早,從拆遷到封頂,早兩年時間呢!
新城百樂,南陽電腦城,手機城,科技新寵。不知道現在過得怎么樣。前一段時間上樓去,門可羅雀。臨近年關,相信很多家庭會添置新電腦的,這里會再度火起來。加上小商品城入駐其中,一定會很熱鬧的。
南陽火車站這個臨時售票廳馬上就會壽終正寢。因為新站房一旦啟用,歷史新的一頁就會掀開,像售票廳這樣的火車站要件部位,一定會既寬敞又明亮,還會能容納更多人購票、換票、退票、咨詢等辦理各項業務。
中鐵七局這塊向南陽人民問好的牌子,隨著火車站新站房的啟用也將被摘掉。一直杵在這里,就是一個結兒。摘掉了,也就預示著南陽站重新建好了,投入使用了。
那么南陽站究竟怎么樣?你站在站前大道上根本看不到,有工房和擋墻擋著,比你都高,它們還沒有拆掉了搬走,你怎么能看到南陽站的新貌呢?再說,即使你看到了,不如不看到,工地上一團亂麻,還是看個站房頂部較好,起碼與心理期望值相差不是太遠。
想看南陽站新站房的樣子,你只有撤出來,站到廣場外邊看里面,還能看到他的二三層,確實不錯,一圈玻璃幕墻,從底向上收縮,真有站北京西站的味道。大型建筑,主要看氣魄,一下能把人震住!這才能達到人們的理想心理狀態。
那么向南,這是市內公交起落處,幾十路公交車,都會全天侯集結這里,又會一輛一輛從這里發出。大公交進廣場非常站面積。沒辦法,車站路本來就窄,擁擠,當初設計不好,現在想擴寬很難了!你把百樂拆掉么?不可能;你把車站路向廣場上延伸一下么?那不解近渴。所以車站路未來通車暢行,還得若干年以后,那還早呀!
再來看看站前不知在啟動什么工程,我看著各種工具車,不停地出出進進,拉料的,排料的,拖泥帶水的,又有工人師傅在不斷地在路上鏟泥。車輛進入市區道路,衛生要達標,不然即便是市政工程,也是要挨罰的。
據師傅說,這是新站房的右側,準備候建高架橋。站房前小廣場也將開挖施工,鋪設排道。
究竟什么時候能弄個雛形出來,估計年前時間不夠了。兩側高架橋建設好,就可以通人通貨。那么地下工程,首層工程才能放手搞起來。這地下工程包括地下通道和停車場,可不比新站房那么簡單,大工程,復雜,所以,估計建好使用需要點時間。
站在鐵路賓館的七樓,向西看,南陽站三站臺業已建竣。這是改造后最先完成的項目。通行第一,邊通邊建,難度是相當大。目前三、二站臺已投入使用,一站臺在收尾,春運即將投入使用。
靠近了,再看三個站臺,下面每時每刻都在通車,這就是南陽目前的火車通行軌道。離你想像中是不是有點差距?原想著有一個大型的鐵棚從東向西一塊把軌道罩上,可是現在是不可能了。各個站臺,只留下旅客承受的涼臺。火車依舊露天。
這是南陽站的新站房,居高臨下拍攝,當然很雄偉。直覺得南陽站這幾個字太普通了,也太小了。如果放大些,恢復毛體,效果就不一樣了。僅看到新站房的外部,內部建設的怎么樣了呢?據說現在正在組織驗收。年前使用,你就會一目了然。
首層一下正在建,具體功能,除了地下通道,估計還有其他商用的功能。一般人在地上很難看得到。新站房有幾層,從這里看,至少有個四層。中間進站口的白熾燈都裝上了,預示著春運即將啟用。
站前廣場現狀就是這樣。一條咽喉通道,來來往往,非常繁忙。當新站房投使用后,站前廣場才能開挖建設,估計將來會預留兩側通道,中間圈起來,建設新廣場。廣場貌似平坦,但地下五臟俱全。據說市里換領導了,工程建設項目部不太摸氣,所以動作有點慢,在觀望。站前廣場估計到明年開春動工。
再來回看一下站房之前這一段,工程正在熱火之中。
有管道,有橋梁,還有其他工程項目。目前你還看不到輪廓。
這是火車站南側的一條繁華的通道,通往中州路。原來,這里有書店,小商品,游人如織。下火車就會到這里來采購,經濟實惠,品種齊全。現在由黃金時代城矗立,估計以后就沒有這么方便了。因為要購物也得進“南陽銅鑼灣”,黃金時代城,老早都在打這塊牌子。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是一個購物天堂。坐火車,一般都是中層消費,太高端有市場么?再說高鐵、飛機場,有這樣的高大消費建筑么?匆匆過客,時間上太趕了!根本無暇顧給。
再次回到站前廣場,南陽站即將投入春運,希望大家都能忍耐一些,因為還沒有最終建設完畢,工程項目部不會這么早撤離,所以有點亂。將就一些,南陽站邊建邊開放,早晚會讓你眼界大開。
站前道路狹窄擁擠,臨時上下客,希望春運期間,鐵路聯系公安部門抓好治安管理。到時候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旅客匯聚在這里,給南陽的交通樞紐帶來壓力。
售票廳三間房太小了。盡管大家都在實施網絡購票,那么是不是需要設置更多的網絡換票點呢?至少這樣不會貽誤出行。
左側的高架橋內部,正在搭架,編織鋼筋,不久將輔助現澆。工人師傅說很快這座橋就會與站房連上,春運投入使用。
左側的臨時出站和進站口,廣告牌子把正在建設站前廣場遮住,只能看到高高雄起的“南陽站”。
高架橋有多高,至少也有三人之高,自西向東斜坡延伸。我就不太明白,為什么要建這兩側的高架橋呢?旅客進出站為什么不可能從中間首層直接進入呢?不過是多設計幾個扶梯罷了。又不讓車輛開上站臺。一般旅客拉著個行李箱爬這么高,進站房,試想,是多么的艱難!
這是站房的高層。這座建筑是百年大計,所以每一個角落,都建得相當扎實,絕對不含糊。
這是新站房的北側,房檐很寬,平臺之大,有一種登高極望南陽城的感受。到時一定能看到大美南陽城全景。
臨時時站通道。進去得有車票和身份證,所以你也拍不到內景。
再看看工貿。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和車輛匯聚在這里,停車和出行極為不便。而小商店又這么多。不知你去過天安門游玩過沒有,那里四周幾乎找不到小商店和小飯店,因為不允許,游人太多了,會堵塞交通。
這是工貿的后邊,都是這樣面貌的建筑,消防合不合格?為什么不拆了重建呢?真沒法與新型火車站相提并論!
一排電線桿子,矗立在工貿的后邊,可見這所電腦電器批發城的用電量有多高。內部,你沒進去,柜臺挨柜臺,每一分每一寸,都是黃金。存在著巨大的消防隱患。華恩的教訓,希望吸取一下。火車站人流量大,值得注意。
工貿后邊這條路,在去年是曾經的臨時出站口。估計春運時還是會啟用。那時,人流量過多,必須采取分流。我都在這里下車走過兩回了。下車直接打的進市區。
一站臺近在咫尺,旁邊就是臨時候車室,鋼門鐵欄,想看一下站臺什么樣,你根本進不去。好吧,南陽站建設實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歸鄉的游子,再給南陽一點時間,一定會讓你感受滿意。喜歡本文的朋友,也可以加關注,在下方評論。謝謝!
聲明:本文為《》作者“淯陽新視界”原創作品。未經允許,圖文嚴禁轉載。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8歲,離開農村到城市學習生活,他青春飛揚,立誓要在城市站穩腳跟;
21歲,為了不讓父母再受苦受累,毅然決然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一名計算機教師,他跌跌撞撞,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25歲,從零開始,從新出發,他意氣風發,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40歲,繼續前行,不負最初的夢想,永攀人生的又一高峰。
他,就是宋浩杰,南陽恒彤電子有限公司(原南陽湘宇)的掌舵人。
踏實肯干、待人實誠、沒有“老板架子”,是所有熟悉宋浩杰的人對他的共同評價。宋浩杰的老家在鄧州市羅莊鎮張宋村,世代務農,父輩們從小就教育他“待人要實在、干活要踏實,為人處世要懂得吃虧……”這些道理牢牢地扎根在他的心底,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越來越受用。
18歲那年,宋浩杰第一次走出農村老家到南陽學習計算機技術,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利用假期勤工儉學,燒石灰、做月餅……堅持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學著做。宋浩杰告訴記者,“那段時間雖然很艱辛,卻鍛煉了我的意志,同時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為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受益匪淺”。
學業有成的宋浩杰回到家鄉后當了一名計算機教師,但一時難以改變家庭的境況。于是,他辭去教師的工作到南陽找了一份電腦城招商的工作,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勁頭兒和熱情周到的服務,宋浩杰得到了客戶的一致認可。機遇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2003年,電腦城一商戶因經營有所變化并基于對宋浩杰的信任,優先考慮將店面轉讓給他經營。宋浩杰接過店面后,依靠之前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從事電腦配件銷售等業務,憑著一股子韌勁,生意一步步好了起來。當時有鄰居開玩笑說:“宋浩杰,你不做生意都虧才了,店里的磚頭你都能賣出去了。”2010年,宋浩杰經營的電腦配件業務覆蓋了南陽三分之一的市場,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小有成就并沒有讓宋浩然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分析電腦配件市場,覺得雖然自己從事著電腦配件的銷售業務,效益也算客觀,但還是處于產業鏈的下游,為何不能與上游聯合拓寬業務面,形成“生產+銷售”一體化發展?于是,不滿于現狀的宋浩杰于2012年投資60萬元和深圳的大型電腦配件生產企業合作,在南陽建廠從事代工業務。宋浩杰告訴記者:“當時市場競爭激烈,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自己到深圳拉原材料并參與到產品的生產中,最終靠著多年積累的信譽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贏得了客戶認可。”
隨著4G網絡的興起和電商行業的方興未艾,宋浩杰看到了新的商機,重新調整公司發展方向,適時轉型,由工廠代工向服務大客戶轉移,拓寬經營范圍,線上線下整合營銷,并以服務為第一要素,力求把產品選型階段做到最好、最優,從而避免對客戶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目前,公司年銷售額達4000萬余元,年創稅70萬元左右。問及下一步公司規劃,宋浩杰信心十足地說,公司將在原有基礎上3年內發展2~3家分公司,10年內員工達300人,營業額超1億元。
宋浩杰是個有心人,不僅僅體現在他能捕捉到稍縱即逝的商機,更體現在他在企業發展的同時,能更多地琢磨作為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擔當。近年來,公司安排近60名大學畢業生就業。同時,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工作,并為貧困地區學校捐贈電腦及配套設施。
創業近20年,宋浩杰收獲滿滿,回想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總結自己的經營秘訣是“做生意首先要學會做人,永遠把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奉獻給客戶”。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