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訊(記者 匡惟 通訊員 小嗚)近日,26歲的吳先生到廈門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病中心求診:“醫生,我的眼睛突然就斜了,不僅看東西從一個變成倆,爬樓梯時也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能看清走穩。”無獨有偶,50歲的王女士也發生了同樣的狀況。經副主任醫師何歡詳細檢查,兩人雙眼內斜明顯,且視物重影,在排除麻痹性斜視后,考慮為急性共同性內斜視。
何歡醫生得知,兩人都有長時間與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為伴的習慣。吳先生從事電商直播行業,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讓他的眼睛無法離開電子產品。而近視多年的王女士則愛好刷短視頻、追電視劇,在最近幾個月,晚上關了燈還會躺在床上玩。
何歡表示,急性共同性內斜視是一種急性發生的共同性內斜視,其特點是突然出現的共同性內斜視,伴有水平同側復視。有研究發現,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導致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克制使用智能手機一個月后,所有患者內斜視度數均有所減小。
何歡醫生提醒,在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除了盡量選擇大屏幕的電子產品外,更要注意保持一臂的距離、用眼時長和光線,切忌關燈玩手機。
一旦確診為急性共同性內斜視,何歡醫生建議,在內斜度較小、重影眩暈對日常生活干擾較小的情況下,可先采取保守治療,佩戴低度的三棱鏡矯正,同時注意定期復查,持續觀察病情進展;若內斜度數較大,保守治療無效,可待癥狀穩定后(一般6個月以上)采取手術治療。
來源: 廈門晚報
湖南醫聊超能團##健康2021##長沙愛爾眼科#
根據白內障手術進展國際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病發率高達90%以上。
更為關鍵的是,在我國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內障占比最高,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殺手!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主任唐瓊燕博士介紹,白內障目前仍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手術是當下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
而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多了解白內障的知識、自我發現潛在問題、及時就醫,消除致盲隱患。
白內障自測:小心以下這六個癥狀!
1、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2、原有老花癥狀突然好轉了,但看遠處卻模糊;
3、強光下視力下降;
4、看顏色對比敏感度下降;
5、看東西有重影;
6、是否頻繁更換眼鏡,看東西還是覺得沒有那么清楚。
不要以為以上這些現象,是因為年紀大了的理所當然,而是應該考慮是否得了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眼睛的晶狀體原本是透明清澈的,這樣光線順利經過透明的晶狀體,能把遠近物體的形象,清晰地反映在視網膜上!
患了白內障后,晶狀體發生變性而逐漸混濁,阻礙光線進入眼睛。
從而導致視物不清,在晶狀體完全混濁變硬后,就會致盲甚至引發更多的眼部問題,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等。
晶狀體逐漸變混濁的過程,我們可以想象在煎雞蛋時,透明的蛋清慢慢變成硬硬的蛋白。
又或者愛吃魚的朋友可以回憶一下,燉魚成熟后硬硬的魚眼球……
這就好比患白內障晚期我們眼睛里晶狀體的狀態。無論是煎熟的蛋白,還是燉熟的魚眼睛,都已經不再透明。
光線無法進入一個完全“變質了的晶狀體”中,因此到達白內障晚期,會導致失明。
藥物無法治愈 手術才是治愈方法
目前白內障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只可以在白內障初期起到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但并不能治愈。
所以,不可盲目用藥耽誤了治療時間而產生其他眼部病變。
白內障一定要等“成熟了”才能去手術治療,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當白內障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時應當抓緊就醫聽從醫囑,必要時積極手術治療,十幾分鐘便可治愈白內障,何苦“朦朧”幾十年?
如今,白內障手術的目標不再僅僅是讓患者能重新“看得見”,而是使得患者能夠“看的好”。
愛爾眼科煥晶白內障手術,采用多功能人工晶體,能夠同時解決老花、近視、散光及白內障等一系列視覺問題。
煥晶手術后不僅看電腦,看手機非常清晰;開車,看電影也毫無視覺壓力;看文件,穿針引線亦是輕松自如。
不僅“看得見”,還能“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讓生活質量不再因為視力而受到影響!
(編輯Rainbow。)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周巧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日,有多位蘋果MacBook用戶向《消費者報道》反映,稱自己的電腦屏幕出現黑線,還伴有閃屏、重影等問題,涉及2016年至2019年生產和銷售的多款MacBook產品。
就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消費者報道》撥打了蘋果公司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會聯系相關用戶處理問題,不過并未對屏幕故障的起因等問題作出回應。《消費者報道》同時向蘋果公司發送了采訪函,不過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實際上,這并非MacBook系列產品首次被曝出存在質量問題。去年12月,因屏幕存在反光涂層磨損或脫落的問題,蘋果公司宣布對2015年至2017年生產的MacBook和MacBook Pro提供長達4年的免費維修服務。除此之外,2018年4月和2019年8月,因電池腫脹和發熱,蘋果公司宣布召回多臺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生產的MacBook Pro產品。
“本來就是因為頻繁使用才買的MacBook Pro,沒想到一年不到就出現質量問題。”MacBook Pro用戶代先生最近為自己的電腦焦頭爛額。
2019年6月,代先生購買了一臺2018款MacBook Pro電腦。今年3月份,代先生發現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后,電腦屏幕底部出現了一條黑線。起初,代先生以為是長時間使用導致電腦負荷過大。然而,代先生重啟電腦后,發現屏幕的黑線依然存在。
▲代先生的MacBook Pro屏幕底部出現黑灰色橫線
從代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可以發現,屏幕底部菜單欄處出現了一條黑灰色的橫線,橫向貫穿了整個屏幕。“黑線出現的時候電腦機身會發熱,感覺是電腦的硬件出現了故障。我的電腦還在保修期內,可以免費維修,但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質量問題真的接受不了。”代先生表示,
另一位2018款MacBook Pro用戶張女士也向《消費者報道》表示,自己的電腦屏幕也出現了黑線,還伴有重影、閃屏等問題。據張女士的說法,她在2019年3月花費超過14500元購買了一臺MacBook Pro產品。今年3月,張女士發現電腦屏幕的左側出現了多條重影粗線,底部的菜單欄除了出現了多條橫線以外,還出現了屏幕閃爍的問題。為此,蘋果售后人員以“鍵盤按鍵等凸起物導致內屏出現輕微刮痕”為由拒絕保修。
▲張女士的MacBook Pro屏幕左側和底部出現多條重影粗線
采訪過程中,《消費者報道》發現,遇到上述故障的用戶數量遠不止此,還有多位2016款和2017款MacBook用戶表示自己也是屏幕故障的受害者。
洪先生在2017年7月購買了一臺2016款MacBook Pro電腦,今年3月發現屏幕出現黑線和重影。3月31日,蘋果官方售后反饋了維修方案,由于已經超過保修期,洪先生需要花費3815元更換屏幕。2017款MacBook Pro用戶熊女士則向《消費者報道》表示,自己的電腦屏幕底部同樣出現了黑線、重影的問題。由于已經超過保修期,所以同樣需要自費維修。
▲洪先生的MacBook Pro屏幕出現重影
▲洪先生需要自費3815元維修屏幕
《消費者報道》統計發現,此次針對MacBook屏幕故障的集體投訴人數超過350人,涉及2016款至2019款的MacBook系列產品,故障集中在屏幕出現黑線、重影、閃屏等問題。截至發稿前,微博話題#蘋果MacBookPro屏幕黑線#的閱讀量已經超過76萬。
▲多位消費者投訴MacBook屏幕出現重影、粗線條的問題
實際上,關于屏幕故障的起因,蘋果官方并未向用戶給出明確解釋。從多位消費者提供的售后檢測結果發現,不少用戶的產品外觀保存良好,并無明顯損壞。除此之外,蘋果售后人員提供的方案也不盡相同,有的建議更換屏幕,有的建議更換屏幕電池,自費維修的價格也存在差異。
▲蘋果售后并未給出屏幕故障的明確原因
就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消費者報道》撥打了蘋果公司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會聯系相關用戶處理問題。當被問到屏幕故障的起因、對保修期外的產品能否提供免費維修等問題時,客服人員并未詳細回答。《消費者報道》同時向蘋果公司發送了采訪函,不過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法律從業者、知名法律博主郭小明在接受《消費者報道》采訪時表示:“此次問題爭議的焦點在于MacBook電腦屏幕出現故障是質量問題還是人為原因所致,如果是質量問題,那么蘋果公司有義務按照三包法的規定給消費者退換貨。而如果是人為原因,那么廠商不承擔責任。”
另外,郭小明指出,如果屏幕故障問題確實大范圍存在,而且最后被認定屬于產品自身質量問題,蘋果公司就應當承擔免費維修、召回等法律責任。
實際上,這并非MacBook系列產品首次被曝出存在質量問題。去年12月,因屏幕存在反光涂層磨損或脫落的問題,蘋果公司宣布對2015年至2017年生產的MacBook系列產品提供長達4年的免費維修服務。截至發稿前,《消費者報道》在蘋果官方網站并未搜索到針對此次消費者投訴的屏幕出現黑線、閃屏、重影等故障的免費維修計劃和召回措施。
▲蘋果多次召回MacBook產品
除此之外,2018年4月,因電池存在腫脹隱患,蘋果公司宣布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之間生產的MacBook Pro產品免費更換電池。2019年8月,因電池可能會過熱并造成消防安全隱患,蘋果宣布召回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之間生產的MacBook Pro產品。
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甚至威脅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MacBook系列產品作為全球領先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其售價高昂,銷量巨大,影響廣泛,蘋果公司因此更加應該重視消費者反映的產品故障問題。《消費者報道》將持續關注MacBook系列產品故障問題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