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朋友可能都在為自己的老情人糾結,到底是給他換個固態硬盤好,還是換個內存好!我也蹭糾結過這個問題,于是就對此進行了簡單驗證。現將經驗分享給大家,僅做參考,不喜勿噴!
一、增內存
我開始的想法是直接增內存,本人筆記本為聯想G480,I5 第三代,2012年購置的筆記本。當時原機內存為4G,現于某電商網站購置了一條4G 1600的三星內存條,原機也是1600的,且原機預留了一個內存條插槽,支持最大擴展16G。對內存升級后,效果較為明顯,卡頓感變流暢感的體驗很明顯。
換內存前
換內存后
通過上圖,發現。新增內存后,為處理器性能提供了更大的支持,使其釋放出更大的性能。其他顯卡和磁盤性能賬戶都在正常范圍內,畢竟每次跑分,分數都不會一樣的。
二、加固態
嘗試到加大內存的流暢感后,鄙人又考慮換固態硬盤。于是又于某電商平臺購入一塊影馳120G的固態硬盤,這里出現了硬傷,購入內存過小,為后期的體驗感帶來了不爽。
換入新固態硬盤
原本,鄙人計劃購入一塊120G的固態用于系統安裝和一般常用軟件安裝使用,之前的機械硬盤換入光驅位,但是就是這個想法,讓這個體驗不是很好。
拿到固態后,第一時間將原機械硬盤拆下,并換入固態硬盤。同時將光驅位硬盤托盤換上機械硬盤后,取下原光驅側封蓋拼上新托盤,完成機械硬盤放入光驅位的安裝。然后開機,此時開機系統自動調至光驅位系統開機,也就是原系統,然后進行系統遷移,使用某分區助手,直接進行系統遷移,將系統遷移至固態硬盤,從而避免新裝系統帶來的不便。
系統正在遷移
所有操作完成了,開機。開機時間為22秒,比之前未換固態時開機47秒快了接近一倍。但因為光驅位放入了機械硬盤,筆記本明顯運行負荷增大,運行聲音也較大。因跑分時溫度過高,處理器性能下降明顯。但運行了一次某吃雞游戲,發覺沒有加內存的帶來的體驗感變化強烈。也有可能是實際上顯卡和處理器已經發揮到最高了,固態起的作用不明顯。
安裝固態硬盤后
然后,換下機械硬盤,僅保留固態硬盤。再次開機,開機時間也是22秒,此時筆記本運行恢復正常。和同時運行機械硬盤卡機的時間上幾乎沒什么差別。
僅保留固態硬盤卡機時間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一般老舊筆記本,增加內存的作用和效果較大,體驗感較強;而增加固態硬盤的話,內存跟不上的話,打游戲就有點惱火。但是你的內存平時已經占用率基本上處于較低水平了,就可以直接上固態了,那樣的話肯定會有質的飛躍。本次固態體驗感差,主要原因應該是同時使用機械硬盤,帶來的體驗差,因本筆記本原機無多余的固態插槽。下次等大固態來了,再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固態的體驗。如果大家筆記本也和我一樣的話,也想打下小游戲的話,建議也先增內存上去,有余糧直接換大固態(或是原機預留了固態插槽可上小的,反正光驅位上硬盤,感覺帶不動),當然,如果你比較富有,直接換個電腦!
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點贊,關注交流更多電腦或office經驗!
多人家里都有多年前的老電腦。被新機器替換下來之后,就躺尸在了角落的箱子里。其實那都不壞,就是老了一點。賣掉吧,賣不了幾個錢;接著用吧,又有新的。現在就在為當初自己換了新電腦后悔。
家里現在閑著一個臺式機,兩個筆記本。臺式機太占地方,有新的肯定就不會用它了。筆記本這東西就不好說了,終歸那么小的東西,很多時候筆記本還是有特定用場的。比如,搬著接在電視上,用電視的大屏幕給家里老人上網用。
多年前的筆記本電腦,現在用起來卡的非常厲害。其實單在性能上來說,撐起來基礎系統和簡單的軟件明顯是足夠的,為什么卡呢。最大的原因在于硬盤上,其次是內存。筆記本的CPU和顯卡普通人很難更換,就完全沒有討論意義了。
固態硬盤的普及就是在近三四年的時間。同時隨著win10系統的普及,對其要求越來越高。內存也是如此。
看一下win10的運行需要多大內存。
圖中這就是正常運行的win10系統所占用的內存。圖中還是在來了多個軟件的情況下。剛開機的時候內存使用量是在2GB上下。而win7就更省了,只需要1.5G左右,就可以把系統順暢帶起來。當然考慮到還要使用其他軟件,所以4GB的內存,可以說就是最低標準了。
在電腦的整體性能上,我這一臺多年前的筆記本都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可以看圖中的硬件,真的是老爺子機了。i3 2365m和GT620m的搭配。內存也是我自己加過的。就這個樣子的性能表現,正常辦公,開網頁完全沒問題。
這個電腦剩下最大的問題就是硬盤真的慢。在花三百換個SATA口的固態硬盤,絕對活出他的機生第二春。
這個文章的意義,其實就是告訴很多想買新電腦可又又些猶豫的人。如果自己沒有太多的電腦使用要求,幾百塊換兩個零件就完全可以讓自己的老機器接著服役下去。
在購買新零件的時候,要注意自己電腦的配置所需要的零件是什么。內存和硬盤現在都還是有很多借口和形態的。千萬別選錯。如果不會選可以等我的更新。后面馬上就會說到內存這個東西了。
希望我寫的內容對您有用處,求一個點贊、轉發。同時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微博、微信公眾號“徐抹水”。粉絲很少,有問題私信我必回。
在電腦硬件更新換代非常快,一般的電腦用個三五年之后配置就不行了,直接賣掉的話廢舊電腦回收價格很低感覺不劃算,閑置一旁又開不了機只能吃灰,扔掉又覺得太可惜了。很多小伙伴表示不知道怎么處理比較好,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能讓廢舊筆記本變廢為寶的小技巧。
硬盤是最有用的東西,只要容量不是太小,就可以改造成移動硬盤。一方面可以讓硬盤里的資料完好地保存下來,另一方面比起單獨購買移動硬盤,買個硬盤盒自己將硬盤裝進去DIY要實惠多了,還能享受DIY的樂趣。
不過購買硬盤盒之前,首先要確定一下你的硬盤是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然后再購買對應的硬盤盒。目前很多筆記本的硬盤都是2.5英寸的,搭配綠聯這款2.5英寸的SATA硬盤盒,秒變移動硬盤,且兼容多種系統、即插即用,1G的文件3秒就能傳輸完成,非常高效方便。
如果你的筆記本是M.2 NVMe固態硬盤,綠聯也有匹配的M.2固態硬盤盒。比起傳統的硬盤盒,綠聯M.2固態硬盤盒體積更加小巧,方便攜帶;同時搭載NVMePCIE3.0協議,支持M.2轉Type-C3.1 Gen2,1G的文件只需要1秒就可以傳輸完成。
除了硬盤之外,內存條也是個好東西,拆下來的內存條可以裝到其他筆記本上,也可以掛在某魚上賣掉,一大把人要。當然了,內存條的價值取決于它的大小,目前一般有2G/4G/8G/16G之分,內存條越大自然也就越值錢。
筆記本都會內置無線網卡,大部分無線網卡芯片都會具備藍牙功能。如果家里有臺式機,可以自己購買一個PCIE轉接卡,將筆記本的無線網卡通過PCIE安裝在臺式機上,這樣一來臺式機也可以連接WiFi以及通過藍牙傳輸數據了。
筆記本的顯示器拆下來也可以改成移動顯示器,如果顯示器是三星或者京東方的就更好了,購買一個驅動板就可以改造成臺式電腦顯示器。此外,還可以連接網絡電視盒子,作為電視機的顯示屏,不過這個改裝還是需要一點技術含量的。
充電器比較容易被忽略,其實某魚二手網上還是蠻多人求購充電器的,可以拿去賣了。不過,如果可以和新筆記本通用的話,還是推薦自己使用,多一個充電器的話就不用再帶來帶去的了。
當然了,廢舊筆記本拆開后有很多零部件,除了上述的幾個,還有主板和電池之類的,但是改裝比較麻煩,價值不大,就不一一分享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找攻略。硬盤是處理起來最簡單的,購買硬盤盒之后無需工具就可以自行安裝,妹子都毫無壓力。那么,你們的廢舊筆記本是怎么處理的呢?評論區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