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手機已經不是一個只滿足通訊功能的移動設備了,更多的是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娛樂主力,就以筆者手中的小米手機來說這兩個功能不用太可惜了!
1.護眼模式
隨著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眼球長時間疲勞得不到休息會讓近視加重,尤其是夜晚使用手機刺眼的光線對人眼的危害更大!除了降低屏幕亮度,小米手機搭載的護眼模式就可以“有效的緩解”這種情況!
即使是如此重要的功能開啟也非常簡單,直接在系統頂層通知欄內點擊打開即可,大大的縮減了使用成本!
2.云服務功能
熟悉小米的朋友們都知道云服務是小米的看家本領,目前安卓陣營內做到如此“深度”和“廣度”的或許只有小米一家了,小到便簽、聯系人大到相冊、查找手機等等功能。
同時你也可以在電腦上登錄小米云服務查看手機上的一系列信息,即使手機不在身邊也可以利用云服務發送短信!
體驗過的小伙伴們感覺如何?MIUI是小米手機的靈魂所在,這兩個功能不用真的很可惜!、
(圖片來自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這會兒想必很多差友都已經知道了,就在這個月的月初,華為發布了 HarmonyOS 2 系統及多款新品,并宣布旗下近百款設備也都支持升級到新系統。
HarmonyOS 2 的正式發布意味著 EMUI 系統很快就要成為歷史了,以至于最近這段時間托尼經常能刷到有關分析鴻蒙系統以及它的推出有何意義的文章。
說實話相比起這些戰略分析,作為一名掏錢買產品的消費者,托尼還是更關心這次的鴻蒙新系統到底有哪些亮點,能給我們帶來哪些使用上的新體驗多一點。
所以在 Mate 40 Pro 可以升級 HarmonyOS 2 的第一時間,托尼就把手機升級到了最新系統,并且還搭配 MateBook 14 和剛買的 MatePad Pro 體驗了幾天。
結果這不體驗不知道,一體驗才發現,在系統硬件生態這塊,托尼覺得鴻蒙已經超越了 iOS,華為全家桶在 HarmonyOS 2 的加持下簡直好用到爆啊!
為了證明自己沒講大話和防止被杠精抬杠。
托尼接下來會先跟大家分析一下之前網上為啥有那么多人說蘋果系統生態優秀,然后再來說說鴻蒙能帶給我們什么體驗,以便各位能客觀的看待它倆的差別。
話不多說,咱們這就開始。
其實生態這個東西,聽著好像有點玄學的味道,說白了無非也就是系統中有些功能很好用,可以很好的把多個硬件結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出 1+1 > 2 的效果。
在托尼看來,蘋果在自家系統中推出的 iCloud 云端同步、隔空投送、通用剪切板,接力還有隨航等功能,就是構成它優秀硬件生態的基礎。
iCloud 沒啥好說的,它內置在每個蘋果設備中,借助它,你的照片、文件、備忘錄等內容就都可以上傳到云端并且實時同步到同個賬號下的不同蘋果設備中。
隔空投送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每當你想要傳照片或文件給其它蘋果設備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與附近設備共享文件,而不必通過 QQ 或者微信來傳。
通用剪切板這功能就如它的名字,借助通用剪貼板,你可以在一臺蘋果設備上拷貝文本、圖像、照片和視頻等內容,然后在另一臺蘋果設備上粘貼這些內容。
接力則能將我們在一臺蘋果設備上打開的網頁和文稿轉移到另一臺設備,以便我們在原來的位置繼續瀏覽和編輯;手機來電話你甚至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接聽。
至于隨航功能,它可以將 iPad 變成 Mac 的第二臺顯示器,讓 iPad 的屏幕無線同步與 Mac 相同的窗口和 App,或者顯示不同的窗口和 App 用以擴展桌面。
可以這么說,這些功能的存在把 iPhone、iPad 和 Mac 緊密聯系在了一起,讓設備與設備之間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可以做到無縫銜接和互相協作。
以上大概就是很多人覺得蘋果生態好的原因所在了。
而托尼之所以在開頭說鴻蒙在系統生態這塊已經超越了 iOS,也正是考慮到鴻蒙在這基礎上,把多個設備間的無縫銜接和互相協作又拔高到了一個新層次。
首先差友們要知道的是,
云端同步這功能現在已經不稀奇了,如今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都有做,這功能在華為手機上叫云空間:
在小米、vivo、OPPO 這邊則是被叫作云服務:
然后是隔空投送,在小米、OPPO、vivo、三星、魅族、中興、華碩等手機廠商抱團成立 “ 互傳聯盟 ” 之后,安卓手機之間互傳文件也不再是一件麻煩事兒。
華為雖然沒跟它們一起玩,但是它也出了一個 “ 華為分享 ” 功能,可以在華為設備之間無線互傳文件。
還有就是通用剪切板這功能,小米用戶在電腦上安裝小米云服務客戶端,華為用戶在華為筆記本的電腦管家登錄賬號后,也可以實現手機、電腦共享剪切板。
就使用體驗來說,托尼覺得如今的安卓手機在云端同步、隔空投送、還有通用剪切板這塊,已經做得跟蘋果幾無差別,所以談不上絕對的孰優孰劣。
直到。。。
在托尼用過鴻蒙系統上的 “ 多屏協同 ” 后,我必須承認這個功能簡直把多設備間的無縫銜接和互相協作發揮到了極致,直接甩開包括蘋果在內的友商一大截。
把手機和平板升級到鴻蒙系統后,你現在一共有三種方式來使用多屏協同功能,分別是手機與電腦多屏協同、平板與電腦多屏協同以及手機與平板多屏協同。
手機與電腦之間的多屏協同早在 EMUI 中就有,開啟多屏協同后,手機桌面會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你直接可以用鼠標操控手機、打開應用,或者用鍵盤打字。
手機視頻通話時,你也可以使用電腦上的揚聲器和攝像頭進行接聽,或者把通話切換回手機,這點倒是和和蘋果的接力功能一樣。
想在手機與電腦間互傳或者編輯文件當然也是可以滴,這時已經不需要通過華為分享,直接拖拽即可:
打開我的電腦,你現在甚至可以直接以硬盤的形式在電腦上無線訪問存儲在手機里的文件和文件夾,手機就像真的通過數據線連上電腦一樣,無線勝似有線。
手機與平板之間的多屏協同也是如此。
手機、平板開啟多屏協同后,平板上同樣會鏡像顯示手機窗口( 這個窗口可以選擇隱藏 ),你可以在平板上操作手機,或者在平板和手機間拖拽傳輸文件。
如果此時平板已經外接了鍵盤和手寫筆,你同樣可以使用鍵盤或手寫筆輸入文字,以此來處理手機上的信息,而不用去到手機上操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要是你不想讓平板顯示手機鏡像,只想在平板上處理手機任務,那么就可以通過 “ 任務傳輸 ” 功能,將你在手機上打開的應用傳送到平板。
鴻蒙的這個任務傳輸與蘋果接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通過接力,你只能實現 Safari 瀏覽器、郵件、地圖、Pages 文稿、Numbers 表格等原生應用的轉移。
而任務傳輸能轉移的應用不單單僅限于系統原生應用,像優酷、WPS 等這類第三方應用也可以實現轉移,它的轉移類型比接力要豐富很多。
至于平板與電腦間的多屏協同花樣就更多。
鏡像模式下,電腦屏幕內容會直接復制到平板上,你可以利用平板的手寫筆進行批注和繪畫:
擴展模式下,平板會作為電腦的擴展屏,鼠標能在兩個屏幕之間來回穿梭,方便你進行雙屏瀏覽和操作:
共享模式下,平板和電腦之間可以實現跨系統相互拖拽文字、圖片和文件,同時又可以保持獨立運行。
從這里可以看出,蘋果的隨航僅限在平板與電腦之間使用,換成是手機與平板或者手機與電腦就不行,而且在隨航模式下,平板與電腦之間也不能互傳文件。
華為的多屏協同則是把你能想到的多設備協同方式都給了你,并且兩臺設備之間協同起來也更加自由。
另外在多屏協同的連接方式上,華為的操作邏輯也是簡單得一批。
你只需在控制中心里拖動附近設備圖標,將它輕觸中心,就能完成兩臺設備的連接;一旦你將吸附在一起的圖標移開,就等于是斷開連接,有夠簡單粗暴吧?
總的來說,雖然鴻蒙系統由于剛推出不久,它在軟件生態上相比蘋果和安卓系統差了點意思,但在硬件生態方面,托尼認為它的協同體驗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希望華為能夠憑借鴻蒙,早日實現彎道超車!
米支付作為一個支付工具,安全上面做了很多考量,首先,開通必須要手機里面綁定有指紋信息、登錄了小米賬號、開啟了云服務中的查找手機功能,如果該賬號被退出或者查找手機服務被關閉,手機中所有小米支付的閃付卡都會被自動刪除,以保證安全,那么手機丟了改如何處理呢,當然,肯定是可以遠程處理的,登錄小米支付官網(www.mipay.com)即可操作。
手機如果被盜,建議首先致電銀行掛失手機里的虛擬卡,然后登錄小米支付官網遠程刪除卡片。
最后可以進行登錄小米云服務查找定位手機,遠程清除手機數據之類的操作,然后去營業廳掛失補辦手機卡等一系列常規的手機丟失后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