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論平板電腦時,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蘋果的 iPad。憑借出色的硬件和軟件生態系統,iPad 幾乎主導了整個市場,甚至一度就是平板電腦的代名詞。
不是沒有廠商挑戰蘋果,比如三星和華為是少數一直在推出平板電腦的兩家廠商,但也很難在平板電腦市場真正挑戰蘋果。就更別說其他廠商了。
特別是面向創作用戶,iPad 幾乎成為了一個標準答案,Apple Pencil 以及軟件生態已經構筑起了一個高壁壘的護城河。
然而,總有人「不死心」,總有勇者想要挑戰巨龍。一家硅谷初創公司正在試圖用另一種方式,打破蘋果在平板電腦領域的統治。
就在近日,DayLight Computer 公司推出了旗下首款平板電腦 DC-1,在性能、顯示效果、軟件生態等很多方面都與 iPad 相差甚遠,但或許,DC-1 依然是比 iPad 更適合日常使用的新型計算機。
尤其是在戶外。
想要談論 DC-1 這款平板電腦,首先就繞不開那塊極為特殊的屏幕。
根據 DayLight 官方提供的信息,DC-1 平板電腦配備了一塊 10.5 英寸的自研 LivePaper 屏幕,分辨率為 1600×1200。
圖/ DayLight
從屏幕特性來看,LivePaper 很像我們都了解的 EInk 電子墨水屏,在日光下不需要背光就能看清內容,是真正意義上的護眼屏,同時也有著與紙張近似書寫體驗。
但 LivePaper 屏幕不是 EInk 電子墨水屏,最核心的一點是 LivePaper 支持 60Hz 刷新率,不像電子墨水屏的超低刷新率和重影幾乎只適合閱讀。在官方的演示中,能看到 DC-1 完全擺脫了電子墨水屏的刷新體驗,基本與日常使用的 60Hz LCD、OLED 屏幕一致。
事實上,LivePaper 屏幕技術的研發初衷就是為了減少對用戶眼睛的傷害,特別是避免長時間使用屏幕所帶來的眼睛疲勞。DayLight 在研發中結合了電子墨水(EInk)和 LCD 的優點,既能提供了更快的刷新率(60Hz),又沒有傳統常規屏幕的藍光問題。
按照 DayLight 創始人 Anjan Katta 的說法,他們在 2021 年年底進行了第一次概念驗證,之后又花了兩年半才投入生產,為圍繞它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平板電腦:
DayLight DC-1。
這話確實沒毛病,因為就目前來看,DayLight DC-1 的用戶體驗可以說核心就是圍繞其 LivePaper 屏幕展開的,也包括了優點和缺點。
如果從三圍尺寸上看,DayLight DC-1 與蘋果 iPad Air(10.8 英寸)比較相近,但正面的 ID 設計更像是幾年前的產品,有碩大的邊框。
打開屏幕,映入眼簾的會是一塊接近紙質書觀感的 LivePaper 屏幕,但 60Hz 的刷新率保證了不管是滑動、點擊還是書寫,交互體驗都與傳統的平板電腦別無二致。
圖/ DayLight
但與常規顯示屏幕相比,LivePaper 屏幕不僅在長時間使用中對眼睛更友好,而且在戶外使用時也具有更好的可讀性。與 Kindle 搭載電子墨水屏相同,LivePaper 屏幕不需要背光也能清晰地顯示內容,也不存在常規顯示屏幕戶外高亮度下的發熱、降亮度等問題。
這些都保證了 DC-1 是一臺在戶外更可用、也更護眼的平板電腦。
同時,在暗光環境下,DC-1 完全避免了藍光,采用琥珀色的背光(可選),因此不會有 OLED 屏幕 PWM 閃爍的問題,也不用擔心 LCD 屏幕的藍光而影響入睡,這一點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圖/ DayLight
當然,這也意味著 DC-1 沒有「色彩準確」可言,不過 LivePaper 屏幕本身也不支持彩色顯示,所以實質上這套背光設計對于 DC-1 的顯示體驗,可以說是有益無害。
從這個角度看,DC-1 注定不適合很多娛樂方式,比如觀看圖片、視頻或者玩游戲。不過換個角度,這其實也是一個優點,用戶可以進行閱讀和書寫,也能進行寫作等輕度辦公和創作,但你在 DC-1 上不太會分散注意力去看視頻、玩游戲。
相比正面,DC-1 的背面就沒什么可說了。DC-1 沒有搭載任何一顆攝像頭,甚至從官方放出的其中一張宣傳照來看,DC-1 的背面沒有任何元素。
圖/ DayLight
或許也正因如此,官方宣傳照中 DC-1 更常見的狀態是戴著編織材質的保護殼。
硬件配置方面,DC-1 搭載了聯發科 Helio G99 處理器,搭配 8GB 內存和 128GB 存儲空間,并支持 microSD 卡擴展存儲。8000 mAh 的電池則確保了 DC-1 在正常使用下能持續工作數天。
此外,DC-1 配備了被動式 Wacom EMR 觸控筆,用于筆記和繪圖,支持 Wi-Fi 、藍牙以及 USB-C 連接。
除了硬件上的改進,DC-1 的軟件生態系統也注重用戶的健康和專注。在系統方面,DC-1 運行的是定制版 Android 13,名為 SolOS。
SolOS 從設計理念上就主打「簡潔」和「專注」,默認關閉了通知,以幫助用戶減少干擾,專注于手頭的任務。此外,系統還內置了 Pocket Cast(播客客戶端)、Spotify(音樂流媒體)、Notion、Pocket、iA Writer、Kindle 以及 ChatGPT 等 9 款應用,都從系統層面進行了特別地優化。
另外 DayLight 還提到,DC-1 還支持 Google Docs 和 ChatGPT,方便用戶在設備上進行辦公和寫作,這意味著應該不只 9 款應用經過特別優化。
總體而言,放在今天的平板電腦市場,DayLight DC-1 絕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通過結合了電子墨水屏幕的舒適性和傳統 LCD 屏幕的高響應速度,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獨一無二的平板電腦體驗。
這就讓它有別于其他平板電腦,甚至跳脫出了常規平板電腦的評判體系:
雖然性能不高,但在實際場景中所需要性能需求也不高;雖然屏幕不支持彩色顯示,但能在幾乎所有場景下提供更護眼的觀看體驗;雖然預售價高達 729 美元(約合人民幣 5280 元),但依然贏得了不少人的關注和下單。
圖/ DayLight
其實不奇怪,今天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已經完全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大部分人都意識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不只是好處,不再毫無保留地擁抱技術。
就拿屏幕來說,多少人生活中的注意力都被牢牢吸在小小的屏幕上,護眼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廠商宣傳的重點。所以從谷歌的「紙手機」到「功能機」的復古回潮,再到各式各樣試圖讓人有限度遠離現代數字生活的產品,層出不窮。
相較之下,DC-1 的產品完成度目前來看已經很高了,而且產品設計理念基本就是圍繞「健康」和「專注」兩個關鍵詞展開,包括通過 LivePaper 屏幕技術同時增加戶外場景可用性和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以及在系統層面的定制化。
這是 iPad Air 或是其他平板所無法滿足的,吸引一部分更追求健康和高效學習/工作環境的用戶,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耐用性、做工以及軟件的穩定性也都會是影響這款產品實際表現的重要因素,但這個問題就需要等到正式開售后的反饋來看了。
Light Phone 和 reMarkable 等產品的持續成功,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擺脫數字生活,回歸現實生活」的思潮還在持續發酵。DayLight 也指出,現代社會中的很多健康問題,都是由于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引起的。
因此,他們希望通過改進屏幕技術和操作系統設計,來減少這些健康問題的發生。
而作為一家位于硅谷的初創公司,DayLight 的第一款計算設備 DC-1 或許還只是一個開始。正如前面小雷說到的,DC-1 是圍繞 LivePaper 屏幕技術這一核心構建的計算設備。
但 LivePaper 屏幕技術不僅可以應用在平板電腦的產品形態中,或許還可以應用在其他的產品之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智能手機。
圖/ DayLight
甚至在小雷看來,DayLight 的下一步或許就是推出搭載 LivePaper 屏幕的智能手機,畢竟 LivePaper 屏幕比起當下都在宣傳「護眼」的 LCD 和 OLED 屏幕更護眼,也更容易避免沉浸到互聯網的「花花世界」之中。
包括將「專注」的理念貫徹到系統設計之中,默認關閉通知的功能,幫助用戶減少干擾,提高專注度和效率。
同時相比 EInk 電子墨水屏,LivePaper 屏幕在 60Hz 的刷新率支持下,交互體驗有了質的提升。LivePaper 屏幕在可視角度、白色顯示等方面都有劣勢,也是值得的。
或者這么說吧,如果有這么一款手機,只要價格還算合理,我很愿意購買一臺作為臨時的主力機。
圖/ DayLight
事實上,DayLight 也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 Computer 公司,將 DC-1 視為一種專為深度專注和健康而設計的新型計算機,公司的愿景也是通過技術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健康、更高效的計算設備。
四年前,蘋果發布了 2020 款 iPad Pro,一道發布的還有一支廣告。廣告的具體內容可能沒幾個人還記得,但我相信數碼圈的每一個人應該都知道廣告最后打出的 Slogan:
「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
DayLight 的 DC-1 平板電腦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產品類型,試圖在傳統平板電腦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憑借其獨特的 LivePaper 技術和專注于健康的設計理念,DC-1 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不過面對蘋果 iPad 的強大市場地位和生態系統,DayLight 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來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和認可。
DayLight 的創新嘗試能否成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但它無疑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尤其是對于那些關注健康和專注環境的人群。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來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六大電商平臺集體“聽勸”,取消預售、瘋狂殺價!
手機數碼、AI PC、智能家電、電視、小家電、空冰洗等熱門AI硬科技品類摩拳擦掌,戰況激烈。
雷科技618報道團將全程關注電商平臺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最新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一起期待。
于日期和產品上「撞車」蘋果發布會,華為這次在迪拜的海外發布會不免多了一些話題度,不少網友都用「正面硬剛蘋果」來形容這場發布會。
不過華為這次海外發布會,真正「秀肌肉」的新品不多,更多是在海外「刷刷臉熟」。
除了「炒冷飯」,出海了幾款國內已經發布的產品,這次迪拜發布會上也首發了幾款新產品,都有望在本月國內發布,這篇文章帶你搶先看看華為的新品陣容。
隔壁拿出了「最強」也最貴的 iPad Pro,華為這邊則推出了一款價格上更加親民的 MatePad 新品,同樣亮點滿滿。
華為 MatePad 11.5″S 產品如其名,搭載了一款 11.5 英寸的 2.8K 144 Hz LCD 屏幕,比例為 3:2 屏幕,更加適合做筆記、看文檔。機身厚度為 6.2 毫米,重量來到 510 克。
新的 MatePad 11.5″S 還提供了搭載新一代 PaperMatte 的版本,這是華為推出的一種顯示技術,通過納米級涂層形成漫反射,減少光線的影響,還帶來如同紙張般的護眼視覺體驗。
且 PaperMatte 顯示屏上的納米級紋理,還具有獨特的微振動和阻尼功能,配合華為的 M-Pencil 3 手寫筆,能夠實現「重現筆在紙上書寫的沙沙聲」。
硬件上提供了優秀的創作體驗,軟件上華為也放了大招,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作圖應用「天生會畫」(GoPaint),有對標 iPad 上專業級繪圖應用 Procreate 的意味
這款 app 由華為聯合中國美術學院開發,提供 100 多種筆刷效果,還提供初學者教程,讓小白也能變「大觸」。
其他配置上,MatePad 11.5″S 搭載了 8800 mAh 電池,支持 22.5W 快充,配備四揚聲器和華為 Histen 8.1 聲音算法。系統為 HarmonyOS 4.2。不過在處理器型號上,華為賣了一個關子,沒有進行說明和標注。
配色上,MatePad 11.5″S 提供深空灰、冰霜銀和紫羅蘭配色。
新款的 MateBook 14 搭載了一塊 2.8K OLED 觸控屏幕,并且支持第三代 M-Pencil 觸控筆。
這塊全新的 14.2 英寸 OLED 屏幕支持包括 sRGB、P3 和 Adobe RGB 在內的多種色域模式,精度達到 ΔE
在接口上,全新 MateBook 14 提供一個 USB-C 接口、兩個 USB-A 接口、一個 HDMI 接口,也沒有完全追隨 MateBook Pro X 的腳步,保留了一個 3.5 mm 接口。不過雷電 4 接口的缺席是一個遺憾。
性能方面,MateBook 14 也上了英特爾酷睿 Ultra 系列處理器,可選 Ultra 5 125H 或 Ultra 7 155H 處理器,配備了全新鯊魚鰭風扇系統,并且支持 SuperTurbo 性能模式,開啟后打開 PowerPoint 文件速度快 22.8%,打開 Excel 文件速度提升 14.9%。
性能上,搭載英特爾酷睿 Ultra7 的華為 MateBook 14 與搭載了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 i7-1360P 處理器的上一代華為 MateBook 14 進行了對比
續航方面,MateBook 搭載 70Wh 電池,支持 19 小時本地 1080P 視頻播放,省電模式則可帶來一個半小時的額外續航。
酷睿 Ultra 處理器為這款設備帶來了端側 AI 能力。雖然海外版本沒有搭載盤古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助手,但是在攝像頭和散熱上,都體現了一定的 AI 能力。
散熱上,AI 刺激增壓風扇,為散熱系統帶來 40% 的風量提升。
雖然攝像頭只有 1080P,略顯捉襟見肘,不過華為為其帶來了 AI 增強,據介紹,即使處于背光環境,這個攝像頭也能提供更清晰銳利的圖像,還能夠追蹤用戶眼神,提供更自然的視頻人像體驗。AI 聲音增強則可以凸顯用戶的語音,消除周圍的噪音。
新機型提供綠色和深空灰兩種配色,重量為 1.31 千克,厚度 14.5 毫米。
比起 MateBook X Pro,MateBook 14 要更加保守,妥協也更多,當然價格上也更低。如果不追求 MateBook X Pro 那種極致的輕薄設計以及性能表現,MateBook 14 也是一款不錯的輕薄商務本,并且接口上也更加便利。
全新的穿戴設備 Watch FIT 3 采用了全新的圓角方形設計,和前兩代更為方正和長條的設計相比,新設計更加時尚年輕。
灰色和月光白 Watch FIT 3 上的電源按鈕還與 Pura 70 保持了一致,帶有一絲紅色,表冠純紅色的設計也和 Pura 70 Ultra 上的旋升鏡頭紅色設計相呼應,也算是華為獨特的設計傳承。
作為一款穿戴設備,續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Watch FIT 3 搭載 400mAh 電池,常規使用下能夠堅持 7 天,使用一周不是問題,而最長續航達到 10 天,啟用 AOD 的續航為 4 天。
Watch FIT 3 在尺寸和重量上的表現堪稱驚艷。手表表身采用鋁合金材質,厚度僅為 9.9 毫米,重量為 26 克。屏幕為 1.82 英寸的 AMOLED 屏幕,屏占比達 77.4%,最高亮度達 1500 尼特使得這款手表在陽光下使用也不成問題。
Watch FIT 3 的 AOD 表盤
在健康功能上,Watch FIT 3 支持卡路里追蹤、飲食日記和營養分析,內置 GPS 系統,支持超百種鍛煉模式,以及 6 種類型鍛煉的自動檢測。
Watch FIT 3 搭載了 TruSeen 5.5 系統,這是華為的心率檢測系統,通過多通道模塊和智能融合算法實現改進的心率監測,血氧飽和度測量速度也比以往更快。
配色上,Watch FIT 3 提供黑、粉、綠、月亮白、灰、珍珠白六種配色,其中灰色和月亮白都采用了紅色表冠和電源鍵設計。表帶上則提供皮革、尼龍、氟橡膠等材質。
發布會上還有一款新品是 FreeBuds 6i 無線耳機,搭載智能 ANC 3.0 技術,可根據環境實時調整降噪性能,降噪頻寬達 5kHz。
在迪拜發布會第二天早上,華為官宣了國內的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將于 5 月 15 日舉行,在迪拜發布會上亮相的 MateBook 14、MatePad 11.5″S、Watch FIT 3 等新品,都很有可能在這場夏季發布會上推出國行版本。
在迪拜發布會上沒有提及或提及較少的平板處理器、MateBook 14 生成式 AI 功能,以及自研「天生會畫」應用,都有望在這個國內發布會上得到詳細介紹。屆時,愛范兒也會對這個發布會詳細跟蹤報道。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范兒|原文鏈接· ·新浪微博
月15日,據9to5mac獨家報道,蘋果最新款的入門級iPad詳細參數曝光,第10代iPad將會提供幾項比較明顯的更新,使其能夠與其它蘋果平板陣容保持一致。
(圖片來自Twitter)
目前為止,絕大部分iPad都已經換上了最新的USB-C接口,比如iPad Pro、iPad Air、iPad mini,還在堅持用Lightning接口的,就剩下最基礎的入門款了。根據9to5mac的說法,2022款iPad將會配備Type-C口,這意味著入門級iPad也可以實現USB 3.0級別的傳輸速率,同時還能兼容各種拓展配件,甚至是外接顯示器也不在話下。
對于預算不高且對文件傳輸有一定要求的小伙伴,這次不需要為了個C口多加幾千塊買一臺配備USB-C的iPad了。
(圖片來自蘋果官方)
性能部分,第10代iPad會采用iPhone 12系列同款A14處理器,這有可能是首款能夠支持5G網絡的入門級iPad。不過,在小雷看來,A14相比A13沒有太大的性能提升,換個A15或許有更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支持5G蜂窩網絡的iPad實在不便宜,至少比WiFi版貴個1000塊左右。
顯示器分析師Ross Young還補充道,第10代iPad的屏幕尺寸將由原來的10.2英寸改為10.5英寸。Ross young經常能夠提供有關蘋果顯示器的準確信息,也就是說新款iPad很可能要更換模具了,但小雷不認為蘋果暫時還不會給入門級平板提供全面屏設計,直接沿用iPad Air 3的模具可能性會很大。
(圖片來自蘋果官方)
值得一提的是,入門款iPad一直被詬病的地方除了模具老舊、設計過時以外,還有非全貼合屏幕,遇到反光較強的地方,用戶想看清顯示屏內容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小雷希望蘋果這次能夠良心一點,把非全貼合屏幕安排上吧。此外,iPad上的單側雙揚聲器也是比較“反人類”,橫屏看視頻的時候,聲音基本集中在一邊,觀影體驗是真的不如同價位的安卓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