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間,時間來到2024年,各大智能手機行業調研機構都披露了2023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相關數據。
雖然2017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就進入了寡頭時代,但每一年,前五大智能手機排名都有很大變化。更有甚者,即使是同一年,不同調研機構披露的排行榜也有不小差別。
那么問題來了,各調研機構的數據為什么有出入?2023年,到底哪家智能手機廠商真正贏得消費者追捧?又有哪些手機廠商的數據存在問題呢?
手機廠商排名為何不同?不同機構有不同統計方法
目前,智能手機行業較為知名的IDC、Canalys、Counterpoint Research以及BCI四大調研機構,均披露了2023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相關數據。
整體而言,這四大調研機構對于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全年銷量的判斷沒有太大出入,均為2.7億臺左右,繼續保持同比下跌態勢。然而仔細觀察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排名,就能發現,上市四大調研機構的數據有不小的出入。
IDC數據顯示,2023年,出貨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為蘋果、榮耀、OPPO、vivo、小米;Canalys統計的前五大手機出貨量排名則分別為:蘋果、vivo、OPPO、榮耀、小米。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銷量排名前五大廠商分別為:蘋果、vivo、OPPO、榮耀、小米。BCI數據顯示,2023年激活量排名前五大廠商分別為:蘋果、vivo、OPPO、榮耀、小米。
之所以各調研機構的排名數據有差異,主要是因為這些調研機構采集市場數據時,有不同的標準。比如,IDC和Canalys主要統計出貨量數據。智能手機廠商的產品只要流入市場,不管到沒到消費者手中,都算成功出貨。
反觀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的是銷量數據,只有消費者成功選購產品后,才會計入手機廠商的銷量。與Counterpoint Research類似,BCI統計的是激活量數據,唯有消費者選購,并激活手機產品后,才會計入激活量數據。由于大部分消費者選購智能手機后,都會激活使用,所以Counterpoint Research和BCI的數據有很大的趨同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橫向對比上述幾家調研機構的數據可以發現,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小米則穩居第五,榮耀、OPPO和vivo的排名有較大出入。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出貨量和激活量數據相差較大?廠商或向經銷商壓貨
為了更加直觀的看出出貨量和銷量兩個測量方式之間的差異,我們橫向對比Canalys和BCI統計的,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的詳細調研數據。
可以發現,2023年,Canalys和BCI的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大廠商排名雖然相同,但詳細的數據卻不一致,其中vivo、小米的激活量數據高于出貨量,蘋果、OPPO、榮耀的激活量數據則低于出貨量。
出現激活量數據高于出貨量的現象,也許意味著,vivo、小米等智能手機廠商上年積壓的庫存,在2023年走向市場。以小米為例,過去幾年,為了更快讓智能手機觸達更多的消費者,其一直積極布局線下門店。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小米線下門店2000多家,1年后增長至1萬多家,平均每天新開超20家門店。2021年,小米的規劃為,2-3年內開設3萬家門店,全面覆蓋中國縣鄉市場。
圖源:小米2022年中財報
然而智能手機行業紅利消逝背景下,小米手機出貨量并沒有隨著門店擴張而增長,賬面庫存一直在穩步攀升。Wind數據顯示,2021年末,小米賬面存貨價值首次破500億元,2022年6月末再創新高,達578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為19.72%,為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出現激活量數據低于出貨量的現象,也許說明智能手機廠商的產品雖然向下傳導,但很大程度上積壓在了經銷商手中,并沒有落入消費者手中。
以蘋果為例,雖然2023年,其在全球市場風光無量,但在中國市場,卻遭遇了滑鐵盧。IDC數據顯示,2023年Q3-Q4,iPhone的出貨量分別同比下跌4%和10.6%。杰富瑞分析師披露的報告顯示,2024年首周,中國市場iPhone銷量同比下滑30%。
要知道,作為旗艦手機市場的熱門單品,蘋果不止在蘋果官網和Apple Store銷售,還出貨給下游經銷商,再由經銷商銷售給消費者。由于此前的iPhone在市場上擁有很高的熱度,每年新iPhone上市之初,很多經銷商都樂觀看待iPhone的銷量,積極備貨。
不過遺憾的是,2023年,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不再“迷信”iPhone,這帶來的一大結果,自然是iPhone的出貨量依然很高,但激活量卻十分有限,僅為出貨量的88.32%。
圖源:蘋果202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事實上,結合蘋果財報,也能看出經銷商的積極作用。財報顯示,2023財年第四季度,蘋果大中華區營收150.8億美元,同比下跌2.5%。橫向對比不難發現,2023年Q4,蘋果大中華區營收跌幅明顯低于iPhone出貨量跌幅。這大概率是經銷商“護盤”的結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經銷商不是冤大頭,隨著消費者冷靜看待iPhone,接下來,iPhone的出貨量或許也將面臨下滑的挑戰。
手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優化”數據只是自欺欺人
盡管2023年,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和銷量數據有一定出入,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馬太效應越發顯著。IDC數據顯示,2023年,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占據80.9%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為了克服手機行業的下行壓力,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不光搶占其他手機品牌的份額,還掀起了“內卷化”競爭,試圖搶占其他玩家的市場。
比如,伴隨著榮耀強勢崛起,小米智能手機的份額就不斷下滑。IDC顯示,2020年Q4,榮耀的市場份額只有4.6%,一年后,這一數字變為了17%,同比增長253.4%。反觀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2021年后直線下滑,2023年Q4,甚至跌出了前五。
不過頗有意思的是,按BCI激活量數據,2023年Q4,小米竟然同比增長38.4%,并且位列第二,僅次于蘋果。這一方面或許是因為2023年Q4包含雙十一購物節,諸多消費者選購小米的老旗艦。比如,2023年雙十一,小米13大降1000元,到手價僅2999元。
另一方面,也與調研機構的文字游戲有關。BCI披露的2023年Q4中國手機市場激活量數據備注中顯示,此數據還包含2023年9月25日-10月1日的數據。
PChome梳理2023年9月問世的新機發現,當月最走量的產品是9月21日發布的Redmi Note13系列。官方資料顯示,9月26日,Redmi Note 13系列首銷1小時,銷量破41萬臺。
巧合的是,小米2023年Q4的激活量正好比華為高33.64萬臺。如果BCI以10月1日-12月31日為周期統計四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激活量數據,那么小米還能否超越華為,則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事實上,雖然小米在BCI統計的數據上贏了華為,但隨著華為供應鏈逐漸恢復,后者強勢崛起的步伐已不可阻擋。
2023年9月,華為發布Mate 60系列手機,該產品最大的賣點,就是搭載了自研7nm麒麟9000S處理器。因Mate 60系列手機具備極強的核心競爭力,網友將其稱為“爭氣機”,并紛紛搶購該手機。
IDC數據顯示,2023年Q4,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6.2%,不光重返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并且還是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家出貨量同比增長的品牌。Canalys的數據也有類似的趨勢,2023年Q4,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7%,出貨量排名位列第四。
展望2024年,華為定下了更為高遠的目標,預計將出貨6000萬-7000萬部智能手機。按7000萬部測算,2024年,華為或將問鼎中國智能手機TOP 1。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橫向對比各調研機構的數據,可以發現,手機銷量榜背后,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看到不同手機廠商的排名存在較大差異,這并非是市場真實情況的完美映射,而是因為不同統計機構采用不同的統計方法。IDC和Canalys通過統計出貨量數據進行排名,而BCI則更關注激活量數據,因此導致了榜單差異的產生。
值得注意的是,銷量和激活量數據的偏差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這種差異主要源于一些廠商并未直接出貨給消費者,而是將產品交給了經銷商。這樣的情況導致了激活量與出貨量之間出現一定的差異,進而影響榜單排名。
隨著華為逐漸回歸市場,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也意味著未來的銷量榜單可能會發生更多變化。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手機廠商需要更加注重內功的修煉,真正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創新,贏得市場尊重。僅僅依賴優化出貨數據來博取眼球,無法持久地贏得市場認可。通過提高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手機廠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經編輯:張錦河
8月23日晚,《黑神話:悟空》官方微博發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晚9點整,該游戲全平臺銷量破1000萬套,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300萬人。
游戲科學創始人、《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在微博上表示:“六年來,在我的身后,是所有游科同事與合作伙伴不懈的努力,是各位玩家近乎盲目的信任與從未衰竭的鼓勵,更是依托于祖國的繁榮、穩定、包容與遠見。”
據證券時報,《黑神話:悟空》標準版售價為268元,以此計算,目前該游戲收入至少超過26.8億元(未計算實體收藏版銷售收入),而根據此前報道,《黑神話:悟空》的投入成本大概在4億元。
該游戲運行對電腦配置要求較高,與前幾年的爆款吃雞游戲《絕地求生》一樣,該游戲打響了一場設備升級潮。
此外,8月23日,多位博主發聲質疑《黑神話:悟空》爆抄襲,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第一。
據證券時報,記者走訪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深圳華強北,記者在現場發現,幾乎每一個組裝電腦檔口中的話題,都離不開近期爆火的《黑神話:悟空》。有不少人都是因為要玩《黑神話:悟空》,但舊電腦配置無法運行而來。
“這兩天基本全都是因為要玩《黑神話:悟空》來組裝電腦的,這個游戲對配置的要求挺高的,很多人的舊電腦根本沒法玩。”在華強北的一家組裝電腦檔口前,檔口老板熱情地向前來問詢的消費者推薦各種不同配置的電腦。“要玩黑神話,能玩的最低配置都要4060ti起,一臺主機大概5000多元,要是想玩2K或者4K畫質的那就更貴了,基本就要9000元、1萬元檔和2萬元檔的配置才行。”
該檔口的裝機小哥也很無奈:“我們檔口今天接了幾十臺裝機訂單,基本都是沖著黑神話來的。以前上班還能‘摸魚’,我現在是從早忙到晚,幾乎沒啥空閑時間了。”
這樣的景象在華強北其實很久沒有出現了,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手機性能越來越強,手游也隨之大行其道,喜歡電腦端游的玩家并不多。上一次如此火爆、近乎集體升級電腦配置,可能還是此前《絕地求生》爆火的那會兒。
此外,《黑神話:悟空》本次的發布平臺,除了電腦端的Steam、EpicGamesStore和WeGame外,目前想玩上《黑神話:悟空》,還有一個選擇是買一臺索尼旗下的游戲主機PS5。
但現在,想買一臺PS5并不容易。記者走訪了多個華強北銷售PS5的檔口,遺憾的是,這些檔口現在全都沒有現貨。一家檔口老板就表示:“《黑神話:悟空》火起來后,現貨基本都被掃走了,現在整個華強北應該都沒有PS5的現貨了,即使有,價格你肯定也承受不了。”該老板表示,PS5的價格現在也上漲明顯,之前最便宜的可能2000多元就能買到,但現在基本都要3000多元甚至4000元。
8月23日凌晨,“塞上李云中”發布微博,附上了《黑神話:悟空》中的“大圣殘軀”篇的圖片,與其在2012年出版的《西游記人物圖譜》中的孫悟空姿勢相近,稱“好像是給我畫的孫悟空換了身裝備”。
在這前一天,微博認證為三級工藝大師的博主“玄鏐108”發布微博,貼出《黑神話:悟空》楊戩的臂鞲與其過往設計的臂鞲作品的對比圖,感嘆“又被抄襲了,原創有那么難嗎?”接著,有博主發布視頻,用視頻一一對《黑神話:悟空》游戲里楊戩的臂鞲與博主過往作品細節對比,佐證抄襲之處。
除此之外,石窟、寺觀、博物館造像分享博主“楠山禪”也發帖,將過往拍攝的圖片與游戲中的畫面進行對比,直接@制作?人馮驥,表示“悟空您好,在使用猴哥的圖片時未告知本人,看到請聯系,謝謝。”
據了解,李云中為內蒙古青年畫家,被稱為繪畫《西游記》第一人。“玄鏐108”博主為中式甲胄藝術家、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李輝。
據第一財經,記者就此咨詢了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游云庭作為知識產權律師,曾代理過多件游戲等文娛行業相關案件,對游戲涉及的侵權紛爭也較為了解。他對記者表示,這些不是小細節,“游戲的美術決定要用哪張圖時,肯定要考慮授權的問題,未經許可使用別人有版權的圖片,就是侵權。”
游云庭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游戲開發者確實使用了攝影師拍攝的照片來制作游戲,那確實涉嫌版權侵權,但另一種可能是,游戲開發者是自己聘用攝影師,對文物進行了拍攝,此時就不侵權。”
針對文物的攝影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問題,游云庭表示,“我國對于照片的版權保護,對獨創性要求非常低,所以這張照片確實是攝影師拍的,那就受版權的保護,使用還是要取得攝影師授權的。反過來說,如果游戲商覺得這張照片可以很輕易獲得,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請攝影師去拍攝文物來做一個替代。”
因此,游云庭認為,如果是游戲公司聘請人拍攝的,哪怕拍攝角度相同,或者近似也不侵權,只要游戲公司能拿出照片原圖。但如確實侵權,圖片賠償也不高,大概在幾千元一張,另外還需再加維權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
著高考落下帷幕,“后高考經濟”浪潮興起,畢業生們開啟了“買買買”模式。不少家長開始提前為孩子準備入學需要的“裝備”,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成為首選。記者實地走訪昆明市場發現,在圓通北路電子數碼商城,6月份以來,部分手機店、電腦店銷量至少上漲30%,龐大的畢業生群體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活力。
3500元-4500元區間的電腦銷量最好
3日上午,記者走訪圓通北路數碼商城發現,為了吸引顧客,不少手機專賣店、電腦專賣店門口都放有“暑期特惠、考生優惠福利疊加、考生憑借考號滿3000元減600元...”等折扣廣告提示牌。并且,為了爭取顧客,圓通北路人行道一側的銷售人員,不厭其煩地向過往行人推銷產品。
“我家售賣的電腦品牌有聯想、戴爾、惠普、華碩。目前我們有滿減活動,滿3000元減499元,考生憑借準考證號是滿3000元減600元。”圓通北路一家專賣電腦產品的老板王先生向記者介紹,高考結束后,龐大的高考生群體帶動數碼產品人氣上升,為了吸引顧客,各大電子產品店也開始陸續推出折扣優惠活動。目前來看,除計算機、編程專業以及游戲本等特別需求的考生外,大部分考生購買的電腦普遍在3500元-5000元。“我在這附近有7個店,6月份以來平均每個店每天能售出20臺-30臺,與往年相比銷量肯定是下滑了,但比前幾個月銷量還是增長了30%左右,每年的暑期都是電子數碼產品的銷售高峰。另外,為了吸引大家消費,與往年相比,今年針對考生的優惠力度是最高的一年。”王先生說。
每年高考結束后,數碼產品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直至9月開學季。高考學子作為消費主力,助推手機、電腦、平板位列產品銷量排行榜的前列。專賣電子數碼產品的劉女士表示,今年購買電腦的消費特點與往年相差不大,購買臺式電腦的不多,主要還是以購買筆記本電腦為主。如果女生學習文科類專業,會推薦辦公本或輕薄本,這些機子可以滿足她們日常辦公和做PPT的需求。而對于男生,如果他們學習設計類專業,就會推薦專業本。根據不同的機型和配置有所不同,優惠五百元到一千元之間都有。在品牌的選擇方面,最好賣的品牌首先是聯想,其次戴爾,接下來是惠普。劉女士提醒道:“現在,數碼產品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但也要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要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和家庭經濟能力進行理性選擇,避免盲目跟風或追求高價格,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最重要。”
3000元至5000元是顧客普遍接受的手機價格區間
“高考前,我就承諾給孩子買一臺新手機,今天剛好有時間就帶他過來看看。”市民柳先生說道。
除了購入新電腦,換新手機也是大部分高考生的期待。圓通北路京東店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高考結束后,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咨詢,高考生成為主要消費群體。店內的電子產品迎來銷售高峰,銷量大幅增加,3000元左右價位的手機和電腦成為銷售熱門產品。根據經費預算,預算在3000左右的考生主要選擇vivo、OPPO、榮耀等品牌,預算在5000元左右的考生則大部分選擇蘋果手機。
“以蘋果15手機為例,目前蘋果15的價格是5999元,優惠后是4999元。6月份,我們共售出了300多臺,正常月份我們一個月也就售出100多臺。銷量還是挺明顯的。”銷售人員說道。
通過走訪了解到,高考結束后,昆明市場大部分手機、電腦售賣店,銷量比前幾個月至少翻一番。特賣電商唯品會數據也顯示,高考結束以來,平臺上平板電腦、手機、筆記本等產品受到關注,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銷量可觀。其中,平板電腦銷量同比增長近40%,手機銷量同比增長近20%。除此之外,像智能手表、游戲設備等電子產品也受到關注。
來源:都市時報
全媒體記者:鄭榮行
編輯:賀靖
審核:王海濤
二審:鐘玲
終審: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