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電腦學習或辦公的小伙伴,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電腦的系統盤或者說C盤,用著用著就紅了,指示著你的C盤將要被占滿,沒有空間了。
很多人不知道C盤里的哪些東西能刪,哪些不能刪,所以清理起來效率也不高,對實際情況沒有什么大的改善。
今天“事兒哥”就給小伙伴們介紹一個實用的小工具,專門解決C盤爆滿的問題,讓你暢快用電腦!
文字版教程:
1、 解壓后雙擊exe文件,運行C盤清理工具。
2、 運行后可以看到軟件主要支持4大功能,分別是C盤清理,隱私清理、微信清理和QQ清理,大家也知道微信和QQ真的會占據很多空間,可能這點在手機上表現的更加明顯。
3、首先我們可以點擊“ C盤清理”,軟件會找出常規清理項、大文件、重復文件等可優化的項目。
4、 在掃描結果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清理的項目,比如我這里勾選Windows Defender掃描歷史,一下子就清理出了4G空間。
5、 再比如我在大文件里找到了一個視頻文件,通過路徑查看之后發現并沒有什么需要了,我直接就刪除了。
6、 另外虛擬內存,軟件可以幫助我們轉移到非系統盤,節省C盤空間;如果不需要快速開機功能,可以關閉休眠,節省空間。
7、 最后我們還可以掃描下微信和QQ文件,把不需要的自己刪除,也可以解放你的C盤。
8、 獲取該工具
https://pan.quark.cn/s/ca73bb54dbc3
腦越用越卡?經常卡頓?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電腦用的時間久了就變得卡頓,運行速度變緩,這給我們的工作和娛樂帶來了很多不便,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幫助電腦“瘦身”呢?答案當然是有的,今天噠噠就來分享四種方法幫你清理電腦內存。
NO.1清理C盤內存
C盤是系統盤,通常存儲了大量的系統文件和臨時文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文件會越來越多,占用了大量的存儲空間,為了讓電腦瘦身,我們可以定期清理C盤內存。
在搜索框中輸入【磁盤清理】,然后單擊【磁盤清理】應用程序,選擇要清理的驅動器,這里我們就選擇C盤,然后單擊“確定”。
它將自動計算您可以在C盤上釋放多少空間,然后,你可以選擇刪除不需要的文件,再單擊【確定】即可。
NO.2清理臨時文件
電腦運行時會產生很多臨時文件,這些臨時文件可以刪除釋放電腦內存,而且不影響電腦的正常使用。雖然電腦只要運行就會產生臨時文件,但是只要后期定期清理就可以釋放大量內存。
按住【win+R】-打開運行窗口-輸入【%temp%】-點擊【確定】,自動進入temp臨時文件夾-選中全部文件-刪除。
NO.3結束程序進程
大家平時在使用電腦的時候,如果覺得電腦越用越慢,那可能就是因為后臺程序運行太多,拖慢了電腦運行速度。
可以按下【Ctrl+shift+Esc】進入【任務管理器】,看看哪些是目前不需要使用的程序,可以將它關閉掉,選中并點擊【結束任務】就能夠關閉了。
NO.4壓縮大型文件
大型文件占用了大量的存儲空間,也會導致電腦運行變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壓縮工具對大型文件進行壓縮。
今天噠噠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文件壓縮工具,可以輕松實現PDF、PPT、Word、圖片等文件壓縮,同時它還支持批量壓縮,文件再多也能一鍵無損壓縮——迅捷PDF轉換器。
百度搜索【迅捷pdf轉換器】即可下載~
當然,這個軟件功能遠不止如此,它還支持PDF文檔和doc、ppt、圖片以及txt文檔等多種格式之間的轉換,同時還具備強大的PDF的其它功能,比如分割、合并、壓縮、密碼清除、圖片獲取等功能,非常實用。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了,看完記得點贊和分享,我們下期再見!
用多年的老電腦,開機要等幾分鐘,開機進入桌面之后還要再等幾分鐘才能正常使用。
這種場面你見過嗎?
打開一個軟件鼠標指針圈圈轉個幾秒,更不用說運行一些大型的軟件了。
用這樣的電腦來進行工作學習,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出現這樣的原因除了電腦配置落后外,還有可能是電腦的硬盤老化了。
在固態硬盤沒有普及的時候,無論是購買組裝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標配的硬盤都是機械硬盤。
機械硬盤的數據通過點磁道記錄在磁盤表面上,數據的讀取以及寫入則需要通過機械磁頭來進行。
因此,時間長了硬盤內的機械結構老化,硬盤的速度會下降。
固態硬盤的原理和機械硬盤完全不同,硬盤里面沒有機械結構,完全用電路信息來存儲數據。
因此固態硬盤天生就有著更快的速度,而且老化的速度也比較慢。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電腦運行速度太慢,但預算還不足以換新電腦的話,入手一塊固態硬盤可能會讓你的使用體驗有著質的變化。
原則上選購固態硬盤要根據自己電腦主板支持的接口來進行。
目前市面上的固態硬盤接口有 SATA、mSATA、M.2、U.2 以及 PCIe 五種接口。
首先談談現在最常見的 SATA 接口,現在已經發展到 3.0 的版本了,并且向下兼容 SATA2.0,最高帶寬為 6Gbps,普遍存在與臺式機主板以及筆記本電腦上。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電腦支持什么接口,那么買一塊 SATA 固態硬盤能用上的概率很大。
希捷 酷魚
M.2 接口現在也比較常見,但種類相對來說復雜一些。
長度就分為 5 個規格,2230/2242/2260/2280/22110,其中 2280 比較普遍,22110 在一些臺世界主板和服務器主板上能夠看到,其余的則是筆記本的特殊型號。
三星 970 EVO Plus
根據協議可以分為 AHCI 和 NVMe。
AHCI 協議用的是 SATA 通道,速度也是 6Gbps,一些老的筆記本或者臺式機主板的第二個 M.2 接口只能兼容這種硬盤。
而 NVMe 協議用的是 PCIe 通道,有 PCIe 3.0×2 和 3.0×4 兩個版本,后者會貴一些。
mSATA 則是 SATA 的縮小版本,速度完全一樣。在一些老筆記本上面會看到,但是目前已經處于淘汰的邊緣,而且 mSATA 的硬盤選擇少,價格也貴不少。
▼三星 860 EVO
U.2 接口在服務器主板上很常見,因此 U.2 接口的硬盤一般都是企業級產品。
用的也是 NVMe 協議,一般是 PCIe 3.0×4 的速度,而且可以轉接為 M.2 接口插在主板上。
PCIe 接口的固態和 U.2 類似,多為企業級產品,常見的是 PCIe 3.0×4 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 PCIe 3.0×8,也就是 64Gbps。
英特爾傲騰 905P
總的來說,一般消費者升級固態硬盤,買 SATA 接口和 M.2 接口是比較方便以及經濟實惠的方案。
在升級之前,大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自己電腦支持的硬盤規格。
部分老舊的筆記本可以通過騰出光驅的位置,插上光驅硬盤托架來擴充一個 2.5 英寸 SATA 硬盤的位置,讓舊的機械硬盤和新的固態硬盤能夠同時共存。
假如主板有 M.2 接口也切記要弄清楚其支持的通道,通過 M Key 和 B Key 的方式來分辨并不是最佳的方法。
早期 M.2 接口還未普及的時候,還是有過 M Key 接口只支持 SATA M.2 盤的情況,例如戴爾靈越游匣 7557 和 7559。
市面上生產固態硬盤的廠商有很多,一般只建議購買能夠自主生產閃存芯片廠商的產品,例如英特爾、三星、閃迪、西數、東芝、海力士。
或者在儲存領域比較有名的品牌,例如浦科特、希捷和海康威視。
固態硬盤的制作門檻比較低,因此非常不建議入手除了以上品牌之外的產品。
在文章的最后,推薦幾個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固態硬盤產品供大家參考,祝大家都能夠讓自己的舊電腦起死回生。
SATA:三星 860 EVO、西數 Blue 3D、閃迪至尊高速 3D、東芝 TR200、海康威視 E200P、浦科特 M8VC,紫光 S100
M.2 (SATA):三星 860 EVO、西數 Blue 3D
mSATA:三星 860 EVO、建興 ZETA
M.2 (NVMe PCIe 3.0×4):三星 970 Pro/EVO/EVO Plus、西數 Black SN750、西數 Blue SN550、閃迪至尊超極速、東芝 RD500、海康威視 C2000/Pro、浦科特 M9Pe/Plus
M.2 (NVMe PCIe 3.0×2):東芝 RC500、西數 Blue SN500
這篇有沒有幫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