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并沒有“電視音箱”這個產品,追求極致的愛好者們會在電視旁邊擺上兩個碩大的木制音箱。音質雖好但是也有很多缺點:占地方、皇帝位、家裝要求高、造價昂貴等等,所以這種音箱并沒有普及。現在的電視音響很好的解決了早期音箱各種問題的同時還有不錯的音質。
目前的電視音響主要以SoundBar為主,左右發聲單元的距離一般比較遠。但發聲單元較小,低音不夠強勁,所以有些還會附帶一個有源低音炮,提升低音體驗。上周,我們收到了哈曼卡頓的一款電視音響,功能足夠豐富。纖薄的電視也能發出震撼的影院音效,接下來就讓我們去了實際體驗一下這款音箱吧。
哈曼卡頓SB20這款音箱由一個長條音箱SoundBar加無線低音炮組成。長條音箱和低音炮使用了純黑配色,兩個發聲組件醒目位置點綴了harman/kardon銀色Logo。恰到好處,不算特別搶眼,還體現出音箱的檔次。長條音箱正面有防塵網罩保護,但不可拆卸,后期清理比較麻煩。Soundbar背面是亮面塑料,有鋼琴烤漆的感覺,非常大氣,在客廳環境中反射出的光帶顯得很有檔次,但比較容易沾染指紋。
harman/kardon銀色Logo
防塵網罩
黑色亮面背部
音箱獨立的低音炮也經過精心設計,風格與長條音箱一致,頂面表面也是亮面,烤漆質感。其余面采用磨砂處理,這樣設計筆者覺得是為了讓用戶忽略低音炮的存在,將注意力集中在Soundbar上。
亮面頂部
磨砂側面
橡膠腳墊
音箱的接口比較豐富,Soundbar背面的接口有交流電源輸入接口,USB接口,AUX,光纖,HDMI。頂部按鍵依次為開機/待機、環繞聲開啟/關閉、音箱+、音量-、音源選擇、藍牙/配對。低音炮上僅有電源輸入接口以及配對和相位兩個機械鍵。
soundbar頂部按鍵
soundbar接口
soundbar接口
soundbar接口
低音炮接口及按鍵
低音炮底部單元
長條音箱內有六個發聲單元四個2.25寸中低單元兩個1.25高音單元。低音炮采用6.5寸座地式錐盆。在與電視相連時,如果電視的HDMI接口ARC功能,即可通過HDMI口輸出音頻。音箱隨機附贈HDMI線、光纖、兩條電源線以及壁掛附件,可以最大限度節省室內空間,小戶型客廳環境非常試用。
哈曼卡頓SB20的連接還是比較容易的,音箱的變壓器都隱藏在箱體內部,所以沒有像筆記本那樣的“大塊頭”變壓器帶來不便,隨機的兩條電源線也可以混用,非常方便。唯一的遺憾是送的電源線和連接線太短,導致我們在與電視相連時非常不方便,但是如果掛在墻上使用則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內置變壓器
筆者在使用之前還準備將兩個部件進行配對,其實,兩個部件接上電之后,自動完成連接。根本不需要使用按鍵配對。音箱的遙控器非常輕、非常小巧,僅需要一枚紐扣電池。遙控器按鍵也很精簡,完全可以將遙控器整合到具有學習功能的電視遙控器或者手機之中。
音箱遙控器
在連線之前一定要確定音箱與電視相連的HDMI口支持ARC,現在的智能電視一般有多個HDMI口,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接口。連接之后選擇音箱的輸入音源,可以按音箱上的按鍵,也可以使用遙控器。建議還是使用遙控器選擇,因為遙控器更加直觀,音箱上的按鍵不能顯示出輸入音源的接口。
音箱附件
如果家中電視的HDMI不支持ARC,不用著急,還可使用3.5毫米的音頻線將電視與音箱相連,或者使用藍牙無線連接。哈曼卡頓SB20定位影音娛樂,音頻來源是電視輸出的聲音信號。連接簡單方便,更加注重年輕人的生活場景,所以并沒有配備傳統的同軸。不過其余的連接方式,用戶家用已經足夠,而且低調的外形也能搭配不同的家裝風格。
由于低頻沒有指向性,所以在家中可以隨意擺放低音炮,但最好還是不要擺放在墻角,因為低音炮四周有充足的空間低頻才能自然、均勻的分布,相互干涉的影響小。低音炮背面還有相位撥動鍵,如果用戶不太了解可以不對這個撥動鍵進行設置。我們都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相位有正有反,如果某時刻正好在0度,即為正相,如果此時低音炮也為0度,在聽感上低音會強一些。如果低音炮此時是180度,正好與長條音箱反相,在聽感上低音會弱一些。
低音炮相位撥動鍵
說了這么多,打開電視,開始體驗。我們試用的電視只能在電視柜上放置,而且邊框超窄,所以音箱放前面對畫面有一定的遮擋,但這不影響音箱的音質表現。聲音輸出我們使用了HDMI(ARC)有線連接。音箱音效選擇了桌面效果。
電影選擇了杰森斯坦森的《玩命快遞2》,選擇這部動作電影是因為電影里的音效非常復雜,槍炮聲,人聲都有,對音箱來說也是一個小考驗。在大場面的對戰中,巨大的爆破聲音也沒使音箱破音,人沙啞的叫喊聲也很好的還原。看電影的表現非常不錯,獨立低音炮有非常大的加分。我們也嘗試了不開低音炮使用,聲音明顯變薄,沒有氣勢。所以,用戶使用時,如果感到聲音不對,一定要檢查一下低音炮是否正常連接。
總結:
哈曼卡頓SB20定位家庭影音娛樂,加上低音炮加持,看電影還是非常震撼的。如果用戶用來聽音樂使用,效果肯定不如同價位的桌面2.0音箱。另外,音箱還有模擬環繞聲,開啟后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音箱價格4699元,近期才開始出售。對于年輕人來說非常適合,沒有復雜的連接線,不占額外空間,而且哈曼卡頓這個品牌在年輕人中間也越來越受歡迎。如果你正好準備購置一套家庭影院音響,哈曼卡頓SB20值得你入手。
責編:王冬奇
雷蛇Blade靈刃的第一代產品是于2013年與中國大陸用戶正式見面的,時隔一年之后,該系列推出了新一代產品,不過它也像很多旗艦級電腦產品一樣,在外觀設計方面沒有本質的變化。本次新品相對于前代產品的變化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屏幕分辨率由之前的1600×900提升到了3200×1080,并且更換了廣視角的IPS顯示面板;第二點變化是加入了觸控屏;第三點變化則是顯卡由之前的GTX 765M提升到了GTX 870M。
Blade推出一年多的時間,其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擴散,大有趕超Alienware、ROG等老牌產品的趨勢,能夠做到這一點,對于以外設起家的廠商來說并不簡單。其實像Blade這樣由非電腦廠商推出的高端產品十分常見,但能夠用短短一年多時間產生如此大影響力的卻屈指可數。顯然,這并不僅僅是因為推出一款優秀的產品所能做到的。
極致輕薄又發燒 雷蛇靈刃游戲本拆圖評
把一款追求輕薄的產品打造成一臺發燒硬件的游戲本,這件事是十分有膽量的,尤其是雷蛇這款14英寸Blade搭載了GTX 870M次旗艦級別的高端獨立顯卡,其內部構造是怎樣的?對于一款輕薄型發燒級游戲本,散熱能力是如何解決的?今天就讓我們來把它大卸八塊,探個究竟。
拆機的首要步驟就是卸除電池,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將整個底板取下。雷蛇Blade并沒有外置電池,這樣一來整機的底面顯得特別干凈,在底部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固定螺絲,需要注意的是墊腳里面并沒有無需拆解。雷蛇Blade的底殼還是比較容易拿下的,實際上取下后蓋的時候不需要拆機撬棒。
卸除固定螺絲
底蓋取下較為輕松
可以看到整體的內部結構
打開底蓋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雷蛇Blade內部的整體結構,該機內部構造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各個部件布局清晰不雜亂,雙風扇的位置體現出了對稱美感,主板與芯片的配色也較為和諧,不會有那種廉價的感覺。最后可以看到掌托位置是一整塊電池,對應的掌托位置溫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接下來要做得事情就是斷開電池與主板之間的連線,這一步驟非常重要,通電情況下拆卸其他部件容易造成短路的悲劇。在這里我們看到電池的拆卸較為麻煩,不僅有多顆固定螺絲將其固定,表面還有不少軟性PCB纏繞,注意這些排線較脆,用力不當容易造成折斷等情況。
斷開電池與主板間的連線
斷開屏幕排線
取下電池前需要斷開一些連線
卸除固定螺絲即可取下
鋰聚合物電池容量71.04Wh
雷蛇Blade為了追求輕薄設計,沒有采用筆記本中較為常用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而是選用可塑性更強能夠更加輕薄的鋰聚合物電池,進一步提高的生產成本。從電池容量71.04中我們可以看出,雷蛇Blade還在續航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妥協,雖是游戲本也要有續航保證,即便是用戶很少會在電池模式下網游戲。
接下來的步驟,我們需要拆卸下固定在主板上的一些零部件,比如SSD固態硬盤、無線網卡、散熱風扇、散熱銅管等等。這些零部件的固定方式并不復雜,只不過在拆卸時候需要注意手法要輕柔,以免用力過度造成不可挽回的傷痛。
散熱風扇的固定螺絲上蓋有“帽子”
取下散熱風扇
雙風扇提供了足量的風力
可以看到風扇設計也是輕薄款
散熱銅管固定螺絲上也有防護貼
使用巧勁取下散熱銅管
散熱銅管背面
卸除銅管后的主板樣貌
雷蛇Blade采用雙風扇設計,畢竟該機配備GTX 870M獨立顯卡,一個風扇顯然不足以滿足散熱需求,然而兩個風扇也未必能滿足。在拆卸過程中不難發現一些細節,比如散熱風扇固定螺絲的帽子以及散熱銅管固定螺絲的保護貼,這算是細節的體現,旗艦產品理應如此。
卸除完零部件之后即可取下整塊主板,只要卸除主板上的可以固定螺絲。取下主板并不費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面板上的設備與主板間的連線需要提前斷開,取下主板時也不能用力過當,有一些與機身相連的卡扣。
取下主板,正面
主板的背面設計
拆卸玩主要部件后的金屬骨架
設計有進風口
出風口設計
雷蛇工程師在Blade的細心設計還是比較多的,各個不見托架以及防滾架都設計的十分細致,鍵盤屬于一次性嵌入無法拆卸。從內部我們還能看到許多軟性PCB,還有一些細節值得肯定,有多出地方配有緩沖墊。
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雷蛇Blade體內的重要硬件,集成度較高的主板模塊。當我們拆下這塊主板時候,結果跟我們預想中相同,整體來看主板模塊的面積適中,各芯片之間結構緊密,用料還是挺扎實的。
無線網卡位置接口
主板結構較為精密
內存均為板載不可擴展
獨立顯卡也非MXM接口
最后點評:
拆機到最后,我們發現,工程師在該機的內部構造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為了保證整體輕薄連內部元件都選擇薄款。從內部我們還能看到許多軟性PCB,還有一些細節值得肯定,有多出地方配有緩沖墊。
其他各方面,雷蛇Blade也比較不錯,電池容量較大,能夠在非游戲時段提供較為不錯的續航能力。總體評價:這是一款真材實料的好產品,當然售價可能過高,而且可維修難度也相對較大。
依舊未變的整體外觀設計
依靠游戲鍵盤、游戲鼠標、游戲耳麥、游戲手柄、游戲音箱等外設起家的雷蛇,幾乎所有產品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為游戲而生,為頂級游戲發燒友而生。這些設備雖然都是一些周邊,但長久的積累卻使其凝聚成了一種“蛇文化”,這種文化雖然還遠未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但在游戲玩家中,卻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單是這龐大的影響力,就足以保證Blade推出之后絕對不會少了關注。
而雷蛇也并沒有讓它的擁躉們失望,雖然機器的大體形態有MacBook的影子,但是能夠在這樣纖薄機身里融入頂級硬件,還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而且在這幾天的實際使用中也發現,Blade在噪音控制方面相當出色,系統硬件全開的情況下,風扇聲音依舊不大,這也體現了雷蛇在內部結構方面進行了極為細心的優化。
支持觸控操作
本次新品與之前產品最大的差別有三點,一是屏幕分辨率提升到了3200×1080超高分辨率,雖然沒有達到4K分辨率,但也十分接近了,因此整體的顯示效果比之前的1600×900要提升很多;第二點就是新品加入了觸控屏,這使得這款產品的易用性得到增強,第三點就是更換了廣視角的IPS顯示面板。
整體外觀與第一代Blade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頂蓋帶有背光的雷蛇LOGO
蛇,是所有雷蛇設備共有的元素,雖然這款頂級筆記本沒有被命名為某某蛇,但是在其身上,還是充分體現了“蛇文化”的精髓。
鑲嵌于頂蓋正中綠色的蛇形LOGO可以說是雷蛇設備得以揚名于世界的倚仗,而這股綠色的蛇形旋風,則伴隨著新Blade靈刃的到來,再次掀起了筆記本電腦領域的一場游戲風暴。無論是對于雷蛇自身,還是對于那些熱愛雷蛇產品的人,蛇形LOGO無疑是他們心中的信仰。
整個機體還是非常纖薄的
從電腦誕生之初,人們就在為縮減電腦的體積而不斷努力,但是隨著硬件性能的發展,想要做出纖薄而又實力強橫的電腦變得越來越難。因為在強勁的硬件搭配下,每縮減1mm體積,就意味著散熱系統要受到更多挑戰,同時也意味著模具規劃之初要有著更為縝密的考量,這樣才不會讓成品出現致命問題。
從側面可以看出,Blade機身非常纖薄,可以說是目前最纖薄的全功能游戲筆記本電腦之一,而在如此纖薄的機身里,不僅裝載有酷睿處理器、同時也裝載有GTX 870M獨立顯卡,可見Blade的設計遇到的挑戰有多么大。我們在后面的篇章中會為大家進行散熱性能的詳細測試。
底部整體設計情況
Blade整個機身都采用了鋁鎂合金材質,主體部分更是采用了只有蘋果才使用的鋁沖壓一體成型工藝,因此可以看到,整個C面的正面與側面都是一個整體,而且面板切割的非常整齊,棱角分明,而機器的底部則是使用螺絲與主體固定在一起的。
從底部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兩條防滑腳墊橫亙于機體底部,一方面起到固定機體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為底部的兩個風扇口撐起足夠的空間,保證機體最大的散熱效率。
總體來說,Blade給人的印象就像是MacBook,當然這只是針對其模具來說的,而一些細節之處,則體現了雷蛇自有的元素,同時精密的設計也體現了Blade設計師的專注與魄力。
·個性化的鍵盤設計與舒適手感
既然是一款傳承了“蛇文化”的旗艦產品,那么不可或缺的就是燈光的效果。我們在雷蛇的設備上看到最多的,也是雷蛇設備給我們影響最深的,莫過于那些炫麗的LED背光。這些五彩繽紛的光元素,也是“蛇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了它們,雷蛇也就不再是雷蛇。
因此在按下電源鍵之后,我們順理成章的看到了那鍵盤上亮起的點點綠色光芒。與濃郁的黑色底色相比,這些綠色的光芒有一種鮮亮的感覺,這也是雷蛇這個品牌所擁有的最為本源的光芒。
有著舒適手感的背光鍵盤
除了那點點的熒光綠之外,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那綠色襯托下的一個個符號、字母。它們給人的感覺與眾不同,就像是在一個古老的山洞中,發現了一件神秘的似乎不屬于這個時代的設備,當人們不小心觸動機關之后,它身上亮起了獨特的銘文,而看著眼前Blade的鍵盤,這樣的感覺油然而生。
或許,這就是一種個性釋放之后帶來的奇異感受,而雷蛇本身,也非常善于做這樣的事情。
綠色背光個性十足
總體來說,Blade鍵盤部分以及整個機身的細節不多,這是因為它本身的設計并不繁復。沒有復雜的裝飾紋理,沒有繁瑣的功能按鍵,也沒有冗余的無謂設計。有的只是精致的細節打磨,比如鑲嵌在鍵盤頂部正中央的電源鍵,鐳射效果的鍵帽表面呈現出獨特的反光效果。而所有細節元素融入到一起,最終形成了這款品質出眾的產品。
電源鍵設計在鍵盤頂部正中
Blade鍵盤兩側分布有揚聲器,看到這個設計,我想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想到了MacBook,其實這也是筆者認為Blade最像MacBook的地方。從試聽感受來看,揚聲器在低音方面幾乎沒有什么表現,但在最高音量下依然穩定、沒有破音,中高頻解析力相對較好,整體聽感偏冷,作為筆記本內置揚聲器來說,品質還是較為不錯的。
鍵盤左右兩側設計了揚聲器
觸摸板的手感同樣十分出色
不得不說,雷蛇確實是鍵鼠行業的巨頭,在這個領域的積累,也讓Blade鍵盤與觸摸板的手感得到了保證。鍵程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利用較強的回饋力度使其變得有彈性,這比那些鍵程又短、按鍵力度又軟的鍵盤好用的多。
觸摸板的精度非常高,左右按鍵也沒有從眾式的采用一體化構造,這一點筆者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GTX 870M獨顯性能探秘
作為一款面向核心游戲玩家推出的產品,新款Blade所搭載的GTX 870M獨顯到底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先通過GPU-Z來看看這塊兒顯卡的基本信息:
GPU-Z檢索信息
從GPU-Z檢索出的基本信息來看,GTX 870M擁有3GB GDDR5顯存,192bit顯存位寬,1344個流處理器,單從這三個方面來看,這款顯卡的圖形性能輸出就已經有所保證,比上一代產品搭載了GTX 765M獨顯有著本質性的提升。
3DMark測試
為了方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這塊兒顯卡的性能,我們使用3DMark對其性能進行了測試,從結果來看,3DMark在Cloud Gate測試環境中給出了7048分的高分,可以說GTX 870M獨顯的性能是非常優秀的。
測試環境調整到1920×1080分辨率
接下來,我們使用了《天堂》這款顯卡測試軟件,由于全新Blade的屏幕分辨率最大支持3200×1080,因此對于顯卡的圖形性能損耗是極大的,所以我們將測試環境調整到了1920×1080分辨率,這樣就可以保證GTX 870M獨顯的性能損耗降至最低。
畫面運行流暢
畫面運行流暢
平均流暢度44.1fps
筆者在測試之前特意跑了一下3200×1080分辨率下的《天堂》,基本流暢度只有不到10fps,而調整到1920×1080分辨率之后可以看到,平均流暢度為44.1fps,可以流暢的運行DX11特效游戲,因此大家如果想要在全新Blade上獲得良好游戲體驗的話,將分辨率調低一些是十分必要的。
科學合理的散熱設計
對于游戲本而言,用戶往往很關注它們的散熱情況,畢竟游戲本都搭載了獨立顯卡,熱量會比一般的筆記本高很多,如果散熱效果不理想或者是散熱設計有問題的話,整體的使用體驗會非常不好,下面我們就來對雷蛇Blade的散熱實際測試一下。
我們的測試方法依然是在25攝氏度的室溫下,讓這款本本運行Furmark拷機軟件,從而讓GPU工作在較高的負荷下。經過二十分鐘時左右的時間,分別查看這款本本的內部核心溫度以及機身表面溫度。
內核溫度
其實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么。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于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于40℃,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于比較合理的。
C面溫度
D面溫度
從上面的溫度分布圖來看,該機鍵盤部分的絕大部分熱量都集中在頂部與中間位置,鍵盤左右兩側與觸摸板沒有熱量分布,科學的散熱設計使得機器在使用的時候非常舒適的。另外,從內核溫度來看,高負載下達到了97℃左右,因此新款Blade在散熱效率方面有待提升。
責編:于夢琦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里,我們為廣大網友們推出了“小白入門寶典”系類欄目,顧名思義,該欄目主要是面向小白用戶普及一些實用的音頻入門知識。到目前為止,在11期的欄目中,我們為網友們介紹了音箱的擺位、常見選購誤區、常容易混淆的音頻概念、藍牙音箱/耳機選購、手機耳塞選購等知識;也有關于聲卡、解碼器、耳放以及動鐵和動圈耳機的區別等知識,同時也為小白用戶們解決了一些常見的音頻相關問題。
請默默收藏 最實用的音頻入門知識匯總
其實談到小白這個詞,可能有些人會有點避諱,因為大家可能都不太喜歡被別人稱為小白,尤其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更是如此。不過在網絡上我們就不必有這樣的顧慮,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遇到你不懂的或感興趣的事物,去學習了解就是了。例如你需要一款音箱又不知該怎么選,為什么不花幾分鐘看一看小白入門寶典之音箱的常見選購誤區呢?
在如今的網絡時代里,那些有用的知識就應該做到資源共享,而不應該放在圖書館里落的滿是灰塵(亞倫·斯沃茨也是這么想的)。因此,我們把這11期音頻入門知識做了一個匯總,并提供給有需要的網友們來查閱。如果你在音箱、耳機、解碼耳放等相關的音頻產品方面有哪些不懂的問題,那么筆者希望這篇常用音頻入門知識匯總可以幫到你。
文章主旨:音箱的擺位也是很講究技巧的 很實用哦
原文節選:
我們先從外觀結構比較簡單的2.0音箱(只有左右兩個音箱)開始介紹,俗話說距離產生美,而2.0音箱的擺放包括三個距離:1、音箱與墻的距離;2、音箱之間的距離;3、人與音箱的距離。首先說音箱與墻的距離,由于市面上大多數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建議將音箱與后墻和側墻的距離保持在20—50CM之間,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確保音箱工作時倒相孔中的聲波可以完全放出,使聲音更飽滿;切記不要將音箱緊靠墻壁,那樣再好的音箱也出不來效果。
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音箱架配以正三角形擺法(圖片來源:www.exound.com)
2.1音箱擺法
所謂2.1音箱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2.0音箱基礎上多加了一個“低音炮”,經常在家里看電影和玩游戲的朋友對于低音炮一定都很熟悉,有了它我們才能得到澎湃震撼的聲音以及酣暢淋漓的影音游戲體驗。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筆者經常會看到很多用戶都把低音炮擺放在桌面上,雖然低音炮本身并沒有指向性,但在大音量下,還是會無法避免共振,使低音變得渾濁。
桌面式5.1音箱怎么擺?
桌面5.1音箱雖然沒有2.0和2.1音箱的普及率高,但它卻是看電影和玩游戲時最佳的選擇,因為它可以帶給你更加逼真的震撼的音效。5.1音箱由一個低音炮、一個中置音箱和四個環繞音箱(分為左右兩個前置音箱和左右兩個后置音箱)共同組成,如果你將他們的位置擺放好了,可以得到更好的立體聲音效。
文章主旨:我們在選音箱時會有哪些常見的誤區?怎么解決?
現在市面上的音箱材質主要以木質和塑料為主,而像金屬這樣的材質基本都用于高端音箱,在中低端音箱里很少見(例如HiVi惠威X系列高保真桌面音箱)。我們平時在選購音箱時都認同一個觀點——木質音箱的聲音一定比塑料音箱好,乍一聽這話好像說的沒有什么錯,因為市面上一些主流的音箱都采用木質材料打造,而塑料音箱好像普遍都比較廉價,音質自然沒有木質音箱好。可是大家并不知道,所謂的木質音箱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的“水分”。
用劣質刨花板制成的音箱聲音很難聽
除了材質以外,我們平時在選購音箱時也都會比較關注它的功率大小,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不管是2.0、2.1還是5.1音箱,都得要大功率的;經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小功率的沒有勁,大功率的聽著多過癮啊!”。這話表面上聽著好像挺有道理,大功率音箱的聲音更加震撼,密度和動態范圍更大,看電影和玩游戲時表現更出色。
所謂的1200W峰值功率 實際額定功率僅為100瓦
對于喇叭 不要一味的追求大(圖片來自百度)
聊完了功率,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喇叭,喇叭是音箱的靈魂,箱體內部一切電路設計和聲音的調校最終都要通過它來展現。我們平時在選購音箱時普遍都喜歡買喇叭尺寸大的,認為喇叭尺寸越大聲音越好,卻不知這樣的理解太過于片面。首先,喇叭尺寸大確實會讓聲音更具沖擊力(尤其是低頻),在看電影和玩游戲時的聲音表現會更出色,也就是平時我們所形容的澎湃震撼的音效。
文章主旨:總結平時我們最容易混淆的音頻感念,并解釋清楚。
音箱和音響:
不要小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對于很多小白用戶來說都不太了解這兩個詞的區別和聯系,也很容易將這兩個詞的概念混淆。首先說音響,它是一套完整的設備(或者說是一個系統),而音箱則是這套設備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音響中的揚聲器,它的作用是把功放放大的電信號變成聲音信號傳輸到人的耳朵;而除此以外,音響還包括外置功放、音源設備、解碼器、均衡器、麥克風、傳輸線路等等,這些獨立的設備搭配在一起便組成了音響。我們平時所說的家庭影院就是一套音響系統。
音箱是一個聲音輸出設備
前級和后級:
所謂前級指的就是帶有音量調節(Volume)、低頻/高頻增益(Bass/Treble)、平衡(Balance)、聲調(Tone)、回聲(echo)等效果的設備,它的功能是處理接收到的音頻信號,不過前級的輸出信號是很弱的,如果直接接到喇叭可能我們只會聽到很小的聲音,這個時候就需要將聲音信號輸送到后級做放大處理,然后我們就可以聽到更加響亮的聲音了。
Hegel H4SE后級放大器(用來加強信號輸出功率的)
DAC的中文解釋為:數字/模擬轉換器
數字音頻與模擬音頻:
數字音頻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對聲音進行錄制、存放、編輯、壓縮和播放的技術。它是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聲音處理手段,被廣泛應用于音樂的后期制作和錄音當中。數字音頻本身是一種數據,它將音頻文件轉化成數字信號并保存,人耳是無法聽到的;因此它必須將這些數字信號通過數/模轉換器(DAC)轉換為模擬信號,再通過喇叭傳送出去,我們才能聽到聲音。數字音頻的優勢在于它的存儲、編輯和制作都很方便,我們平時所說的杜比(DOLBY)音效就是數字音頻。
文章主旨:雖然現在大家對于聲卡的關注已經沒有那么高 但還是有必要了解它的
錄音:
錄音可以說是聲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雖然很多普通用戶平時并不太在意聲卡的錄音功能,但它是一個可以給你帶來很多樂趣的功能;如果聲卡的錄音素質還不錯,那么你只需要一只好一點的麥克風,甚至錄制一張個人CD專輯都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目前高端聲卡可支持96KHz/24bit的錄音,實際錄音效果也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這樣就為組建家庭錄音室的硬件環境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聲卡的基本結構
播放數字音樂:
播放數字音樂也是聲卡的基本功能,從原始的WAV到流行的MP3,再到后來的WMA等音頻格式,使得數字音樂形式被廣泛傳播;而現在,一邊工作一邊聽歌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的習慣。目前市面上發燒級的聲卡可支持192KHz的采樣率,量化位數也高達24bit;有了聲卡,我們才能從電腦上聽到美妙動聽的音樂。
錄音時需要聲卡
外置聲卡接口示意圖
實時效果器:
隨著PC游戲的3D畫質越來越高,玩家對于游戲音效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而這就要求聲卡具有非常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模擬真實的音效,在這樣的需求下就誕生了游戲聲卡。好的游戲聲卡可以讓玩家體驗更具感染力和更理想的聲音效果;并通過在游戲和應用軟件中加入預置的類似大廳、洞穴、水下等模擬環境,讓玩家體驗身臨其境的逼真音效,從而讓虛擬的游戲世界瞬間變得栩栩如生。現在一些高端游戲聲卡的音效甚至已經超越了昂貴的家用音響系統。
文章主旨:如今市面上的藍牙音箱五花八門 我們究竟該怎么選?
注意藍牙版本:
雖然去年12月已經公布了最新的藍牙4.2標準,不過真要等到該標準全面應用于音箱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便是藍牙4.1標準到現在也并沒有完全普及;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藍牙音箱搭載的都是4.0標準,該標準在國內來說還是屬于比較新的了,搭載了藍牙4.0標準的音箱可以全面兼容時下任意一款帶有藍牙功能的設備,而且傳輸穩定范圍廣、低延遲、低功耗;然而現在還是有一些仍采用藍牙2.1和3.0老版本的音箱,價格往往很便宜,但如果你就圖便宜而買了這類產品,在后續使用上你會可能會遇到藍牙傳輸不穩定、覆蓋范圍小、續航短、延遲過長等問題。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選擇搭載藍牙4.0標準的音箱。
一定要選擇支持藍牙4.0標準的音箱
免提通話更輕松:
除了藍牙和NFC,來電免提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在藍牙模式下,當手機來電時,用戶就可以通過音箱上的免提鍵接打電話;例如你正在家里做飯時手機來了一個電話,如果你騰不開手就可以通過藍牙音箱上的免提鍵接聽電話;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場景就是在開車時,通過免提鍵接聽電話可以釋放你的雙手,讓你的駕駛更加安全。因此我們在選購藍牙音箱時應該注意一下是否帶有免提通話功能。
免提通話更安全
Pad藍牙音箱騎行藍牙音箱
手機藍牙音箱戶外藍牙音箱
有針對性的挑選:
雖然說目前市面上的藍牙音箱主要分為兩大類,但是根據功能和用途又能細分出很多種類,例如專為騎行、登山、野營、手機游戲、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設備打造的藍牙音箱;如果你喜歡戶外運動,一定要選擇帶有防塵、防水、防摔的音箱,這類音箱可以在很惡劣的環境下正常工作。如果你經常使用手機看電影、玩游戲和聽音樂,那么你可以選擇專為手機設計的藍牙音箱(也有專為Pad和筆記本電腦設計的藍牙音箱)。總之,在選購時一定要記得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相對應的藍牙音箱。
文章主旨:帶大家了解運動藍牙耳機并為大家講解如何選購
造型一定要簡潔:
如果要問我們為什么要在運動時選擇一款藍牙耳機,那么我想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它方便啊;沒錯,我們在運動時隨身配戴的設備肯定是越少越好,如果你使用的是傳統有線耳機,那么你就要另外搭配手機或MP3播放器,然而這些設備會成為你運動的累贅;而如果使用藍牙耳機,你就只需戴上耳機,把手機放在一邊放音樂就可以了,瞬間讓你在運動時一身輕松。
外觀簡潔很重要
配戴的牢固性與舒適度:
除了簡潔的造型,配戴時的牢固性和舒適度對于運動藍牙耳機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一個經常去健身房運動的人,每次至少也要保證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會跑步、跳躍、做器械等運動,這就需要我們配戴的運動耳機不會因為劇烈運動而滑落,否則會徹底打亂你的節奏。另外,如果沒有良好的舒適度,你的耳朵很可能在身體運動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脹痛和壓迫的感覺,因此,舒適度也是我們在選購運動藍牙耳機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建議大家可以多看看用戶對于產品的評論)。
耳機的牢固性和舒適性非常重要
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讓你更專心的運動
穩定的信號接收更重要:
對于一款藍牙耳機來說,穩定的信號接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你在運動時的心情;雖然現在市面上的很多藍牙耳機都宣稱自己的產品在10米范圍內都可以達到有效的信號接收;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發現很多藍牙耳機的信號接收都不太穩定,有些甚至在5米以外就開始出現信號間斷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藍牙耳機的信號接收能力。
文章主旨:從研發、開模、生產到營銷推廣和代言等環節,解釋好耳機為什么賣的貴
一款耳機從研發到正式上市要經過很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成本,而對于一款售價幾千元的耳機來說,單是研發的成本可能就很高,這其中包括研發工程師團隊的工資、設備/軟件的費用和工程機的生產加工費。工程機屬于樣品,是用來檢驗和送測的;因此在外觀、聲學結構、線材等方面可能都會進行調整和改進(如果是藍牙耳機的話還會更復雜);并且這個過程可能還會反復多次的進行,而每一次都是需要耗費成本的,最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些上千元的耳機到底貴在哪里?
接下來這個環節可以說是非常耗費成本的,就是模具組的制造(簡稱開模),包括機械設備與模具都是占總投資較高的生產工序,生產技術和材料等都有可能給開模增加成本,但它又是耳機進入量產前最重要的環節,耳機所需的各部分構件就是通過這些模具制造出來的,對于一套制造耳機的機械設備和模具來說,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也不足為奇。
技術要求嚴 生產成本高
明星代言太燒錢
在量產耳機產品正式發布之前和上市之后,廠商們都必須給自己的產品打廣告做推廣,沒有一個好的營銷團隊是不行的,而這部分的投資顯然也是非常高昂的,如果再請個明星做代言的話,砸個千八百萬的也不新鮮。因此大家可以換位想一下,廠商投入了這么大的資金,怎能不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呢?
文章主旨:如今使用手機聽歌的人越來越多 那么怎么挑選一款好的手機耳塞呢?
從目前的整體銷量來看,入耳式手機耳機是最受歡迎的,它的優勢在于配戴牢固,隔音效果比較好(相比于耳塞式手機耳機來說);至于舒適度怎么樣,還得看具體某一款耳機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這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市面上那些非常廉價的耳機根本談不上任何人工學設計,這些山寨小廠所使用的一般都只有一種模具,只不過在外觀和顏色上稍微做了一些改動,讓他們看起來“與眾不同”,至于戴著舒不舒服,呵呵...
入耳式手機耳機配戴牢固 而且隔音效果好 可作為首選
不過在唱歌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麥克風,筆者使用的是一款一百多元的普通手機耳機(品牌就不給大家透露了,你懂的),它的麥克風效果實在是太差了,真是不唱不知道,一唱嚇一跳;首先是麥克風的降噪效果非常差,人聲和氣息稍微大一些就會出現嚴重的破音,而將麥克風離遠一些人聲又變得很小;因此,用這種廉價的手機耳機K歌你根本找不到一點唱歌的樂趣。后期在更換了一款五百多元的手機耳機后,麥克風的整體聲音表現得到了明顯提升,看來真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啊。
“唱吧”等手機K歌軟件正在考驗手機耳機的麥克風質量
需要注意耳機線控上的按鍵功能是否齊全
當然,除了麥克風,我們在挑選手機耳機時還應該注意線控的功能按鍵,有些線控上的按鍵支持接打電話、音樂播放、音量加減、上下曲切換和相機模式下的拍照功能;而有些線控上則只有一個支持接打電話和音樂播放功能的按鍵,因此我們在挑選時要特別注意一下。另外還有兼容性的問題,有些手機是專為iPhone、Android、Windows系統手機設計的,因此在不同系統的手機之間會出現不兼容的問題,也需要我們在選購時特別留意。
文章主旨:大家都知道動圈和動鐵耳機但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本文給你答案
成本差異:
動圈耳機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絕對主流的耳機,我們平時使用的耳機基本都是動圈單元,無論是頭戴式還是耳塞式;而且動圈耳機的價格普遍比較便宜(當然也有貴的),淘寶上那些十幾元到幾百元的耳機絕大多數都是動圈的,這也表明動圈單元的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那些十元耳機的單元成本大概也就一兩毛錢(沒開玩笑哦),商家們靠的是走量,賣的多當然就有的賺嘍;而動鐵單元相對來說成本明顯要高一些,即便是買個入門級動鐵耳機,也要至少兩三百元。
體積差異:
我們平時使用的頭戴式耳機都是動圈單元,包括市面上各種類型的音箱,所使用的也都是動圈單元;它也可以做的很小,耳塞式耳機一般都采用直徑為9mm或13.5mm的動圈單元,以便塞到我們的耳廓里;像鐵三角ATH-CKN50這款入耳式耳機則采用了直徑僅5.7mm的微動圈單元,讓耳機變得更加小巧輕便,佩戴更舒適。而動鐵單元的尺寸只比米粒大一些,套上一個硅膠耳塞,可以很輕松的塞進我們的耳道深處;因此,動鐵單元的體積特性決定了動鐵耳機基本都是入耳式的。
工作原理:
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要產生聲音,就必須要有振動源的(物體)存在,耳機內部的薄膜就是振動源,薄膜上附有導線圈,利用電流流過導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和永磁材料相互作用,推動薄膜振動產生聲音,這是動圈單元的工作原理;而動鐵單元是通過一個結構精密的連接棒傳導到一個微型振膜的中心點,從而產生振動并發聲的;二者在工作原理上會有一些區別。
文章主旨:音頻解碼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小編為你一一闡述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什么是解碼器,它是一種數字模擬轉換器,又稱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是一種通過電流或電壓的形式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設備;像我們平時使用的CD機、DVD機、便攜式播放器、電視、手機等設備都帶有解碼器,因為只有通過解碼器的數/模轉換功能,我們才能從這些設備上看到視頻圖像和聽到聲音。
可能有人會問,“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有什么區別?”,簡單的說,數字信號(Digital Signal)是指用0、1....的數字來表達的代碼,一般采用二進制數來表示,這種信號是不能直接被人看到和聽到的。而模擬信號(Analog Data)則是指用連續變化的物理量所表達的信息,例如有線連接的電話、攝相機攝下的圖像、錄音機錄下的聲音等,是可以被人直接識別的。
解碼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我們原本無法看到和聽到的數字信號轉換為可供人識別的模擬信號;在音頻設備中,解碼器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從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的過程中,解碼器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輸出的模擬信號的質量,同時也決定了最終的聲音效果;因此,解碼器越好,得到的聲音效果就越好。
文章主旨:帶大家了解耳放 同時告訴你它到底最適合那些用戶
耳放的種類:
目前市面上的耳放類型包括適合家用的臺式耳放、可隨身攜帶的便攜式耳放,以及解碼耳放一體機(同樣分為臺式和便攜式)三種類型;臺式耳放的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少則一兩千元,多則上萬元;便攜式耳放的價格普遍要便宜很多,少則兩三百元就可以買到,當然綜合素質表現肯定很一般了。而目前銷量最高的就是解碼耳放一體機了,它同時兼容數字模擬轉換器和放大器功能(例如節奏坦克 小夜曲USB),對于驅動耳機和音質的提升都有比較顯著的效果。
森海塞爾HDVD800 旗艦耳放
耳機的阻抗和靈敏度:
對于耳機來說,阻抗表示著耳機是否容易被驅動,阻抗小的話,只需很小的電流就可以驅動,也更容易發出正常的聲音效果。還有一個參數是靈敏度,它是指輸出1毫瓦功率在1KHZ下的聲壓級,靈敏度數值越大,耳機的音量越大,當然,音量大并不代表就能得到好的聲音,這兩點不是必然關聯性的。
CAYIN(凱音)C5 便攜式耳放
高阻抗耳機的優點:
高阻抗/低靈敏度的設計首先是因為那些中高端耳機基本都采用大尺寸動圈單元設計,低靈敏度對于整體聲音的控制力來說很重要,也可以獲得較好的低頻響應;并且對于大尺寸動圈單元來說,單元內的振膜都有一定的厚度,只有足夠的電流通過才能更好的將振膜驅動。另外,高阻抗的設計也是可以更好的過濾掉信號中的雜訊,并且如果驅動電壓足夠,高阻抗反而會帶來更高的換能比。
總結:
其實不單是小白用戶,以上這些相關的音頻知識可能對于一些發燒友來說也并不是非常的清楚,資源的共享目的就在于讓每個人都可以掌握這些知識,只有這樣,作者所發表的文章才有意義。以上就是今年一季度的音頻入門知識匯總,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一點點幫助。也希望網友們繼續關注小白入門系列的后續文章。
我當耳機導購忽悠人的那些年常用音頻格式有什么區別?
不應該放在圖書館里落的滿是灰塵(亞倫·斯沃茨也是這么想的)。因此,我們把這11期音頻入門知識做了一個匯總,并提供給有需要的網友們來查閱。如果你在音箱、耳機、解碼耳放等相關的音頻產品方面有哪些不懂的問題,那么筆者希望這篇常用音頻入門知識匯總可以幫到你。
于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