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設是軟件的延伸

    剛入行程序員時,我就弄了臺顯示器豎起來看代碼,因為那時我跟很多外行人一樣,覺得厲害的黑客就是在多個排開的顯示器前用鍵盤嫻熟地操作黑底白字的命令行。所以多年以后,我學會了用 Vim 編輯文檔、通過 tmux 分割窗口,把所有工作放在命令行,用命令行填滿左手這臺已老卻彌堅的顯示器。

    但瀏覽器終究扔不掉,卻又是查資料看文檔的剛需。我于是裝上 SurfingKeys 插件,用鍵盤控制 Chrome,然后讓它獨占中間的另一臺顯示器。

    至于微信這些低頻或無關工作的軟件,便一律移到了右手角落里 Mac 電腦的巴掌大屏幕上,甚至在需要專注時將其關掉。

    三塊屏幕

    說到底我認為效率的方式就是集成的環境、平鋪的窗口與全鍵盤。但當你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閱讀理解一篇文章,或者編寫代碼時,少有的幾次切換界面或尋找鼠標會浪費多少時間,值得花費巨大的代價去優化掉嗎?

    我理解這對于時間的節省只能算附帶,它真正的價值在于減少打斷與精力耗散,使你更容易以及更長久地處于心流狀態。而且當我終于攻克這座難關,滿足我幼稚的想象與心目中的極客有了同樣的交互方式之后,我便可以堅信這是終極的方案,從而再不會浪費時間不斷在此起彼伏的應用如 Typora、Roam Research 之間轉移,而是心無旁騖產出內容。

    當然這對于程序員的我來說還有更多的現實意義。比如命令行中「一切皆文本」的思想強迫我對數據的格式與流動有更細致的掌控,因此能輕易將一些軟件進行組合與自動化、開啟無限可能。

    Elecom M-XT4DR BK 左手軌跡球鼠標

    雖說追求全鍵盤,鼠標卻終歸有備無患。數年前從羅技 M570 開始我就酷愛軌跡球鼠標:不用被鍵盤擋到、不會打翻水杯,只需要一個能剛好放下的小空間,甚至不用再為其添置鼠標墊。

    由于桌面上只剩下左手處尚算空余,年初便從日本代購回一個左手鼠標。改變慣用手當然痛苦,但強行替換別無選擇人其實很快就能適應。做個不恰當的引用:「人可以變成任何東西」。

    就好像更早幾年我發現自己忘字,當天就將輸入法卸載只留五筆,每天對著一張備忘紙磕磕絆絆打字,一個多星期通訊也就重回正軌。隨后一不做二不休把手機輸入法也換為雙拼,如今出于學習需要又被逼著重新上手 Windows 系統。

    中間顯示器同時連接了 Mac 和臺式電腦,通過綠聯的「VGA 二進一出切換器」一鍵切換

    老問題或新麻煩

    正面的空間在填充了三塊屏幕后只留下右上角一個缺口,便放置了桌面上唯一的支架。但這個支架卻不是常見的用于顯示器的,而是用于閱讀的。更確切地說,被我專用于站立時的閱讀。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嘗試站立辦公,不論升降桌還是雙懸臂,專心工作時哪會那么容易想起要突然站起來,等待桌面調整高度或伸手移動顯示器?之后鍵盤怎么適應,水杯如何習慣?這真的不會引入另一個新的打斷源嗎?

    在解答這些疑惑之前,我寧愿將環境固定住:保持固定的坐姿,看固定方向的屏幕,手機位置一成不變,書筆紙張都有世襲般的角度與距離。

    吾邦多功能閱讀架

    只有閱讀,在我一年前開始讀研時成為一道可以獨立開展的新工序。有時候我一整個上午不開電腦,站在桌前看支架上電紙書里的論文或教材,直到下午覺得疲倦了才坐下開始寫代碼或文檔。

    買 Boox Note 花的錢當然足夠你將所有想看的論文資料打印出來,達到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所以我說不好買它是不是因為 Kindle 給我種下的好感影響至今。

    但 iPad 肯定是不愿買的,至少不會奢求它能作為學習利器極大提升我的生產力。盡管我很眼熱其上一干高效的筆記軟件,但心知肚明自己薄弱的意志面對 iPad 豐富的功能無異于引狼入室。畢竟活到三十出頭,對于個性缺點再不敢夸口「戰勝」或「克服」一類的字眼,只能接受它的長期存在,管束條件敬而遠之。

    Boox Note Pro 電紙書

    不過用了電紙書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實體書,實際上 Boox Note 可能只適合用來看短小的論文。如果對象是一本長篇累牘的教材,需要根據第二章證明的定理、應用第五章推導的公式、參考附錄 A 里總結的例子,電子設備哪比得上一本書在手里翻來覆去的暢快?

    成體系的理論大部頭并不能被任何電子設備取代,其它卻可以。這一點我在之前做程序員時就已經確定:寫代碼無非將業務的邏輯用工具的接口組裝出來。你并不需要買來一本關于工具的手冊從頭看到尾,只要在收藏夾里保存官方文檔的地址,需要時查閱即可。

    所以在桌面上我曾經不放書,現在放的也不多,甚至全是數學而沒有一本關于我在讀的計算機的。書被閱讀支架剩下的邊角料擋住,立在一張不知道買什么東西贈送的低劣鼠標墊的粗糙背面上,便自以為高大上地起了個名字叫「手作工業風防滑書立」。

    手作工業風防滑書立

    Boox Note 的局限還不僅如此,雖然閱讀體驗尚可,書寫卻實在不敢恭維。我通常只在上面簡單勾畫幾筆,更多的草稿是在一塊給小孩設計的液晶手寫板上進行,之后用四色圓珠筆在 A4 紙上記下詳細的知識、整理它們的聯系,穩定后拍照也好、輸出到個人的 wiki 也好,總要電子化才方便查閱復習。

    從電紙書、液晶板到紙筆、wiki,筆記工具頻繁轉換當然割裂不便,但這個過程的瓶頸似乎仍在于我遲鈍的理解能力,我因此需要追求流程的絲滑無感嗎?格非在《博爾赫斯的面孔》中談及文本時說不通順的語言才會讓你思索。我直到現在讀書遇到好的句子,也要一字一句輸入到電腦里,總覺得這比 OCR 得到的結果更屬于自己。知識在這幾個工具之間從標記變成草稿,從草稿變成腦圖,最后從腦圖變成文章,每一個關卡都必須打破前一幕的形態,耕織出新的成果。

    機器島手寫液晶板和晨光四色圓珠筆

    工具,人

    iPad 可以不買,手機卻不能不用,而比手機更魅惑的可能就是工作中的手機。

    如果你想著手一件并不想做的事情,就要不斷降低它開始的成本、減少它完成后的不利影響。而當你想戒斷某些習慣,就應該反過來,讓它變得麻煩。小米系統最近出了個很好的「專注模式」可將手機暫時變磚。但我只想屏蔽瑣事的干擾,并不愿錯失要事的來訪,打開這個功能所將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小米系統專注模式

    所以此前我曾使用滴答清單的番茄鐘,設定嚴格一旦離開應用番茄便告失敗。但其實人時常只是出于拖延不愿開始當前的任務,只要堅持過開始的五分鐘,就很容易進入工作狀態。于是我發現番茄工作法于我最重要的不是 25+5 或 52+17 的節奏,而是給自己一個鄭重的開始儀式去度過最初的五分鐘。至于這之后你是馬力全開兩個小時還是三十分鐘半路熄火,似乎都是很隨機的事情,所以番茄鐘的結束提醒反倒成為我新的打斷源。

    考試小掛表(網店圖)

    在那之后我找出以前用過的考試小掛表放在桌上,在開始專注前計算出 25 分鐘后的時間寫在液晶板一角。小掛表走時不準,每天都會少掉十來分鐘,但我并不需要精準的時間。

    疫情回來小掛表徹底退役。工作時把手機調到超級省電模式并打開簡黑時鐘,也算把這萬惡之源關進了籠子。

    簡黑時鐘

    番茄工作法的另一個要點在于結束專注后必須休息,而且是不瀏覽網頁、不發送消息的真正休息。有時我在等待這五分鐘休息時間的結束時,想起我還有很多播客已經過時需要開車時打開倍速快點聽完,還有很多文章需要讀完可以用訊飛轉成語音在走路時聽。

    工作最傷害人的一點就是讓你意識到是在出賣自己的時間。刨去自然奪走的和賣給社會的,二十四小時剩下不到四小時,當然想抓住一切空閑去做能慰藉自己的事,包括為了緩解焦慮去努力接受世界一股腦推過來的所有碎片。

    櫻優美夾縫收納柜

    當無聊開始成為一種古老的感受,我質疑自己什么時候應該回到低效?牛奶抽紙一次囤夠減少外出;儲備礦泉水用于實驗室偶爾的供應不及;咖啡只需提神,喝了多年不會品嘗產地是日曬還是水洗。桌面所有物品的取舍乃至陳列的順序都是為了更高效。

    所以周末跟家人在外逛街,我心中一動帶回一小杯綠植,這成為近年我桌面上唯一的無用之物。桌面是人妥協工作的產物,工作需要人對自我不斷物化。我在其中加入一點截然不同的生氣,只希望可以提醒自己不放棄對更高主題的思索。

    水培萬重山

    在年輕的時候,應該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是一名程序員,平時坐在公司里費拉不堪的電腦前搞開發,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環境不舒適超級影響工作效率,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吃飯的電腦實在難受,那么家里的電腦使用環境必須是我理想中的樣子:不論是用電腦玩游戲還是做一些自己的工作,環境必須愜意舒適,電腦必須隨時起飛,各種氛圍搭配必須能滿足我的審美;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保持了十幾年的愛好:擼膠。相比電腦桌面,我擼膠的要求就很低了:有一張桌子就行。

    我的桌面搭建計劃是在去年夏天搬家的時候開始醞釀的,當時出租屋到期,剛好家里的房子也完成裝修,所以,無房東之亂耳,無舊物之勞形,開搞吧。

    初始階段:東拼西湊

    本人二線城市工薪階層,所有裝備都是在工資承受范圍內,所以都不是太頂級的設備,對于每天回家后的一個放松和學習的地方,滿足實際需求即可。

    風格這種東西都是因人而異,有的朋友喜歡極簡桌面,無線桌面,有的喜歡日式桌面,有的喜歡堆滿各種小模型和手辦,但不管如何,按照自己內心的聲音去設計是最好的,我不喜歡過于寬闊的帶魚屏,但是也不希望顯示器太小,主機配置要足夠我玩各路單機游戲,所有東西都不能花里胡哨,我喜歡極簡……想來想去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想要怎么搞,所以最初的桌面有種東拼西湊的感覺。

    我最初的方案是迎合臥室的裝修風格,整體房間是類楓木色的暖色調,家具是純木顏色,墻面也是暗黃色,所以我選擇日式夾帶現代的風格。(我也不知道具體歸哪一類。)

    這里的桌子是房屋裝修時統一定做的榻榻米配套書桌,屬于固定式桌面。由于本人身高較高,所以桌面定制時的高度較普通書桌高一截,大約 80cm+。整體樣式如下:

    有樣學樣的初始桌面

    大致說一下主機配置:

    顯示器是飛利浦的 276E,熊貓面板 27 4K IPS 屏,不支持 HDR;主機喬思伯 umx4 機箱,i5 9400f,1660ti 顯卡;鍵盤使用酷冷至尊炫 si 87 鍵側刻板,青軸;鼠標是雷蛇入門款鼠標蝰蛇;平板電腦是 iPad 2018;音響采用漫步者的入門款,還送了個收錢到賬揚聲器,估計主要面向的是餐館客戶吧。

    簡單介紹一下這套桌面搭配:

    • 鼠標墊當然是來自我派的深色款,顯示器增高架是在某寶隨便買的,主要就是選了一下配合整個房間色調的原木色,上面放置 Xbox 手柄、鋼筆以及經典 Mac 造型的 Apple Watch 充電座;
    • 桌面照明燈是來自宜家的斯庫魯工作燈,搭配專用的閱讀燈燈泡,可以起到聚攏主要光線到桌面,且適合閱讀;
    • 左側在音箱低音炮上放置豆瓣的電影日歷,前面放置當時正在看的書,以及 iPad 2018、Apple Pencil 一代,為了增添桌面的趣味性(主要是跟別人學的),在顯示器左側放置了一個 1:12 的條頓武士兵人;
    • 鍵盤是酷冷至尊的 87 炫 si,全身配有純黑的類膚涂層,青軸機械感十足,顯示器右側放置筆筒,用來擋住機箱的走線(這是因為當時在定做整屋的榻榻米和書桌的時候沒有考慮為電腦理線預留空間,桌面也是粘死在墻面的);
    • 機箱的選擇標準為:側透、極簡,所以選擇了這款帶有拉斯質感的喬斯伯 umx4;
    • 正上方的墻面掛了一個宜家的瓦吉斯留言板,軟木材質,配有一堆圖釘,用來釘住夢想和一些學習需要的筆記。
    • 所有的外設都以黑色外觀為主,當然,肥宅快樂水是不能少的。

    由于這臺顯示器的自帶支架是固定的,只能做俯仰角調節,所以放在增高架上后,看顯示器幾乎要抬頭看,而我的轉椅此時也已經升到最高高度了,達 55cm,即便我的身高有 185cm,長時間看顯示器脖子依舊會很疲勞。

    這套桌面總有一點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具體也說不上來。后來我明白,不能盲目學習他人的桌面搭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終階段:自己喜歡的才是最美的

    根據房屋的戶型,我發現在陽臺位置放置電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地方是一個小角落,原本是用作看書修養身心的地方,在我安裝電腦桌面之前,這里是長這樣的:

    改造前的陽臺

    說實話,這里本身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采光好,而且,宜家的這個椅子是真的舒服。由于上文提到的,臥室的固定書桌由于理線空間有限,且實在太高,不適合用來當電腦桌,所以我開始另謀思路。直到有一天,刷到宜家公眾號的新推送,居家辦公的內容,里面有一張桌子俘獲了我的心:阿萊斯工作桌,這張桌子符合我一貫的簡約設計喜好,且有專門的理線槽,高度適中,尺寸正好能放到我的小陽臺,果斷下單,開始改造!于是上圖變成了下面的樣子:

    這么看,我的桌面應該是現代簡約風。

    機箱上面放著的是一棵發財樹,畢竟95后已經在開始邁向中年,所以整個房間還是要有那么一抹綠色。

    我們都知道,白色的物體表面對于灑在它上面的光線的反射效果最好,這里白色窗簾原本是用來阻擋刺眼的陽光,同時讓房間里的光線保持明亮,但現在,它有了新的用途。

    經過好一番折騰,我的桌面最終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夜晚):

    這次改造的中心思想,就是盡可能去掉不必要的東西,只留用得到的、用著舒服的,其余可能用到的東西放在旁邊次要的位置上。由于是處于一個陽臺的位置,除了采光好以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用過多的考慮順從房屋整體裝修的配色問題,因為這里除了一個落地窗和一墻五顏六色的書以外,并沒有其余多余的主體顏色限制,所以為了迎合我的喜好,我直接購買了深藍色的阿萊斯書桌,因為我喜歡這個顏色。

    本著買不起的原則,沒有購買新的人體工學工作椅,就只拿了一把餐椅過來湊合著用,反正高度這些都很合適。

    氛圍 RGB 燈選用的是 upshine 的 Ambilight 燈帶,顯示器是 27 英寸,所以選擇了 2m 長,合計 60 顆燈珠的配置,可以通過軟件操作改變顏色模式,定色、根據屏幕變化、音樂變化等等。

    這里換了一把客制化 60 鍵鍵盤,紅軸,是今年春節的時候自己組裝的,關于這把鍵盤可以參考我的第一篇文章。鍵盤連接線也購買了一根灰色的客制化數據線,用來和鍵盤搭配。為了搭配新的書桌,購買了宜家的芙薩工作燈,顏色選擇暗紅色,和暗藍色的桌面對沖;同理,桌面背景的選擇也可以選用紅藍對沖。像 Xbox 手柄、其他鍵盤等設備不是經常用的統統放到旁邊書架上。相比之前完全用揚聲器,購入了一款雷蛇北海巨妖的頭戴式耳機,用來和基友開黑使用,不用時讓工作臺燈充當耳機支架。

    曾幾何時,我是一個討厭 RGB 燈光的人,但在配置的合適的前提下,親眼見到氛圍燈的效果還是真香了。

    阿萊斯工作桌有一個特點,就是桌面有磨砂處理,細看桌面有一種類似皮膚紋理的圖層,用以提升用戶體驗,這樣除了觸摸舒服以外,還帶了另一個好處,那就是不需要用鼠標墊,反正我 FPS 游戲玩的菜,有不有鼠標墊沒區別的。

    前面提到,第一套桌面的理線問題非常頭疼,所以更換到新的桌面后,理線就成了最優先解決的問題。由于阿萊斯桌子自帶了理線槽,所以我將全部插線板、多余長度的線都放了進去,然后利用桌面下方每邊各一個的孔插到最近的插座上:

    左圖左孔到插座,右圖右孔主機線纜不經過桌面

    利用塑料管的集線裝置,可以做到在白天陽光通透的情況下,從正常角度看這套桌面不太容易會發現桌子下面的線纜,這樣與整個房間的風格保持一致。

    改造完成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了。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開一罐冰可樂,打開電腦,約上三五好友,進入戰地,沒有比這更放松的了。

    打造坦克超級工廠:玩膠快樂桌

    我當膠佬主要是以軍事模型為主,喜歡做現實里的東西,可能是因為工科出身吧。原先搭建的第一套電腦桌面現在是坦克生產線,也就是我現在擼膠的地方,昔日的電腦桌變成模型工作臺,如何利用原有的格局進行重新布置?我想出的解決方案是:

    1. 桌面盡可能少放東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給手部活動提供必要的空間
    2. 常用的工具如水口鉗、上色筆要方便拿取
    3. 不常用的工具比如笨重的氣泵,由宜家小推車收納到桌面之下

    建造中的全內構217號虎

    我們從左到右的看,光源采用「宜家斯庫魯」工作燈,燈泡采用黃色閱讀燈,沿用自第一套電腦桌面,方便在不開頂燈的情況下聚精會神的擼膠,在沒有模型制作的時候還能拿來看書;

    原來的顯示器增高臺繼續扮演著增高臺的作用,這里我將我的 MacBook Pro 通過支架放在上面,這樣就可以一邊愉快的擼膠一邊刷 B 站了;

    緊接著旁邊的白色置物架是我從鞋架上搬來的,目的是為了存放一堆中性筆和各種油漆罐、漬洗液,同樣來自宜家,但是名字已經不記得了,當時搬家買家具時隨意從一堆小玩意兒里拿的,將來有可能換成無印良品的收納架,上層用于存放各種油漆、漬洗液、滲線液、稀釋液和舊化土,下層放涂料筆和寫字筆;

    墻面上的宜家瓦吉斯留言板現被用來釘掛制作圖紙,直接把最近要實施的步驟掛到留言板上,可以省去在本就不寬裕的桌面空間上再放一本組裝說明書的麻煩;由于我目前主要制作德系坦克為主,所以再搭配一枚以前購買的鐵十字勛章:

    通過圖紙和圖片打造工作室的感覺

    對于氣泵、噴筆,以及一些不常用的電子配件,比如無線充電器、鼠標墊、鍵盤清潔套裝等等統統放在桌子下的「宜家拉斯克」小推車里:

    宜家小推車實屬萬金油

    底層存放很少用到的氣泵和相關配件,包括上色手套、3M 口罩和噴筆等等。這把椅子同樣來自宜家,買它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的最高坐高能達到接近 600mm,對于這張定制的高書桌來說再好不過,況且作為工作室的椅子,也不需要特別花里胡哨;值得一提的是,宜家的工作椅都有一種壓力制動器,在人離開椅子的時候,輪子會鎖死,只有人坐上去的時候才能實現正常滾動。

    總之,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利用留言板、手推車,實現簡單的模型制作的工具臺搭建,鑒于桌面左邊就是一扇飄窗,所以噴漆后的通風問題也可以很好的解決。

    總結

    對于這時間跨越了大半年的桌面升級,我逐漸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桌面風格,也逐漸知道別人的桌面再漂亮,想學過來也不一定適合自己,畢竟自己舒適滿意才是最重要的。回到文章開頭,要是我用這樣的桌面工作,效率絕對會翻倍,但現實就是現實,公司是不可能配置這樣的工作臺的。

    兩張桌面,兩種狀態,不管是用電腦還是做模型,給自己打造一個舒適愜意的環境,是提高效率、改善心情的好方法,以后我的桌面還會陸續升級,只要有新的折騰想法,我就會第一時間去嘗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桌面折騰是無限的,不折騰,枉青春。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