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隨著PC產品需求的增加,北京、廣州等大中型城市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賣場,如北京的中關村賣場和廣州的太平洋電腦城。
但“電腦城”的興盛只是暫時的。隨著電商平臺的崛起,昔日紅火的“電腦城”,開始紛紛停業或轉型。一時間,線下電腦數碼產品賣場迎來了行業的寒冬。
有趣的是,曾經做著線上生意、甚至倒逼線下電腦賣場轉型的京東,如今卻開始做起了線下的生意。
“我們希望去跟全國地縣級城市的電腦城洽談合作,在電腦城一樓開設京東電腦數碼店,從此給電腦城樹立一個定位:不再騙人、100%開發票、全部是合法生意,”近日,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線下業務部總經理王立品表示,“今年我們計劃開設200家左右的店面。”
傳統電腦城痛點頻頻
為何京東選擇進軍地縣級城市的線下電腦專賣店業務?這與這些城市內傳統電腦城的痛點及用戶需求密不可分。
“地級電腦城以后將是長期存在的狀態。”在對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地級市電腦城進行了長期走訪后,王立品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他看來,地縣級城市的用戶對電腦城的現場看貨體驗、裝機、維修、售后等方面仍有需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一線城市用戶在購買新機后會自己安裝配套軟件,但到了地縣級城市,許多用戶卻并不會。”王立品指出,“雖然中國PC行業發展至今,但下沉市場上的許多消費者,仍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盡管電腦城仍會存在于地縣級城市,但傳統電腦城卻又讓許多消費者苦不堪言。“我一進電腦城就要開始注意防范,生怕被坑了,首先就有種情緒上的不舒服。”一位三線城市電腦用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該用戶的情緒壓力其實并非個例。事實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多位用戶向記者指出,誠信問題左右著自己對電腦城的態度,消費者擔心買到翻新機,厭惡討價還價,去電腦城總是需要防范被坑。
“很多人在電腦城買電腦,都經歷過被更換配件,或買相機被換過電池,都享受過不太好的服務。”王立品直言道。
一方面是擔心坑蒙拐騙,另一方面,傳統電腦專賣店往往是單一品牌的店面,品類單一,數量有限。云南楚雄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店主龔自強自2006年便開始經營電腦產品銷售,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于工廠缺貨,某品牌專賣店只有4款產品可賣,“即便是目前產品線較長的品牌店面,也只有10到12款機型可供銷售。”
品牌單一、產品有限則直接導致客戶轉化率低。京東負責電腦數碼專賣店業務的韓毅指出:“傳統的電腦店有40%到50%的轉化率就非常不錯了,因為品牌比較單一,消費者進來后如果不想購買該品牌,就會離開了。”
發力下沉電腦市場
傳統電腦城痛點頗多,那么,發力下沉電腦市場的京東,又將為行業帶來怎樣的新鮮血液?
“我們考慮可否把正品行貨、100%開發票、七天無理由等等這些有關成本效率體驗的點,跟電腦城結合在一起,給電腦城做一些轉變。”王立品這樣描述京東和電腦城的合作。
轉變的成效是明顯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采用加盟制,許多加盟商切身體會到了與過去的不同。“我從去年11月開始加盟這一項目,如今店面交易量比過去增長了三四倍,利潤也實現了翻番,”龔自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具體而言,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的設店思路,首要關注的便是“薄利多銷”:商品與線上同價,增值服務明碼標價,以此獲取用戶信任。
“回頭客變多了,”龔自強介紹。今年2月,他有一位客戶在關注某型號筆記本時發現,店內與京東平臺為同價秒殺,于是就在店購買了該筆記本。“當天中午和下午,他分別帶了朋友來購買產品,至今已重復購買了11次。他自發覺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又與網上同價,還提供免費服務,因此成交效率特別高。”
同時,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還會在店內增加多元化的商品品類,實現不同商品之間的組合銷售,或將單次交易客戶轉化為多次交易客戶。
“傳統門店掙的是商品的進銷差,原來你賣一臺電腦,用戶兩年就隔緣了。京東的門店,因為備貨到全品類,意味著用戶可以在你的門店發生多頻次、多時間維度的交易。”京東電腦數碼品類線下業務負責人董春輝指出,“全品類”這一變化,帶來了店內商品的多樣性,也為專賣店帶來了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這樣一來,專賣店的銷售結構和利潤結構優化了。
此外,店主還可通過二維碼進行社交電商銷售,增加閉店后的“睡后收入”。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在非營業時間,仍可通過小程序進行銷售,覆蓋門店周邊3到5公里的用戶。店鋪通過社群傳播,以建群、建公眾號等方式為店鋪引流,適當利用了熟人關系,類似于讓本地KOL帶貨。
龔自強也稱,過去傳統門店的銷售模式太單一了,就是等著客戶進店。而現在,客戶之間的傳播和非營業時間的銷售利潤,給線下專賣店帶來了新的契機。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京東在全國范圍內開設的電腦數碼專賣店約110家,覆蓋100多個城市,另外還有29家設在大學城的校園店。今年之內,京東計劃將這兩個數據擴充至大約200家和100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電腦城并不全是坑,但確實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在有一些電腦城,部分商家可能會利用消費者對電腦硬件知識的不了解,進行夸大宣傳、以次充好、虛報價格等不正當手段來獲取利益。然而,也有很多正規、誠信的商家,他們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但是現在良心商家已經很少了。
隨著電商的發展和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電腦城的經營也在逐漸規范。消費者如果在電腦城購買產品,可以通過提前了解相關知識、多比較幾家店鋪、索要正規發票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降低被“坑”的風險。所以實體店不全是坑,不能一棍子打死。
以我在這方面多年的經驗來告訴各位,線下超過70%甚至可以說80%的電腦城實體店,都是個坑,當然,我不是針對實體店,但是有些買電腦的商家確實坑。我不否認有那10%至20%良心商家,但是問題來了,你憑什么覺得自己是不會被坑的那個?就連我自己都不敢說一定能從實體店凱旋而歸,小白或者韭菜憑啥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對抗實體店那些套路呢?被割韭菜了你就知道有些實體店有多坑,反正你們愿意相信實體店你就去,錢包不是我的。
網上確實有不少坑的東西,但是有一點最起碼,網上的套路可比線下好規避太多了吧,比如你買的顯卡是技嘉的4060,他不可能給你發個華碩的4060吧,如果真的給我發個華碩的4060那我還不得高興死。如果給錯了,你直接點投訴,你說投訴店家會跑路嗎?所以一開始就需要你找一個靠譜的店家啊,線下想不被坑,規避起來難度簡直登天。
還有就是個別不良商家可能存在虛假宣傳、以舊充新等情況,但這只是極少數現象。只要選擇知名的、口碑好的電商平臺和商家,在購買前仔細了解產品信息和用戶評價,收到貨后及時檢查驗收,一般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這一下直接就成99新了,哈哈
是不是有點感覺自己被坑了。
總體而言,網上買電腦有一的定優勢,不能簡單地說網上買就不一定沒坑,關鍵在于消費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甄別。在實體店買電腦時一定索要正規發票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降低被“坑”的風險。
一黃金周來臨,民眾出游率大幅增加,線下也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人流量高峰期,為趨于發展頹勢的線下零售帶去難得的增長契機;小編了解到,作為用戶選購電腦數碼等產品的首選平臺,十一期間,京東也將在5個城市的4家電腦城及一所高校內,連開5家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這5家創新型智慧電腦數碼類門店,必將為傳統電腦城及線下零售帶去新的增長點和轉型契機。
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電腦店形態,這些開在電腦城里的京東線下門店將運用京東核心商業理念及技術,除了提供優質貨源外,京東還將品牌賦能、模式切換、技術支持和管理支撐等能力,全方位貫徹至線下門店。打造一種全新業態的、線下版創新型智慧電腦數碼類門店,在運營效率及客戶體驗上,都能帶來顯著改進和提升。
近些年來,傳統電腦城不斷遭遇發展瓶頸,受制于產品品類單一,庫存、物流成本高,毛利下降,資金壓力大及粗放式管理經營等種種掣肘,導致傳統電腦城進店客流急劇減少,接連出現了關店潮;然而在二到六線城市中,消費者對線下電腦銷售、體驗及服務依然有較高需求,這也是電腦城這一傳統業態多面臨的轉型升級挑戰。
在此情況下,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借助JD數據智能平臺、JD smart平臺、JD萬家平臺為門店提供多品類分析、客戶畫像分析、智能供應鏈、智能選址、智能選品、門店改造升級等多維度助力,打造出全新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模式,降低門店資金壓力,吸引穩定客流,提升運營效率。
最重要的是,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還有專屬“睡后收入”!消費者只需掃描店內小程序碼,即可通過小程序享受線上購物的便捷+線下購物的貼心屬地服務,,與此同時,店主還能通過小程序上的銷售,獲取京東相應的返利收益。是買賣雙方的雙重福利。
另一方面,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是以客戶為先的經營理念,目標是服務消費者,打造專業的電腦數碼一站式服務綜合體;以“服務+GMV”為評價標準,摒棄“冷漠銷售+柜臺雜亂”的傳統店經營模式,構建長期服務能力,穩定長期收益!
如今,首批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即將迎來開業;十一期間,全國將有5家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在寶雞、鄭州、益陽、永州、潮州市區的陸續開業;今年雙11前夕,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全國開店數將達數十家;而直至年底,將實現全國百店開業,這種由京東電腦數碼主導的線下零售新業態在為消費者持續不斷帶來良好購物體驗的同時,也將持續引領行業風向,助推線下零售進一步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