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爺青結”。當地時間5月19日,微軟公司表示,從明年6月15日起,其瀏覽器 (IE瀏覽器)將基本淘汰,IE瀏覽器即將成為歷史。
IE瀏覽器誕生于1995年,曾經是系統的標配。當年所謂的“上網沖浪”,其實就是點開IE瀏覽器看看網頁、找找聊天室。今天的中年人、老年人大概都不陌生,這個藍色的小圖標,就是走向世界的起點。
曾經IE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也是統治級的,在2002年和2003年達到了約95%的峰值。不過IE瀏覽器的問題也很明顯——太慢了。無論電腦配置多么酷炫,什么四核獨顯,只要用IE瀏覽器多打開幾個網頁,上網就沒法沖浪了ie瀏覽器打不開網頁但能上網,只能劃水。
隨后、、等瀏覽器逐漸崛起,在國內也有一批一不小心就被強制下載的國產瀏覽器,IE在全球臺式電腦瀏覽器市場上份額快速下滑,目前已不到2%。連微軟自己也推出了新的Edge瀏覽器,基本停止對IE支持。這次,是一次官宣的“放棄”。
有意思的是,在IE瀏覽器茍延殘喘的年代,不少單位對IE還相當堅持,比如一些考試報名網站,機關單位的官網,國內各大銀行網頁等。所以微軟放棄IE的消息一公布,網上的IE剛需人群就跳了出來:還有我們呢,以后咋辦?
很多網頁,除了IE就沒法使用,而且還挺重要,日常生活幾乎避不開。記得當年在學校,同學們要報名一個考試,結果都登錄不上去,我們一個宿舍只好去學校“機房”找了臺老舊電腦,輪流把名報了,考完又去輪流把分查了。
其實這體現了一些單位對互聯網時代的“麻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領風騷的產品幾年一換,但一些單位依然固執地沿用原有的技術套路。尤其是一些基礎的公共服務,或許是缺乏技術能力,或許是缺乏改進動力,在這方面動作緩慢,給廣大民眾帶來生活上的困擾。
現在微軟正式宣布放棄IE瀏覽器,也不妨成為各家單位進行技術升級的契機,趕緊跟上當前的互聯網節奏,不能因為軟件被淘汰、用戶沒法使用,就連基本的服務也提供不了了。而且一個淘汰軟件,意味著不會再有升級補丁,其中的漏洞本身也可能成為安全風險。
類似的事情曾經發生過,2021年起,知名圖形、圖像等軟件生產商Adobe公司旗下影音播放軟件Flash 正式停用。緊接著ie瀏覽器打不開網頁但能上網,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車務段今年1月為解決Flash停用的問題就曾引發輿論關注,此外國內多地政府網站相關功能也無法正常顯示。這種被動的案例,理當成為教訓。
微軟的這次官宣,提供了將近一年的緩沖期,有關方面應該未雨綢繆,避免到時候再手足無措。這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準備一下,正式跟IE瀏覽器說再見,“我們”,包括那些堅持“請使用IE瀏覽器瀏覽本網頁”的鐵粉們。(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