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大家如何安裝機械硬盤。
·這是一個五百g的機械硬盤,兩個接口,一個scpa,一個供電機箱。
·打好固定螺絲,進入。
·打開disc genius,選擇要分區的硬盤,點快速分區,引導模式改一下,要分幾個區域就分幾個,這里是設置分區大小的,最后點確認。
下個視頻教大家如何做系統。
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升級電腦性能已經成為許多用戶的日常需求。而安裝固態硬盤(SSD)無疑是最為直接有效的升級方式之一。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自己動手安裝SSD,讓您在短時間內享受到更快的開機速度與更流暢的操作體驗。
首先,為了確保您購買到合適的SSD,我們推薦閱讀我們的購買指南。該指南將幫助您選擇既適合您的電腦硬件配置又能滿足性能需求的SSD。同時,我們還會提供關于SSD容量與速度方面的建議,以便您做出最佳選擇。
對于大多數現代電腦而言,NVMe驅動器通常采用M.2形式,而許多電腦也配備了專門的插槽來支持這種類型的SSD。如果您擁有舊款的2.5英寸SATA SSD,本文也提供了相應的安裝指導。
接下來,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 關閉電腦并斷開所有電纜,然后將其放置于易于訪問的桌面或平面上,并確保有足夠的光線。2. 使用后部螺絲拆下電腦側板。3. 在接觸內部組件之前,確保自身已接地,可以佩戴防靜電手環,或者觸摸電腦或電源供應器的導電部分。工作時請定期重復此步驟,并盡量穿著橡膠底鞋以防止靜電。4. 在主板上找到空閑的NVMe SSD插槽。這些插槽通常位于主板的中央,但也可能位于PCIe插槽之間,甚至在圖形卡下方。5. 移除任何預裝的散熱片,并松開固定螺釘。6. 將SSD以大約45度角插入插槽中,輕輕按下直到聽到輕輕的“咔嗒”聲,然后向下壓另一端,使其抵住固定螺釘孔。最后,使用固定螺釘鎖緊SSD。如果需要,可重新安裝之前的散熱片。7. 在關閉電腦之前,重新連接所有電纜并啟動電腦。檢查BIOS及Windows系統,確認新SSD是否已被檢測到。如未檢測到,可能需要通過Windows磁盤管理工具初始化SSD。
對于SATA SSD的安裝,雖然步驟稍顯復雜,但整體流程仍然簡單明了。以下是具體步驟:
1. 關閉電腦并斷開所有電纜,然后拆下側板。將電腦放置于具有充足光線的工作臺面。2. 尋找空閑的2.5英寸硬盤托架。如果沒有可用空間,可以移除現有硬盤或將SSD固定在機箱底部或側板上。3. 找到空閑的SATA電源線,并將其連接到SSD上的L型接口。接著,使用隨SSD或主板附贈的SATA數據線連接SSD與主板上的空閑SATA插槽。4. 啟動電腦并重新連接所有電纜。檢查BIOS和Windows系統,確認新SSD是否已被檢測到。如未檢測到,可能需要通過Windows磁盤管理工具初始化SSD。
對于需要進行存儲升級的筆記本電腦,安裝SSD同樣簡單易行。只需遵循上述步驟即可輕松完成升級過程。通過安裝SSD,您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電腦性能,還能為未來更多應用需求預留空間。立即動手,讓您的電腦煥發新生吧!
Post by Tom
管小賈 / sysadm.cc
前兩天看了網友的視頻,說的是通過 PCIE 轉接卡來實現普通臺式機使用上 SSD ,以達到提速的目的。
我看過之后深受啟發,要知道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基本上都裝備了固態硬盤,而臺式機用戶群越來越少日漸勢微也就是達不到很高的重視程度,使用 SSD 全面提速這事兒似乎也就比筆記本電腦慢了一步。
那么普通臺式機能不能裝備上固態硬盤呢?
答案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來簡單科普一下固態硬盤 SSD 的一般品種。
我們一般人所熟知的按接口分類大致分為三個品種:SATA 、 NVMe M.2 和 m.2 。
區分也很簡單,SATA 就是傳統硬盤的接口,這個很好認,而 NVMe M.2 是一個凹槽兩段金手指,m.2 是兩個凹槽三段金手指。
有的小伙伴舉起小手要說了,應該還有一個 PCIE 接口的。
沒錯,但這個價格太貴,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之內,而兼顧價格和性能兩者都OK的情況下,我們自然推薦 NVMe M.2 接口的 SSD 了。
當然,這里還是要啰嗦一句,在購買 SSD 時,務必要看清 NVMe 字樣,因為 M.2 也可能跑的是 SATA 協議,注意注意!
好了,回過頭來,單就前面介紹的網友視頻中,他是通過 PCIE 接口來轉接 M.2 接口的 SSD 來看,只要你有 PCIE 接口,一般都可以用上 M.2 的 SSD。
PCIE 轉 M.2 的轉接卡網上有很多,價格在幾十元左右也不貴。
只不過這個方法有很多缺點,比如占用了原來的顯卡插槽。
還有另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部分老主板并不支持從 SSD 引導系統,也就是說無法用 SSD 做系統盤啟動系統,只能做做數據盤。
此外,與 SSD 息息相關的 NVMe 協議大約在2015或2016年才開始流行,所以在此之前的主板都沒有可能識別和使用 NVMe 協議的固態硬盤。
但是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下,2016年之后的還算不太舊的臺式機主板應該是有可能用上高速的 SSD 的。
并且越是新的臺式機電腦越是具有搭載 SSD 功能的可能。
不試試怎么能知道呢?
為此我特意找了一臺比較新的臺式機電腦,針對是否能搭載 SSD 展開了一番研究。
手頭上有一臺聯想的M428的小型臺式電腦,打開蓋板看到主板上接的還是傳統的 SATA 硬盤。
雖然滿足于一般的辦公需求,但是一旦有什么特殊要求很顯然速度上會吃很大的虧。
我仔細觀察了這塊主板,通常品牌機的主板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花樣,能不給你精簡功能就算不錯了。
不過一般情況下現在的主板還是會有至少一條 PCIE 的插槽,可惜我手上并沒有視頻中提到的轉接卡,也就沒辦法測試是否識別和支持引導 SSD 了。
但是事有湊巧,當我盯著 SATA 硬盤接口發愣的時候,我忽然注意到旁邊不遠的一個白色短接口。
好奇心讓我湊近一瞧,嘿,接口邊上赫然寫著 M2_SSD 的字樣。
我心想,這不巧了嘛,這不就是傳說中的 M.2 接口嘛!
那么這個接口真的能接固態硬盤嗎?
以前也沒試過啊,于是從別處找來了一塊 M.2 接口的 SSD 。
一開始感覺插不進,是不是接口不對?
其實應該斜向45度角即可插入,有點像插筆記本內存的那種感覺。
硬盤一角的螺絲孔無處固定,暫時拿線壓著吧,以后再想辦法固定。
插好后的樣子,可以看到附近的幾個 SATA 接口。
原來的 SATA 硬盤我并沒有撥掉,就是想看看系統是否能同時正確識別這些硬盤。
OK,確認插接無誤后開機!
開機時特意按了 F12 調出啟動項,OK,看樣子 SSD 不但被識別出來了,而且還支持系統引導啊!
我使用 PE 盤啟動,然后用 HD Tune 測試了一下硬盤性能。
性能剛剛滴如何自不用多說,各位小伙伴看圖便知。
這塊固態硬盤是帶有系統的,所以我也測試過,的確可以從這塊硬盤正常啟動系統。
看來現在比較新的主板不僅支持固態硬盤,而且也可能直接提供了接入固態硬盤的接口,真是大贊啊!
如果小伙伴們手上有不算太舊的臺式機或一體機,又想升級改造享受一把系統飛速的感覺,那么就動手找一找吧,或許有可能不是嗎?
總結一下,臺式機接入固態硬盤的方法,可以是 SATA (性能效果一般),也可以是 PCIE2M.2 轉換卡(老主板不一定支持),也可以是直接 M.2 接口(主板要有這個接口)。
方法很多種,哪種適合你,我想看了本文應該會有所了解吧。
當然如果您不差錢,直接上幾千大洋的 PCIE 接口的 SSD ,那請允許我仰望您五分鐘!
好了,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好運長伴,別忘了加關注、點贊分享哦!
網管小賈 / sysadm.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