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合1電腦出現之后,筆記本的使用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往只能放在桌面,敲著鍵盤、握著鼠標去操控的電腦,通過2合1設計的方式,可以實現更加靈活的使用方式,而無需始終置于桌面來使用,這雖然看起來不像硬件性能升級那樣為用戶帶來最直觀的體驗感受,卻在潛移默化之中讓用戶有了更加舒適的使用體驗。

    如今,2合1電腦產品中除了傳統的OEM廠商之外,以往深耕于平板電腦領域的廠商也加入了進來,而酷比魔方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家。此前,酷比魔方旗下推出過不少2合1電腦,親民的價位加上不錯的性能、使用體驗,為很多預算不多的用戶解決了“第一臺電腦”的問題,而今天我們評測所帶來的這款酷比魔方i9,同樣很適合作為用戶的第一臺電腦去選擇。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本篇評測來了解一下這款產品。

    酷比魔方i9 2合1電腦

    酷比魔方的產品偏愛使用靛藍色配色,本次的i9也走了這一配色路線。靛藍色+黑色的搭配讓這款產品顯得更為沉穩,適合商務人士使用。其背板采用了兼顧的合金材料打造,一方面有很好的導熱性能,另一方面也具備兼顧耐用的特性。

    采用金屬外殼

    2合1電腦總體來說會使用兩種設計方式,一種是旋轉/翻轉屏,另外一種是可插拔。而酷比魔方i9選擇了可插拔設計,相對于前者來說,可插拔設計讓產品變得更加便攜,同時在使用上也更為的靈活。

    平板與筆記本2合1設計

    筆者在使用部分2合1電腦時,由于鍵盤底座重量較輕,經常出現由于主機部分相對較重導致擺放不穩定。而酷比魔方i9在鍵盤部分的設計上適當增加了重量,在不損失太多便攜性的同時很好地解決了機身易傾覆的問題,這對于消費者的體驗來說算得上一個進步。

    12.2英寸IPS廣視角顯示屏

    酷比魔方i9在屏幕素質上還是比較注重的,選用了12.2英寸1920×1080分辨率的IPS廣視角屏幕,對于日常辦公娛樂應用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較大的可視角度也方便與同事或者客戶進行資料的分享,或者直接將屏幕取下一起閱讀;閑暇時用來看看視頻或者玩玩游戲也是不錯的選擇。

    ·鍵盤與接口介紹

    可插拔的設計讓平板電腦與筆記本電腦實現了使用方式上的融合,同時這種設計的最大好處在于用戶可以直接只帶著屏幕部分出門,而不需要背著鍵盤出門,相對而言減輕了不少重量。此外隨著Windows 10系統對觸控體驗的優化,如今的Windows系統電腦在觸控精確度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

    鍵盤手感不錯

    酷比魔方i9在整體設計上還是走了纖薄化路線,平板部分的厚度控制很好,邊緣設計比較圓潤,過渡自然。機器的外接鍵盤按鍵手感非常不錯,鍵程控制適中,彈性也不錯,打字很有感覺。觸控板部分的面積雖然不大,但觸控精確度和手感都很不錯。

    底部的鍵盤連接點

    機身功能鍵與接口方面,酷比魔方i9設計、布局都比較科學。首先在頂部左上角設計了音量鍵與電源鍵,此外音量鍵旁邊還設置了麥克風。

    頂部左側的電源鍵與音量調節鍵

    機身右側設計有揚聲器,并沒有配置接口。

    機身右側和左側設計了揚聲器

    左側接口詳情

    主要接口設計在機身左側,包括電源孔、耳機孔、TYPE-C接口、MicroSD卡槽以及USB 3.0接口。

    ·性能測試與總結

    最后我們來看看性能表現。

    這款酷比魔方i9配置了英特爾酷睿m3-6Y30處理器,搭載4GB內存,128GB SSD,顯卡方面為處理器自帶的HD 515核芯顯卡,下面通過測試來了解一下其硬件性能。

    處理器基本信息

    英特爾酷睿m3-6Y30采用了第六代Skylake微處理器架構,是目前英特爾酷睿家族中功耗最低的硬件平臺。其初始主頻為0.9GHz,睿頻加速可提升至2.2GHz,擁有4MB三級緩存,采用14nm工藝制程,標準TDP為4.5W,但是可以允許廠商將TDP的區間設定在3.8W-7W之間,所對應的性能與功耗也不同。

    CINEBENCH R10處理器性能測試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0對這顆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測試,其單核得分為4479分,而雙核得分為8515分。從測試結果來看,處理器性能還是比較不錯的。

    3DMark 11顯卡性能測試

    新3DMark顯卡性能測試

    通過3DMark,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款產品的顯卡性能。從上面的測試結果截圖可以看到,3DMark 11 P檔測試結果為905分,新3DMark Ice Storm模式測試結果為13140分,說明HD 515核顯可以運行一些要求不高的網絡游戲,而對于大型游戲則力不從心。

    評測總結:酷比魔方i9是一款基于Skylake架構酷睿m平臺的2合1電腦,良好的便攜性以及出色的續航能力是這款產品的最大特點。根據它的性能情況來看,這款產品更適合普通電腦用戶。

    OG 不是二合一電腦的開創者,但它很可能會顛覆這個細分品類。

    在體驗過 ROG 幻 X 二合一電腦后,我不禁如此感嘆。

    如果說平板是介于筆記本電腦與手機中間的產品,那么二合一電腦則在平板與筆記本間之間進一步細分的品類,定位為「像平板一樣便攜、像筆記本一樣生產」的輕辦公產品。

    為了便攜,廠商常常會在二合一電腦的性能上做出妥協,久而久之人們就對這類產品產生「性能平平」的固有印象。

    難道一臺二合一電腦真的不能同時滿足性能、便攜和顏值三種需求嗎?

    搭載了英特爾最新一代酷睿 i9-12900H 標壓處理器、英偉達 RTX 3050Ti 顯卡、單機僅重 1.2Kg 的 ROG 幻 X 也許會給你答案。

    為硬核玩家量身設計

    放下,撐開支架,翻開蓋在屏幕上的鍵盤,這個動作是不是似曾相識?

    從造型上看,ROG 幻 X 和老前輩 Surface 如出一轍。

    平板支架、觸控屏幕、磁吸外接鍵盤,Surface 為二合一電腦定下的「規矩」在 ROG 幻 X 身上幾乎都能找到。

    但換個角度從背面看,你應該就不會將 ROG 幻 X 與講究四平八穩的 Surface 聯系在一起。

    機甲造型的啞光金屬外殼、矚目的鏤空處理,以及標志性的 RGB 燈效,ROG 幻 X 的設計取向非常明確——它就是為了取悅硬核用戶而生的。

    先來看外殼,ROG 幻 X 采用了手感細膩的高密度鋁合金材質,并且做了抗指紋處理,長時間使用不易在金屬表面留下污漬。

    在外殼開孔上 ROG 也花了心思,左側密集的條形開孔組成了矚目的「OG」字樣,作為機身的進風口,不過「R」去哪了呢?

    初上手的我也思考了好一會,直到一次合上本子時才發現,原來「R」在鍵盤底部,與背后的「OG」形成一個文字環繞的效果,是個挺新穎的設計巧思。

    類似的有趣小設計還有不少,例如機身上面勾勒了許多機甲線條,從視覺上給你一些「不好惹」的高性能暗示。

    在支架的右下角加了一個稍稍突出的小標簽,讓你在撐開支架更輕松地扣開緊實的鉸鏈。

    如果非要在外觀上「挑刺」的話,我只能抱怨標志性的「敗家之眼」太小了點,要是能夠鋪滿整個支架,整機設計看起來應該會更加張揚。

    機身背部的鏤空部分,是 ROG 幻 X 的點睛之筆。

    你可以透過玻璃看到機身內部的主板零件,就像是一臺性能強勁的超跑通過透明的引擎蓋展現自己的肌肉,再加上一組 RGB 燈效,可以說這大概是目前最會「耍帥」的平板了。

    同樣奪目的還有看似平平無奇的鍵盤。

    黑色的鍵盤背面采用了柔軟的絨面材質,貼合手掌的正面則是類皮革材質,摸起來挺有質感。

    和 Surface 類似,ROG 幻 X 也是通過磁吸接口連接鍵盤。

    支持二段調節高度,磁吸處也很牢固可靠。

    不同之處在于,ROG 幻 X 的鍵盤居然支持 RGB 燈效背光的,這在二合一電腦中并不多見。

    鍵盤背光共有 3 級可調,和背板的 RGB 燈組一樣,所有光效都支持 ROG 的神光同步調節,如果你有鼠標其他 ROG 外設的可以進行光效聯動,在 Aura Creator 應用中便可自定義設置喜歡的燈效。

    不過相比起炫酷的觀感,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副鍵盤的敲字手感。

    雖然它是一副外接鍵盤,但按鍵鍵程也達 1.7mm,比很多輕薄本的鍵程還要長,能給到手指清晰的回彈反饋,長時間打字或者游戲手指都不易感覺疲勞。

    點亮屏幕,這塊 13.4 英寸、分辨率為 1920*1200(16:10) 、120Hz 刷新率的觸摸屏也很難讓我挑出毛病。

    ROG 幻 X 的屏幕表面覆蓋了康寧大猩猩玻璃保證耐用性,500 尼特的屏幕亮度即使在大太陽的戶外場景能保持清晰的觀感。

    單手握持還是挺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持平板的情況下我注意到屏幕會默認調低刷新率,以提高續航能力。

    后面在調試系統時發現在系統自帶性能調試軟件 ARMOURY CREATE 中可以關閉自動調節,可根據個人習慣調整,這里我為了更好的觀感將其關閉。

    游玩地平線 5

    如果看完外觀,你對 ROG 幻 X 的印象還停留在「一臺殺馬特的 Surface」上,那么接下來它的性能表現會讓你對二合一電腦有全新的看法。

    體積迷你,但性能不迷你

    性能測試開始之前讓我再啰嗦一下,為 ROG 幻 X 的硬件配置報個菜名:

    英特爾最新第 12 代酷睿 i9-12900H 處理器(6 顆性能核、8 顆能效核,共 14 核心 20 線程)

    英偉達 GeForce RTX 3050Ti

    16GB DDR5 內存(板載 8GB*2)

    1TB SSD 硬盤

    第一次拿到 ROG 幻 X 時,我對它的性能表現并沒有太大的期待。

    因為很多尺寸、體積比它更大的輕薄本都只是采用性能較低的低壓處理器,這么小個平板機身能壓住旗艦的 i9 標壓處理器嗎?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

    先來看一組數據,和上一代旗艦級移動處理器 i9-11980HK(測試機型為 Alienware X17)相比,單核性能提升了 13.6%,多核性能提升達 29.8%,提升幅度非常可觀。

    而在不外接供電,僅靠電池的脫機工況下,ROG 幻 X 的 i9-12900H 還能保持不錯的性能發揮,看來英特爾這次在 12 代處理器上確實狠狠擠了一大管「牙膏」。

    ROG 幻 X 平板電腦的體積能壓住性能突飛猛進的 CPU 嗎?

    在室溫為 20 攝氏度的 CPU 滿載測試(約 50W)中,測得 CPU 最高溫度為 80 攝氏度,但機身溫度僅僅微微發燙。

    當機身內部的風扇保持全速運轉時,噪音也只是相當于小型手持風扇在中檔風量的工作聲量,與大型游戲本「直升機起飛」般的風噪聲還有不小距離。

    散熱風扇布局在 ROG 幻 X 機身的頂部兩側,在大多數情況下我都很難察覺到風扇運作的聲音,只有在運行 3A 游戲等高功耗場景下才能聽到輕微的風噪聲,因此我對其散熱表現還是挺滿意的。

    作為一款為游戲玩家打造的二合一電腦,ROG 幻 X 具體的游戲表現如何呢?

    在側重 CPU 性能的 CS:GO,畫面設置為全高特效、1920*1200 分辨率的條件下,ROG 幻 X 的 FPS Benchmark 測試的平均幀率為 340FPS,在游戲中也能維持平均 300FPS 的畫面,完全能夠發揮出這塊 120Hz 屏幕的高刷新率優勢。

    而如果覺得小屏幕玩得不夠盡興,需要拓展 2K 大屏爽快對槍,在畫面設置為全高特效、2560*1440 分辨率的條件下運行同樣的測試,ROG 幻 X 平均幀率也能達到 170 FPS。

    除了主流網游,熱門的 3A 大作能玩嗎?

    我選擇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地平線 5 進行測試,在分辨率為 1920*1200、全高特效、中等光線追蹤的畫面設置下,經過地平線 5 自身的性能測試測得平均幀率為 71FPS,足以在廣袤的墨西哥地圖里流暢飛車。

    1TB M.2 2230 SSD 的讀寫速度表現中規中矩,如果想要更大或速度更快的硬盤,可以通過支架下的快拆口自行升級。

    ROG 幻 X 發售共有三種顯卡配置版本,分別是集顯、英偉達 RTX 3050 和此次上手的 RTX 3050Ti。

    《巫師 3》實機畫面

    從顯卡跑分測試來看 RTX 3050Ti 的圖形性能與桌面版 GTX 1650 相當,前者新增了對光線追蹤功能的支持,在 1080P 的分辨率條件下適當調低特效,可以保證大多數 3 游戲的流暢運行。

    要知道在此之前,在纖薄的平板電腦上玩 3A 游戲幾乎是件不可想象的場景,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 ROG 幻 X 會顛覆人們對二合一電腦性能羸弱的固有印象。

    不過要注意的是,ROG 幻 X 相比搭載 RTX 3060 以上顯卡的專業游戲 PC 只是剛好邁過了「能玩」的門檻。

    《死亡循環》實機畫面

    除受限于圖形性能,不能以 4K 的高分辨率流暢游玩以外,由于 ROG 幻 X 的顯存只有 4GB,在運行一些大型 3A 游戲時可能因為顯存不足遇到「爆顯存」的情況。

    例如我在測試 FPS 大作《死亡循環》時,就曾遇到因為顯存不足導致游戲閃退的問題。

    如果你是個不愿為游戲畫面妥協的硬核玩家,ROG 還「貼心」為你準備一個能夠顯著提高性能的選擇——XG 外置顯卡塢。

    在 ROG 幻 X 的機身左側有一個 ROG 專用的 XG 顯卡拓展口,通過無損的圖形傳輸,用更強勁的顯卡提升圖形性能,在去年的幻 13 上我們已經看過類似的「鈔能力」方案。

    ROG 提供了性能不打折的 RTX 3080 外置顯卡塢可供選擇,圖形性能可以提升近 5 倍,足以滿足絕大多數 3A 游戲在 4K 分辨率、開啟光線追蹤效果的條件下流暢運行。

    而在內容創作方面,根據 PugetBench For Adobe Premiere Pro 的基準測試的數據顯示,外接 RTX 3080 顯卡塢也能帶來效率的成倍增長。

    因此,與其說 ROG 幻 X 是一臺二合一電腦或游戲平板,不如說它是個「一站式解決方案」:所有的工作、娛樂資料都存儲在其中,上班、出差時帶上單機,在辦公室高效工作;回到家接上顯卡塢,進入《艾爾登法環》的魔幻世界痛快冒險。

    ROG 幻 X 就是這樣「一次性滿足所有愿望」的機器,當然這一切有個大前提——添置這個專用顯卡塢,你需要另外花費一萬元。

    筆記本電腦中的「保時捷」

    ROG 幻 X 右側接口

    接口方面,ROG 幻 X 有兩個 USB Type-C、1 個 USB 2.0 Type-A、1 個 XG 專用顯卡拓展塢接口、1 個 3.5mm 耳機接口以及一個藏在支架內部的 MicroSD 卡槽。

    ROG 幻 X 左側接口

    其中兩個 USB Type-C 接口的位置和協議都不太相同,位于左側中間的 Type-C 接口支持雷電 4 協議。

    而另一個 Type-C 接口則和 XG 接口藏在左側下方的防塵口里,支持 USB 3.2 Gen2、DP 1.4 協議,以及 100W PD 充電。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要同時連接屏幕、鼠標多個外設,額外添置一個 USB Type-C 拓展塢還是在所難免。

    從硬件參數來看,「能文能武」的 ROG 幻 X 幾乎沒有缺點,但當我實際體驗一段時間后發現,解決了性能、散熱問題的它依然有被「卡喉嚨」的地方——續航。

    在開啟省電模式、屏幕亮度為 40%(1080P)的條件下,我僅用作 Chrome 網頁瀏覽,實際測試 ROG 幻 X 僅能續航 3 小時 20 分鐘,電量便消耗殆盡。如果要在脫機情況下玩游戲,那么續航時間將打一個更大的折扣。

    顯然,和 Evo、MacBook 等強調能耗表現的筆記本相比,ROG 幻 X 并不是一臺理想的隨身辦公電腦。

    ROG 幻 X 配備了一個 100W PD 充電器,能夠在 40 分鐘內快速充入 50% 的電量,用快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續航的短板。

    但這個充電器的體積并不小,要是每次都要隨機攜帶,這與二合一電腦強調的便攜性相悖。

    因此我更建議你為其配備一個體積輕便許多的 65W PD 充電器,在辦公室、圖書館輕度辦公時用小瓦數充電器續命,回到家再用原裝充電器,發揮 100% 的性能。

    綜合來看,ROG 幻 X 就像是一臺保時捷——性能強勁,幾乎能夠一應滿足包括生產、游戲娛樂在內的各種需求;設計在線,在一眾商務風的輕薄本或二合一電腦中有著獨特的辨識度。

    在此基礎之上,你還能「選配」一個性能強勁的外置顯卡,獲得移動平臺頂級的游戲視覺體驗;「選配」一支 4096 級壓感的觸控筆,隨時隨地發揮你的創意。

    ROG 幻 X 既是性能與設計的集合體,又是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基石,從這方面來看,ROG 幻 X 甚至比 Surface 更接近微軟對「最通用的電腦」的設想——能做任何事,并且百舉百全。

    手機中國新聞】華為公司一直以來致力于全場景生態戰略,打造全場景智慧體驗。因此,在最近這幾年,華為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動作不少,推出較有競爭力的產品,涉及手機、平板、電腦、手表、耳機等等,為一個又一個市場和行業帶來改變和創新,也為消費者們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4月17日,華為舉辦了華為nova11系列及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帶來了一大波重磅產品。其中,全新一代的華為MateBook D16筆記本相當惹人關注。和上一代產品相比,此次的新款MateBook D16在許多方面再度作出了提升,包括屏幕、性能等等,讓這款產品成為了不少辦公人士當下能夠選擇的最好的筆記本電腦之一,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關注一下。

    華為MateBook D162023款最高配備了i9-13900H處理器,是華為旗下首款搭載了英特爾13代酷睿i9處理器的16英寸大屏筆記本。i9-13900H這款處理器擁有14核心20線程,加速頻率高達5.4GHz。在這款強大處理器的加持之下,華為MateBook D162023款可以流暢地運行各種主流辦公軟件,應付數據分析、工程制圖、代碼編譯等各種需求,保證日常使用的基礎流暢度。

    而且,16英寸的16:10大屏幕也能夠為使用者提供相當不錯的顯示效果。和傳統的16:9屏幕相比,16:10比例的屏幕更加適合用來辦公和瀏覽網頁等用戶,因為它能夠帶來更大的縱向顯示面積,讓使用者在電腦屏幕方面獲得更大的操作空間,這一點正是無數辦公人士所需要的,因為他們能夠借此得到更快的工作效率。

    并且,考慮到消費者可能會長時間使用華為MateBook D16的屏幕,華為也沒有忽視華為MateBook D16屏幕在其它方面的素質,這塊16:10的屏幕還擁有1920×1080像素的高清分辨率、100% sRGB廣色域等特性,并通過了德國萊茵硬件級低藍光認證,支持DC調光無頻閃技術。總而言之,這塊屏幕的不但文字顯示清晰銳利、色彩豐富、動態畫面優秀,而且還具有不低的護眼效果,可以有效緩解視覺疲勞。辦公人群往往一天需要使用數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屏幕,這種具有護眼效果的高素質屏幕是他們不可或缺的。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BookD 162023款的鍵盤尤其適合財務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程序員等重度辦公人群。其鍵盤采用Soft-landing軟著陸設計,1.5mm高鍵程及獨立數字小鍵盤的設置,能讓用戶在輸入大量數字時手部移動空間更小,效率更高。

    華為之所以在MateBook D162023款上打出i9-13900H酷睿處理器和16英寸高素質大屏這套組合拳,就是為了切實解決辦公人群在筆記本電腦使用上的痛點。單單是處理器和屏幕這兩項升級,便將華為這款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力水平和使用體驗再度拔高了一個層次。舒適、流暢、省心等等,都將成為華為MateBook D162023款用戶的切實感受。

    當然,除了這兩點外,新款華為MateBook D16上還有不少我們必須關注到的亮點。此前說過,華為目前正在執行全場景生態戰略,全場景互聯是華為當前重點打造的體驗。而華為MateBook D162023款便支持超級終端功能,這個功能打通了筆記本電腦和其它設備之間的系統壁壘,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讓華為筆記本和智能手機等其它華為產品聯動,實現1+1>2的使用效果。

    總而言之,華為MateBook D162023款無疑是目前最值得關注的筆記本電腦之一,辦公人士在使用電腦時所面臨的需求,幾乎都可以在這款電腦上得到解決。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