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 冷—熱 老—少 買—賣
有—無 愛—恨 來—去 寬—窄
里—外 新—舊 笑—哭 高—低
問—答 苦—甜 進—退 長—短
明—暗 升—降 頭—尾 先—后
輕—重 南—北 出—進 忙—閑
好—壞 對—錯 遠—近 彎—直
多—少 細—粗 胖—瘦 真—假
早—晚 軟—硬 古—今 反—正
活—死 高—矮 出—入 熟—生
美—丑 借—還 快—慢 餓—飽
勤勞—懶惰 浪費—節約 難看—漂亮
難過—高興 喜歡—討厭 溫暖—寒冷
敵人—朋友 高興—難過 粗心—細心
成功—失敗 進步—落后 認真—馬虎
安全—危險 復雜—簡單 困難—容易
高興—快樂 朋友—伙伴 小心—仔細
好玩—有趣 著急—焦急 美麗—漂亮
中心—中央 著名—有名 特別—非常
景色—風景 壯美—壯麗 勤勞—勤快
好像—仿佛 尤其—特別 疲倦—疲勞
安靜—寧靜 消除—去除 關心—關懷
熱愛—喜愛 突然—忽然
聞名中外——舉世聞名
奇形怪狀——千奇百怪
都dōu(都是) 都dū(首都)
當dāng(當時) 當dàng(上當)
為wéi(成為) 為wèi(因為)
彈tán(彈琴) 彈dàn(子彈)
曲qǔ(歌曲) 曲qū(彎曲)
卷juǎn(卷發) 卷juàn(卷子)
教jiāo(教書) 教jìào(教室)
覺jiào(睡覺) 覺jué(自覺)
似sì (似乎) 似shì(似的)
模mú(模樣) 模mó(航模)
背bēi(背包) 背bèi(后背)
朝cháo(朝代) 朝zhāo(朝陽)
興xīng(興奮) 興xìng(高興)
還hái(還有) 還huán(還給)
轉zhuàn(轉動) 轉zhuǎn(轉身)
號hào (口號) 號háo (號叫)
扎zā (包扎) 扎zhā(扎手)
好hào(好學) 好hǎo(好事)
重zhòng(重力) 重chóng(重陽)
與yǔ(與其) 與yù(與會)
中zhōng(中央) 中zhòng(中意)
沖chòng(沖著) 沖chōng(沖走)
奔bēn(奔跑) 奔bèn(投奔)
切qiē (切菜) 切qiè (親切)
沒méi(沒有) 沒mò(出沒)
倒dǎo(倒下) 倒dào(倒影)
分fēn(區分) 分fèn(養分)
漂piāo(漂浮) 漂piào(漂亮)
盛shèng(盛開) 空kōng(天空)
假jiǎ(真假) 降xiáng(投降)
盛chéng(盛飯) 空kòng(空地)
假jià(放假) 降jiàng(下降)
場cháng(場院 )場chǎng(農場)
蒙mēng(蒙了) 蒙méng(霧蒙蒙)
蒙měng(內蒙古)
著zháo(著急) 著zhe(看著)
著zhuó(穿著)
大大的 胖胖的 美美的 黑黑的 熱熱的
甜甜的 香香的 綠綠的 紅紅的
綠油油 白花花 紅彤彤 黑乎乎 亮晶晶
水汪汪 興沖沖 冷冰冰 胖乎乎 慢吞吞
老老實實 來來往往 說說笑笑
開開心心 紅紅火火 許許多多
團團圓圓 高高興興 干干凈凈
說說笑笑 花花綠綠 快快樂樂
吞吞吐吐 明明白白
討論討論 研究研究 商量商量
打掃打掃 鮮紅鮮紅 放松放松
雪白雪白 暖和暖和 碧綠碧綠
金黃金黃 潔白潔白 通紅通紅
火紅火紅 翠綠翠綠
又說又笑 又大又紅 又香又甜
又松又軟 又唱又跳 又哭又鬧
又大又圓 游來游去 飛來飛去
走來走去 跑來跑去 跳來跳去
神氣極了 可怕極了 漂亮極了傷心極了
開心極了 可愛極了 害怕極了
立刻喊起來 立刻歡呼起來 立刻唱起來
立刻跳起來 立刻叫起來
踮起腳尖 消除疲勞 熱愛勞動 關心集體
堆雪人 打雪杖 看雪景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走馬觀花 驚弓之鳥 葉公好龍 畫龍點睛
點石成金 對牛彈琴 一本正經 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嘴八舌 八仙過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三長兩短 三言兩語
人心齊,泰山移。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個好漢三個幫。
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團結力量大。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一幅圖畫 一座山峰 一塊巨石 一株紫丁香 一片掌聲 一座城市 一棵葫蘆 一架大風車
一顆葡萄 一串葡萄 一只紙船 一條白紗裙 一份禮物 一只游船 一條波紋 一面鏡子
一根樹枝 一片樹林 一顆珍珠 一片楓葉
一艘軍艦 一封信 一場雨 一首歌曲
一塊草坪 一塊木板 一面紅旗 一列火車
一件衣服 一陣清風
緊緊地握手 沉著地操作 順利地到達
親切地問候 興奮地走來 飛快地行駛
不住地點頭 驚奇地問 深深地吸氣
使勁地吹 高興地說 得意地笑
傷心地哭 猛烈地吹 大聲地喊
認真地寫字 歡快地游 不約而同地說
自言自語地說 不好意思地笑
高高興興地吃起來 斷斷續續地流著
迫不及待地爬 快活地成長
粗糙的板凳 飄蕩的風箏 漂流的紙船
火紅的太陽 寒冷的北風 好吃的谷粒
遙遠的地方 健康的身體 羨慕的眼光
心愛的裙子 蓬松的羽毛 翠綠的樹苗
嶄新的木牌 變幻的山巒 美麗的景象
企盼的目光 霧蒙蒙的樹林 濃濃的香味
好聽的名字 鮮艷的紅旗 聰明的頭腦
勤勞的雙手 靈巧的雙手 寬大的樹葉
柔嫩的枝葉 圓圓的眼睛 彎彎的小河
涼爽的秋天 炎熱的夏天 金黃的燈籠
紅紅的臉頰 燃燒的火把 勤勞的人們
翻滾的云海 安靜的小院 綠色的枝葉
香甜的美夢 難忘的日子 慈祥的微笑
滿意的笑容 偉大的祖國 金黃的果實
火紅的旗幟 潔白的鴿子 歡樂的樂曲
美好的日子 寬闊的廣場 美麗的花壇
歡樂的海洋 激動的淚水 美麗的雪景
陡峭的山峰 潔白的棉花 無邊無際的大海
無邊無際的天空 無邊無際的草原
細長的葫蘆藤 雪白的小花 可愛的小葫蘆
綠毯似的草坪 風景優美的公園
彎彎曲曲的樹枝 又大又紅的棗子
清澈的湖水 歡慶的鑼鼓聲 又寬又長的馬路
聞了聞 說了說 看了看 聽了聽 想了想 畫了畫 跳了跳 跑了跑 寫了寫
一個比一個好 一棵比一棵壯
一只比一只大 一條比一條長
一朵比一朵美 一頭比一頭肥
一幅比一幅漂亮 一根比一根粗
練書法 畫圖畫 下象棋 彈鋼琴 拉二胡
唱京戲 栽花草 喂鴿子 養金魚 做航模
學電腦 觀天氣 搬桌子 抬木頭 抓小雞
看電視 看電視 吃蘋果 吹泡泡 聽音樂
打電話 做作業 讀課文 寫文章 跳皮筋
愛生活 講科學
1、造句:注意:句子要寫完整,一般要寫成:(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會用“一邊……一邊……、一會兒……一會兒……、可愛的、高興地、仔細地、興奮地”造句。
2、比喻句:湖水像一面鏡子。 彎彎的月亮像眉毛。 天上的云像一只只小白羊。
3、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互換:
(1)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2)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3)自己的事情還要媽媽去做?
(自己的事情不要媽媽去做。)
4、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換:
(1)他把小魚扔進大海里。
小魚 被 他扔進大海里。
(2)風兒把樹葉吹落了。
樹葉 被 風兒吹落了。
(3)教室被小明掃干凈了。
小明 把 教室掃干凈了。
(4)受傷的燕子被媽媽治好了。
媽媽 把 受傷的燕子治好了。
5、加標點:句號,問號、感嘆號等。
如:小軍是我的好朋友。
我可以借你的尺子用一用嗎?/你吃飯了嗎?/你的作業寫完了嗎?
!表示感嘆的語氣,一般末尾會有“啊”“呀”“吧”“啦”“哇”等。
6、連詞成句、連句成段:注意:不要漏掉詞語、句子,寫一個,劃一個,寫完后讀一讀是不是合理通順。別忘了加標點。
7、我是少先隊員,他也是少先隊員。 今天是美好的,明天也是美好的。
飛機能在天上飛,小鳥也能在天上飛。 他能寫好字,我也能寫好字。
8、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9、一……就……: 我一回家就做作業。 太陽一曬,水就變成汽。
5歲不僅僅是公務員和職場招聘的年齡線,也是亙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坎兒。
從二十幾歲的危機感到三十幾歲的無力感,除了要面對父母的催婚,還要面對失業的可能。
從前是不進則退,如今,卻是不進則Out!
時刻在尷尬的年齡邊界盤旋,在高不成低不就中拼命地撲騰、掙扎,怎么也靠不了岸……
你混的好點了自然有獵頭排著隊挖你,你混的若是沒達到社會的標準層級,就會被別人甚至是自己……看不起。
相親要被懷疑是不是自己哪里有問題,生個孩子要面臨事業上的前功盡棄。
三十幾歲的身體藏著六十幾歲的毛病,十多年的積蓄也抵不過脫發、失眠、頸椎病……
總怕哪天抗不下去,無數個加班深夜思考過死亡這件事情。
近嗎?不近,父母都還精神倍兒棒的操心著你。
遠嗎?不遠,同齡猝死的消息總是此起彼伏的突襲你脆弱的神經。
小花畢了業就來北京,漂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
習慣了獨來獨往,把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
總覺得就這么過下去也行,“我一個人過得也挺好的”。
可生病的時候、沒帶鑰匙進不去屋的時候、出了酒局捧著馬桶吐的時候……她也會問自己,“真的好嗎?”
好不容易加完班,咬咬牙準備叫車回家,打開軟件,彈出一個窗口,讓她填寫“緊急聯系人”。
小花拿著手機就愣住了,填誰?
翻遍了通訊錄,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孤獨感像一潑冷水把她從頭澆到尾。
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沒有一個讓她有自信,只要她有事就可以立刻趕到的人……
“填110行嗎?”
她突然意識到:
“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都沒人會知道嗎?”
“萬一我突然死掉,爸媽都沒地兒找我嗎?”
于是,她寫了人生的第一封遺書,
生活還在繼續著,她或許孤獨,但心底還是期盼著,有一天,會有人同路,
到現在為之,她已經不知道寫了多少遺書,每一封的開始都是“親愛的老爸老媽,我愛你們……”
“大齡程序員該何去何從?”這是小高每天都在面對的問題。
轉管理還是轉行業?大環境不景氣,是繼續死磕還是認命?
他平均每天加班4小時,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還要照常上班。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都在他肩上,高薪且短命的職業,賭的不只是發量還有健康……
前幾天他發現同事昏倒在公司的座位上時,電腦的屏幕上還顯示著他沒敲完的代碼。
他第一次覺得害怕,那一刻他在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想死”。
他不禁又想“如果我死了,這世上的人會怎么看我?我又能給我的家人留下什么?”
他突然想到那個調侃程序員笑話:一個程序員,得到了一盞神燈,燈神答應實現他一個愿望,然后他向燈神許愿說:“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寫好一個項目”,然后他得到了永生。
當時還覺得好笑,現在他想,命都沒了還要TM什么項目!老子要永生!
我們計劃著將來,卻迷失在現在。
我們每天為了生計忙碌,
在忙碌中變得越來越麻木,
麻木的覺得死亡離我我們很遠,
麻木的看著一個個事故的新聞,
然后對自己說“沒事,怎么也輪不著我。”
? end ?
從移居海外,我就很少和中國警察打照面了。但這次回國,我卻和警察打上了交道。
我父親已90高齡,身體每況愈下,有時一不留神就摔倒住院,近來住院的頻率越來越高了。他單位的領導對我說,老人沒有子女陪伴在身,心里總是會有牽掛的,你們要多回家看看。每次離別,老爸都是樂呵呵地說,我們是見一次少一次了,說不定哪次就是最后的一次。我知道,他不愿意耽誤子女,但肯定希望最后時刻能牽上子女的手。
身在海外,因為工作,我不可能隨時回國看老人家,也因為簽證,不是說走就能走。以前到領事館辦簽證,十來人排隊,就是一袋煙的功夫。現在辦簽證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到中國可是大熱門呢。兩百個座位的簽證大廳,華人、老外,總是坐得滿滿的,有的還要站著,一派興旺景象。沒大半天工夫,你走不出大廳。交上申請材料,還要有幾天的等候。所以如果老爸有個三長兩短,我也很難及時趕回去。
本來,根據相關規定,我只能回國一次辦一次簽證。后來聽說省里出臺了新規,為了便于海外華僑華人回國辦事,本省籍的人可以在省公安部門辦理5年不限次數往返的簽證。
所以這次回國,當務之急,就是辦好5年簽證。
回到父親家,放下行李,我拿上父親的戶口簿就出門。滿頭銀絲的老爸忙說,怎么還沒說上幾句就走?是啊,我得先到街道派出所去開臨時居住證,這是首要一步。這個手續幾分鐘就辦好了。但下一個就難倒了我。因為要證明我曾是本省籍,需要憑證。可是身份證、戶口簿都沒有保留。民警見我皺眉,就說,可以去你原街道派出所開證明呀!對,我道謝了就走出門。
才走幾步,我忽然想起,原派出所在哪里?依稀記得穿過很多小巷。究竟是哪條小巷呢?那片區域,前幾年早已拆遷,如今都是高樓大廈,舊貌換新顏了。猶豫間,看到前面有個民警一臉疲憊坐在那里,也許是執勤完打個盹吧!我試著問他:那家派出所怎么去?他睜開眼睛想了想說,那派出所已挪了地方。然后一五一十耐心告訴我怎么個走法。
按圖索驥,七拐十八彎,我終于摸上門了。聽我說明來意,一位年輕的女民警讓我填表。填表時她看著我眨了眨眼,我從她臉上讀出的信息是,我出國那會兒,她還沒出生呢!她說,老街坊,放心吧,查好了就會通知你。
我到外省轉了幾天回來,保姆急切地說,派出所來了幾次電話,催你過去。我想,效率還挺高。
到了派出所,一個更年輕的女民警說,你提供的信息不對呀,找不到你的原單位和戶口信息。腦袋“嗡”的一聲,我懵了。單位搬進新大廈。但單位的部分宿舍還在那里,物業沒變,怎么我的身份就消失了呢?女民警很肯定地說:為你這個事兒,我整整泡了一天檔案室,翻了一天,鄰近的門牌號,相關的資料都翻了,就沒你的戶籍。
怎么辦?我有點絕望了。幾十年前沒有電腦,若信息不準確,真有如大海撈針。剛好有個年長的男民警經過,見我們都虎著臉,一了解,哈哈大笑:都是什么時候的事了,這些年,城市擴充了好幾倍,周邊的縣變成了區,原先的區也重新劃分,有些街道的門牌號也變了。你原先單位宿舍的門牌號,早改了。他還笑那女民警,你那時都還沒出生,怎么懂得呢?他一指點,女民警恍然大悟,對我說,對不起,我們都跟不上變化。回去等消息吧!
第二天,我上門取到了戶籍身份證明。謝天謝地,最棘手的這關總算過了。女民警告訴我,辦簽證要到市局出入境管理大樓去,還給我寫了地址。
出入境管理大樓四樓有一排電腦,是讓人自個兒登記預約的。要輸入各種資料數據,讓人眼花繚亂。我眼慢手笨,慢慢點著屏幕。后面站著女民警,指指點點幫著眾人。待我預約好走出大樓時,已是一身汗了。
之后的事就比較清楚了,按照預約的指引,拍標準照,備齊證件,按預約時間上門遞交材料,再按規定時間上門繳費,取護照。辦理的警員雖然一臉嚴肅,但還是不失禮節,審慎周到。幾天后,我拿到護照,女民警翻開簽證頁,對我逐一解釋了有關事項。然后微微一笑,表示祝賀。
離開出入境管理大樓,我如釋重負,長長舒了口氣,終于解決了一大難題,一個“常回家走走”的念頭也油然而生。
我把護照拿給老爸看,說,今后看您就方便多了!老爸高興得滿臉的皺紋都綻開了:這么順利就辦好了?我說,是啊,這回多虧了民警,民警民警,果真是便民之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