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普今年更新了光影精靈產品線,推出了全新的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游戲本產品,這一產品主要面向主流游戲玩家,NVIDIA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配合 11 代酷睿 H45 處理器完全可以滿足主流游戲玩家的游戲需求。

    11 代酷睿 H45 高性能處理器支持更高的頻率表現,而 RTX30 系列筆記本電腦 GPU 支持 Dynamic Boost 2.0、NVIDIA DLSS、光線追蹤等技術。這次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系列產品也主要是面向主流的游戲本市場,滿足這部分玩家對輕量級光追游戲以及主流網游的需求。在 GPU 配置上,惠普目前已經推出 GeForce RTX 3060 筆記本電腦 GPU、GeForce RTX 3050 Ti 和 GeForce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配合 11 代酷睿 i5-11400H 和 i7-11800H,可以帶來穩定的游戲體驗。IT之家已經拿到了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產品,接下來,我們看看它在各種場景下的表現如何。

    外觀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在配色上有隕石黑、澎湃藍、冰霜白三種顏色可選,IT之家拿到的是澎湃藍版本。澎湃藍版本整體非常深邃沉穩,極具科技感。整機尺寸 370.3x260x23.5 毫米,重 2.46 千克,在諸多游戲本產品中算是中等身材。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整體沒有太多復雜的 RGB 燈光或者信仰燈,A 面大大的 V 形 Logo 代表 VICTUS 品牌。

    A 面的底部的邊框一側,還有 VICTUS 品牌的標識,整體表現話非常鮮明,標識下方就是大面積的出風口,這一出風口非常科幻,就像不少科幻片里飛船的推進器一樣。

    在右側的出風口肩部,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還有著“016”字樣的徽標,旁邊寫有“由惠普設計和制造”。

    屏幕方面,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配備了一塊 16.1 英寸屏幕,其中 RTX 3060 版色域覆蓋 100% sRGB 并支持 DC 調光,同時擁有 144Hz 高刷新率,這塊屏幕獲得低藍光和 eyesafe 護眼認證。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的 C 面鍵盤區采用了全鍵盤設計,小鍵盤方便玩家快速輸入數字。在小鍵盤上方,惠普專門預留有惠普游戲控制中心按鈕,按下即可快速進入,可進行智能降壓、模式調整、官方壁紙更換等功能。

    在鍵盤上方,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有著 V 型的揚聲器網罩,這里惠普依舊選擇與 B&O 合作,對音效系統進行專門調校,帶來更好的聽覺體驗。

    散熱方面,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底部有著大面積的散熱隔柵,標志性的 V 字 Logo 也在其中,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內部配備了雙 8 毫米熱管,可快速傳導處理器和 GPU 產生的熱量,同時配合 83 片高密度扇葉可快速底部和機身后部的散熱通道進行散熱。整機標配 70Wh 電池和 200W 電源適配器。

    接口方面,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接口主要位于機身兩側,共擁有 3 個 USB Type-A 口、1 個全功能 USB Type-C 接口、1 個電源接口、1 個網線接口、1 個 HDMI 接口、1 個耳麥接口、1 個 SD 卡槽,這些基本上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使用需求。

    整體來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有著非常鮮明的設計語言,從 A、B、D 面的 V 型 Logo,再到 A 面轉角、掌托處的 VICTUS 標識,還有 C 面的 V 型揚聲器網罩,所有的細節都告訴我們,這次在惠普在光影精靈上的巨大改變,接下來,我們通過測試工具來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具體表現如何。

    性能表現

    IT之家此次拿到的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工程機產品,零售版可能與測試版有所差距,但核心硬件沒有區別,它采用了 11 代酷睿 i5-11400H 處理器與 GeForce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惠普這一系列還提供 RTX 3060、RTX 3050 Ti 和 GTX 1650 筆記本電腦 GPU 多個版本,后續部分版本才會陸續上市。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IT之家拿到的這款,11 代酷睿 i5+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版本,這個硬件組合基本上是移動游戲玩家眼中的主流產品,可以滿足玩家日常主流網游以及輕度的光追游戲需求。我們首先來看一下 GPU 的表現。

    IT之家拿到的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采用了 GeForce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它采用三星 8N 工藝制程,基于 NVIDIA Ampere 架構打造。其中包含 2048 個 CUDA 核、64 個第三代張量核、16 個第二代光追核,基礎頻率 1057MHz,加速頻率 1740MHz,搭載 4GB GDDR6 顯存。功耗范圍在 35W-75W 之間。

    通過紙面參數我們看到,GeForce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顯存和實際用于執行光追的單元相對比較小,不顧實際游戲體驗也滿足基本的光追使用需求,相比于桌面產品動輒八九十個光追核,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在光追表現上會略微弱勢一些。通過其他數據我們看到,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主流定位,常見的大作應該是不在話下。接下來,我們通過 3DMark 理論測試來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的具體表現。跑分數據如下:

    通過測試數據我們看到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定位精準,Fire Strike Extreme 跑分 6147 分,Fire Strike Ultra 跑分 2848 分;Time Spy 跑分 4962 分,Time Spy Extreme 跑分 2293 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顆 i5-11400H 的表現。

    英特爾 11 代酷睿 i5-11400H 隸屬于 H45 產品,它采用 10 納米 SuperFin 工藝打造,其 TDP 為 45W。核心采用 6 核 12 線程設計,基礎頻率 2.7GHz,最大睿頻 4.5GHz,擁有 12MB 三級緩存。同時內部還集成有 16 EU 的 Iris Xe 顯卡。

    這里,IT之家使用 CPU-Z 自帶的跑分工具和 Cinebench R23 對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所使用的 i5-11400H 進行測試,測試數據如下:

    通過對比我們看到,i5-11400H 實際跑分數據相比于 10 代酷睿 i7-10750 單核提升近 20%,多核提升 16%,這樣的提升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在不接入電源場景下,i5-11400H 相比于接入電源場景單核性能表現約有 7% 左右的性能損失,多核損失近 1/4。

    再來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的硬盤表現,由于 11 代酷睿原生支持 PCIe 4.0 規范,在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上也同樣使用了支持 PCIe 4.0 規范的三星 PM9A1 NVMe SSD,容量為 512GB,PM9A1 是三星 980 Pro 的 OEM 版本,這在不少 OEM 廠商的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機產品上非常常見。

    考慮到 11 代酷睿總共有 20 條 PCIe 4.0 總線,其中顯卡就要占據 16 條 PCIe 4.0 總線,所以實際提供給 SSD 的至多為 PCIe 4.0 x4,通過 CrystalDiskMark 我們看到,在默認情況下跑分,磁盤基本上寫滿了 PCIe 4.0 x4 的最大帶寬,順序讀取速度達到 6.7GB/s。達到 PCIe 4.0 x4 讀取速度的天花板。

    寫入表現上,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所使用的這塊 TLC 3D NAND,在 HD Tune Pro 測試下進行 200GB 文件寫入,通過測試我們看到,這塊 SSD 大約有 30GB 的 SLC 緩存。測試后復測發現,這塊 SSD 在垃圾回收機制上并不是特別的積極,導致后續測試受到影響,這樣的讀寫策略本質上還是要保障更加持久穩定的使用壽命。

    通過整體的測試我們看到,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的處理器、顯卡、硬盤基本上都在為游戲體驗保障,接下來我們看一看這款游戲本產品實際游戲體驗如何。

    游戲表現

    IT之家在默認 1080P 分辨率下對《CS:GO》、《彩虹六號:圍攻》、《守望先鋒》等幾款主流網游以及《命運 2》、《控制》、《荒野大鏢客:救贖》、《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驚魂:新曙光》、《看門狗:軍團》、《地鐵:離去》、《光明記憶:無限》、《邊境》、《古墓麗影:暗影》等游戲進行測試。具體測試數據如下:

    通過三款育碧的游戲測試我們看到,在默認極高畫質下,三款游戲對硬件性能要求比較高的是《刺客信條:奧德賽》以及《看門狗:軍團》,在默認高畫質下,基本上都可以流暢進行游戲。

    DLSS 提升上,IT之家選擇《死亡擱淺》、《邊境》、《光明記憶:無限》進行測試,測試均在默認極高畫質下進行,相比于另外兩款游戲,《地鐵:離去》整體對硬件要求更高,不過在開啟 DLSS 功能后,三款游戲平均幀率提升近 120%,這對游戲實際體驗有著非常大的提升。

    我們在通過《古墓麗影:暗影》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在不同光追效果下的表現,在關閉光追情況下,跑分平均為 61 幀,基本上達到流暢的表現。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搭載的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屬于比較入門級的光追 GPU,所以實際在默認光追最高畫質下相對有些吃力,幀率為 30 幀,光追高畫質 32 幀,光追中等畫質 51 幀。不過在中等光追特效下進行游戲,對實際體驗影響相對比較小。

    再來看一下《CS:GO》、《守望先鋒》、《彩虹六號:圍攻》等游戲的表現,所有游戲均在默認最高畫質下進行測試,在大部分主流網絡競技游戲中,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幀率都在 100 幀以上,其中《CS:GO》幀率接近 200 幀,這些競技游戲對畫面幀率要求非常高,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可以高幀率流暢的運行這些游戲。而《控制》、《荒野大鏢客:救贖》兩款對畫質需求極高的 3A 游戲平均幀率在 50 幀上下,如果適當調整畫質選項,也完全能夠滿足 60 幀以上的流暢運行需求。

    通過游戲實測我們看到,在 NVIDIA DLSS 功能加持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在游戲幀率提升上非常明顯,光追大作穩定流暢的運行游戲沒有問題。主流游戲基本上都可以流暢穩定的運行,這點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在功耗和散熱上的表現如何。

    散熱與功耗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采用了全新的模具,因此在散熱上有著更好的表現,以往傳統游戲本采用左右兩出風口設計,而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則是采用了一體化設計,這樣尾部出風面積更大,通風量更高。

    底面大面積進風口可以快速為內部補充清涼空氣,另外大面積的酷涼風暴散熱技術讓散熱能力進一步提升。相比于上一代產品,這次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在散熱片長度上進一步增加,熱管面積增加 12%,風扇面積增大 7%,帶來更好的散熱效率。液態軸承風扇也有著更低的噪音。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的實際散熱表現。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采用的 i5-11400H 處理器 TDP 為 45W,通過 AIDA64 FPU 單烤我們看到,其峰值功耗達到 45W,核心溫度 81 度。

    RTX 3050 筆記本電腦 GPU 默認功耗在 35-80W 之間,通過 Furmark 甜甜圈壓力測試我們看到,其功耗在被設定在 75W,核心頻率達到 1480MHz,顯存頻率為 1500MHz,GPU 溫度在 70 度上下。

    CPU 和 GPU 雙烤情況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提供 35W+75W 的性能釋放,此時處理器核心溫度為 83 度,顯卡核心溫度為 78 度。

    總體來看,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整體模具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內部散熱也更加強勁,預裝的惠普游戲控制中心(OMEN Gaming Hub)提供了處理器降壓、模式調節等多種方式以此提高性能和使用體驗。

    總結

    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擁有全新的設計語言,隨處可見的 V 字 Logo 和 VICTUS 標簽讓其極具辨識度。RTX30 系列筆記本電腦 GPU+11 代酷睿的搭配,讓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可以游刃有余的主流玩家的生活娛樂需求。更好的散熱表現也能應對硬件升級帶來的散熱壓力。

    如果你想擁有一臺可以隨時游玩主流大作并且想要體驗光追游戲的話,惠普 VICTUS 光影精靈 7 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畢竟光線追蹤帶來的真實體驗是以前游戲無法比擬的,同時,NVIDIA DLSS 技術深度學習算法的加持可以大幅度提高游戲中的實際體驗。目前,RTX3060 款和 RTX3050 款已經率先開售,感興趣可以關注一下。

    著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大屏輕薄”這個主打辦公與便攜全都要的用戶群體也逐漸壯大起來,選項一多,大家也都開始挑剔起來,于是怎樣能在合理的價位提供更全面的產品,各大品牌都絞盡腦汁,而以性價比而聞名的Redmi剛剛推出了全新的Redmi Book 16,就頗有幾分稱霸5000元內“卷王”的意思,但大家都是整合商,它的信心是從何而來呢?


    Evo認證,13代Core i5滿血標壓

    放眼當下,5000元內的筆記本硬件配置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英特爾和AMD處理器機型層出不窮,單說英特爾一家,就有12、13兩代產品,它們又有標壓低壓之別,稍有不慎就可能買到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既然定位“卷王”,自然就應該采用此價位最強的處理器,Redmi Book 16的選擇就是英特爾13代Core i5 13500H,采用英特爾10nm工藝,12核心16線程,其中4個性能核心,全核最高睿頻4.6GHz,單核最高睿頻4.7Ghz,8個效率核心頻率在1.9~3.5GHz之間,是一顆標準的中端處理器。

    性能釋放方面,常規的Fn+K鍵可以在靜謐、均衡和極速三種模式下調整,但Redmi Book 16還藏了一手,只有在小米電腦管家里才能手動開啟“狂暴模式”,這也是該機最強性能模式,在23℃室溫下,使用AIDA64單FPU考機壓榨Redmi Book 16的這顆Core i5 13500H處理器,短時間內的PL1功耗在60W左右,半小時后依然可以穩定在46~48W之間,得益于常用于獨顯游戲本的雙風扇散熱系統,Redmi Book 16的風扇噪音很低,雖然處理器溫度接近90℃,但C面幾乎沒有明顯的熱量堆積區域,散熱表現出色。

    考慮到輕薄本本身并沒有長時間滿載輸出的應用需求,再加上它本身也支持Quick Sync等技術,Redmi Book 16的短時爆發能力可以滿足類似Adobe Premiere Pro剪輯輸出、Handbrake視頻轉碼、VS Code/Vim代碼編譯等工作,算是一臺基本生產力工具。


    周邊配置上,Redmi Book 16也沒有縮水,標配16GB雙通道LPDDR5-6400內存,已經摸到了這顆處理器內存控制器的頻率上限,此規格的內存需要主板為HDI 10層2階才能滿足設計需求,這一規格往往是高端輕薄本才會采用,卷到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

    為了驗證這個內存組合的性能,我使用AIDA64的GPGPU測試了內存帶寬性能,可以達到約74GB/s的水準,相較于同價位更常見的LPDDR5-5200內存,性能提升在20%以上。高頻率在實際應用中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它既可以提供更快的系統響應,同時作為顯存,還能增強集成顯卡的性能表現。

    作為一款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的筆記本,Redmi Book 16通過了人工智能辦公、設備協同、高速快充、雷電4接口、WiFi6E等硬性標準,這些規格在5000元內筆記本里可是不多見的,也從細節上為其“卷王”地位夯實了基礎。

    當然,硬要雞蛋里挑骨頭也不是挑不出來,Redmi Book 16標配了1TB PCIe 4.0 x4 SSD,但4000MB/s的順序讀寫性能在PCIe 4.0 SSD里只能算是“守門員”的級別,當然,比此價位常見的PCIe 3.0還是更強一些,日常使用其實和高端型號也感覺不出明顯區別。它還預留了一個M.2 2242接口可以升級,同樣支持PCIe 4.0,但注意是2242規范,最高支持1TB,升級時可別買錯了。

    16英寸2.5K高刷高亮高色域屏,體驗出色

    可能對價格敏感一點的朋友早就有話想說了,“有些品牌Core i5 13500H已經做到4000元左右,有什么好吹的?”你說得沒錯,但那些都是14英寸筆記本,別忘了Redmi Book 16可是16英寸機型,而且是一塊硬件規格同樣很卷的屏幕。

    首先是16:10比例,2560×1600分辨率,在16英寸上配合Windows 11系統縮放,細膩程度剛剛好;其次是60/120Hz動態刷新率,在顯示固定時降低刷新率降低功耗,在玩游戲、快速切換頁面時提高刷新率,提高流暢感,一舉兩得。

    再次就是實測400nit亮度、100% sRGB色域覆蓋的顯示素質,色準DeltaE更是控制在了0.5以內,支持全局DC調光的同時,還有萊茵TüV硬件低藍光認證和萊茵TüV無頻閃認證。綜合來看這塊屏幕的表現已經將5000元內輕薄本的門檻再一次拔高,再加上它音質不錯的2個2W揚聲器單元,看電影追劇沉浸感也還行。

    大屏在辦公觀感上的優勢是14英寸無法替代的,更大的屏幕意味著在調用多個Office文檔時更容易展開,文檔之間不容易互相遮擋。同時也意味著你腰板可以挺得更直,不需要和屏幕貼得很近。更重要的是可以帶來相對富余的內外部設計空間,其出色的散熱表現就是最佳佐證,Redmi Book 16的屏幕還可以180°展平,配合大屏,更方便內容演示等場景需求。

    不過,雖然是一款16英寸本,但因為采用了超窄邊框的關系,Redmi Book 16并沒有標配數字鍵盤區,好在鍵盤手感很不錯,觸控板面積也足夠寬大,電源鍵內置指紋識別器,同時機身接口很充裕——1個雷電4、2個USB-A 3.2 Gen1、1個USB-A 2.0、1個HDMI2.1和3.5mm耳麥。雷電4也是該機100W氮化鎵PD充電器的充電口,我們可以通過拓展的方式將它改造出更多的USB接口。

    除此之外,Redmi Book 16還采用了72Wh電池,這個容量也只有大尺寸本實現起來才更容易,配合靜謐模式,在50%亮度和音量的情況下可連續播放約16小時本地1080P視頻。在這些優勢之下,它也并沒有因為尺寸變大而變得厚重,1.68kg的體型對多數成年人來說都沒什么負擔,100W氮化鎵適配器的重量也就200來克,隨身攜帶無壓力。

    雖然在評測過程中我無法直觀體會到制作工藝帶來的差別,但Redmi也給我們透露了不少Redmi Book 16在設計上的突破點,比如在屏幕面,面板和頂蓋之間有填充物作為緩沖,提高抗沖擊能力,屏幕轉軸采用了一體式鋁合金骨架而非同價位常見的塑料支架,機身大面積采用高硬度塑料加強筋。

    經歷了總計5大類257項硬件測試和9大類5200多項軟件測試,時長累計11萬小時。簡單來說,這個標準放眼整個行業來說也不是5000元級產品應有的待遇……屬實是卷,也屬實是用戶利益最大化了。


    首發Xiaomi HyperOS Connect小米澎湃智聯

    作為開啟跨平臺互聯先河的品牌之一,多設備協同已經成為Redmi品牌的招牌技能,隨著Xiaomi HyperOS Connect小米澎湃智聯的正式發布,Redmi Book 16也成為首批支持這一底層技術的產品之一。

    和此前的跨屏互聯相比,電腦管家和小米妙享合二為一,簡化操作方式,同時手機的一些重點功能可以為電腦所用了,最典型的就是攝像頭。

    眾所周知,電腦的攝像頭即便再強也比不過當下的手機,小米澎湃智聯可以在電腦和手機登陸同一賬號和無線網絡的情況下,在微信、QQ、釘釘、飛書等常用電腦端會議軟件中,只要是可以開啟電腦攝像頭的場景,都能直接調用手機攝像頭開展視頻會議。根據我的測試來看,在近距離場景下幾乎沒有延遲,滿足會議需求綽綽有余。

    其次是跨設備通話協同,當手機連接電腦時,手機來電,電腦會提醒而且可以選擇用手機還是電腦接聽,當拿起手機走出辦公室時,也會無縫切換到手機端來繼續接聽。

    除了手機和平板,現在也可以把電視作為擴展屏來使用了,在開會時我們可以將內容無線擴展到電視上進行演示。當然,PC端的無線投屏并不算什么特別新鮮的功能,支持Miracast的電視都可以,但小米澎湃智聯做到了傻瓜化的連接方式,在電腦管家里點一下就能進行連接,非常簡單。

    還有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新變動,比如網絡協同,也就是一鍵讓手機成為電腦的熱點,比起傳統的熱點方案來說,小米澎湃智聯屬于私密連接,不需要設置密碼也不會外露SSID,而且是按需接通流量,不會一直讓手機處于熱點模式,發熱更低、續航更長。

    另外一個我覺得很好的功能是鍵鼠協同,電腦的鍵鼠可以直接操控手機、平板,圖片、文檔和其他文件都可以拖拽互傳,便捷性更上一層樓。

    應用接力的實用性也很強,比如在手機瀏覽器上看到一半的新聞,打開電腦端瀏覽器就能同步頁面和進度,無縫銜接。WPS也支持類似的功能,在出差路上用手機沒檢查完的文檔,回到公司打開電腦就可以繼續工作,同樣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幫手。



    如果放在幾年前,你問我“Redmi的筆記本怎么樣?”我的答案可能是“不太看好。”原因無他,就是筆記本已屬于紅海市場,國際一線話語權十足。但事實證明,即便是觀察IT行業十余年的老司機也有翻車的時候,作為一個從發布第一款筆記本電腦到今天也不過四年歷史的“新品牌”,Redmi在不忘“性價比”初心的前提下,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傳統PC產業的桎梏。

    以Redmi Book 16為例,此前我們很難想象能達到英特爾Evo標準的16英寸輕薄本能殺到5000元以內,不得不承認我一開始就是奔著“找茬”的心態來進行測試,但隨著過程的深入,我發現它的優勢遠多于不足,而且它的不足:SSD夠用但沒有像其他方面那樣“越級”、機身非金屬材質、硬盤擴展不是2280等等,要么受制于成本,要么就是設計上的取舍,在我看來都屬于無傷大雅的范疇。

    對比同價位同尺寸的產品,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聯想小新Pro 16,雖然有著更高的65W性能釋放,但Redmi Book 16體型更輕,日常體驗表現相當,關鍵是價格還便宜幾百塊,所以依然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是2023年底值得商務辦公和大學生人群關注的新品之一。

    去年,榮耀首款旗艦級的商務本—第一代榮耀MagicBook V 14的發布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在擁有比主流輕薄本更優秀的做工設計、性能釋放和續航表現的基礎上,帶來了許多更智慧、更人性化的體驗,成為PC市場中一股強勁的新勢力。

      此次我們又拿到了該系列的第二代產品--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除了升級12代酷睿平臺帶來的更強悍的性能外,也讓人很期待它能夠在智慧化的交互體驗上帶來哪些新驚喜。

    01/ 外觀接口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的外觀延續了簡潔大方的時尚商務風格,ACD面機身均采用了航空級鋁合金材質,采用金屬陽極工藝著色,整機為深灰色調。

      B面的屏幕被一整塊玻璃覆蓋,屏幕四周的邊框都比較窄,屏占比不俗。

      屏幕是來自天馬的14.2英寸3:2比例、2520*1680分辨率、90Hz刷新率的十點觸控IPS屏,支持400nits亮度、100% sRGB色域、10.7億色,擁有同級中較為出色的顯示效果。并且,它還通過了三重護眼認證:德國萊茵硬件低藍光、無頻閃護眼認證、國家眼科中心護眼認證。

      在強光下可以隱約看到屏幕頂部隱藏的數顆傳感器,包括500萬高清廣角雙攝、IR紅外攝像頭、多點TOF傳感器等,將為更多智慧功能提供支持。

      鍵盤右上角為榮耀MagicBook經典的指紋電源二合一按鍵,做了防誤觸的凹陷設計,并且需要長按才會生效,基本避免了誤觸息屏或者關機的問題。

      鍵盤采用1.5mm長鍵程、全尺寸鍵帽,觸感細膩,按壓回彈有力,支持三檔背光調節。

      觸控板的尺寸不小,觸摸手感也十分順滑,支持多指快捷手勢操作。觸控板內置NFC感應單元,支持一碰完成手機與電腦互聯。

      機身左側有分別為多功能USB-C、雷電4接口和一個音頻接口,其中雷電4接口支持40Gbps傳輸速率、100W PD充電、15W反向充電、以及最高8K視頻輸出。

      機身右側為3.2 Gen2速率的USB-A和HDMI 2.0接口。

      四個麥克風采用了邊緣陣列式設計,增大目標方向上拾取人聲的信噪比,聲音更清晰,即使5米遠的距離也能清晰拾音,提升在線會議時的體驗。

      D面可以看到比較大面積的進風格柵,底殼與上半機身的接縫也很均勻。左右下角也是一對揚聲器開孔,加上鍵盤兩側的開孔組成了四揚聲器陣列,外放音效清晰立體洪亮。

      隨電腦附帶了一個100W的氮化鎵充電器,體型在同等瓦數下算是比較小巧的,便攜性不錯。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預裝正版Windows 11 操作系統和價值748元Office家庭和學生版,第一時間滿足了用戶的日常使用和辦公需求。在生產力提升方面,Windows 11系統升級了界面簡潔的UI 和貼靠布局,支持以語音輸入方式的進行文字錄入,大大提升寫稿效率。

      針對初學者用戶,Office 2021加入了不少原先Microsoft 365才有的高級創作素材&模板,只要輕擊“新建”按鈕,我們就能在數以千計的豐富圖標、優質模板、更多字體等高級創作素材中進行選擇,每個人都能制作出精美的文檔和演示文稿。

      Windows11全新樣式的圓角風UI,帶來精美視覺效果和全新使用感受;新版窗口貼靠布局也帶來了更高效的多任務體驗,可以快捷的在不同布局中切換;虛擬桌面能以桌面為單位分組運行顯示不同的應用,還能分別為不同的桌面設置壁紙等等。

    02/ 特色功能

      ① 隔空手勢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內置多分區TOF傳感器,支持3種隔空手勢,左右手勢翻頁、左右手勢調節視頻進度,按壓手勢進行暫停和播放視頻。

      有了這個功能,在PPT或圖片翻頁時就不需要再借助鼠標或者翻頁筆了。特別是在一邊追劇一邊吃薯片零食的時候,手很油膩不方便操作,有了隔空手勢就不用擔心弄臟電腦了。

      ② 高清廣角雙攝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前置500萬高清廣角雙攝像頭,500萬感光單元,1440P分辨率,畫面分辨率是普通HD成像分辨率的4倍,支持90°超廣角拍攝,畫面范圍更廣,視頻會議、在線聊天,畫面更清晰,呈現內容更豐富。

      配合另外一顆IR紅外攝像頭,實現人臉解鎖功能,暗光下也能快速解鎖,與開蓋開機搭配,更為高效、安全。通過TOF傳感器,還能支持人走自動鎖屏,人來靠近喚醒,搭配人臉解鎖,充分保護工作和會議間隙時的個人隱私。

      ③ 榮耀分享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的榮耀分享,實現了PC與PC、手機、平板設備間免流量快速傳輸,最高可以達70MB/s ,并且可做到分享和傳輸不會打斷后臺任務的正常下載和上網瀏覽。

      ④ 換機克隆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的換機克隆,采用無線傳輸設計,不僅支持榮耀MagicBook間的數據遷移,而且還支持Windows 7/10以及Windows 11 64位系統平臺的其他品牌筆記本向榮耀筆記本電腦之間進行換機遷移,傳輸速度最高可達70MB/s。傳輸前通過預先設置安全加密協議,保障數據遷移的時候,隱私安全可以得到保護。

      ⑤ 多屏協同

      多屏協同功能,不僅可以與手機無縫協同,更能與智慧屏等大屏,以及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互聯互通。

    03/ 性能測試

      榮耀MaigcBook V 14 2022參數配置一覽:

      這次測試的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搭載了第12代智能英特爾酷睿 i7-12700H處理器, 其采用全新BIG.little異構設計,擁有8個性能核與8個能效核總共20個處理線程,頻率可高達4.7GHz。CPU-Z基準測試中,其表現甚至領先于11代酷睿桌面頂級型號i9-11900K,這一性能應對日常辦公以及專業軟件都不成問題。

      在CineBench R23跑分中,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獲得單核1733分、多核14041分,擁有出色的C4D渲染性能。

      榮耀MagicBook V 14最高配備NVIDIA GeForce MX550獨立顯卡,Time Spy顯卡跑分1860分,屬于適合運行輕度網游的類型。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全系采用16GB LPDDR5 4800MHz大內存,內存頻率 4800Mhz,相比4266Mhz,傳輸速率提升11%。

      硬盤型號是512GB的三星PM9A1,一款高端的PCIe4.0SSD固態硬盤,讀取速率可達6794MB/s,寫速率可達5092MB/s,對比主流PCIe3.0 SSD提升40%。

      此外,它在150G文件基準測試中,寫入速度直到106G才開始降到緩外的800MB/s,可以輕松應對大文件的連續讀寫。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雖然是定位商務的輕薄本,但它既然配備了獨顯,那就簡單測幾款網游看看,能不能滿足平時一些輕度的游戲需求:

      1080P高畫質下運行《CS:GO》FPS BenchMark平均140.35幀,畫面流暢穩定。考慮到這款游戲幀率對畫面延遲的影響比較大,實際玩還可以再適當降低畫質,進一步提升幀率。

      同樣在1080P分辨率下極高畫質運行《FIFA》幀率可達到100幀,流暢度表現也很好。

      在高人氣跨平臺游戲《原神》當中,榮耀MagicBook V 14在1080P分辨率預設低畫質下能獲得基本穩定在55-60幀的流暢體驗。

      總的來說,12代酷睿處理器讓榮耀MagicBook V 14具備了更專業級的生產力;而在MX550獨顯的加持下,筆記本的圖形渲染性能進一步提升,運行起多款熱門網游來也都游刃有余。

    04/ 散熱拆解

      在室溫25°C的條件下,使用AIDA 64單烤30分鐘FPU,CPU核心溫度98°C,功耗穩定在50W,P核頻率3.5GHz,E核頻率2.7GHz,性能釋放無疑是同尺寸下的頂尖水準。

      在雙烤CPU+顯卡環節,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可以輸出60W功耗(處理器20W+顯卡40W),表現同樣很不錯。

      表面溫度方面,榮耀MagicBook V 14在極限負載下鍵盤最高溫度47.6°C,高溫區域布局比較合理,避開了高負載游戲時常用的WSAD鍵位;D面最高溫度49.7°C,主要集中在進風口,下半部分的溫度并不高。

      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的拆解不算復雜,但需要用到T5六角螺絲刀。取下表面可見的螺絲揭開后蓋即可看到機身的內部結構,主板的空間利用率還是很高的。

      筆記本的核心散熱模組由雙風扇+兩個直徑8mm的熱管組成,均熱板完整覆蓋了南橋芯片、供電和顯存。

      LPDDR5內存和英特爾AX211均被焊在主板上,風扇左側下方位一個2280規格的三星PM9A1固態。電池容量60Wh,電池左右各為一組高音+低音的揚聲器。

    05/ 總結

      作為一款全能型的智慧商務本,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進一步強化了它的性能表現與商務屬性。它配備的“4麥克風+4揚聲器+500萬廣角前攝”的三件套,顯著提升了在線會議的表現;同時它在散熱能力上有了穩步增強,更加充分地釋放了12代酷睿平臺的強悍性能,帶來更為極致的生產力;在此基礎之上,隔空手勢和人走鎖屏/人來喚醒等特性的加入,更是實實在在地為商務辦公場景帶來高效的體驗。更重要的是,目前榮耀MagicBook V 14 2022的優惠售價在5999元起,而不像傳統高端商務本那樣高不可攀,特別適合年輕白領用戶們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