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由于工作需要,想要再為自己購買一款副屏顯示器,來滿足一些工作內容的擴展顯示,順便也能滿足我一些日常娛樂需求。其實我之前就曾為筆記本購買了一款便攜顯示器作為副屏,所以這次也就毫不猶豫地把目前放到的同品牌上。選來選去最終敲定了EHOMEWEI G3 Plus 17.3寸 畫筆版。
可能大家在看到我買了一款17.3寸的顯示器為發出疑問,畢竟這個尺寸在現在大屏盛行的大環境中,實在是有點太“小”了。但如果你仔細看我第一段的話就能明白,我買這個屏幕除了工作之外,還是要滿足我個人的一些娛樂需求,所以在移動性上它也要滿足。
便攜顯示器在目前來說,它的作用其實很多,而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它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最常見的,我們把它當作電腦的副屏(擴展屏)來用;
2、手機支持桌面模式,外接屏幕顯示更多內容,更像一臺電腦;
3、作為移動性的游戲屏幕,比如市面上Switch玩家;
4、攝像用戶,把便攜顯示器當作監視器使用;
5、大學生寢室連接mini主機,作為主顯示器使用。
而根據以上的功能性,我們可以先來確認自己的用途,再來確認自己所要購買的便攜顯示器。我個人是工作+娛樂,所以在市面上多款不同尺寸的便攜顯示器敲定了算是最大的一種規格:17.3寸,因為17.3寸這樣的尺寸在幾年前還被許多人當作電腦的主屏來用,所以如果拿它當副屏來工作它不會因為尺寸的問題而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它的尺寸也兼顧了娛樂的移動性。
外觀設計上,EHOMEWEI G3 Plus則是采用了三邊超窄邊框的設計,產品本身也僅重1050g,除了可以帶給我們極致的視覺體驗,也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移動性。而且為了更好地方便我們使用。產品采用了人性化設計的底座支架,可以實現0-90度多種角度的任何調節,讓我們可以解鎖更多的玩法,不再單單的局限于一種姿勢。
接口方面則是擁有兩個Type-c,一個MINI HDMI,一個USB,可以支持多種不同的設備接入,而且在兼容性方面也是很強,如windows、安卓、LinUX、Mac OS等。而且產品本身也是自帶兩個2W的揚聲器,可以讓我們在接入手機、Switch、PS4、PS5等設備時,獲得更好的音效。
屏幕方面EHOMEWEI G3 Plus它采用了一塊可觸摸式、240Hz、1080P IPS的屏幕,尺寸為17.3,擁有100%的RGB,10bit的色彩,以及電影級別的廣色域,并且每塊屏幕在出廠時也都是經過了專業的彩色效準。在我這段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我是深刻體驗到這塊屏幕的畫質,雖然它沒有2K、4K的分辨率,但1080P的分辨率在這塊17.3寸的屏幕上是完全夠用的。
而且為了讓我們可以獲得更好的畫質,EHOMEWEI G3 Plus它擁有HDR和MEMC運動補償技術,HDR技術可以讓畫面的明暗過渡更自然,且保留更多的暗部細節,使畫面不會出現過曝的現象;其次就是MEMC運動補償技術,可以讓我們快速的切換各種高幀率畫面,且不會出現拖影的現象,讓畫面在高速的動態下也能展現更多的細節。
同時為了呵護我們的眼睛,EHOMEWEI G3 Plus它的這塊屏幕也是擁有低藍光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屏幕的閃爍,以及過濾藍光,讓我們無論是在長時間的工作下,亦或是娛樂模式下,都可以有效的減少視覺疲勞。
工作時,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臺副屏,由于它擁有100%的ARGB,10bit色彩,所以它的顯示效果非常棒,而且最高500NIT的亮度,也能夠展示更多的細節,所以說不管你是文字工作者,亦或是圖片視頻工作者,它都可以勝任。
而且它本身作為一款可以觸摸的屏幕,我們在使用它作副屏查看一些素材時,通過手指就可以滑動、縮放,相對于我們使用鼠標操控來說,會有一個更好的體驗。同時EHOMEWEI G3 Plus它擁有10點觸控,還搭配了畫筆,可以讓我們作一些更精細的操作,比如標記文檔內容,畫一些圖案等,都是非觸摸的便攜屏不能比擬的。
娛樂時,240Hz的高刷,可以讓我們很好的游戲。就比如我,我是很喜歡把它當作手機的擴展屏來使用,當我用手機、平板連接上這塊屏幕時,我可以獲得更大的視野,更好的音效,無論是追劇,亦或者是游戲都可以有更好的體驗。而如果說你把它外接到你的Switch上,效果也是很不錯,由于我手里沒有設備,這里就不展示了。
而且在這段時間的體驗中,我覺得它非常適合大學生寢室使用,因它相對于市面上比較常見的13寸、15寸便攜屏來說,EHOMEWEI G3 Plus的17.3寸便攜屏更適合作為一個主屏來用,對于一些性能有要求的同學,配一個ITX主機,搭配上這款便攜屏,在寢室里絕對能夠擁有非常不錯的使用效果。而且在移動性它,它約1000g的重量完全不會成為出行的負擔。
總得來說,在這些天的使用過,我對于這款17.3寸的EHOMEWEI G3 Plus的感受是很滿意的,相對于我之前購買的15.6寸便攜屏來說,它更大的顯示面積讓我可以看到更多的內容,而且它還兼容了便攜屏的移動性,在大屏與便攜這兩個矛盾點中,是一個相對平衡的存在。
其次就是它的顯示效果非常棒,高色域,高亮度,高刷,以及不俗的色彩顯示,都給我帶來了很棒的視覺體驗,再加上它極窄的三邊框設計,也可以很好的讓我沉浸在屏幕中,增加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如果說你對這款產品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
系統599元!迷你電腦主機:極摩客G3上手評測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導語:
近年來,國產迷你電腦主機市場競爭激烈,各品牌紛紛涌現,爭相推陳出新。極摩客(GMK)最新發布的極摩客G3,以599元的首發價(原價799元)引發廣泛關注。本文將深入評測極摩客G3,揭示這款國產迷你電腦主機的性能、設計與應用領域,同時探討迷你電腦主機市場的潛力與未來趨勢。
迷你電腦主機的多樣選擇
準系統版的迷你電腦主機,是一種不搭載硬盤和內存的設備,需要用戶自行安裝。極摩客G3提供了多種配置選擇,包括準系統版、8GB+256GB以及16GB+512GB,它們的首發價分別為599元、899元和1199元。這種豐富的配置選擇,使極摩客G3成為“百元級”迷你電腦主機中的佼佼者,吸引了眾多潛在用戶。
性能出色的極摩客G3
極摩客G3搭載英特爾12代低功耗N100處理器,搭配16GB內存和512GB固態硬盤。
在性能測試中,它在魯大師的性能測試中獲得了405,877分的總成績,其中處理器分數高達182,095分。這意味著極摩客G3在日常任務和輕度多任務處理方面表現卓越。
散熱效果令人滿意
極摩客G3的散熱表現也令人滿意。在一項高負載壓力測試中,處理器的最高溫度僅達到79攝氏度,測試結束時穩定在74攝氏度,降頻次數為零。這一表現表明極摩客G3在處理高負載任務時能夠有效散熱,確保系統穩定性。
多功能應用領域
極摩客G3適用于多種應用場景。它能夠輕松勝任辦公任務、簡單視頻編輯,以及作為學習工具供孩子使用。其出色的解碼能力也使其成為一臺出色的影音播放設備。此外,極摩客G3的低噪音風扇設計使其在安靜環境中使用時幾乎無聲,不會干擾您的工作或娛樂。
適度游戲娛樂
盡管不是專業游戲主機,極摩客G3也能夠應對日常輕度游戲需求,如玩LOL等。然而,對于高要求的3A游戲,它的性能可能無法滿足,所以如果主要目的是游戲娛樂,可能需要考慮其他選擇。
出色的外觀設計
極摩客G3的外觀設計令人驚艷。其上蓋采用了激光蝕刻工藝,呈現出類似碳纖維的網格紋理,提升了整機的設計感和顏值。此外,極摩客G3還采用了徒手快拆設計,便于用戶自行更換硬盤和內存。機身內部還有防滾架設計,保護硬件安全。極摩客G3提供雅川青和雅丹黑兩種顏色選擇,同時支持VESA孔支架和VESA掛槽,可以實現多種安裝方式,增加桌面空間的使用效率。
豐富的接口選擇
極摩客G3提供了豐富的接口選擇,包括2個USB 3.2接口、2個HDMI接口、1個2.5G以太網接口和1個3.5mm耳機接口。這些接口滿足了各種日常需求,使其成為多功能的迷你電腦主機。
展望與未來趨勢
極摩客G3的發布代表著國產迷你電腦主機市場的嶄新機遇。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尋求性能強大、多功能、外觀出色的產品,這個市場預計將繼續蓬勃發展。
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創新和競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總結
極摩客G3以其卓越的性能、出色的外觀設計和豐富的應用領域,成為了國產迷你電腦主機市場的一匹黑馬。雖然不適合高要求的游戲,但在辦公、學習和影音娛樂方面表現出色。隨著這一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創新和產品推出,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極摩客G3的問世,為國產迷你電腦主機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未來的發展暢開了道路。
美國:萬萬沒想到,來了一趟中國,他們真要上天
(素材均為網絡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立即刪除)
導語: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中美兩國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全球創新競爭的焦點。最近的一次代表團訪問使美國重新評估了全球科技趨勢。在穿越中國科技巨頭的總部時,他們驚訝地發現中國在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的深刻研究和創新。這標志著科技領域的國際格局可能將迎來巨大的變革。本文將深入探討中美之間的創新競爭,以及全球科技發展的趨勢。
在當代科技領域,中美兩國一直是矚目的焦點。美國一直以來自信為全球科技領袖,然而,近期的代表團訪問卻顛覆了這種自信。他們親身見證了中國在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應用,有時甚至超越了國際水平。這并非巧合,而是中國政府巨大的科技投資、廣泛的人才儲備和與全球的緊密合作的結果。
然而,這一現象引發了一個更深遠的問題: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誰將最終占據領導地位?
這個問題的答案遠不止一個方面。首先,無論一個國家在科技領域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滿。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顯而易見,但要保持這一領先地位,必須保持警惕,實現不斷創新。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合作已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新引擎,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變得至關重要。
政府在科技發展中的角色也至關重要。一個國家的科技領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科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
美國以其頂尖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一直位于技術革命的前沿,但中國的政府支持和企業創新也讓其近年來迅速崛起。與其他國家在科技領域的合作也展現出中國的積極態度。
美國已經意識到,為了保持在全球科技中的領導地位,必須加強對科技研究的投入,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因此,中美之間的競爭不僅是一場挑戰,也是一個契機,推動全球科技發展邁入新的階段。
全球科技競爭對每個人都產生深遠影響。
科技的進步不僅改變了工作方式,還影響了日常生活,提高了效率,改變了就業市場,引發了隱私問題。在這場全球科技競賽中,停滯不前將意味著被淘汰。為了保持競爭力,國家和企業必須不斷創新,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觀點性分析:
當前,中美之間的創新競爭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美國一直以來被視為全球科技領袖,但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打破這一傳統。中國的科技實力越來越令人印象深刻,而政府的支持和合作精神也使其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在這一競爭中,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科技發展戰略。加強對科技研究的投入,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系將是維持領導地位的關鍵。與此同時,中國也需要繼續加強創新,推動科技領域的開放和合作。這將為全球科技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推動技術的進步,從而造福人類。
總的來說,中美之間的創新競爭是一場推動全球科技發展的驅動力。這是一場挑戰,也是一個機會,各國應共同努力,實現共贏,推動科技進步,為未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2023最值得推薦的液晶電視來了!海信電視E8K!來看他的參數
此篇文章為首發文章,其他賬號如出現相同文章,均為搬運
導語:
電視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選擇一臺出色的電視機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近來,我正準備為我的家庭升級電視,經過一番調查后,發現海信電視E8K在參數配置和畫質技術方面有著引人注目的表現。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海信E8K MiniLED電視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它為未來的電視體驗帶來了哪些新可能。
參數卓越
當我們選擇一臺電視時,參數配置通常是關鍵考慮因素之一。海信電視E8K在這方面表現出色。首先,它采用MiniLED顯示技術,這是目前高端電視標配的顯示技術,具有更小的光暈和更強的控光能力。此外,E8K配備了1008個分區(對于65英寸)和1056個分區(對于75英寸),分光區的數量代表了其卓越的控光能力,同時擁有1800nits穩定峰值亮度,為畫面呈現更寬的亮度范圍和顏色范圍。
這不僅提高了畫面的細節和層次感,還帶來更出色的觀看體驗。
畫質芯片的加持
然而,參數配置并非一切。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參數的實力,電視需要配備出色的畫質芯片。E8K搭載的國產唯一獨立畫質芯片——信芯X畫質芯片大師版,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與其他只搭載SOC機芯的電視不同,獨立的畫質芯片為E8K提供了額外的調校步驟。結合海信自主開發的ULEDX參考級影像技術平臺,它能夠智能感知周圍環境光的變化,自動調節畫面效果,確保白天清晰不過曝,暗夜有細節不刺眼的觀看體驗。
這意味著您無需擔心光線變化對觀看體驗的影響,E8K將始終呈現最佳的畫質。
音質卓越
除了畫質,音質對于電視機同樣至關重要。E8K在音質方面同樣表現卓越。75英寸的E8K搭載了7個發聲單元和77W大功率音響,此外還搭載了超潛重低音單元,構建多維空間聲場,同時加裝了兩個號角式音響喇叭,實現了側環繞發聲。這一設計不僅提供出色的音質,還解決了裝修帶來的音質沉悶問題,讓您在觀看電視時盡享沉浸式音質。
多種應用環境
E8K不僅在畫質和音質上出色,還在多種應用環境下具備強大的性能。對于影音愛好者,它支持幀綺映畫MAX能力、藍光解碼能力、NAS等一系列外設,并支持杜比全景音。這意味著在高品質畫質的基礎上,您可以獲得高碼率、高畫質、高沉浸感的觀看體驗。而對于游戲玩家,E8K還提供秒切游戲模式設計,允許自定義多項畫面參數,以確保畫面不撕裂,保持順滑和清晰,不傷眼。
無論您是享受電影還是打游戲,E8K都能提供出色的性能。
黑曜屏設計
最后,E8K的黑曜屏設計不僅外形線條簡約大方,擁有178°廣視角,還將屏幕反射率降低至2.37%,有效解決了電視屏幕鏡面反射帶來的問題。這意味著您可以在不受反光干擾的情況下欣賞電視節目,提供更佳的觀看體驗。
結語
總而言之,海信電視E8K MiniLED電視在參數配置、畫質技術、音質、多種應用環境和外觀設計等方面表現出色。
它不僅為未來的電視體驗提供了卓越的性能,還將成為2023年最值得推薦的MiniLED電視之一。如果您正考慮購買一臺新電視,E8K絕對值得您的關注。無論您是電影愛好者、游戲玩家還是音響發燒友,E8K都將為您帶來前所未有的觀看和聽覺享受。
觀點性分析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視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觀看設備,而是成為了家庭娛樂的中心。海信電視E8K的出現代表了未來電視的趨勢,它將更高的參數配置與卓越的技術相結合,為觀眾提
供更出色的視聽體驗。
MiniLED顯示技術、獨立畫質芯片、卓越音質以及多種應用環境的支持,使E8K成為了多功能電視的代表。
隨著4K和8K分辨率的普及,觀眾對更高的畫質要求也逐漸增加。MiniLED技術的采用使E8K的畫面更為細膩,具有更廣的亮度范圍和更豐富的顏色,提升了觀看體驗。獨立畫質芯片的加持使電視能夠根據環境光線智能調節畫面,確保在不同情境下都能獲得最佳效果。這種智能感知技術將來有望在更多設備上得到應用,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體驗。
音質對于電視觀看同樣重要,特別是對于影音愛好者。E8K提供了出色的音質,多維空間聲場的構建以及杜比全景音的支持,將音響體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這為觀眾帶來了更加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觀看電影和聽音樂更加令人沉浸。
多種應用環境的支持使E8K不僅僅是一臺電視,還是一個多媒體娛樂中心。無論您是影音愛好者還是游戲玩家,E8K都能滿足您的需求。秒切游戲模式和高畫質的支持為游戲玩家提供更加順滑和清晰的游戲體驗,而各種外設支持使影音愛好者能夠更靈活地享受多媒體內容。
最后,黑曜屏設計解決了常見的電視屏幕反射問題,讓觀眾不再受到光線影響。這種設計為電視的觀看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不再受限于光線條件。
綜上所述,海信電視E8K MiniLED電視不僅是一臺卓越的電視,還代表了未來電視的趨勢。它為觀眾提供了更高的畫質、音質和多功能性,是一臺綜合性能出色的電視,值得消費者考慮。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將繼續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驚喜和樂趣。
文作者:iblue2
半噸蘋果電腦”,近500斤的蘋果? ,按紅富士來算也能值不少,何況... ,嘿嘿,實際也差不多吧,臺式機+一體機+服務器+顯示器近40臺,再加其他本本啊,鍵鼠啊,包裝箱啊,湊湊吧,有半噸了, 。
家里沒礦,也沒中國彩票,窮屌絲一個,只是愛好,愛好而已。
都是二手收購的,要是一手一般礦二代也頂不住啊, 。
蘋果編年史
蘋果收藏品制造年度主要集中在1999到2006年,維基百科稱其為“New World”,“新世界”, ,其實相對現在也不算新了,但個人覺得那是一個承前啟與后,智慧與美貌爆發的年代。還有重要原因是存世量相對“舊世界”大的多,實用性低所以價格相對低, ,便宜,主要還是便宜,這個值得買。
G3系列
imac G3 海報
在1999年千禧年,當對著15寸CRT顯示器,雪白臥式主機,用著win me系統,聽著16300撥號上網,網絡螞蟻下下mp3,紅色警戒扔扔原子彈,星際爭霸show me the money時,看到imac g3是什么感受?這美讓我的價值觀都崩塌了,外觀、性能、設計、 主要是價格,賣2個腎遠遠、遠遠、遠遠不夠啊。
imac g3 橙色
橘色色蘋果IMAC G3, ,很香,很重,大概17公斤左右。主機與顯示器集成一起,15寸CRT顯示屏,也不比當時的顯示器大多少。最主要是顏色騷靚啊,半透明外殼,都不用開機,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imac g3 藍色
IMAC G3第二代產品了,顯示部分屏蔽罩拆除,更加透明,最明顯的特征是光驅改成吸入式,原來是彈出式的,側面擴展蓋板容易丟,這次索性取消了。
imac g3邦迪藍
這顏色是最蘋果的了,imac g3是喬布斯回歸后的首款個人電腦,半透明外殼設計和絢麗的色彩,上市后的頭 6 周就賣出了 27.8 萬臺,截至 1998 年年底銷量超過 80 萬臺,打破了蘋果當時的銷售記錄,拯救了當時奄奄一息的蘋果。
imac g3
水晶般的外殼, 內部電子元器件一覽無余,內外兼修的工業化設計,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一件藝術品。IMAC G3將蘋果帶入了亞克力透明裝飾時代。
imac g3 外殼色彩
imac g3還曾推出特別版,雪白版、藍點版、菊花版,集齊所有顏色,可以召喚神龍, ,最近某魚上還真有人賣全套的,神一樣的存在等待神一樣的買家啊。
imac g3鍵盤
主機收藏不起,就買點鍵盤充充數吧,
,依舊亞克力透明設計,自帶USB-HUB
imac g3第三方配件
外殼這么靚,銷量這么好,第三方商家也設計了許多配件來陪襯IMAC G3,大家一起發財嘛,
POWER MAC G3
POWER MAC G3外觀同樣采用亞克力裝飾,半透明磨砂材質搭配邦迪藍,外加這X把手設計,外觀設計超前當時電腦機箱好幾年
POWER MAC G3
側門打開,主板及內部配件一覽無余,更換升級方便, ,這就是蘋果,奢華,藝術,又實用
ZIP驅動器
仔細看POWER MAC G3照片的值友會發現,有一臺帶一個插口,但那不是3.5寸軟驅口,而是ZIP驅動器,儲存容量大大大于1.44M的軟盤,可惜價格比較高,沒有普及開來,慢慢也就消失了。
G3 CRT 顯示器
蘋果大屁股顯示器, ,真的大,真的重啊,沒到20KG但估計也差不多吧,那時候蘋果還算和諧,VGA接口其他電腦還能用用。
G3 液晶 顯示器
這款顯示器相對的存貨比較少,2000年左右哪來那么多面板啊,同樣的,透明亞克力設計,升降仰臥,自帶USB-HUB
G3 液晶 顯示器 背面
現在不是流行透嗎?十幾年前蘋果就透了, ,露、透、瘦, 好一款蘋果太湖石顯示器
powerbook G3
這筆記本還留有前世的樣子,黑黑黑,圓潤全集成,連商標還是老的彩虹蘋果。
ibook 貝殼
ibook 貝殼, ,新時代的味道瞬間滿滿,邦迪藍+透明外殼,大學里要是有這款本本,全校妹子都帶走, ,醒醒、醒醒~~
ibook g3
ibook g3相對中規中矩一些,方方正正帶圓角,為后面的本本外觀奠定了基礎。兩種屏幕尺寸,適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emate
emate牛頓系統, ,PDA時代又一個變形產品,全鍵盤,手寫筆,觸摸屏,無線上網卡,透明外殼...加強版PDA一只啊,可惜后來被喬幫主打入冷宮。同時代還有好多牛頓PDA,都好貴啊,收不起。
G4系列
imac g4
IMAC G4液晶時代的一體機,小名叫“臺燈”, ,現在還真有藏家把他改造成臺燈了,暴殄天物,留著給我收藏啊。一上市就通過可愛的造型和俏皮的廣告圈了一大堆粉,有15寸、17寸、20寸多個尺寸型號,大的太貴,到現在還沒收到, ,遺憾啊。
emac
學校用emac, ,為節省費用還是使用傳統CRT顯示器的一體機,但你考慮保護學生們的眼睛了嘛?連續打幾個小時游戲很傷眼睛的,
power mac g4
power mac g4突然失去了g3的色彩,沉穩起來了,畢竟設計公司要商務要低調
power mac g4 Quicksilver 二代power mac g4,快銀,更加商務更加穩重了,感覺這時期的蘋果進入了探索期,設計風格突變嚴重,仿佛聽到喬幫主在公司和設計師們吵架了。
g4 Mirrored Drive Doors
power mac g4 Mirrored Drive Doors,升華外星飛船外觀,鏡面還能補個妝, ,你這個為女設計師考慮的很全面啊。CPU為了性能也提到雙CPU,努力奔跑吧,電腦~
G4 CRT 顯示器
又是個工業設計典范,透明的大屁股顯示器, ,稀飯,稀飯。這顯示器開始使用蘋果供電又傳數據的一體接口,從此顯示器蘋果獨享。當然也可以花大錢買官方轉接器啦。
G4 液晶顯示器
家里有15和17的,實際產品還有23的,同樣是一體接口,要么改線,要么買轉換器,不然那就看看外觀吧。
G4 cube
G4 cube,神器小魔方,從工業設計角度來看,完美啊,這亞克力外殼,這開啟方式,這體積這造型...可惜它并不完美,噪聲、性能、功耗、散熱, ,一個真正遠觀的產品
mac mini
mac mini,蘋果小電腦主機,17*17*5cm左右的體積,比ITX主機還小,開創了蘋果一個新系列產品吧。鋁合金+亞克力,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CPU也是G4和INTEL共存,讓用戶有了一個新的選擇。
ibook g4
IBOOK G4外觀基本和G3一樣,唯一我覺得變化大的就是鍵盤材質換了,從半透明變成純白的了。
power book g4 Titanium
power book g4 Titanium,"鈦",蘋果公司將金屬引入筆記本的外殼制作中,不是普通的金屬,而是航空金屬鈦,輕便又牢固, 可惜,可惜有個缺點,價格貴且與其他分子難結合,掉漆嚴重,后來這款本本也就廢了。
power book g4
power book g4,因為姚明和小小子拍了個在飛機上用本本的廣告,所以本款按屏幕尺寸不同,12、15、17分別被稱為小飛機、中飛機、大飛機。蘋果本也找到了自己的設計方向,并不斷繼承發展了下去。
G5系列
imac g5
IMAC G5也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品,液晶屏幕和主機一體外加鋁合金腳,經后越做越薄并使用全鋁合金外殼。
imac g5 intel
imac g5 intel處理器版,處理器從G3到G5,性能有所增加,但卻提升不多,所以g5后期使用了intel處理器,從此蘋果和win系統可共生在一臺電腦上了,G5處理器版和intel處理器版很好分辨,屏幕頂端有攝像頭的便是intel版
power mac g5 哇,又一超經典的產品出現,POWER MAC G5,沿用G3和G4的四把手設計,材質全鋁合金,那蓋板,那厚度,握在手里那叫一個舒服啊。
power mac g5 水冷
為準確性能,大大提高CPU的頻率,普通風冷已經壓不住,一體化水冷成為了標配,圖上這款還是簡單的,最強款綽號“怪獸”,雙DDC水冷,這用料, 完美,這性能, ,給力, 但還是跑不過intel,后來G5處理器徹底被淘汰了
mac pro
MAC PRO可以看做加強版的POWER MAC G5吧,不僅僅是外觀上雙光驅的改變,CPU全面intel化,內存、顯卡也有大大提升。
mac pro
我家這MAC PRO還算是早期的,intel雙E CPU,內存2G*8... 在蘋果垃圾桶發售前還出了好多版本的,性能強勁,現在估計還有很多仍舊在視頻編輯、音頻處理行業使用。
服務器
蘋果服務器其實有好幾個品種,外觀和mac mini一樣但沒有光驅口的mac mini serve,
xserve g4
這款是另一款服務器,xserve,1U服務器,看下左側四硬盤,腦補下它的大小吧,xserve G4比較老,大概11公斤KG,使用的是G4處理器,相對性能差些。
xserve g5
xserve g5全面采用intel處理器,雙處理器,雙電源,重量達15KG,通電開機,風扇吹的像轟炸機一樣響,
,xserve G4 和G5的最大外觀區別是G4是四硬盤G5是三硬盤。
其他蘋果
Pro Speakers
傳說中的魚眼音箱,屬于哈曼卡頓的水晶音箱吧,接口2.5的,而且接口帶一個通電判定,接口比較特殊所以一般設備無法使用。還有一款魚眼音箱是配G4 CUBE的,USB接口,自帶小功放,但普通電腦USB電壓無法滿足要求,只能G4 CUBE才能點亮, ,又是一個保護主義。
ipod HI-FI
蘋果自家出的音箱,滿負荷可以地動山搖,配合自家ipod使用,也能3.5音頻外接,個人覺得還是挺不錯的,除了價格比較貴,
Isight
Isight,蘋果出品火線攝像頭,外觀有mac pro的風格,設計還是很精巧的,開關是旋轉攝像頭前部,自動打開內部鏡頭保護罩。
Airport
Airport,蘋果無線路由器,老款的果斷飛碟造型, ,里面拆開來自帶wifi網卡一張
蘋果噴墨打印機,國內相對來說比較少見,一般在日本銷售,其實是佳能代工,貼蘋果標志而已。
另一款彩色噴墨打印機, 想起我家曾經買的利盟打印機了,機子便宜,墨盒超貴,常年積灰用完體驗墨盒就歇了。
非蘋果產品
相當喜歡mac pro的造型啊,所以配個小主機、2.5寸移動硬盤、3.5寸移動硬盤都選了類似造型,
總結
蘋果“新世界”階段主要是G3、G4、G5系列,后來處理器慢慢都歸于intel,外觀也慢慢固定下來,這一階有突破性的創造,也就失敗的探索,總的來說蘋果將大量的工業設計融于到產品中去,形成了高顏值、高藝術、高性能,當然也是高價格的蘋果。反觀現在的蘋果電腦,感覺進入了一個設計低潮期,或許是技術提升遇到的壁壘,或許是因為喬幫主的智慧已不在了吧。
“新世界”階段還有許多經典的產品,蘋果20周年紀念版、ipod等等,還有很多亞型,都是值得收藏的,精力和資金有限吧,我還沒有收到。家里還有些雜七雜八的蘋果商品也沒有一一的展示,當然,“舊時代”的精品也是海量,價格貴不大敢涉足。
顯卡
眾值友還有什么想看的?家里老卡皇顯卡一箱子, ,其實以前有個原創已經曬過一次了。
本原創基本是一物一張圖,家里還有些蘋果原包裝,有想一看究竟的不?有想多角度甄別蘋果產品的不?多多支持,待我一件件原創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