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也要開始地鐵掃描安檢了!
上周五,市長亞當斯宣布,將在繁忙地鐵站安裝槍支探測儀,掃描進站乘客是否攜帶武器。
該項目還處于試點形式,目前已知的首個掃描系統在富爾頓街地鐵站,在試點結束后,將在全市的主要地鐵站安裝掃描系統。
亞當斯表示,如果有人拒絕掃描,將禁止乘坐地鐵。
據悉,這些掃描儀已經進行了數千次測試,每當乘客通過探測器,如果發現武器,檢測儀上就會出現一個紅框用來警示。
圖源NY Post,版權歸原作者
如果乘客攜帶如剃須刀、筆記本電腦一類物品,可能也會被檢測到。
這項掃描檢測室是隨機抽查,目前是約莫每10個人抽查一次,被隨機識別的乘客必須通過掃描儀或將隨身行李交給警察翻找。
圖源audacy,版權歸原作者
出于安全考慮,相關部門尚未公布掃描儀安裝地點的名單,但提醒廣大乘客應該做好準備,以后乘地鐵離不開掃描了。
圖源audacy,版權歸原作者
紐約市擁有472個地鐵站,在引入這項掃描儀后,預計可能會減慢每天近400萬乘客的流量。
小伙伴們對此怎么看?
次提醒中國公民注意美國入、出境檢查
近來,多名中國公民反映入、出美國邊境時被美邊境海關執法人員長時間盤問并查驗隨身攜帶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部分人員的電子設備被執法人員暫扣以做進一步檢查。
根據美國法律,美邊境海關執法人員有權對所有入、出境人員進行檢查,包括查驗其個人信息、入、出境目的和攜帶物品等,無須事先申請搜查令。美邊境執法人員無需懷疑即可搜查旅客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并可暫扣。
中國駐美國使館再次提醒擬赴美及在美中國公民,加強對美國入、出境規定的了解,合規攜帶物品,謹慎對待美執法部門盤查,必要時可要求聯系使領館求助。
中國駐美國使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和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
駐美國使館:+1-202-4952216
駐紐約總領館:+1-212-6953125
駐舊金山總領館:+1-415-2168525
駐洛杉磯總領館:+1-213-8078052
駐芝加哥總領館:+1-312-7800170
駐休斯敦總領館:+1-713-5219215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86-10-12308、+86-10-59913991。
(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
商務部網站本月30號發布的消息,發言人在當天就美國搜查在美中資企業一事答記者問。發言人明確表示,美方在近期曾多次對在美中企進行突擊搜查,對在美進行商務活動的中方人員進行盤查盤問,對手機、電腦等個人設備進行了查扣,對中企和商務人士構成了滋擾,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中企正常經營活動,嚴重損害中企對美投資信心。發言人強調,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堅定維護中企以及公民的合法權益。
事實上,類似的事件還發生在赴美留學生的身上,據我國駐美大使館網站發布的消息,駐美大使謝鋒在28號出席2024年中美青年新春聯歡活動上時,明確指出美方在沒有掌握到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對持有合法有效簽證的中國留學生采取了禁止入境、強制遣返、限制人身自由等措施。謝鋒大使進一步表示,倘若中美之間正常的人員往來,特別是教育交流合作都遭到政治化、工具化,兩大國的關系該如何維護?
據悉,我駐美大使館已就此事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嚴正交涉,停止以國安為借口,對中國留學生進行打壓限制,切實保障中國在學者、留學生的合法權益。只從表面上看,這是分別發生在商務、教育兩個不同領域的問題,可實際上,這背后反映的中美關系想要真正做到“止跌企穩”,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的艱難現實,以及拜登政府面臨著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越來越難以掌控“大國關系”與“對華強硬”之間的脆弱平衡。
其實針對中企、商務人員、學者、留學生的一系列針對性乃至于歧視性的行動,源自于特朗普時期出臺的所謂“中國行動計劃”及其擴散效應,即便該行動已經在2022年被美國司法部宣布終止,但是由此產生的余波至今還回蕩在美國社會內部,時不時的就會被美國極端對華鷹派拿來進行炒作。需要注意的是,一貫自我標榜維護人權的拜登政府,雖然在上臺之后就推動了終止“中國行動計劃”,但是對一系列后續事件卻保持著漠視態度。
一方面是中美關系在他的任內變得比特朗普執政時更加惡劣,拜登政府對“中國行動計劃”的反對,是基于對“人權”的條件反射,而非真的顧及到兩國關系。另一方面,面臨選舉壓力的拜登相比起上任之初,更擔心自己會被共和黨批評成“對華叩頭”。也正是因為拜登政府的沉默和縱容,導致華盛頓的極端對華鷹派勢力有足夠的底氣去破壞中美人文交流,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在中國吃癟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態勢在短期內,至少在美國大選結束之前都很難得到徹底扭轉。甚至會隨著美國大選的激烈程度加劇而加劇,畢竟在極端鷹派的眼中,任何能夠拿來進行煽動仇中反中抗中的議題都屬于可以炒作的范圍。
因此,在無法期待拜登政府主動出手進行內部整肅的情況下,中國能做的就只有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反制,確保有足夠的壓力能夠反饋給白宮,倒逼對方有所收斂,而中美關系也將在這種互相拉扯的極限狀態下尋求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