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給大家分享一個DELL平板電腦無法開機的案例分析,不良現象為外接電源與電池都無法開機,插入外接適配器電源燈都不亮,機臺直接寄回送修.
一.原因分析
1.為了能徹底的分析出原因,根據主板芯片類型找到類似的Intel芯片power時序,平板電電腦power時序與和筆記本不一樣,因為芯片類型有差異,所以上電時序也有變化,如下圖所示:
2.用示波器量測不良主板相關時序,發現不良主板SLP_S4沒有發出,下圖黃色線為SLP_S4,藍色線為PWRBIN#,通過量測PWRBIN#有跳變但是SLP_S4無反應.如下圖所示:
3.查詢電路SLP_S4#是由CPU發出,此信號主要控制相關的power,當此信號沒有發出將會導致無 法開機.
4.通過萬用表量測此信號沒有短路也沒有open,懷疑跟有可能根制程有關,所以先使用BGA拆 焊機對CPU進行加熱,加熱后測試依然不開機,最后不良主板更換CPU之后TEST PASS, 目檢 CPU本體無外觀等不良,如下圖所示:
二.分析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不管維修筆記本還是平板電腦最好要懂得最基本的芯片工作原理,因為每一個主板平臺不一樣上,相關時序也不一樣,量測時序時一定要采用示波器抓取,這樣才不會誤判,如果量測出信號沒有發出來則需要使用萬用表配合量測一下信號有沒有open或short.
備注: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多關注我的頭條號:跟我學電腦,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點贊和評論。
、發展簡史 等離子體顯示(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 PDP)是利用氣體放電原理實現的一種發光平板顯示技 術,故又稱氣體放電顯示( GasDischarge Discharge Display)。按工作方式的不同,PDP 技術可分為直 流型等離子體顯示(DC-PDP)和交流型等離子體顯示(AC-P DP)兩大類。 AC-PDP 技術于 1964 年由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兩位教授發明。
70 年代初,美國率先實現了 10in 512×512 線單色 AC-PDP 產品的量產,成為所有平板顯示技術中最先實現批量生產的技術。因與陰極射線管(CRT) 相比具有顯示清晰、無閃爍、無畸變、無 X 射線輻射、驅動電壓低、結構緊湊 、可靠性高、耐震動、耐 沖擊、工作溫度范圍寬,且適當加固即可滿足軍工要求等優點,AC-PDP 產品被美國軍方定為軍用顯示的重 點。
70 年代末日本富士通公司和美國 IBM 公司分別開發了有 MgO 保護層的第二代單色 AC-PDP 產品,使用 壽命達到 1×104 h。20 世紀 80 年代初美國 IBM 公司采用集成驅動技術和標準接口技術開發了第三代單色 AC-PDP 產品,使工作壽命突破 10×104 h。之后,產品向大顯示容量和和高分辨率方向發展,實現了對角 線達 1m 以上的大面積顯示。1986 年美國開發了對角線達 1.5m 顯示容量為 2048×2048 線的大型單色 AC-PDP 產品。
80 年代后相繼推出了低功耗低成本灰度顯示(256 級)的第四代單色 AC-PDP 產品。彩色 AC-PDP 技 術的研發工作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才突破彩色化的亮度、壽命、驅動等關鍵技術。1993 年日本富士通公司首次進行 21in640×480 像素的彩色 AC-PDP 產品的批量生產,揭開了彩色 PDP 通向規模 生產的序幕。1994 年三菱公司開始 20in852×480 像素彩色 AC-PDP 產品的批量生產。首次使真正的 16:9 寬屏幕壁掛電視進入實用化。1997 年日本的三菱、先鋒、NEC 等公司和荷蘭的 Philips 公司也開始了 40in 和 42in 彩色 AC-PDP 產品的批量生產。 DC-PDP 技術于 1968 年由荷蘭發明。
70 年代初美國發明了自掃描式(SelfScan)的 DC -PDP 產品。但 都因工藝復雜等原因未能實現真正的批量生產。80 年代初日本松下公司利用全絲網印刷技術開發了結構簡 單的 DC-PDP 產品,并率先實現了批量生產。80 年代中各公司又開發了全集成化和標準接口的第二代單色 DC-PDP 產品。1986 年世界上第一臺便攜式計算機的顯示屏就是使用了 10in 級 640×480 線的單色 DC-PDP, 此時單色 DC-PDP 產品幾乎占據所有便攜式計算機市場,年產量達 100 萬只。80 年代后日本開發了超薄型 輕量化的第三代單色 DC-PDP 產品。90 年代初日本又開發了無需充汞的第四代 DC-PDP 產品。
彩色 DC-PDP 技術的研發開始于 80 年代初。80 年代末日本 NHK 公司發明了脈沖存儲式 DC-PD P 技術。90 年代初突破 了彩色化的關鍵技術 。1993 年 NHK 公司率先開發了 40in 彩色 DC-PDP 樣品。1994 年松下公司首先實現了 字符式多色 DC-PDP 產品的批量生產,1995 年又開始進行 26in 彩色 DC-PDP 產品的批量生產。 二、基本原理和特點 1、PDP 的發光原理 單色 PDP 是利用氣體產生放電(形成等離子體)而直接發射可見光來實現顯示的,其顯示色一般為放 電氣體的特征色,如橙色。彩色 PDP 相同于熒光燈原理,利用氣體放電產生紫外線轉而激發光致熒光粉而 間接發射可見光來實現顯示的,使用三基色熒光粉就可以實現多色或全色顯示。
但是,無論單色還是彩色 PDP,其主要工作機理都是基于惰性氣體在一定電壓作用下的氣體放電現象。 單色 PDP 中放電氣體常用 Ne-Ar 混合氣體。產生放電時,氣體內部最主要的反應是 Ne 原子的電離反 應。由于受外部條件或引火單元激發,氣體內部已存少量的帶電粒子,其中電子被極間電場加速并達到一 定動能時碰到 Ne 原子,使其電離導致自由電子增值,如此繼續形成電離雪崩效應。在 Ne 氣體中加入極少 量 Ar 氣體只是利用 Ne 和 Ar 之間的一種電離反應來提高混合氣體的電離截面,以加速電離雪崩。伴隨這 種氣體電離雪崩過程,電子加速后與 Ne 原子碰撞也會使 Ne 被激發至更高能級但又不穩定的激發態 Ne。這 種激發態(10-8S)的躍遷就產生顯示所需的發光,輻射峰值波長為 585.2nm,所以單色的顯示色一般為 Ne 氣體的特征色,即橙紅色。 對彩色 PDP 而言,常用的放電氣體為 Ne-Xe 或 He-Xe 混合氣體。其放電過程與上面所述的 NeAr 混合氣 體相似,只是在伴隨氣體的電離雪崩過程中,電子被加速后也會與 Xe 離子碰撞形成 Xe 的激發態 Xe。這種 激發態最終躍遷至 Xe 的基態時,也就產生了 147nm 波長的真空紫外線 ,用此激發熒光粉產生出三基色可 見光,即可以進行彩色顯示。
2、限流技術與 PDP 的分類 PDP 中氣體放電一股工作在伏安特性曲線的正常輝光區,因為該區放電穩定,功耗較低。為達到穩定 放電,避免進入大電流的弧光放電區而燒壞顯示器件,PDP 中的放電電流必須進行一定的限制。目前實用 的限流技術有兩種,即電阻限流技術和電容限流技術。利用電阻限流則形成直流型等離子體顯示技術 (DC-PDP);利用電容限流則形成交流型等離子體顯示技術(AC-PDP)。前者放電氣體與電極直接接觸,電 極外部串聯電阻作限流之用,發光位于陰極表面,且為與電壓波形一致的連續發光。后者放電氣體與電極 由透明介質層相隔離,隔離層為串聯電容作限流之用,放電因受該電容的隔直作用需用交流脈沖電壓驅動, 為此無固定陰極和陽極之分,發光位于兩電極表面,其為交替呈脈沖式發光。此外,另有一類稱作 AC/DC 混合型 PDP 技術,其本質只是利用 AC 放電作引火的 DC-PDP 或利用 DC 放電作選址的 AC-PDP。
3、PDP 的主要特點 與其他平板顯示技術相比,PDP 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易于實現大面積顯示 (2)全色顯示(利用紅、綠、籃三基色可實現 256 級灰度) (3)伏安曲線非線性性強,閥值特性好 (4)具有固有存儲特性(顯示占空比為 1,可實現高亮度) (5)對比度高(彩色 PDP 產品已實現 300:1) (6)視角大(160 度,為所有顯示技術中最大的) (7)色純度極好(相同于 CRT) (8)壽命長(單色 PDP 產品已達 10×104h 以上,彩色 PDP 產品已實現 3×104h 以上) (9)器件結構及制作工藝簡單,易于批量生產(投資成本小于 TFTLCD,投資回報率相同于 CRT) (10)環境性能優異(可滿足美國軍用 MI L 標準) 4、彩色 PDP 技術。
彩色 PDP 技術按工作方式不同也分 AC 型和 DC 型兩大類,但無論何種方式和結構,彩色 PDP 都是由數 十萬至數百萬個如圖 1 所示的氣體放電單元組成。這些放電單元是在兩塊玻璃基板之間用許多障壁將放電 空間分隔而成的。每個顯示單元都設有一組電極,并按一定排列形式涂敷有紅(R)、綠(G)、藍(B)熒 光粉。
放電單元內充入一定壓力的惰性氣體。當在被選單元的電極上加上一定電壓時,其中的氣體即產生 放電,放電時所發射的紫外線激發該單元按一定方式進行控制 ,并完成三基色的空間混色,即可實現彩 色顯示。 現在用于研究開發彩色 PDP 技術并達到實用化產品的主要有三種類型,即表面放電式 AC-PDP、對向放 電式 AC-PDP、脈沖存儲式 DC-PDP。表面放電式 AC-PDP 是目前彩色 PDP 研究開發及批量生產的主流技術, 下面進行重點介紹。
表面放電式 AC-PDP 器件的典型結構如圖 2 所示。前基板上用透明導電層制作一組平行并由 X 電極和 Y 電極組成一對顯示電極,為降低透明電極的電阻,在其上面制作一層金屬電極如 Cr-Cu-Cr,又稱匯流電極。 如同單色 AC-PDP 器件一樣,電極上覆蓋透明介質層和 MgO 保護層。
后基板上先制作一組平行的選址電極, 其上覆蓋一層白色介質層,作反射之用。在白色介質層上制作一組與選址電極平行的條狀障壁,其高度約 100um、寬度約 50um。條狀障壁既作兩基板之間的隔子,又作防止光串和電串的之用。之后在障壁的兩邊 和白色介質層上分別依次覆蓋紅、綠、藍三基色熒光粉 。三基色熒光粉分別為紅色 R:(Y,Ga)BO3:Eu, 綠色 G:Zn2SiO4:Mn,藍色 B:BaMgAl14O23:Eu2+。
兩基板以兩組電極正交相對位置,四周用低熔點玻 璃封接,排氣后充入 Ne-Xe 或 He-Xe 混合氣體即成顯示器件。 選址電極與顯示電極的每一對 X 和 Y 電極正交即為一個放電單元顯示單元,每三個連續排列的紅、綠、 藍三色顯示單元組成一個彩色顯示像素。顯示單元的維持放電是在其對應且為同一前板上 X 和 Y 顯示電極 間進行的,故稱表面放電式,后基板的選址電極僅作顯示單元的選址之用。
該結構的主要特點是顯示發光 為反射式,可大大提高像素的亮度。 氣體放電為表面式而遠離熒光粉,降低了放電電離子對熒光粉的轟擊,提高了工作的壽命。表面放電式 AC-PDP 動態工作時一般采用選址期與維持期分開的驅動方法(ADS 技術),同時為了達到全色灰度顯示(即 每個顯示單元實現 256 級灰度)采用每幀顯示由 6 到 8 個子幀組成的子幀驅動技術,子幀的維持時間以相 對亮度比 1:2:4:8:16:32:64:128 設定。
三、創維等離子彩電說明: 目前創維等離子彩電已經實現了批量化生產,PDP 產品的國產化攻關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出了數 個系列質量質優價廉的 PDP 顯示器和電視機。上市銷售的產品有采用 LG 公司技術的 40 吋 4:3 屏幕和采 用三星 SDI 公司技術的 42 吋 16:9 屏幕兩種。前者使用“雙掃描技術”(這里所說的“掃描”指的是顯示 屏驅動板在電視機中的布局和數量),后者使用“單掃描技術” 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這兩種顯示屏采用 的都是 AC-PDP 技術。
創維 40PDP6 組成示意圖(后視圖)
創維 PDP 電視組成框圖:
創維 PDP 等離子電視的維修:
一. 圖象問題 此類問題占據了故障的絕大部分,這些問題具體分為: 1. 將 PDP 顯示屏進入工廠模式后,讓 PDP 顯示屏分別顯示白場,綠場,藍場,紅場半屏有豎條 暗線(即在的半屏區 A 或 B 內,出現了豎條,在普通的圖像也能看出,如下圖)。此類問題的 原因,有可能是屏壞, 也有可能是 X 驅動板引起的問題。我們知道,X 驅動板共有四塊,即 X1 ,X2, X3 ,X4 它們對應的顯示屏的四部分,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如若顯示屏右上部 分有豎條,就可能是右上部分的 X2驅動板 壞了,我們可以把此 X2驅動板取下,若發現此時右 上區域還有豎線,那么,我們可以斷定,是顯示屏壞了。如果右上部分為黑屏,這就表明, 此部分的顯示屏是好的,我們可以更換 X2 驅動板 ,就可以解決有豎條的問題,同理,其它 區域的豎條,我們可以通過換相應的 X 驅動板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故障的引起,也有可能 是因為 X 驅動板與邏輯板的連接有問題,即有可能是數據線接觸不良,或數據線內部有短路 或者斷路存在,在更換好的 X 驅動板后,若仍有豎線,我們就應該檢查相應的數據線,然后 嘗試更換好的數據線。
圖象異常,圖象不良,白場黑白相間,字符異常,綠場藍場閃爍,菜單,字符抖動。此類問題絕大 部分由 Vsc 板引起。我們首先考慮換 Vsc 板,如果還不能排除,我們可以換邏輯板。需要注意線材的連接。 尋址驅動器 (X) 尋址驅動器 (X) 顯示面板 640XR,G,BX480 公共維持 驅動器 (Z) 掃描維持、 驅動器 (Y) VS(180V) VA(80V) V set-up (275V) 圖像處理 邏輯 & 掃描控制器 (控制器板) RGB(24bit) VSYNC HSYNC BLANK DISPEN VS +5vdrv +15vdrv VA VA Vsb VSetup VS +5V +15V +5V +15V +5V +15V +5V +15V DATA ( 41PIN ) 電源板 (AC-DC, DC-DC) 視頻掃描 變換 & 音頻功放 外接信號接口 (VSC板) EMI 濾波盒r AC 輸入 R/L V/R/L DVD PC (Spk.) PDP調諧器 PDPTV6 Control & RGB/HV, RL(25pin) V/R/L DVD PC ANT PC/DTV DTV +5V ST 5V +9V +32V 電源 AC 輸入 +5Vcntl VSb(75V) PDP模塊 尋址驅動器 (X) 尋址驅動器 (X) 顯示面板 640XR,G,BX480 公共維持 驅動器 (Z) 掃描維持、 驅動器 (Y) VS(180V) VA(80V) V set-up (275V) 圖像處理 邏輯 & 掃描控制器 (控制器板) RGB(24bit) VSYNC HSYNC BLANK DISPEN VS +5vdrv +15vdrv VA VA Vsb VSetup VS +5V +15V +5V +15V +5V +15V +5V +15V DATA ( 41PIN ) 電源板 (AC-DC, DC-DC) 視頻掃描 變換 & 音頻功放 外接信號接口 (VSC板) EMI 濾波盒r AC 輸入 R/L V/R/L DVD PC (Spk.) PDP調諧器 PDPTV6 Control & RGB/HV, RL(25pin) V/R/L DVD PC ANT PC/DTV DTV +5V ST 5V +9V +32V 電源 AC 輸入 +5Vcntl VSb(75V) PDP模塊 2. AV 無信號。
此類故障換 Vsc 板便可解決。 自動待機;不開機;或自動關機。 此類問題絕大部分是由電源板引起,電源板共提供五組輸出電壓, 它們的標準值是:1 組=5V 電壓,2 組=15V 電壓,Va=65V,Vs=176V,Vset-up=210V,在修理時,我們需要先 用萬用表測電源板工作時的輸出電壓是否正常,如果發現異常,那么我們先檢查電源板。如電源板正常, 則再檢查 Vsc 板。
二.誤放電。 此類問題我們應該從 Z 板分析著手。Z 板位于電源板的右側。我們可以先測一下 Z 板上的三組電壓 5V,15V,Vs 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我們先查電源板,若依然電壓不正常則有可能是 Z 板存在問題,可 以更換 Z 板來解決。如果電壓正常,我們就需要換一下 Z 板。應該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時時保證 Z 板與 邏輯板的連接是否牢靠,檢查一下線材與板子的接觸是否良好。 注意事項: 一:在更換 X,Z 板時,一定要防止損壞板與 PDP 屏之間的連線。這些排線一般都硬而脆,一不小 心就會折斷,而排線一旦折斷即造成 PDP 屏的報廢,不可修復,因此連接時應該注意。
同時這些排線與 相應的電路板與排線的連接都有相應的扣具,在壓上扣具之前一定要檢查排線有沒有到位,是否有偏移 或有不到位的情況,如果排線沒有到位就強行關上扣具,則會對排線造成損壞! 二:在連接好各種電源連接線和其他線材后,開機之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仔細對照每條電源連接線兩端的插口的絲印,一定要做到每條線都一一對應。 2:在打螺絲釘時要注意防止電源線夾在電路板和螺釘支架之間,以防壓斷電源線或者造成電源線對 地短路。 3:要用萬用表檢查各個電源線插座上的電壓輸入點與地之間是否有短路,即要防止各個電壓對地短 路。 在仔細檢查以上一些事項后才可以接通電源開機。 PDP 電視常見故障的維修 1、電源開啟 2 ~ 3 分鐘后保護關機檢查流程:
3、不規則藍屏(放電不良),電源在 2~3 分鐘內關掉。任何時候開電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因:電壓低于 14V、15V 時,保護電路不起作用,此時,顯示單元放電不良,電源自動關閉。電源板該 繞組供電能力不足。而出現放電不良現象。X-BOARD(X 驅動板)三極管短路,保護電路過載。檢修: 用數字萬用表測量 15V 供電,檢查電壓變化,如果電壓低于 14V,就會出現不規則藍屏現象。電源打開或 關閉時,會出現這種現象。
去除所有的連接器,檢查電源板是否正常工作。X 驅動板有問題,就更換 X 驅 動板。電源板有問題,就更換電源板。 4、屏幕左上方 R 3/5 無像。(右上方的 X-BOARD): 原因:右上方的 X-BOARD 電壓沒達到 12V。右上方的 X-BOARD VA 電壓沒達到 70V。 檢修:檢查右上方的 X-BOARD 的 12V 電壓;檢查右上方的 X-BOARD 的 VA(70V)電壓;檢查電源板 供給右上方的 X-BOARD 的 12、VA(70V)電壓。
經查為右上方的 X-BOARD VA(70V)導線開路。 5、屏幕左上方為粉色。(右上方的 X-BOARD): 原因:左下方的 X-BOARD 電壓沒達到 12V。 檢修:檢查左下方的 X-BOARD 的 12V 電壓。檢查電源板供給左下方的 X-BOARD 的 12V 電壓。經查為 左下方的 X-BOARD 12V 導線開路。
6、屏幕分為上下兩部分,并出現豎條紋: 原因:P13 連接器開路或 P13 連接器接觸不良。檢修:檢查 P13 連接器是否接觸不良和 P13 連接器的信號。 最后重新裝配 P13 連接器即可。 7、當連接到視頻輸入端時,圖像不良。(Y 信號靈敏度低): 原因:主要是視頻開關不良,本機的視頻開關為 IC203(VPC3230D),同時該 IC 也是彩色解 碼,可先查該 IC 的外圍元件如 X201 等,最后查為 IC203 不良,代換后正常。
板電視有液晶顯示屏和等離子顯示屏2種顯示方法,但這2種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等離子顯示屏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電壓來激活顯示屏內顯像單元內的特殊氣體,使之產生紫外線來激發磷光物質發光,顯示出圖像。而液晶電視則是通過電壓來改變液晶面板的薄膜型晶體管行成的電容電壓大小來改變液晶分子的扭曲度,使背光源通過的光亮度多少,每一個像素顯示的亮暗不同,再通過色片加上色彩,形成一副完整的彩色畫面。
在檢修液晶電視的時候,要對機子內部的結構了解。機子內部有電源板、數字板、功放板、逆變器、顯示屏幾部分組成。
1、三無、不開機檢修方法:
在檢修三無、不開機的故障時,要看指示燈是否是亮的,如果是亮的可以確定電源板上的副電源是正常的。電源板的輸出插頭是一個標準設計,根據屏幕的大小,輸出排列有2種。如圖:
通過以上2種排插的對比,就可以發現有3個引腳是一樣的,有這樣一個共同點就可以很好的便于分析維修。
在檢測+5V輸出是正常的時候,就可以檢測開關機控制腳(2腳),是否是高電平開機狀態。如果是低電平,說明CPU是處于待機狀態或者是有故障,可以按機子上的節目上升鍵,看控制電壓是否會變為高電平,如果變為高電平,說明CPU原來是處于待機狀態。如果不變為高電平,說明CPU部分有故障,予以維修或者更換數字板。
當開關機控制腳是高電平時,檢測3腳輸出的+12V電壓,7、8腳輸出的+24V是否正常。沒有+12V和+24V輸出時,電源板的主電源部分有故障。維修電源板或者更換。
2、有聲音,沒有圖像的檢修方法:
檢測+12V和+24V有正常輸出后,沒有圖像的故障時,可分為背光燈亮的黑屏故障和背光燈不亮的黑屏故障2種。雖然都是黑屏,沒有圖像,檢修思路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3、背光燈不亮的維修方法:
檢測有+24V輸入到逆變器,再檢測控制逆變器開關控制電壓是否是高電平。如果不是高電平,是數字板上控制逆變器開關控制的電路或者是軟件有問題,予以維修或者更換數字板。如果是高電平時,逆變器是要正常工作,輸出高頻高壓來點亮背光源的背光燈。看背光燈是否亮時,可以從前邊看到灰蒙蒙的亮光。從后邊的背板小孔處,可以看到奶白色的燈光。如果是高電平,燈光還不亮時,大部分是逆變器壞。但是,也有是燈管壞,逆變器保護,沒有高壓輸出造成的黑屏。
還有一種是開機瞬間,可以看到顯示屏上有燈光閃一下就滅掉的故障,是逆變器壞或者是燈管不良造成的。如果是逆變器壞,燈管亮一下很快就滅掉。如果是燈管有問題,燈管在熄滅的速度上,會比逆變器壞燈管熄滅的速度慢一點點。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分辨出來的,要分清是哪一部分壞掉造成的,是要在開機的瞬間仔細觀察,總結經驗,才可以準確判斷。
4、背光燈亮無圖像的檢修方法:
檢修背光燈亮,有聲音,屏幕上沒有圖像的故障,可以分為2個部分。一種是邏輯板故障,占90%。一種是數字板故障,占10%。 在檢修此故障時,要先從數字板的信號輸出端口開始,信號輸出端口上有圖像信號和顯示屏供電。先檢查顯示屏供電(顯示屏供電有+5V和+12V兩種)。如果沒有供電,就是數字板上的供電控制電路有問題,檢修或予以更換數字板。如果有電壓,檢測排插口的信號輸出電壓(低壓差動信號的電壓大多在0.6V-1.5V之間),如果有電壓不在這個范圍內,說明數字板有問題,予以維修或更換。如果電壓在范圍內,說明數字板是好的。是邏輯板有問題。檢修邏輯板的時候,大部分是邏輯板上的供電保險管阻值變大或者是斷掉。
現在使用的32寸、37寸中華屏,邏輯板上的保險管阻值變大的很多,大多變化到幾歐姆或者十幾歐姆。如果是保險管故障,可以檢測后級電路的對地電阻,來確定是后級短路造成的還是保險管本身造成的。檢測后級電路沒有短路時,可以用3股細線焊接在保險管的兩端(不要直接短路)進行修復。如果后級電路對地阻值很小,說明后級電路有問題,只有更換邏輯板(因為現在邏輯板的電路沒有電路圖,很難進行分析)。
5、圖像有干擾的檢修方法:
現在圖像有干擾的故障很多,故障部位很難分清在哪一部分。可以通過現在現有的條件可以吧故障部位進行壓縮,最終找到故障點。在檢修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信號的流程,只有對信號的流程清楚了,才便于分析故障部位。由于現在電路發展的速度很快,就以11系列為例(市場占有量比較大)。
整體圖像流程框圖:
檢修時要利用字符、AV輸入端口來進行判斷。圖像上有干擾要先看字符上面是否也有干擾。
故障一:圖像有干擾,字符上也有干擾。
故障部位可以壓縮到邏輯板、屏信號連線、數字板信號輸出電路。因為字符是從最后一級CPU電路插入進去的,所以只有懷疑后級電路。現在遇到屏連接線接觸不良的最多,出現不定時花屏的故障。如下圖:
數字板有問題造成的故障(字符上面也有干擾):
故障二:字符正常,圖像有塊狀、點狀干擾。
字符正常,說明后級的電路是好的,可以利用視頻的輸入端口來進行壓縮故障部位。先從YPbPr輸入信號,沒有干擾。再從AV端口輸入,圖像出現干擾。就可以把故障范圍壓縮在圖像增強處理部分。由于圖像增強處理IC和幀存儲器之間傳送的是數據包信號,不是數據流信號。如果有一條傳送圖像信號的連線出現斷線或者連線阻值增大,就會對信號進行衰減,使信號不能通過,造成信號丟失,就會造成圖像錯層現象(數據包在傳送的時候,就像壘磚墻一樣,一塊一塊的來堆積,有一塊丟失了,只有用別的來頂替)。
例如:幀存儲器假焊造成的故障:
如果控制存儲器的控制信號斷了,沒有了控制信號,就會出現好多奇怪的故障,甚至沒有圖像。例如:控制信號線斷,就出現下面的這樣一種現象。
維修注意事項:
在檢修斷線的故障時,是要非常細心的。特別在測量連線的阻值時一定要注意,有的連線和其他連線的阻值只錯有2Ω左右,不要小看這2Ω電阻,對信號的衰減是特別大的。因為它不是一個純電阻,而是電路中有接觸不良的地方產生的一個電阻,可以有電流電壓通過,對數字信號脈沖是有很大的阻礙,使數字信號不能通過。測量線阻時,不要用萬用表上的短路報警檔,因為這個檔在50Ω左右還會報警,有的甚至在100Ω左右一樣報警,給你一個假象,走很多彎路。最好用數字萬用表的小檔位測量是比較準確的。
故障三:圖像全部是花點狀。
出現這樣的故障是數據流有問題,數據流編碼錯誤造成的。如下圖:
看圖片,可以看到字符是正常的,就把故障壓縮在顯示格式變換的上游電路。從圖像顯示的故障現象,判斷在視頻解碼器電路。因為,圖像增強處理電路產生的故障是塊狀的,不是細碎的。
此故障是由于視頻解碼器內部的數字編碼電路有問題,造成的故障。此樣的故障已經遇到有好幾例。可能是用戶在開機狀態下拔插AV端子插頭,由于2個設備之間可能產生有電位差,在拔插的瞬間有打火發生,通過電路直接進入視頻解碼器,把內部電路損壞。
有一臺32V70的機子,主、子畫面全部都是細碎的花屏。為什么會主、子畫面全部是這樣的現象,從電路可以分析,從AV輸入的視頻信號一分為二,直接送入主、子畫面的視頻解碼器。如果有打火,就會直接把2個視頻解碼器同時損壞,造成主、子畫面同時出現細碎花屏的故障。
故障四:圖像上有扭曲狀或者網紋干擾。
在圖像上有扭曲或者網紋干擾時,不要再向數字電路部分考慮,數字電路是不會出現扭曲的,只有象馬賽克一樣的塊狀干擾。出現這樣的故障時,先用AV試機,圖像一切正常,只有懷疑中放、高放電路。例如:TV無圖,AV正常。
此故障在檢修時,先用AV試機一切正常。檢修中放電路也是一切正常,更換了視頻解碼器,故障依舊。在檢測從中放輸出的視頻信號到視頻解碼器的電路時發現,有一個穿板的銅眼阻值無窮大,應該是0Ω。將銅眼穿線焊接,故障排除。為什么一個銅眼斷會出現如此大的干擾,分析電路,斷眼正好是緩沖放大三極管的基極,由于銅眼開路,使三極管的基極處于高阻抗輸入狀態,機內的干擾通過三極管的基極傳入、放大,最終出現此樣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