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成都高新區一名技術人員需要對全區的環保水務數據進行分析。大氣、水、土壤……..在電腦上的一張高新地圖里,實時顯示著當前成都高新區的環保水務情況的數據。哪個企業環保水務監測設備未開啟、哪里空氣質量異常,在這張“圖”上一目了然。
當天,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獲悉,該局在全國領先建成環保水務智慧監管平臺,并正式上線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通過整合全區30多個系統,繪制“一張圖”,實現11項環保水務業務統一監管,形成“線上千里眼監控,線下網格員聯動”的環境監管新模式,提升監管效能,打造了環保水務監管的“成都高新”模式,開創生態環境治理新格局。
反應迅速
從發現環保問題到解決最快1小時
“這家企業電量異常,我們現場查看了治污設備,好在是’虛驚一場’。”11月24日,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環保網格員,通過環保水務智慧監管系統,向區生態環境執法部門提交了企業排污情況。從發現異常、到預警、現場排查解決,整個過程只用了1小時。
發現問題、秒收信息并快速處置和反饋,這是成都高新區創新環保水務監管方式帶來的便利。記者了解到,此次上線的環保水務智慧監管系統,共有4個運行流程:發現環境監管的異常,系統智能化主動告警;追溯疑似污染源,對所在片區的網格管理員下達巡查任務;網格員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移動端將處置信息上報;工作人員調取現場處理記錄,進行跟蹤回訪。
通過發現、派遣、處置反饋和鞏固4個電子化流程,人力投入大大降低,監管效能得到顯著提升。
一張圖監管“千企”
聚焦水氣土等11項環保水務業務
記者了解到,此次上線的環保水務智慧系統,聚焦“水、氣、土”等重要環保水務監測場景,建成了大氣、水環境、土壤等11個智慧應用業務,包括任務平臺、污染源監管、項目管理、執法監管、環保督查等11個主要模塊。在工信部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中,該系統獲得MEC邊緣計算專題賽智慧黨建/數字政府賽道全國三等獎。
在“地圖”之外,高新區布局了347套環保水務監測系統,包括空氣質量微型站、智能傳感設備、TVOC實時監測設備、智能電量監測儀等。
“這些設備就像千里眼一樣,通過它們,企業環保水務情況一目了然。”成都高新區倍智智能數據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董凱舉例說,智能電量監測儀通過關鍵電氣參數,可監測企業生產、污染治理設施的實時運行狀況,未按規定開啟、低效運行,系統就會進行精準報警,判定排污單位停限產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建筑工地的環保監管,該系統制定了“一源一策”的定制方案,探索創新出綠色智慧工地應用場景,及時發現建設工地的環保問題并進行閉環處置,有效消減污染源。目前綠色智慧工地已在成都高新區和成華區推廣運用,治理成效顯著。
30個數據系統大整合
為生態環保城市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十三五”時期,我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態環境智慧監管新模式順勢而生。此前,成都高新區已有各類智慧環保水務系統30余個。環保水務數據較為分散,運維管理成本較高。2020年底,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大膽創新,突破技術壁壘,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環保水務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
“環保水務智慧監管平臺,解決了此前環保水務監管統籌力度不足、應用分散、數據分析挖掘不深等問題。”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實現了“一圖總覽”指揮調度,提升了監管效能,為全區生態環保城市管理的調度指揮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悉,在目前11項環保水務業務上,環保水務智慧監管系統還提前規劃考慮了下階段的需求,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后期我們還會增加土環境、固廢、噪聲、輻射子平臺,目前這些平臺已實現線下紙質信息的導入,后續我們將著力增加自動化監測的方式,真正做到實時可控。”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據騰訊地圖官網宣布,騰訊地圖 PC 端將于 11 月 11 日停止服務,移動用戶可以下載騰訊地圖 App 使用。
IT之家獲悉,騰訊 2021 年宣布收購搜狗。此前搜狗地圖宣布 2022 年 5 月 15 日下線,關閉所有相關服務,并建議用戶下載騰訊地圖。而現在騰訊地圖 PC 端也將下線了。
據官方介紹,騰訊地圖是騰訊公司提供的一項互聯網地圖服務,覆蓋全國近 400 個城市。通過騰訊地圖,用戶可以查詢銀行、醫院、賓館、公園等地理位置,幫助用戶找到地理位置相關的生活服務,如美食、汽車服務、旅游等;還提供了豐富的公交換乘查詢方式和駕車導航規劃功能,提供最適合的出行導航。
主要功能介紹:
定位服務:快速靈活準確的定位,幫助用戶在地圖上找到所在的位置;
路線查詢:提供打車公交自駕多種路線查詢,支持全國近 200 個城市的出租估價、210 個城市的公交和近 400 個城市的自駕;
實時路況:查詢城市主要道路的實時路況信息,駕車導航避免擁堵,支持多達 18 個城市;
周邊查詢:告訴用戶周邊離最近的餐館、酒店、加油站等,提供新鮮周全的吃喝玩樂地點信息。
科創板日報》1月9日訊(記者 黃心怡)針對與四維圖新的著作權案二審敗訴,百度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百度地圖在2016年與四維的合同終止后,使用的是自采數據,并非四維數據。針對判決結果,百度將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以維護我方正當利益。同時,百度已經對四維圖新侵犯百度地圖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發起訴訟。
今日午間,四維圖新公告稱,于近日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21)京民終421號】,對公司訴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百度云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作出終審判決。終審判決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次訴訟涉案金額為6450萬元。
2017年,四維圖新就此事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公司一審勝訴后,百度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公告,四維圖新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自2009年開始在電子地圖數據領域開展商務合作,并于2013年進一步達成《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四維圖新授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在協議約定范圍內使用原告電子地圖作品,并向四維圖新支付相應許可費,合同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后,雙方未予續約。
四維圖新方面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其關聯企業百度云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在《合作協議》終止后,仍然繼續使用四維圖新提供的電子地圖通過電腦終端、手機終端等途徑向公眾提供電子地圖產品,以及超出原有合同范圍在車載相關應用上提供電子地圖。這嚴重侵害四維圖新就其電子地圖作品享有的署名權、修改權、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還嚴重違背商業誠信原則,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四維圖新合法權益。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百度于2013年9月收購了同樣具有地理測繪甲級資質的長地萬方,開始向地圖服務的上游布局,成為四維圖新在車載導航業務上的競爭對手。
2014年,四維圖新接受騰訊入股,騰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與百度的合作關系也在2016年底終止。不過,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騰訊多次減持四維圖新,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騰訊已退出十大股東之列。
IDC此前發布的《中國高精地圖市場份額,2021》報告顯示,百度、四維圖新位列前兩大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提供商,分別占據32.7%、23.2%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