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家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以后,靠老玩家情懷驅動的光盤和光驅會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最近游戲圈什么最火?《最后生還者 2》絕對當仁不讓,開售 3 天內賣出 400 萬份,創下新的 PS4 第一方游戲開售紀錄。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巨大的爭議,低到 4.6 的玩家評分和高達 94 的媒體評分之間的鴻溝也把這款游戲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個勢頭甚至蓋過了索尼前不久發布的 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自誕生以來的 25 年里累計銷量超過 4 億,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家用游戲主機品牌。而這次數字版的 PS5 成為了索尼第一款砍掉光驅的游戲主機,自然也是引來了熱議。
《紅樓夢》中有一句話,「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在上個世紀,軟盤絕對是盛極一時的移動存儲設備,直到現在我家里還留著幾張。但常用的 3.5 英寸軟盤容量只有 1.4MB,存取速度慢且不穩定,后來容量更大也更穩定的光盤出現,這股東風理所當然壓過了軟盤那股西風,光驅也成為臺式機和筆記本的標配。
在作為實體游戲載體方面,光盤的突圍則略顯艱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任天堂憑借暢銷的 FC 和 SFC 成為游戲領域的絕對霸主,然而占到游戲價格 30-35% 的「權利金」和「委托生產費」讓第三方游戲公司苦不堪言。在即將進入到光盤時代的時候,著手開發 N64 的任天堂又和合作伙伴索尼反目,于是初次涉足游戲行業的索尼決定獨自開發主機。與任天堂不同,索尼大力扶持了第三方游戲公司,苦任天堂久矣的第三方紛紛為 PS 開發游戲。采用光盤作為游戲介質的 PS 容量更大,量大質優的游戲使它在次世代主機大戰中勝出。后來索尼的游戲主機都用上了光盤,甚至 PSP 也采用了體積更小的 UMD,于是光驅也成為必不可少的硬件。
連任天堂 Wii 也用上了光盤
就算你不玩游戲,也能從電腦上注意到,原來是必需品的光驅,現如今無論在什么體積的筆記本電腦上都幾乎不見了蹤影,即使是攢機的人也很有可能不會安裝光驅。畢竟除了對安全要求極高的部門,在普通用戶這里光盤確實已經沒什么用武之處。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相比于大眾對筆記本電腦沒有光驅已經習以為常,玩家對于不帶光驅的游戲主機接受度就沒那么高了。雖然御三家游戲主機早就能夠下載數字版游戲,但卻一直保留著光驅。直到去年微軟的純數字版 Xbox One S 發布,光驅才第一次完全出局,今年索尼也不甘落后地在數字版 PS5 上拿掉光驅。
為什么要拿掉光驅?這背后當然是廣大玩家每次購買數字版游戲投出的票,索尼互娛總裁 Jim Ryan 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很多消費者都只購買數字產品。既然如此,犧牲光驅來換取更薄的機身和更低的價格好像也不是什么壞主意。
數字版游戲哪里好?對于玩家來說,除了價格低,下載數字游戲要比實體游戲的快遞運輸時間快得多,開通各平臺的會員之后不僅有專屬游戲庫,甚至還能每月免費領游戲,四舍五入就是在賺錢。對廠商來說,雖然數字版售價比實體版稍低一些,但只需要給平臺分成,算下來其實收益更高了。
但是這真的足夠讓光驅從游戲主機上消失嗎?
就像老一輩人對于網絡支付的不信任一樣,從實體游戲時代過來的玩家也只有手握光盤的時候才有那種真真切切的「獲得感」,看到游戲在桌上一字排開的成就感可不是虛擬游戲庫能比的。作為實體游戲的衍生品,玩家之間的二手交易也是數字版無法實現的,對一款游戲失去新鮮感之后無論是和其他玩家交換游戲還是直接賣掉「回血」,這都比數字游戲冷冰冰地躺在游戲庫里要好。對于數字版玩家來說,除非整體「改換門庭」,從索尼投奔微軟或者任天堂,連主機帶賬號一起賣掉,不然買游戲的錢就相當于打了水漂。
除了游戲,一些游戲玩家也會用游戲主機來播放藍光影音光盤,PS 系列對于光驅一向重視,當年 PS3 的藍光播放功能甚至沖擊了自己 DVD 銷量。
圖片來自 zavvi
十年前索尼在 PSP go 上進行過和數字版 PS5 相似的操作,取消了過去延續多年的 UMD 光碟機,用戶只能通過自帶的 16GB 存儲和在線游戲商店來儲存和獲取游戲。但是對于 2009 年的游戲玩家來說,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不少 UMD 游戲光碟徹底廢掉,還要忍受下載在線游戲時不夠快的服務器速度,加上 16GB 看似不小實際卻不夠用的存儲空間,種種不適應令玩家怨聲載道。
十年后,當實體版游戲日漸式微、數字版游戲大行其道時,更快的下載速度搭配更大的存儲空間看起來讓索尼不會再重蹈當年的覆轍,而且雙版本也給了用戶充分的選擇空間,這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水到渠成。
不過對于從世嘉土星和初代 PlayStation 時代過來的老玩家來說,游戲幾乎和光盤劃上了等號,每次翻開厚厚的光盤包,都仿佛看到了當年小心翼翼地把光盤放進光驅的自己。
然而當新玩家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以后,靠老玩家情懷驅動的光盤和光驅會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甚至云游戲也在挑戰游戲主機的地位,到時候能永遠留在玩家心中的可能也只有回憶了吧?
本文作者:王雪梨
本文首發于極客之選,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更多閱讀:
索尼新主機PlayStation 5正式公布,最大「驚喜」是GTA......5?
「懶癌患者」福音,小米小愛鼠標讓你動嘴就能搞定打字和翻譯
極客薦|收好這 8 款 Chrome 擴展,讓你的工作效率翻一番
貨了,索尼PS5官方旗艦店這次又補貨了,目前索尼天貓官方旗艦店預告12月12日上午10時正式開搶,這次貨量還不算少,有興趣買PS5的這次機會可不要錯過了,先進去加入收藏,定好鬧鐘準備搶購吧。
單機套裝
光驅版主機單機版本官方售價是3899元,這次的備貨是2000臺。
>>>預約入口
雙手柄套裝版本(也就是一套單主機其中附帶一個手柄+一個額外手柄共兩個手柄)售價是4428元,共4000套。
麻布仔雙手柄套裝(一套單主機帶手柄+一個額外手柄+麻布仔游戲光盤)4787元,共4000套。
理論上講單主機是性價比最高的,但也是貨源最緊俏的,其次優先搶購雙手柄套裝的版本,從之前搶購的經驗來看,麻布仔套裝的版本基本上沒人搶,之前的一次搶購甚至持續了幾個小時麻布仔套裝才售罄,不過按照現在PS5的搶手程度,估計不一定有這么好搶了,大家還是都做好準備吧。
(7821155)
藍光光盤的興衰與新時代存儲技術的探索
藍光光盤,作為數字時代存儲載體的代表,在過去二十余年里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數據存儲需求的轉變,這種曾經一時輝煌的光盤媒體正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近日,索尼公司宣布將停產藍光光盤,這標志著一個存儲時代的終結。
對于許多人藍光光盤曾經是存儲大型數據的首選。其超高的存儲容量、優秀的數據保存性能以及相對經濟實惠的價格,使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無論是家庭影音娛樂還是企業級數據存儲,藍光光盤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見證了數字內容的巨大爆發,承載著人類對存儲載體的無盡向往。
然而,時代在不斷變遷,技術在不斷更新。如今,藍光光盤正面臨著來自各種新興存儲技術的激烈競爭。云存儲、固態硬盤、NVMe SSD,乃至量子存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沖擊著藍光光盤的地位。這些新興技術不僅在存儲容量、讀寫速度以及可靠性等關鍵指標上占據優勢,而且在便攜性、可擴展性等方面也更加出色。
對于索尼公司而言,停產藍光光盤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作為這一技術的主要推動者和實踐者,索尼公司在藍光光盤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從1986年開始研發12英寸光盤,到1998年實現青紫色半導體激光光驅的應用,再到2003年實現民用藍光光盤的商品化,索尼公司的光盤技術創新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然而,面對新興存儲技術的沖擊,索尼公司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這一曾經引領潮流的產品。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轉變。如今,人們對數據存儲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光盤媒體的承載能力,更加注重速度、便攜性和可擴展性。索尼公司意識到,如果一味堅持藍光光盤,將會阻礙自身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最終可能失去市場競爭力。
因此,索尼公司在宣布停產藍光光盤的同時,也明確表示不會轉讓其獨特的技術。這說明,這家日本數碼巨頭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技術突破口,以確保自身在未來數字存儲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即使藍光光盤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光盤存儲技術的發展也并非完全停滯。近年來,在中國等國家的推動下,一種名為"下一代光盤"(Next Generation Optical Disc,簡稱NGOD)的新型光盤技術正在不斷完善和推廣。這種技術采用全新的光學和材料方案,不僅可以大幅提升存儲容量,還能實現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更長的數據保存壽命。
NGOD技術的出現,為光盤存儲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它展現了光盤存儲技術在邁向更高容量、更快速度的過程中的無限可能。雖然NGOD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其未來發展前景令人期待。與此同時,其他新興存儲技術,如基于DNA的生物存儲、基于光子的光存儲、基于熱磁的熱磁存儲等,也正在不斷探索和突破,為人類數據存儲帶來新的選擇。
伴隨著人類數字信息的永無止境的增長,對存儲技術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無論是云存儲、固態硬盤,還是下一代光盤和其他新興存儲方案,它們都將在未來的存儲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每一種存儲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場景,未來的存儲市場必將是多元化、融合發展的局面。
對于索尼公司來說,停產藍光光盤無疑是一項艱難的決定,但這也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然而,這家日本數碼巨頭絕不會止步于此。它必將在新的存儲技術領域開拓創新,為人類數字生活注入新的動力。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數據存儲需求也在不斷升級。面對這一形勢,我們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共同探索存儲技術的未來,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無論是藍光光盤還是新興存儲方案,它們都見證了人類對數據永不止息的追求,這也必將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不竭動力。
藍光光盤時代的終結與存儲技術的新趨勢
前文提到,索尼公司宣布將停產藍光光盤,這標志著這一曾經風靡一時的存儲媒體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雖然這對于索尼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反映了整個存儲技術領域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
新興存儲技術的崛起無疑是導致藍光光盤衰落的主要原因。云存儲、固態硬盤、NVMe SSD等先進存儲方案,正在憑借其在容量、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擠占藍光光盤的市場份額。同時,基于DNA的生物存儲、基于光子的光存儲、基于熱磁的熱磁存儲等前沿技術,也在不斷探索突破,為人類數據存儲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
這種技術的快速迭代,不僅反映了人類對數據存儲需求的不斷升級,也揭示了當下存儲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未來的存儲市場必將是多元化、融合發展的格局,各種存儲方案將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發揮各自的優勢。
對于索尼公司而言,停產藍光光盤雖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在向它敲響了一個警鐘:必須抓住新興存儲技術的發展機遇,不斷創新和升級自身的技術實力,才能在未來的存儲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藍光光盤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光盤存儲技術的發展并未完全停滯。在中國等國家的推動下,名為"下一代光盤"(NGOD)的新型光盤技術正在不斷完善和推廣,它展現了光盤存儲技術在邁向更高容量、更快速度的過程中的無限可能。這種技術的出現,也為光盤存儲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總的來說,藍光光盤時代的終結,標志著存儲技術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無論是云存儲、固態硬盤,還是NGOD和其他前沿存儲方案,它們都將在未來的存儲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們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共同探索存儲技術的發展方向,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數據資源,推動科技進步,為美好的數字未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