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大眾口中的大廠掌機都還在拘束16GB+512的規格,造成玩家需要自行更換硬件的情況。未來人類選擇將內存與硬盤規格拉滿,給了用戶一個無法割舍的圓滿選擇,同時這款龍年款HANDLE5掌機也在未來人類官網發起了預售。
作為一款搭載AMDR7-7840U的高性能掌機,在WIN掌機普遍定價6000+的情況下,推出的32GB+2TB規格官網僅售5199元,極具性價比。作為國內國內專注于筆電行業的未來人類品牌,初次進入掌機行業就選擇了用戶們最想看到的內容,那么話不多說,我們就來對這款掌機進行一個全面的展示吧!
簡潔干凈的外觀,7英寸的掌機大屏
未來人類HANDLE5掌機在外觀設計上并沒有選擇一些繁復的設計,純白色的機身與黑色搖桿搭配紅色十字按鍵組成了較為舒適的視覺體驗。在按鍵設置上采用了與XBOX相同的手柄操作布局,在手握區域采用流線型人體工學設計,讓你在握持掌機時更加貼合手掌,就算長時間游戲也不用擔心手部的不適。
當然掌機采用了微動肩鍵,并且可開啟肩鍵紅色燈光。而扳機采用了霍爾扳機,提升游戲時扳機使用的舒適感,并且下拉扳機平滑流暢。
HANDLE5掌機注重屏幕的選擇,這次采用了一款7英寸分辨率為1920*1080的高清顯示屏幕,同時可以采用觸屏的方式進行操作,將平板電腦的功能也融入掌機之中。屏幕刷新率為120Hz也是為游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450nit的亮度可以避面室外環境光的干擾,100%sRGB色域還原最真實的現實色彩。
按鍵功能豐富,全功能Type-C功能加持
HANDLE5掌機采用了上下兩個全功能的Type-C的接口,除了可以連接對應的電源適配器外,還能夠進行外接輸出設備,在外接了接口拓展塢后可以滿足拓展游戲視野及使用的途徑。包括外接屏幕、鍵鼠,完全可以勝任微型電腦,提供日常辦公使用。
除了Xbox的基礎布局外,未來人類掌機在屏幕四角上布置了對應的功能性按鍵。并且HANDLE5掌機擁有兩個功耗以供面對不同的使用環境進行選擇,在機身上方有功耗切換按鍵,綠色指示燈亮起代表15W節能模式,指示燈熄滅代表打開28W性能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HANDLE5通過Type-C采用100WPD快充,充電效率達到關機1H-80%電量,滿足你的小憩之余能夠盡快補充掌機電量。
元老級的筆電廠商,入局掌機準備很充分
就像我們對未來人類一貫的印象一樣,將多年深耕性能筆記本電腦的那份堅持貫徹到了全新的掌機產業中,在掌機的外觀上盡管沒有加以很多復雜的設計,卻也呈現了最為舒適整潔的掌機姿態給我們的用戶,同時在手握區域的設計是極為人性化的,在碎片化的游戲時間中,可以獲得與PC游戲幾乎沒有區別的體驗非常難得。
Win掌機的發展會異常快速,大容量的內存與硬盤同樣引人注目,在現代玩家的使用習慣中,添加自己心儀的游戲通常會占用大量的硬盤空間,那么2TB的容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未來人類在性能上的呈現依舊老練,這也得益于對7840U的駕馭與內部的散熱結構優異,才能夠讓這顆CPU盡可能的發揮其原有的性能,沒錯以上所說的7840U+32G+2TB的價格美麗也壓縮了掌機的空間,但毋庸置疑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出眾,也是我們選擇它的理由,盡管它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8531896)
多數人的印象中,筆記本電腦的性能就像手機一樣,在你購買時就已經確定。只是一般來說,筆記本電腦還是比手機多了個升級存儲的選項。至于關鍵的處理器和顯卡一般是升級不了的,而且隨著筆記本電腦的集成度越來越高,支持升級內存和硬盤的產品也在逐漸變少。
圖源:雷科技
近年來,隨著用戶對筆記本電腦的輕薄提出更高要求,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開始采用板載內存和存儲設計,進一步壓縮內部空間,降低機身厚度。即使不算最“臭名昭著”,以不可升級著稱的MacBook,多數主流品牌的輕薄產品線也都開始往這個方向發展。
不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早期的筆記本電腦其實遠比現在要自由得多。雖然不至于像臺式機那樣從零開始搭建,但是隨意升級處理器和顯卡,更換電池等操作都屬稀松平常,這類支持DIY的筆記本電腦,國內一般稱之為“準系統電腦”。
圖源:EUROCOM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就要問了:“為什么基本上看不到準系統電腦出售?市面上售賣的基本是不支持DIY的?”實際上早在幾年前,絕大多數品牌都已經徹底轉向整機,像神舟等品牌都已經逐漸停止了準系統筆記本電腦的銷售,即使是未來人類這樣的模具廠子品牌,產品更新也已經基本停滯。
而在最近,就連制造出第一款準系統筆記本電腦的EUROCOM,也決定停止更新準系統產品線,只是仍然會為用戶提供產品支持和售后。在掙扎了兩年后,準系統電腦的棺材板似乎終于是被蓋上了。
準系統電腦,實際上是指一系列可以提供處理器或顯卡單獨升級支持的筆記本電腦,在筆記本電腦發展的初期就已經出現在市場中,并一直被視為是高性能、高規格的代表。
其實準系統電腦可以算是筆記本電腦產品里的高端線,硬件性能甚至可以達到普通筆記本電腦的兩倍以上。現在看來或許很夸張,但是在那個移動端處理器和顯卡性能都遠不如桌面端的年代,這樣的結果卻顯得很正常。
準系統電腦的強大之處就在于其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使用非移動端芯片,也就是將桌面端處理器和顯卡安裝到筆記本電腦上,讓你能夠在移動環境中得到桌面PC的性能。
圖源:CLEVO
當然,如此高的性能自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為了能夠確保長時間使用時的性能釋放。準系統電腦往往配備超規格的散熱模組,導致機身厚度和重量都遠超普通筆記本電腦。
舉個例子,輕薄筆記本電腦重量在1.2KG到1.5KG左右,而游戲本的重量一般在2.0KG到3.0KG左右,那么準系統電腦呢?一般會在3.0KG到5.0KG之間,部分旗艦型號的重量甚至可以高達10KG。
離譜的重量也為準系統電腦的用戶送上了一個稱號:“習武之人”,意思是沒點過硬的身體素質就別想背著這臺電腦到處跑了。
圖源:notebookcheck
除了重量問題,準系統電腦的離電續航水平也十分糟糕。在使用桌面端芯片的情況下,多數型號在脫離電源后只能提供約半小時的續航,而且性能會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卡頓問題。
實際上,你可以將這類追求極致性能的準系統電腦,看作是自帶屏幕的可移動臺式電腦,兩者的主要區別也就是外觀不同而已。但是在目標用戶看來,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為準系統電腦的性能上限遠超多數普通用戶的想象。
以藍天的頂級準系統電腦P870TM1-G為例,配置上限是i9-9900K+RTX 3080*2,而且因為主板采用的是Z370芯片,所以支持CPU超頻。根據實際測試,它在日常使用中性能甚至超過了i9-11900H。
圖源:貼吧
從酷睿10代開始,英特爾的移動端就已經進入升級快車道,迭代提升的性能幅度甚至相當于以前兩到三代的升級累加。即使在這樣的性能升級幅度下,兩年后的移動端旗艦處理器依然無法戰勝桌面端的旗艦老將。
而在英特爾的性能迭代加速前,移動端的酷睿八代性能甚至與桌面端的酷睿四代不相上下,有著整整四年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準系統的性能優勢會有多大,對于有著高性能移動工作需求的用戶而言,準系統電腦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基于用戶對性能的極致要求,彼時的準系統電腦配置也十分瘋狂,藍天P870TM1-G可支持桌面端的第八、九代酷睿處理器,并且支持顯卡SLI(同時插入兩個顯卡芯片,可顯著提升整機的顯卡性能),其中顯卡SLI即使在臺式機中都不常見。
這也是筆記本電腦顯卡SLI的絕唱,后續的準系統基本上都回歸了傳統的單顯卡設計,不再提供雙顯卡支持。考慮到藍天P870TM1-G最高可以魔改到支持RTX 3080*2,即使放到今天的旗艦市場中,顯卡性能也依然十分能打。
圖源:shopify
不過,藍天P870TM1-G等旗艦模具已經差不多是準系統電腦最后的絕唱,后續各家都沒有再推出過旗艦級的模具。即使是前面提到的EUROCOM,最后一款產品也僅支持到桌面端第12代酷睿處理器并提供單個MXM顯卡接口。后續的所有EUROCOM筆記本電腦都將轉向采用HX系列移動端處理器,不再提供桌面處理器的支持。
而在國內,目前還能買到的全新準系統電腦,基本只支持AMD的AM4接口,以及英特爾的桌面端第12代酷睿處理器,沒有再更新后續的產品。曾經筆記本電腦市場中的真正王者,就這么在悄無聲息間走到了終點。
其實,即使只是將時間回溯到兩三年前,都依然有廠商在耕耘這個賽道,推出過不少經典的產品。但是,隨著13/14代酷睿的發布,以及RTX 40系顯卡的到來,準系統電腦廠商們似乎集體噤聲,不再針對新一代芯片推出產品。
實際上準系統電腦的市場非常依賴少數廠商的產品,到了后面甚至可以說只有藍天、英特爾等廠商在更新產品線。對的,英特爾也有準系統產品線,只不過在2022年就停止筆記本電腦產品線的更新,并在次年將整個NUC產品線打包出售給了華碩。
而堅持到最后的藍天,也在去年停了下腳步,不再對外更新支持桌面端處理器的準系統電腦。
圖源:淘寶
準系統電腦的消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過小,大多數普通用戶都完全不知道準系統的存在,只靠少數PC愛好者,很難支撐住這個市場。實際上,此前藍天等廠商還在維持準系統電腦的更新,更多是為了滿足商業、工業領域的需求,個人消費者只是沾了企業產品線的光。
所以是企業需求消失了?并不是,更準確地說是英特爾插手了,從第13代酷睿處理器開始,英特爾就為有高性能移動工作需求的用戶準備了HX系列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本質上就是桌面端芯片的移動版,在散熱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兩者的性能區別很小,而且BGA封裝還使其不再需要碩大的散熱模組也能正常使用。
圖源:英特爾
既然英特爾直接提供了更方便好用的高性能處理器,那么電腦廠商也就不需要再去折騰桌面端了,只是苦了普通消費者,再也買不到更新的準系統電腦了。
不過,即使英特爾不進場,其實多數人也不看好準系統電腦的未來,雖然最近兩年的處理器和顯卡性能都在暴漲,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恐怖的功耗。i9-14900K,滿載功耗超過300W;RTX 4090,滿載功耗超過600W,如此高的功耗甚至讓一般的機箱都無法滿足散熱需求,必須使用水冷并加裝大量散熱風扇才能維持正常。
如此高的散熱需求,即使準系統電腦擁有遠超普通筆記本電腦的散熱,也難以維持正常運行。而且,即使不考慮散熱,內部電路也需要支持1000W以上的功率輸入,并且用戶需要隨身攜帶1000W的迷你電源。
隨著桌面端PC硬件的性能和功耗提升,留給準系統電腦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即使強行增加對中低端芯片型號的支持,成品的性能與體驗也不如更高規格的移動端產品。雖然在個人用戶看來,準系統電腦的可升級性依然是獨有的優勢,但是在企業看來,這個優勢反而是影響最小的。
現如今,準系統電腦雖然不能說完全消失,但是至少在個人消費市場,應該是再也看不到新產品了。而在企業線,雖然目前MXM接口顯卡仍在更新,卻也已經全部變成了移動端芯片版本,采用RTX 40系桌面端芯片的MXM顯卡目前只推出了入門型號。
桌面的歸桌面,移動的歸移動,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時光后,桌面PC與移動PC再一次開始了分道揚鑣。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并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云涌,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
臺計算機可不是普通的計算機,而是可以計算人類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是現有的超級計算機的100萬億倍。它主要的工作原理基于量子力學的奇妙特性。
與傳統計算機以二進制的比特為基礎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量子比特。量子比特能夠處于0和1的疊加態,就如同一只可以同時處于多個位置的神奇粒子。而且多個量子比特之間還能形成量子糾纏,即使相隔甚遠,一個量子比特的變化也能瞬間影響與之糾纏的其他量子比特。這種疊加和糾纏的特性使得量子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大量的信息,極大地提高了計算效率。
憑借其強大的計算能力,量子計算機有望計算未來。通過對復雜系統和大量數據的快速分析和模擬,它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未來的趨勢和可能性。例如在氣候變化研究中,精確模擬氣候模型,預測未來幾十年的氣候走向,從而提前制定應對策略。
在未來,量子計算機將在眾多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比如通過分析海量的交通數據,實時調整信號燈設置和道路規劃,緩解擁堵,提高出行效率。不僅如此,它還能準確預測市場動態,降低投資風險,實現更穩定的資產增值。
雖然量子計算機很強大,但也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解答。而如今全世界雖然都在研究量子計算機,但是很多難題依舊沒有被攻克,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依舊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