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顯示器上所搭載的主流有接口有HDMI、DP、VGA、Type-C等,它們在形狀、協議、帶寬等規格上各有不同,面對這些不同種類的接口,我們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
01老設備沒得選——VGA接口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屬于上個時代的產物——VGA接口,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該接口傳輸的是模擬信號,這種信號的畫面效果在圖像周邊會出現虛影、模糊的現象,與數字信號相比,成像質量要糟糕很多。
所以,VGA連接是沒有數字接口的老設備連接顯示器的解決方案。倘若設備上有DP、HDMI、Type-C中的任一接口,那VGA接口沒有絲毫競爭力。
02頂級畫面規格——HDMI2.1接口
而數字信號這邊,對于消費者而言,HDMI與DP接口的最大區別則是在傳輸帶寬上。目前最新版本是HDMI2.1接口,帶寬提高到了48Gbps,支持8K@60Hz 、4K@144Hz等規格的視頻輸出。
而DP接口這邊,目前實裝的協議版本最高為DP1.4,它支持32.4Gbps的帶寬,最高只支持4K@120Hz等規格的視頻輸出。(雖說最新的DP2.0標準協議版本擁有80Gbps,可單屏輸出16K@60Hz(DSC)、10K@60Hz無損、4K@240Hz等畫面,但目前并沒有搭載該版本的消費產品上市,對于我們購買沒有實際意義。)
所以,截至文章發布,HDMI2.1接口擁有屹今為止最高的傳輸帶寬。正因如此,它也是8K@60Hz、4K@144Hz這些高規格畫面落地實裝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想要發揮RTX30系旗艦顯卡、XBOX SERIES X等次時代主機的全部性能,一臺搭載HDMI2.1接口的顯示設備是必不可少的。
03多功能擴展——Type-C接口
而Type-C接口與DP與HDMI接口相比,則擁有更多功能。它使用了DP接口的傳輸標準,同時還擁有供電傳輸、數據傳輸的功能,相當于一根USB數據線+一根DP線,通過一個Type-C接口連接便能實現多種功能,一舉多得。
在WiFi、通信技術極為發達的當下,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使用率大大增加。而Type-C憑借多合一功能匯于一身的特性,與高集成度的移動設備適配度極高,所以該接口 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上。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擁有全功能Type-C接口,那不妨使用C TO C的連接線完成顯示設備的接駁,絕對會讓你的連接效率更為高效。
(7715992)
前市場上主流的顯示器輸出接口有 VGA、DVI、HDMI,大家都知道有什么區別嗎?今天鉛錘哥來普及下。
VGA接頭:
針數為15針的視頻接口,主要用于老式的電腦輸出。VGA輸出和傳遞的是模擬信號。大家都知道計算機顯卡產生的是數字信號,顯示器使用的也是數字信號。所以使用VGA的視頻接口相當于是經歷了一個數模轉換和一次模數轉換。信號損失,顯示較為模糊。
DVI接口:
DVI接口有兩個標準,25針和29針,如下圖所示。直觀來說,這兩種接口沒有區別。DVI接口傳輸的是數字信號,可以傳輸大分辨率的視頻信號。DVI連接計算機顯卡和顯示器時不用發生轉換,所以信號沒有損失。
HDMI接口:
HDMI接口傳輸的也是數字信號,所以在視頻質量上和DVI接口傳輸所實現的效果基本相同。HDMI接口還能夠傳送音頻信號。假如顯示器除了有顯示功能,還帶有音響時,HDMI的接口可以同時將電腦視頻和音頻的信號傳遞給顯示器。HDMI有三個接口。主要考慮到設備的需要。如數碼相機的體積小,需要小的接口,就使用micro HDMI。三種接口只是在體積上有區別,功能相同。
VGA、DVI、HDMI 互轉
視頻接口的發展歷史是:VGA->DVI->HDMI。
VGA和DVI互轉:
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轉換,視頻信號損失,造成失真。最好不要這樣轉換。
DVI和HDMI互轉:
都是數字信號,轉換不會發生是真。可以轉換。但是從HDMI轉換成DVI時會自動舍去音頻信號。
這里鉛錘哥要特別提醒下:
三種接口的轉接頭都存在公針和母針的區別,購買轉接線時要注意需要的是公針頭還是母針頭。
總之,盡量使用新的接口,20寸以上的就別用VGA模擬接口了,抗干擾能力比較差,信號轉換也會有一些損耗。
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不懂的,可以加鉛錘哥的私人微信:wanpc168
------------------------------------
著顯示器的發展,它所擁有的接口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對于顯示器的那些接口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也就越來越迷糊。甚至有一些經常關注IT的朋友,也同樣如此。
為此,對目前顯示器所用的接口進行一個全面的解析,就顯得很必要了。目前,顯示器所涉及到的接口較多,其中主要用VGA、DVI、HDMI、USB、DP等。其中有些接口還分為不同的類型和版本。在本圖片解析中將會對其一一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VGA 接口
VGA接口,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接口,從CRT時代到現在,一直都在被采用。它是一種色差模擬傳輸接口,D型口,上面有15個孔,分別傳輸著不同的信號,另外VGA接口還被稱為D-Sub接口。
特性:
VGA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顯示器接口,幾乎絕大部分的低端顯示器均帶有VGA接口,但也由于它的缺點比較明顯,高分辨率無法達到應有刷新率及只有圖像輸入沒有聲音輸入,讓它很難在中高端的顯示器中有發揮的余地。
DVI接口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1] ),即數字視頻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爾)、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數字顯示工作組)推出的接口標準。DVI接口比較的復雜,主要分為三種,DVI-A,DVI-D以及DVI-I。而DVI-D和DVI-I又有單通道和雙通道之分。
DVI-A,模擬接口,用于轉接VGA,已廢棄。
DVI-A,數字接口,分為單通道(18+1)和雙通道(24+1)兩種。它是不可轉接VGA的,使用轉接頭也不可以。
DVI-I,兼容模擬和數字接口,其實可以說是A和D的整合,能夠轉接VGA,不過需要轉接頭。
特性:
DVI傳輸的是數字信號,數字圖像信息不需經過任何轉換,就會直接被傳送到顯示設備上,因此減少了數字→模擬→數字繁瑣的轉換過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現象,而且使用DVI進行數據傳輸,信號沒有衰減,色彩更純凈,更逼真,目前同樣應用比較廣泛。
HDMI接口
經常看到網友在評測文章中提到,怎么這顯示器不帶HDMI接口?似乎現在不帶HDMI接口是顯示器一大缺點。那HDMI接口為何如此受歡迎呢?可以說,HDMI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一種接口,它被普遍應用于家庭多媒體設備。
2002年4月,日立、松下、飛利浦、Silicon Image、索尼、湯姆遜、東芝七家公司共同組建了HDMI高清多媒體接口組織,開始著手制定一種符合高清時代標準的全新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準備工作,HDMI組織在2002年12月9日正式發布了HDMI 1.0版標準,標志著HDMI技術正式進入歷史舞臺。
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是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字化接口,其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像信號,最高數據傳輸速度為2.25GB/s。
特性:
顯示器接口解析
HDMI 是數字接口,由于所有的模擬連接(例如分量視頻或 S-video)要求在從模擬轉換為數字時沒有損失,因此它能提供最佳的視頻質量。這種差別在更高分辨率,例如 1080p 時特別明顯。數字視頻將比分量視頻更清晰,消除了分量視頻中發現的柔和度和拖尾現象。諸如文本這類微小、高對比度的細節將這種差別發揮到極致。另外,HDMI接口被廣泛運用還有很多原因,由此也延伸出多種大小的HDMI接口,主要有Micro,mini HDMI和標準HDMI接口。
DisplayPort(簡稱DP):
DP接口,是DVI的繼任者,現在常見的主要有DisplayPort接口和蘋果開發的miniDP接口。DP接口相對于DVI來說,進步了很多,在帶寬和可定制性上面,都有了質的變化。
2006年5月,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確定了1.0版標準,并在半年后升級到1.1版,提供了對HDCP的支持,2.0版也計劃在今年推出。
目前DP接口最新1.3標準,速度能達到21.6Gb/s,分辨率可直接支持達到4K,主要應用于PC,這也是為什么目前的4K顯示器都用DP接口的原因。
DP與HDMI接口比較
HDMI優勢:支持HDMI的產品多,目前較為主流。
劣勢:對PC支持兼容不佳,不能夠支持3或者6屏多屏輸出。
DP優勢:PC支持完美,支持3屏到6屏輸出。
劣勢:出來較晚,非主流。
總之,DP理論上更強更先進,不過出來較晚,應用面窄,偏向PC領域。
USB和音頻接口:
現在, 越來越多的顯示器上,也開始配置USB接口,而且還是最新的USB3.0接口,對于大部分顯示器而言,配置USB只是讓顯示器具備了USB HUb功能。通過上行USB接口和PC主機連接,用戶就可以方便的通過顯示器的下行USB接口連接電腦。
不過對于有些智能顯示器而言,USB的配置自然也就和電腦主機上的USB接口的意義一樣了。
部分顯示器直配置了一個上行接口,純粹是為了顯示器內置音箱之用,而有些則有上行和下行兩個口,除了供內置音箱外,還可以輸出,如可以講HDMI輸入音頻輸出。
一臺顯示器,可能擁有包括HDMI、DVI、VGA、DP等顯示輸出接口,以及USB、音頻、USB-HUB附加接口,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大家能對顯示器的接口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接口的優缺、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