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手機拍照比較吃畫質,拍視頻完全模糊,想要擁有更好的體驗
【用途】
想要從事短視頻,化妝教程,穿搭技巧,日常生活分享,經驗分享等
【選擇原因】
高性價比(拍照+視頻),有美顏功能(雖然只是美膚,不能大眼瘦臉),防抖功能,比較輕,易攜帶,翻轉屏,開機快,顏色輸出好,可WiFi傳照片,控制拍照,價格在4000左右
【購買渠道】
天貓直營店3499(單機+充電器+手帶)
京東3999(折后3600)
蘇寧3700(折后)
【配件搭配】
電池x2(京東)一塊電池用不了多久
鋼化膜x2
機套
sd卡(64g可以拍一周素材)要看讀取速度建議金士頓,三星,閃迪等大牌
uv鏡(可買可不買,看個人需求,現(xiàn)在它的功能主要是保護鏡頭)
手持三腳架
兔毛(麥克風收音需要,外拍比較嘈雜,可一定程度優(yōu)化)
口袋美顏燈(參考b站up極地老師)
轉換器(僅僅港版需要)
app下載cameraconnect(百度可下載):傳照片,控制拍照
【機身介紹】
這是一款卡片機,機身鏡頭一體,不可換鏡頭,所以得保護好哦! 重量一瓶罐裝可樂重量,大概。自帶鏡頭24mm-100mm焦距,f1.8大光圈,虛化效果能處理得很好,有日用閃光燈,屏幕可翻轉。有wifi功能,可以和手機、相機一鍵傳照片,無麥克風接口,但錄vlog收音基本沒問題,對焦時快時慢,有防抖功能。拍好照片的技巧取景時多用變焦桿,佳能g7x2是大光圈變焦鏡頭,所以拍照時別忘了多拉動變焦桿,找好看的取景,也可以讓你控制好照片的背景虛化。多用曝光補償,會讓人更亮,法令紋什么的都會得到一定解決,調至+1即可。
【與新出佳能g7x3對比】
眾所周知,佳能是一個牙膏廠所以,you konw!
無外接麥克風接口(但收音基本沒問題,除非比較嘈雜環(huán)境)
無升格(慢動作,但是可以后期調)
無4k畫質(基本國內平臺不支持,上傳照樣變渣渣)
【小白入門干貨】
圖像畫質: RAW+JPG,RAW格式后期空間更大
照片尺寸:默認3:2
照片風格預設:可設置3種自定義風格,風光、中性灰、人像
面部識別:設置可開啟識別人臉,方便對焦
RINGFUNC鍵:快捷功能鍵,自定義,很實用。
版權信息:設置以后拍攝的照片就會記錄版權信息
SCN:最常使用的是“人像”模式,有美顏功能(注意只是讓皮膚變好并不能瘦臉這些)可以設置參數(shù),最重要的是可以人臉識別(自己提前在相機加入自己的照片),這樣就可以自動對焦了
,大臉特寫照很清晰,不失真( 大概是美妝博主愛它的原因),會讓除人臉外的背景顏色也跟著變化,魚眼效果(拍對稱物)和玩具相機(復古感)很可愛,可以拍些趣味照
Auto:傻瓜模式(小白專用,與手機無大區(qū)別,但是清晰度和虛化更好),不會用這個模式拍人,因為沒辦法調曝光,很黃,但拍靜物很智能。所有參數(shù)相機都自動設置好,屬于傻瓜檔,拍出來比較省心。除了亮度比較暗,其他都不錯,拍靜物很容易拍出大片感。
半自動:可以拍出live照
TV/AV:只調快門優(yōu)先/光圈優(yōu)先(比較單一,不常用)
??????補充
Tv快門優(yōu)先(只設定快門速度)
使用拍運動的物體
人像寫真: 1/80s- 1/200s
風景照: 1/80s - 1/200s
快速行走: > 1/500s
跑步、飛鳥: >1/1000s
自行車: > 1/2000s
Av光圈優(yōu)先( 只調光圈大小)
適合大光圈:人像、寵物、靜物、花草、美食、街拍[F/1.4- F/2.8為大光圈]
適合小光圈:風光、紀實[ F/8 - F/20為小光圈]
M檔(操作性):晚上或者光線很不正常的地方會用到M檔手動去調。
補充及建議??????
快門
分母數(shù)值越大,速度越快,照片越暗
反之
人像寫真:1/80s-1/200s
風光: 1/80s-1/200s
跑步飛鳥:大于1/1000s
光圈
數(shù)值小,光圈大,背景虛化強,拍人像
數(shù)值大,光圈小,背景虛化弱,拍風光
人像:F1. 2-f2. 8
風光:F8-f11
快門1/125+大光圈虛化+60幀拍攝+后期慢動作=電影??????
拍滿月
調整參數(shù):
快門1/200-1/500
光圈F9.0-11
感光度ISO 160-200
調整相機焦距,對焦月亮進行拍攝
相機上剪切圖片,放大月亮,保存wifi傳到手機
視頻錄制模式:標準檔,可以把人拍的皮膚光滑、白皙、臉上的瑕疵會變得很少。調曝光,拍出來人也會白一點。有一個延時攝影,拍云、人流、車流動態(tài)的東西。5分鐘大概等于10秒。
如果臉上有大瑕疵則銳化度調低(菜單~6~照片風格(人像)~ringfunc鍵~前三項銳度降到最低)
參數(shù)分享??????
風光(顏色直出)4 4 4 1 1 0
中性(適用后期調色)0 0 0 -2 -3
人像2 4 4 -2 -1 0或者1 1 1 -4 -2 0
C模式:缺點就是把人拍得很真實,所以你臉上的瑕疵都拍出來,但是優(yōu)點是把人拍得特別高清
半自動模式:拍前后,像蘋果
p檔:程序自動,傻瓜
小白用戶可以根據(jù)我的參數(shù)自行設定會讓你的g7x露出更優(yōu)質的畫面。
【模式介紹】
1:視頻的分辨率建議調成FHD50p(1080)選擇50p后期你就有了可以慢放一倍的可能! 30p 25p后期不可以做特效慢放!
2:初級用戶可以點擊屏幕右上角的Q圖標或者進入菜單找到照片風格這個選項
A是自動選擇風格=不推薦
S是標準。在場景比較復雜或者希望接近原始顏色時可以選擇
P是人像。重點來了這個模式有一定的磨皮感但又不會太過!非常適合自拍!唯一缺陷就是對藍色還原不夠真實比如牛仔的藍色會偏色。點擊屏幕上的RingFunc.進入調節(jié)參數(shù)!找到反差調整到最低。( 低反差是為了減小畫面光比讓高光盡量不過爆)飽和度降低2檔! ( 降低飽和度是因為人像模式時畫面過于粉紅,至于減少幾檔可以根據(jù)當時場景改變)銳度可以減少1-2檔。其他默認!
L是風光。記錄純風光時可以選擇,其他模式畫面比較柔!
最后的自定義123。就比較高級了適合懂電腦的朋友。需要用數(shù)據(jù)線和電腦連接下載佳能軟cameraWindowDC。把佳能visionColor這個濾鏡注冊到機器里!這個是真對佳能單反拍攝視頻的一個預設可以減少高光益處的問題但是也僅僅是彌補不可能和真的電影機log模式比!但是也解決了太過爆的問題!使得畫面柔和.
3:在菜單找到高光色優(yōu)先( 讓高光盡量不過爆如白色天空等)和自動亮度優(yōu)化(與高光色優(yōu)先相I反主要提亮陰影)這2個選項系統(tǒng)默認只能開啟一個!你可以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決定用哪個! -一般大晴天室外我選擇高光色優(yōu)先以保證高光不過爆!
最后佳能g7x畢竟是臺小機器這樣設定多少能彌補先天的不足!但是也不要過于期望可以壓榨出更高的寬容度表現(xiàn)哦!值得注意的是佳能g7x2的屏幕不太準!屏幕看起來有點過爆了你放到手機或電腦.上時其實剛剛好!在拍攝是要盡量避免從室內走到大晴天的戶外如果一定要這樣拍請把相機調整到自動擋。M檔適合環(huán)境光不太變動的時候。
【圖片分享】
年由于疫情的緣故,許多行業(yè)都遭受了重大挫折,不過有個行業(yè)卻在如今的市場中卻異軍突起,那就是網絡直播帶貨,不僅企業(yè)們都開始在線上直播新品發(fā)布會介紹自己的新品,一些帶貨主播也在直播中為觀眾介紹一些好物新品,從而帶動了產品銷量。
不過說起直播這一行當,目前不少的主播使用的直播設備都是智能手機或連接電腦的USB攝像頭,這類直播器材由于圖像傳感器小,鏡頭的光學素質較為一般,因此直播的畫面質量也只能說相對湊合。專業(yè)攝像機和直播推流設備又價格不菲,對許多用戶來說又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了。其實不少用戶自己還配有一臺專業(yè)的單反或微單相機拍攝高畫質的圖片和視頻。要是能將這類攝影裝備拿來直播,也能為直播的畫質帶來顯著提升。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類相機視頻功能都在不斷提升,但卻都沒有內置相機直播功能。
好在越來越多的相機廠商發(fā)覺到了使用專業(yè)相機作為直播設備的潛力,佳能富士以及松下目前已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直播軟件簡單方便的實現(xiàn)了相機的直播功能。佳能在相機的直播功能上率先發(fā)力,推出了EOS Webcam Utility直播軟件,打開該軟件并將電腦與相機通過USB數(shù)據(jù)線連接后,就能多款佳能相機變成電腦USB攝像頭。
目前EOS Webcam Utility支持相機有:EOS-1D X Mark II、EOS-1D X Mark III、EOS 5D Mark IV、EOS 5DS、EOS 5DS R、EOS 6D Mark II、EOS 7D Mark II、EOS 77D、EOS 80D、EOS 90D、EOS Rebel SL2、EOS Rebel SL3、EOS Rebel T6、EOS Rebel T6i、EOS Rebel T7、EOS Rebel T7i、EOS Rebel T100、EOS M6 Mark II 、EOS M50、EOS M200、EOS R、EOS RP、PowerShot G5X Mark II、PowerShot G7X Mark III、PowerShot SX70 HS,可見支持的佳能相機數(shù)量多達兩位數(shù),軟件支持Windows和macOS雙平臺。
佳能開展行動后,富士這邊也跟進了,推出了自己的直播軟件FUJIFILM X Webcam,使用方法與佳能EOS Webcam Utility相類似,數(shù)據(jù)線連接電腦和相機后打開軟件即可進行直播。目前該軟件支持富士GFX100、GFX 50S、GFX 50R、X-H1、X-Pro2、X-Pro3、X-T2、X-T3和X-T4多款旗艦相機,其它系列富士相機均不支持。目前FUJIFILM X Webcam支持Windows平臺,macOS版本將于7月發(fā)布。
另外富士X-A7和X-T200兩款無反相機最近發(fā)布了新固件,直接為這兩款相機添加了USB WEBCAM功能,直接在相機內加入了直播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相機不需要電腦軟件支持,將USB線把相機、電腦連接起來后可直接用于Zoom、微軟Skype、谷歌Meet等視頻軟件上,所以目前富士有兩種不同的直播方式。
而在佳能和富士之后,松下近日也推出了將下相機變成攝像頭的電腦軟件LUMIX Tether for Streaming(LUMIX Tether流媒體版),該軟件支持松下M43與L卡口全畫幅相機。軟件使用方法與佳能和富士的直播軟件一樣,目前該軟件支持M43相機的G9、GH5、GH5S以及全畫幅相機S1、S1R、S1H,并且目前只有Windows版本,尚不確定未來是否會有macOS版本的軟件提供。
除了上述三家相機廠商外,索尼也在相機直播功能上開展了行動,不過直播軟件的進展上少許慢了一些,在7月大法會推出自己的直播軟件,兼容旗下的各類微單和卡片相機,從宣傳圖上來看似乎該直播軟件支持B站、抖音和快手等各類直播平臺,但貌似只支持Windows系統(tǒng)。
截至目前,似乎尼康還沒有在相機的直播功能方面有新的動向,奧林巴斯近期在經歷相機業(yè)務出售的風波后也似乎沒有精力關心這個領域了,至于賓得大家心里明白就好。
不過雖然不少相機并不能方便的通過直播軟件進行直播,但其實目前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直播盒子的硬件產品,我們通過HDMI數(shù)據(jù)線將直播盒子與相機連接后其實也能實現(xiàn)直播功能,只不過屆時需要在額外配備一根相機接口對應的HDMI數(shù)據(jù)線,但其實就實現(xiàn)直播的操作流程來說,其實使用直播盒子連接相機直播也并沒有繁瑣很多,未來直播需求較高的話可以考慮選購直播盒子硬件產品實現(xiàn)高畫質的直播。
現(xiàn)在你知道如何使用相機進行直播了吧,其實還是很方便的,當然除了相機本身外,直播過程中網絡影響其實更為重要,要是網絡不好的話也是會降低直播的畫面碼率的。所以在使用相機直播時,網絡方面也要給力才行哦。
文由什么值得買用戶原創(chuàng):木小偶
上次電腦桌達到滿意狀態(tài)差不多是五年前了,搬家后這兩三年我的電腦桌調整一直就沒消停過,直到最近終于達到相對滿意的狀態(tài),整個格局有了很大的升級,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全貌,雖說主機真正的核心,但人機交互的窗口是顯示器,而雙屏顯示器總尺寸較大,加上有雙主機,常規(guī)配件很難駕馭,各種配置基本都是圍繞雙屏顯示器進行優(yōu)化的,下面都會一一介紹,希望對有類似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
總覽:電腦桌區(qū)域的整體結構
換房最主要原因就是媳婦希望能有個自己的書房,所以新房直接設置了兩個書房。右下那個就是我的書房,大概是3.2米*3.6米的尺寸,這房間原本是附帶衛(wèi)生間的主臥,衛(wèi)生間改成了儲物間。書房比較寬敞,放了1.6*0.6+1.8*0.8兩張桌子,今天要說的就是左邊這張1.6米*0.6米的電腦桌。
這是全貌,選擇了較淺的0.6米桌面,主要是為了盡量少擋儲物間的門。儲物間并沒有裝門,而是簡單用宜家特價區(qū)購買的卷簾做遮擋,我其中一臺壁掛新風也裝在儲物間里,確實也不宜阻擋。門右邊那個小抽屜柜容納了我的大部分零碎雜物,這也是讓桌面稍微清爽點的主要原因。
下面開始逐一介紹我用到的這些東西:
一、電腦桌及收納柜
為了舒適的使用鍵盤鼠標,建議的桌面高度是坐下后比手肘略低,而手肘和大腿之間距離并不大,如果桌面下帶抽屜,那通常會導致桌面太高不好用,所以想有更大收納空間,最好是額外購買一個抽屜柜,我選擇的宜家的ALEX五抽屜柜:
這款抽屜柜還可以用來作為電腦桌的桌腿使用,但個人并不建議,因為桌面只有兩頭支撐強度不夠高,時間長了容易中間下陷,帶鋼架的桌子才能確保結實,改天再寫篇宜家的電腦桌攻略。
為了方便掃地機器人打掃,也為了讓它避開踢腳線可以靠墻放置,我在抽屜柜底部加裝了11cm高的櫥柜支腿,但購買年代久遠,宜家停產了我購買的這款,它的結構跟現(xiàn)在賣的利蘭根類似,主要是頂部為平板結構,方便在平整的柜子底部安裝。
我的桌子則是9AM升降桌架和宜家佳蘭特桌面組合而成。9AM升降桌的標配桌面尺寸較小,被我拆下送人了,原先佳蘭特的桌面和9AM升降桌架組成了我的新電腦桌。佳蘭特桌腿則鋪上8mm鋼化玻璃桌面,組成了我的另一張桌子,那塊玻璃桌面是做錯尺寸的淋浴房門,他們拉回去也只能丟掉。
佳蘭特桌面原本的尺寸是1.6*0.8米,我自行給改成了0.6米的深度,讓它更適合我房間的結構。
宜家佳蘭特系列的桌子已經停產,現(xiàn)在帶鋼架結構的替代產品是貝肯系列,同樣可調高度,還附送理線網兜,穩(wěn)定性方面其實不如原先的佳蘭特,不過整體上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電動升降桌真的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設計,可以適應所有人的身高,可以在坐姿和站姿之間任意切換,升高后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整理桌面下的布線,強烈推薦預算足夠的朋友購入。
我使用的9AM已經推出零售市場,專門給企業(yè)做定制去了,不過現(xiàn)在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樂歌就是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選擇這類產品時需要留意可調范圍,很多兩節(jié)的桌腿最低只能調到71cm,其實是有些偏高的,比如日本就規(guī)定了70cm與67cm為男用與女用辦公桌的標準高度。因此最好是選擇三節(jié)伸縮腿的產品,最低高度可以降到60cm左右,兒童也可以用的很舒服,比那些天價的兒童學習桌靠譜多了,如果想節(jié)約一點購買兩節(jié)腿的,那么把椅子也挺調高吧,腳下多配個腳墊解決不能踩地的問題。
升降桌最好是選擇這種控制面板帶記憶功能的,可以記憶幾個最常用的高度,一鍵自動到位。宜家也生產電動升降電腦桌,但是他們的產品就只有升降兩個按鈕,操作起來麻煩很多。
二、雙屏顯示器
在上雙屏之前我也在雙屏和大單屏之間糾結過,最終還是選擇了雙屏方案,主要是取其靈活性:主力屏玩游戲時候副屏還可以看群里聊天;雙主機同時使用時候可以都橫過來,雙屏各負責一臺電腦,這些都是單屏難以實現(xiàn)的。
雙屏是我這兩年才開始使用的,左邊是27寸主力顯示器,主要工作軟件就在這里顯示,右邊直立的24寸副屏則用來顯示當前使用的文件目錄,需要的素材和資料都可以很方便的拖過來。單屏時候總要在各個窗口間來回切換,雙屏要比單屏時候效率高了很多。甚至多數(shù)時候我會用副屏的上面部分播放MV或綜藝節(jié)目,這類內容不需要認真看,作為工作時候的背景聲,長時間工作也不至于太單調無聊。
考慮到辦公的舒適度以及預算問題,雙屏我選擇了明基顯示器的愛眼系列BL2780T和BL2480T,除了配備完全滿足需求的強大支架和多個輸入接口之外,更看中它的高性價比和護眼功能:DC調光無頻閃、專門的低藍光模式和智慧調光功能。這臺千元護眼顯示器毫無疑問能滿足我家用辦公的需求。
因為副屏經常要在橫豎之間切換,所以配備高級底座是基本要求。強烈不推薦那種雞爪和圓形底座,放著特別礙事,這種方形底座上擺放東西會方便很多。
左右旋轉也是必要,可以在底座保持橫平豎直的前提下調整屏幕方向,讓雙屏形成一定夾角,有弧面屏的包圍感,大大改善使用體驗。
為了配合旋轉功能,升降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兩臺主機分別接在副屏的DP和HDMI輸入端,使用第二臺主機時候就要把副屏轉過來并降低高度,固定的支架和單接口的顯示器是無法勝任的。
這個系列的顯示器支持DC調光可以杜絕頻閃,通過萊茵認證的低藍光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藍光傷害。但最讓我心動的還是智慧調光,這是個比較少見的功能。上圖中我關閉了副屏的智慧調光功能,再通過百葉窗調節(jié)室內亮度,顯示器就會自動根據(jù)室內亮度調整屏幕亮度。智慧調光可以大大緩解眼睛疲勞,正常亮度為300-500LM的辦公室,顯示器亮度應調整到約100-150 cd/m2。但是自家書房的亮度通常變化范圍很大,設為固定亮度就很容易過亮或者過暗,配備智慧調光的顯示器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從之前的單屏到現(xiàn)在的雙屏,顯示器作為辦公桌面的主力生產工具還是有必要好好考量一下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追求高分辨率、高規(guī)格,但是沒有一些特別需求的情況下,普通的家用辦公還是建議以眼睛舒適作為首要考量標準,選擇一臺護眼顯示器,你會發(fā)現(xiàn),辦公時的用眼舒適和愉悅感明顯提高了一大截。對于長時間“家”班一族來講,打造一個舒適高效的辦公環(huán)境可以說是提升生活品質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三、鍵盤托板
當我在群里說想加個鍵盤托板時候,被無數(shù)人嘲笑過了,但是這東西對于雙屏和超大尺寸顯示器來說真的非常有必要!我的27+24雙屏寬度已經達到了近90cm寬,我原先的60cm深桌面根本沒法看得過來,只能左右轉頭看。
而加了托板之后桌面有效深度達到了1米,眼睛到屏幕距離加大到了1.2米左右,只要輕微轉到眼球就能看清雙屏,而且距離變遠之后眼睛也輕松了很多,舒適度上升非常明顯。而且有了鍵盤托板,用有線的鍵盤鼠標也不用擔心線的問題了。
嫌托板不好用大多是因為托板太小,我也是沒找到合適的尺寸,自己購買緩沖軌道和櫸木板做的,尺寸93cm*38cm(整塊櫸木板的最大寬度)。
可以說大進深的桌面是用雙屏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條件使用這么大的桌面,那么鍵盤托板就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像我家如果想要個達到同樣舒適的桌面,這儲物間就只能側身進去了。
軌道是來自固特的18寸阻尼緩沖軌道,托板相對桌面稍微有點縮進,這個尺寸搭配剛剛好。90cm*38cm的櫸木板經過倒圓邊、打磨拋光、涂刷木蠟油,再配合櫸木的側板,組成了我的鍵盤托板。具體的制作過程我再單獨發(fā)文介紹。
四、顯示器懸臂
如果預算允許,給主屏配備愛格升懸臂是個很好的配件,除了高級底座的升降旋轉功能外,它還能在一定范圍內方便的延伸。
現(xiàn)在做顯示器懸臂的品牌很多,但愛格升還是當之無愧的最佳選擇,做工、穩(wěn)定性、支撐力和壽命都久經考驗。
我用愛格升的主要原因是有兩個桌面,有時候我在大桌面做事的時候,會把主屏拉過來看教程,我的臺燈也是同樣配備的懸臂款。
這里提供一個懸臂的安裝竅門:針對比較薄的桌面,在桌面下墊一塊厚木板,可以擴大受力面積,避免桌面變形,這個方法不管是夾具安裝還是打孔安裝都有效。
當然懸臂不是必買項目,如果只是長期固定使用雙屏,我這顯示器自帶的支架足以滿足調節(jié)需求了,只不過我的主副屏都經常需要移動和旋轉,配上懸臂會方便很多。
五、臺燈
無影的條形設計、連續(xù)調光、高亮度,全球電壓,加上懸臂設計調節(jié)范圍很大,是個非常不錯的工作臺燈。
提起電腦桌的燈具,明基ScreenBar是個很難跳過去的坎,只照桌面不照屏幕和人眼的絕妙設計讓它獨樹一幟,但過高的售價也讓人很難買的下手。其實我這款Z-10N很大程度上也能實現(xiàn)類似功能。
臺燈不能照到屏幕,是因為側面的照明會讓屏幕上的灰塵變得無比明顯,嚴重干擾視線。
其實只要把這種條形的臺燈放在顯示器頂部稍微靠后的位置,自然就照不到屏幕了,看我這個擺放就能明顯看到顯示器的陰影落在屏幕前面稍微一點的地方。
當然我的臺燈還是做了一點小改動,取掉的前面的導光板,讓它從面光源變成線光源,這也是模仿ScreenBar效果較好的主要原因。這臺燈使用時候人眼不會直視光源,拆掉導光板對照明效果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六、切割墊&鼠標墊
切割墊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柔軟的表層不傷刀鋒,被美工刀切割出劃痕后會自愈,是手工制作必不可少的神器,相比其它皮墊之類實用性要強得多,我以前也用它替代鼠標墊使用過,效果還挺不錯的。
多數(shù)切割墊做成綠色,OLFA的切割墊則大多是一面白色一面棕色,更適合家居環(huán)境。OLFA切割墊的價格要比多數(shù)品牌更貴,不過作為美工刀的發(fā)明者,他們這類產品貴的很有道理,絕對值得入手。
在試過各種材質的鼠標墊之后,鐳拓的布墊才是我的最愛,我的托板基本就是按鐳拓最大號鼠標墊尺寸來做的:90cm*33cm*0.4cm。
我已經用了很多年鐳拓的產品,價格不高,手感好又耐用,清潔液方便,只是之前購買時候只有帶圖案的,寫文章找鏈接時候發(fā)現(xiàn)最近終于新出了純黑色版本,立馬下單購買,星球圖案可以準備送人了。
在最終提交文章前收到了新買的純黑鼠標墊,因為有第二件半價,我把粗細兩種紋理的都買了,實際感受還是細紋理的更舒服。剛好這兩天媳婦玩微縮模型要用切割墊,粗紋理鼠標墊的放桌面當保護墊吧。
七、鍵盤鼠標
我一直不大喜歡機械鍵盤,更偏愛輕柔無噪音的薄膜鍵盤,現(xiàn)在使用羅技craft和MX Master2s組合,無線設計加上同時支持三個設備,可以在雙主機和筆記本電腦間無縫切換。
但是我強烈建議Windows用戶別考慮這個鍵盤,它主打的旋鈕功能只在特定版本的ADOBE全家桶和office中可用,也就是它上市時候的古老版本,之后就完全沒有更新了,羅技官方論壇罵聲一片,罵了幾年也一直堅持不更新,完全對不起它的價格和旗艦定位。
MX Master 2s是個極好用的鼠標,不必擔心它看起來很大個,它對手小的朋友一樣非常友好,我媳婦就在用MX Master一代。
八、電腦主機
在經過多次折騰之后,我終于把主力機箱換成了開放式的,這款骨伽開拓者MINI上市之前我就一眼相中了,充滿工業(yè)風的夸張造型,但整體外形又基本是普通機箱的方形,比異形機箱擺放要方便的多。
四層鋼板加雙層玻璃疊加組成的全開放式結構,為水冷專門預留了單獨的風道,散熱和外觀都很凸出,如果搞成硬管水冷應該效果還能好很多。
使用數(shù)年的金士頓USB3.0讀卡器,現(xiàn)在賣的變成了白色外殼,規(guī)格倒是沒什么變化。很多人奇怪我怎么還要用讀卡器,一方面是因為我的相機有一臺還不支持USB3.0,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在桌面上給相機準備數(shù)據(jù)線,插拔SD卡要比相機接線更方便些。
為了更方便的使用讀卡器,你需要一個USB3.0 20針轉母頭的轉接頭,淘寶上有幾種類型,10元包郵很容易買到。
開放式機箱的優(yōu)勢,我用強力雙面膠把讀卡器粘在機箱前面,數(shù)據(jù)線通過轉接頭連到主板上,桌面少根線,使用也方便多了。
我的另一臺主機是前不久才曬過的,用于瞎折騰的機器,沒事了在它里面嘗試新系統(tǒng)或者其它一些應用。
平常就把它放在機箱掛架上,不過正考慮把它和主力機的位置對調一下,把主力機掛到下面,它放在桌面更省空間一點。
華為MateBook13筆記本,8G+512G版本,SSD已經換成了1TB的,只有外出時候使用,其實都放在邊上的抽屜柜里,在家真心不喜歡用筆記本電腦。
九、電腦周邊
大媽標配大法WH1000XM3降噪耳機,外出時候不喜歡戴大耳機,基本也就是藍牙連電腦用了,有這個真的可以把其它耳機都淘汰完了。
因為使用率較高,放抽屜也麻煩,用一小段木頭和螺絲自制了個耳機掛架。
用這個換掉機箱上固定鋼化玻璃的大螺絲,就是個簡易掛架了,方便省事又好用。
steam官方出的游戲手柄,有些游戲用鍵鼠確實不大好操作,還是手柄更方便些,不過這個手柄的操作方式和XBOX差異很大,更偏向模擬鼠標一些,對射擊類游戲要比XBOX手柄更友好些。
音箱是已經停產的BOSE C5,現(xiàn)在只有簡化版的C50了。這音箱內置USB聲卡,支持5.1虛擬環(huán)繞聲,用于看片玩游戲很棒,但是聽音樂效果還是有些差。
最好用的設計是它的音量線控,還帶音頻輸入和耳機輸出,不過改用藍牙耳機后,現(xiàn)在也就音量控制一個用處了。
宜家10元的托架加折扣區(qū)10元的櫥柜抽屜門板組成的小擱板,安裝在電腦桌的下面,BOSE C5的低音炮就放在這個擱板上。之前因為桌面太淺,低音炮放這里經常被踢到,加了托板后就沒這個問題了。
托板上剩余的空間剛好擺放我的單反充電器和充電電池的充電器,雖然在桌子底下操作比較麻煩,但是使用頻率不高。
Intel RealSense SR300攝像頭,雖然這是創(chuàng)新攝像頭,但內核是SR300,通常都被叫做SR300,里面集成了聲卡、RGB攝像頭、景深攝像頭,可以實現(xiàn)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3D掃描等多種功能,不過它主要是面對開發(fā)者的,對我們來說除了當做攝像頭,主要是支持Windows hello的人臉識別,但第三方對Windows hello支持太差了,暫時沒法用于支付、密碼管理等功能的驗證。
十、其它周邊設備
我的電子產品太多,時常會有很多東西同時充電,所以這個小米USB充電器長期放在桌子上,外出旅游也會帶上它,為了防止刮花嚴重,我給它包了一層波音片。缺點是TYPE-C最大只支持18W,給筆記本充電還是不夠。
伯虎空氣質量檢測儀,常用數(shù)據(jù)都可以檢測了,為相關設備的測試提供很大的方便,還可以接入智能家居系統(tǒng),給其它設備的自動運行提供參數(shù)。
常做手工活會用到烙鐵、熱熔膠槍等設備,桌面必須備有插線板。這個小米插線板長期放在顯示器后面,自帶USB口正好給空氣質量檢測儀、QI充電器等供電。
Pad做智能家居中心會有延遲問題,所以我又購入了HomePod,準備用它作為智能家居中心的同時,替代掉原先的藍牙音箱,沒想到的是通過AirPlay連接HomePod居然有嚴重的延遲,淪為只能聽歌沒法看視頻用的音箱了,但是在電腦前我真的很少用手機去放音樂。
咸魚收的佳能CanoScan LiDE 700F掃描儀,一方面是想給老照片做備份,這個掃描儀還附帶底掃配件,要求不是太高的話是完全足夠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時常有些資料留著沒啥用,丟了又怕萬一哪天用的上,干脆就掃描一份再安心丟掉。當然這個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平常都收在儲物間里。
十一、如何理線
之前發(fā)這類文章老有人問理線是怎么理的,這個真的非常簡單,簡單到看圖一下就明白了。
絕大部分接線板的背后都會有兩個掛孔,只要在墻上打兩顆螺絲,就能把接線板掛起來。包括路由器、交換機、遙控器等很多設備也都有這樣的設計。
墻上插座留的不多,可以在邊上掛一個改了短線的接線板來解決,當然通常不建議這么做,因為插座的高度通常難以遮擋,這樣一堆線會有些顯眼,用長線接線板拉倒隱蔽位置會更好些。
電腦桌上所用設備的插頭,我就全插在這個倒吊在桌面下的插線板上,這樣才能確保桌面升降時候不會被線纜影響,而且隱蔽性最好。
但是利用掛孔倒吊容易滑脫,所以我選擇直接在接線板上開孔,用長螺絲安裝到桌面底下。不過打孔前必須先拆解接線板,根據(jù)內部分布情況找到離電路最遠的位置打孔,短路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上圖這個插線板是我用在浴室吊柜里的,所以線也改到了側面,安裝后就完全隱藏掉線了。
線纜的整理有很多辦法,我之前推薦過宜家的理線架,但那種過于集中的方式對后續(xù)維護是比較麻煩的,現(xiàn)在我都改用扎帶加定位片了。
這種方法理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別太省了,扎帶1分錢一條,定位片5分錢一片,讓線纜盡量分開走,空間不夠扎到一起也沒事,新線再多上一條扎帶就好了。
過長的線別跟其它線纏到一起,每條單獨卷好用扎帶和定位片捆綁,盡量把線團都分開放不同位置,以后想重新整理就很方便了。
十二、電腦椅
最后來說說座椅部分,我依舊還在用之前的Ergomax Commander人體工學椅,只不過我拆掉了不習慣使用的頭枕和扶手。
人體工學椅方面的選購要點,我之前的兩篇文章介紹的比較清楚,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比較悲催的是我家的貓前一陣突然對我的椅子有了意見,把靠背頂部的位置給抓起毛了,這個又沒法修理,丟了更舍不得。
然后就在找鏈接時候我發(fā)現(xiàn)ergomax出了配套的布套,套上后不但不可以遮羞,以后也能方便的拆洗了,立馬下單購買。
文章完成前及時到手,彈性面料,不影響坐感,依舊透氣,唯一缺陷是黑色粘貓毛有點顯眼。
為什么電腦桌的介紹里會出現(xiàn)宜家的網紅兩步梯凳?因為它也是我最常用的人體工學設備之一,原本買它主要是為了取放儲物間高處的東西。
但后來發(fā)現(xiàn),它搭配電腦椅做腳凳也無比完美。我的睡眠質量超級無敵好,如果躺床上午睡一般都要直接睡到晚飯去,所以午睡不能睡的太舒服,平常就在椅子上解決,基本半小時就會醒了。
買個原配腳凳應該會更舒服吧,不過那腳凳要貴十來倍,而且平常放著沒用啊。
最后
我的電腦桌介紹就到這里,這也算是我慢慢折騰兩三年后基本達到滿意狀態(tài)的環(huán)境了,希望能有大家可以借鑒的地方。
我的另一張桌子是我的手工工作臺兼攝影臺,同樣花了我不少精力才弄好的,最大優(yōu)點是架設和收納拍攝平臺只需要1分鐘不到,改天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