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消息,ASUS(華碩)剛剛公布了旗下新款Zenbook S 13 OLED (UX5304)筆記本電腦,官方稱這是世界上最薄的OLED筆記本電腦。據悉,Zenbook S 13 OLED同時是華碩有史以來最環保的Zenbook,使用了回收金屬和塑料,并將ASUS獨有的超便攜設計,堅固性及攜帶性等品質提升到新水平。
(圖源:ASUS官網)
Zenbook S 13 OLED搭載了16:10比例的13.3英寸ASUS Lumina OLED顯示屏,整體厚度僅1厘米,這一規格使其獲得世界上最薄OLED筆記本的稱號。據了解,為了實現Zenbook S 13 OLED的超薄1cm及超輕1kg,華碩在設計和構造方面注入了不少心思,采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和材料,比如為了減輕筆電的重量,鍵盤的面板采用了更輕質耐用的鎂鋁合金;為了減少厚度,華碩對筆記本內部設計進行優化、采用更薄但功能齊全的FHD IR攝像頭等。這能夠在不影響性能、連接性及續航的同時達到超薄超輕的設計。
其他方面,Zenbook S 13 OLED搭載13代酷睿處理器,最高可選i7型號,可選32 GB LPDDR5內存和1 TB PCIe 4.0 x4 SSD,內置63Wh電池。并配備雷電4接口、HDMI 2.1和USB-A接口。
(圖源:推特@ASUS)
筆記本作為如今移動辦公的主力工具已經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期間筆記本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則是越來越豐富,性能越來越強勁。然而隨著PC市場的日益成熟,銷量出現了連續多個季度持續下滑,盡管廠商已經在竭盡全力來阻止這一趨勢,但也只是讓幅度放緩而已。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筆記本產品逐步被細分化,不同的使用場景都有對應特性的筆記本產品。比如游戲本能提供強大的性能,讓PC游戲運行更流暢,帶給玩家極致的游戲體驗;商務本則在各個方面為商務辦公考慮,數據安全、穩定是必要條件;而輕薄本更適合輕辦公、出差以及簡單的影音娛樂。盡管被分的這么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趨勢那就是輕薄化。即便一向不以輕薄見長的游戲本也在通過各種方式瘦身。當然最輕薄的還是輕薄本產品,也可以說是超極本。
如今PC廠商想要維持住市場份額,只能推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而個人PC性能已經過剩,以性能為賣點的筆記本沒有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于是,PC廠商在輕薄本市場里瘋狂內卷。像華碩這次推出的號稱最薄的OLED筆記本,就很符合目標用戶的胃口,又輕又薄,帶著出門非常方便。要是價格適中的話,那將競爭力十足。
2英寸MacBook作為蘋果最輕薄的Mac產品于2019年停產,這款產品重量僅900g,現在有望重新回歸。
爆料人士Mark Gurman透露,蘋果一直希望擴大其筆記本電腦陣容,因此計劃重新推出其12 英寸MacBook,并增加一款更大的15英寸MacBook Air。
12英寸MacBook于2015年3月推出,最大的特點就是輕薄,但也因此性能有限。不過隨著M芯片成功,輕薄和性能可以兼得,使MacBook回歸有了可能。
Gurman預測,新款12英寸MacBook可能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15 英寸MacBook Air最早可能在明年春天上市。
MacBook Air在2008年首次亮相,15英寸將是Air系列的最大尺寸。
在今年3月9號的蘋果發布會上,蘋果出人意料的發布了全新的12英寸MacBook,這也是蘋果打造的第一款無風扇筆記本電腦產品。去除風扇后,新MacBook大幅度的瘦身,這也使得這款機器的每個地方都經過了重新設計。最令人驚訝的還是蘋果在這款超薄MacBook上塞下了一塊Retina顯示屏,同時整個機身只有一個USB-C接口的激進設計實在是讓人又恨又愛。
真的值得買?12英寸新MacBook搶先體驗
在一個月之后的4月10日,這款驚艷的新MacBook終于和萬眾期待的AppleWatch一同出現在了北京的直營店中,筆者也前往直營店進行了第一時間的細致體驗。下面筆者就來與大家詳細分享一下這款新MacBook的體驗感受,并為大家呈現最終的購買意見,給還拿不定注意的網友一些參考!
西單直營店內的金色版MacBook
筆者這次前往的是北京西單大悅城直營店,雖然時間已經是下午,但直營店里面仍然擠滿了許多前來體驗新產品的顧客。進門后發現整個一層都幾乎被Apple Watch的體驗區占領,剩下的就是iPhone以及iPad的體驗區,Mac電腦已經完全從一樓消失,由此可見蘋果對于本次Apple Watch的重視程度。
但筆者本次體驗的重點是新MacBook,來到地下一層,在回絕了門口熱情的蘋果員工試戴Apple Watch的邀請后,我終于看到了驚艷的全新MacBook!
●初見MacBook
親眼看到新MacBook時,對它的實際大小并不感到意外,畢竟見過11英寸MacBook Air的體積,新款MacBook實際上還要小那么一點點。但比MacBook Air薄了差不多4毫米的實際感覺還是挺明顯的,而不到一公斤的重量也讓人忍不住一上來就要掂掂它的重量。不要忘了,手中這是一臺全金屬本,能夠做到這個重量已經相當不易。
第一眼看到輕薄的新MacBook時,還是被驚艷到了
●全新金屬轉軸
很多輕薄PC筆記本電腦都無法做到完美的單手開合屏幕,而蘋果在這方面的體驗上一直做的相當不錯。通過C面前部的缺口可以輕松的一個手指摳開屏幕,而順滑的轉軸設計使得在打開蓋子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出現C面翹起的情況,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屏幕的穩定性。
全金屬轉軸,輕松單手開合屏幕,最大開合角度大約130°
●纖薄的Retina顯示屏
12英寸MacBook搭載的Retina顯示屏不僅顯示效果十分細膩,屏幕分辨率達到2304x1440,可視角度接近180°,而且還保持了極其纖薄的厚度。當然這樣付出的代價是A面的蘋果LOGO不能發光了,不過筆者覺得這不是問題,用發光LOGO換一塊Retina顯示屏還是很值的。
屏幕厚度極為纖薄
●揚聲器聲音渾厚
全新MacBook的機身體積雖然大幅度的進行了瘦身,但是蘋果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的用戶體驗。比如筆記本電腦的揚聲器音質,新MacBook的立體聲揚聲器被放在了鍵盤上方。經過筆者的仔細聆聽,發現新MacBook的立體聲揚聲器音質絲毫不輸給13或者15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實在是很令人驚嘆。
全新的揚聲器設計
MacBook的左右接口
新MacBook的側面接口除了一個USB-C,以及右邊的一個3.5mm標準耳機接口外,再無其他接口。 這個USB-C接口集合了電源接口、USB3.1接口、HDMI、VGA和Mini DisplayPort三種視頻接口輸出的功能,通過蘋果官方的轉接線來轉接需要的功能。筆者還實際體驗了一下USB-C插頭的松緊程度,遺憾的是,如果你在給MacBook充電時不小心絆到了電源線,那么你的MacBook一定會被拉下桌子,摔在地上。
●全新蝶式結構鍵盤
傳統的筆記本電腦鍵盤采用剪刀式結構,按鍵邊緣容易晃動不穩。蘋果發現當用戶敲擊按鍵中心以外的位置時,會出現打字準確度下降的情況,這個情況在縮小按鍵之間的距離后會變的更加明顯,為此蘋果打造出了全新的蝶式結構,它比剪刀式結構更寬,并且使用更堅硬材料制作的單體架構,讓按鍵更加的穩定和靈敏。同時再結合全新的不銹鋼拱形開關,使得鍵盤在減少占用垂直空間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按鍵的手感。
全新的鍵盤設計
鍵盤按鍵鍵程十分短
從實際體驗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蝶式結構的新MacBook鍵盤按鍵無論是從鍵帽的任何一個地方按下,按鍵都會很穩固的下沉,不會有按鍵晃動的情況發生。不過這個新鍵盤的按鍵鍵程才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普遍認為該鍵盤毫無鍵程可言,就如同在觸摸屏上打字一樣。
但筆者認為這個感受還是因人而異的,比如筆者就十分喜歡短鍵程的鍵盤,這款新MacBook的鍵盤手感就可以快速適應。而這個新款鍵盤的按鍵手感就有點類似于鼠標單擊按鍵,但沒有那么清脆。另外,蘋果在有限的厚度空間中仍然為新款MacBook搭載了背光鍵盤,每個按鍵都都配備了獨立的LED光源,產生亮度一致的柔和燈光,還避免了按鍵側面漏光的現象。
●Force Touch壓感觸控板
全新的Force Touch壓感觸控板
雖然新MacBook的機身十分嬌小,但它卻擁有一塊面積超大的觸控板。觸控板幾乎頂著鍵盤,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面積,目的就是給用戶一個舒適的觸控體驗。同時新MacBook的觸控板搭載了蘋果創新的Force Touch壓感觸控板,關于壓感觸控板的詳細說明解析,筆者已經在率先搭載壓感觸控板上市的2015款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評測中做了十分詳細的測試,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跳轉查閱。
搭載Core M超低電壓處理器的新MacBook性能是否夠用也是大家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本次蘋果店內的體驗機全部為低配版。搭載主頻1.1GHz的雙核Core M,睿頻可達2.4GHz。在Intel數據庫中查詢后,筆者發現與之最為接近的Core M-5Y31,主頻為900MHz,但可定制為1.1GHz版本,動態加速為2.4GHz。其搭載的GPU為HD5300,主頻300MHz,動態加速最高850MHz。從整個機器體驗上來看,HD5300這塊核心顯卡帶動那塊Retina顯示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新MacBook配置截圖
新MacBook電池信息截圖
從電池信息截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新MacBook的電池容量為5266mAh*8670mV=45.65Wh,而2015款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的電池容量為6694mAh*12537mV=83.92Wh(由于二者電壓不同,故換算成瓦時做比較),由此可見即便是蘋果在新MacBook十分有限的機身空間中采用創新的階梯式電池最大限度的增大電池容量,但由于內部體積差距的確太大,能做到這個數值已經很不容易。不過由于二者的電壓不同,放電電流也不一樣,配合Core M處理器,相信可以獲得相當長的續航時間。
新MacBook運行Final Cut Pro視頻剪輯軟件
在筆者嘗試在網上下載跑分測試軟件均失敗后(直營店內網絡限制,無法訪問),只好運行一些大型的應用程序來看看新MacBook反應是否流暢。筆者在體驗機中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從這點來看蘋果倒是對自己的機器相當有信心。我就拿平時常用的Final Cut Pro視頻剪輯軟件來測試一下吧。
筆者在預置在Final Cut Pro中的項目文件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剪輯操作,最后筆者卻出人意料的發現,這款新MacBook居然基本能夠勝任Final Cut Pro的剪輯工作,要知道筆者平常使用15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做視頻剪輯時都會很卡。因此我們無需為新MacBook性能不夠而擔心,日常使用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新MacBook上唯一的一個USB-C接口是否方便好用是大家普遍關注的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至少從目前來說肯定是不太樂觀的。由于USB-C的普及率并不高,所以兼容的設備相當稀少,目前只能通過官方昂貴的轉接器來滿足一般的日常使用需要。然而最為要命的是,新MacBook不帶不自帶讀卡器,這對于筆者這類需要經常拍照的編輯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USB-C的普及率并不高
售價高達¥588元的UBC-C轉接HDMI轉換器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電腦輕度使用者,平時使用網盤加上蘋果設備間的互傳神器AirDrop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實在要傳輸大文件的話,買個閃迪的USB-C雙頭U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比隨時需要掛一個轉接線要好很多。
方便的AirDrop功能
閃迪USB-C雙頭U盤
●選什么顏色好?
深空灰色是筆者比較喜歡的
如果上述標紅的三個問題都沒有對你造成困擾,現在開始糾結選什么顏色了,那就買深空灰色吧。銀色屬于Mac電腦用的老顏色,沒有明顯的區別,而高大上的土豪金配上鍵盤的黑色總覺得怪怪的,所以深空灰色算是一個很棒的選擇了,適用的人群也廣。
●如何購買新MacBook?
目前,蘋果官方在線商店已于4月10日下午3點正式開啟了新款MacBook的售賣,但新MacBook目前還只能在官網上購買,北京各大直營店目前還沒有現貨。另外官方在線商店的發貨時間為1-3個工作日(更新:今日的發貨時間已經變為3-4周),而如果需要定制1.3GHz主頻的頂配Core M處理器,則發貨時間會延長到3-4周。所以持幣購買的土豪們要考慮清楚了。但筆者認為0.2GHz的主頻提升并不會帶來很大的性能提升,不建議定制CPU。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款MacBook如果采用分期付款,無論分幾期都是需要授權手續費的 ,所以建議大家要買的話還是一次性付清全款。
蘋果官方在線商店已經可以購買新MacBook
新MacBook分期付款需要手續費
●筆者觀點:新MacBook不推薦購買
筆者在直營店體驗過新MacBook后也的確有購買的沖動,在看慣了超薄機身的MacBook后在看別的機器都覺得好老土,雖然這感覺有很大一部分喜新厭舊的成分,但這款新MacBook的確把我驚艷到了。不過還好,沒有讀卡器這個痛點以及分期付款需要手續費這兩點徹底斷了我的購買欲。詳細評測數據就等土豪們購買后的分享吧,希望本文能夠幫到大家,別再糾結糾結了!
給我一個不買新MacBook的理由:沒有讀卡器
給我一個買新MacBook的理由:你加上讀卡器先!
最后再來說說輕薄本的一點點選購建議,其實如果不是很想要OS X系統的話,華碩的U305和戴爾的XPS13都是很棒的選擇。前者擁有與MacBook相似的外觀與做工,最重要的是它默認有3個USB3.0接口。后者擁有超窄屏幕邊框,以及處理性能稍好的Broadwell低壓處理器,價格也更便宜,在PC陣營中相信這兩款輕薄本是首選。如果已經習慣了OS X系統的話,擁有更好處理性能,更好擴展性能的2015款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是必然的首選!
蘋果MacBook 12英寸(256GB)詳細參數
顯卡 |
|
---|
多媒體設備 |
|
---|
網絡通信 |
|
---|
I/O接口 |
|
---|
輸入設備 |
---|
電源描述 |
|
---|
外觀 |
|
---|
其他 |
|
---|
筆記本附件 |
|
---|
保修信息 |
|
---|
環境要求 |
|
---|
*本信息來源于ZOL產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