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全球副總裁李益昌表示:“感謝使用者愛戴,讓華碩成為全球第一的 NVIDIA Studio 創作者筆記型電腦品牌,并穩踞全球 OLED 筆記型電腦第一大品牌地位。”
華碩表示,新 Zenbook Pro 筆記型電腦擁有 NVIDIA Studio 獨家優勢,大幅提升創作應用程式的效能和可靠性,包括用于 3D 編輯和協作的 NVIDIA Omniverse、直播專用的 NVIDIA Broadcast 及運用 AI 將筆觸轉變成風景畫面的 NVIDIA Canvas,讓創作者能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盡情創作。采用「美.力」概念設計的 Zenbook Pro/ Zenbook S 系列頂級筆記型電腦,被賦予精煉外觀,加入階梯式鉆石切割、「A」字 LOGO 外蓋標志等細節,延續 Zenbook 優雅、可攜性及頂尖效能的特色。
IT之家了解到,華碩現已全球發布新款 Zenbook Pro 14 Duo OLED、Pro 16X OLED、Pro 17 等型號。華碩中國大陸的發布會現已定檔 5 月 23 日 19:00,預計會發布新款靈耀系列筆記本。
我國高等教育界,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由高校投資興辦企業。有一些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如北大方正、清華同方、清華紫光、東軟股份、華工科技等,就是由一流學府牽頭,投資成立的校辦企業。這些企業身披頂級大學光環,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傾斜,發展勢頭一向都很強勁。然而近幾年來,這些身負榮光的校辦企業,卻相繼走下神壇,不是持續虧損,就是宣布破產。
2020年2月份,我國最大的校辦企業,體量高達3651億的北大方正集團,就宣布破產申請重組。而另一個持續虧損的,就是隔壁兄弟清華控股的清華同方。一些90后的小伙伴可能對這個品牌還會有點印象,在那個上電腦課還要穿鞋套的年代,許多學校的微機室擺出的電腦品牌清一色都是清華同方,甚至可能有些人家里的第一臺電腦也是這個牌子。不過離開學校之后,清華同方這個品牌似乎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甚至連消息也很少聽到。
在互聯網上搜索,最近的一條新聞還是2019年4月傳出的中核資本將入股清華同方,以及在翟天臨事件后,被牽連出來的知網背后持續虧損的母公司。那么,這些年,清華同方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曾輝煌無二的校辦企業,是如何變成債務高企的呢?觸摸品質,發現未來,歡迎收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清華同方》。
清華同方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清華教授陸致成發起創辦的北京清華人工環境工程公司,1997年,北京清華大學企業集團決定設立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于是,便找來陸致成,商量把兩家公司合并,成立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過三天,6月27日,時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也是首任清華同方董事長梁猷能,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了清華同方上市的鑼聲。
梁猷能
因為自帶清華光環,上市當天,清華同方8.28元的開盤價就漲到了收盤時的33.9元,日漲幅高達309%。清華同方也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有史以來,從成立到上市,所用時間最短的公司。之后,清華同方也和北京大學的北大方正、中科院的聯想集團一起,并稱為學院派IT產業三大代表公司。
成立初期的清華同方,同北大方正和聯想一樣,以信息技術為切入點,專注于做教育和政企領域的電腦整機。既是清華扶持,又是民族品牌,清華同方自然很快就成為各大學校和政府辦公室指定電腦品牌,迅速成為市場上的黑馬,同年即躋身中國百強信息電子企業。據公開數據顯示,從1997年至2001年,清華同方連續4年實現銷量100%遞進式增長。
2004年,清華同方在電腦普及的大背景下,依舊以40%的復合增長率,成為國內臺式電腦市場增長最快的廠商,躍居家用電腦亞軍位置。那幾年,借著國家提倡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東風,清華同方在pc電腦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到了2007年,清華同方首次躋身亞太區PC銷量前六強,這是清華同方最為高光的時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清華同方作為服務商,在信息、安防、交通、通訊、能源、照明、人工環境和水處理等73個項目中為北京奧運提供了全方位服務。除此之外,清華同方還依靠自主開發的射頻識別技術,為北京奧運會與殘奧會提供電子門票,這也是百年奧運史上第一次全方位使用電子門票。
一路走到這里,清華同方都還是專注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可能也會成為如今IT界一顆閃亮的星星。只是,這之后,或許是為了增大體量,清華同方走上了橫向擴張的道路,通過不停地買買買,業務逐漸橫跨計算機、電視機、數據產品、安防安檢設備、軍用裝備、工業節能、建筑節能、智慧城市軟硬件、照明等多個行業。但問題是,清華同方并沒有那么大的能力撐起如此多的“跨界”行業,反而因“子孫”太多,導致其主營業務逐漸模糊。
而在這一系列投資并購案中,最讓人迷惑的操作應當屬2013年逆勢高溢價收購E人E本。E人E本是著名創業小王子、智商稅收割達人杜國楹老師在2009年創立的產品。彼時的杜老師,已經成功創造出了背背佳、好記星這樣家喻戶曉的產品。E人E本是第三次創業,杜老師將眼光瞄準精英人士,找來當時最熱的導演、演員——馮小剛和葛優,打出了“中國商務平板電腦第一品牌”旗號。
雖然E人E本質量一般,但價格橫掃iPad4,一臺6000元,在2011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6億。到2012年第三季度,E人E本在中國商務平板電腦市場的份額高達41%,穩居首位。不過吊詭的是,在同期的IDC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報告中,前四名卻分別為蘋果、聯想、三星、華為,不見E人E本的蹤影,這也許就是杜老師的巴啦啦魔法吧。
彼時,愛國者總裁馮軍還斷言E人E本“活不過2012年”。但,E人E本不但活到了2013年,還以近14億元的價格,把自己賣掉了。而收購人,正是清華同方,號稱是為了布局平板電腦領域。即使當時已經有媒體開始調查E人E本銷售數據作假,時任董事長陸致成依然強行推進收購,以超過凈資產4.6倍的溢價,買下了E人E本全部股權。
事后,也有媒體披露稱,清華同方此次收購,涉嫌利益輸送。因為就在清華同方收購前一個月,另一家同屬清華系的健坤投資火速入股,拿下E人E本22%的股權,而這22%的股權最終在收購時,換來了清華同方給的3個多億現金。后面的事,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了,E人E本現在已經成為“古老”的傳說。
2016年,清華同方迎來新任總裁黃俞。黃俞上任后,投資比陸致成更大手筆,當然也更讓人看不懂,最終導致清華同方深陷泥沼。關于黃俞是何許人也,網上竟然沒有太多的信息,只有一段很簡單的百度百科,介紹其是1968年生人,畢業于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現任一系列某某公司的董事長。
在這一堆公司里,有一家公司叫深圳市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泰)。這家公司是2014年,黃俞掌控的深圳奧融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清華控股共同出資成立的。黃俞自己持華融泰60%的股份,是實控人。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黃俞上任清華同方總裁后,第一筆投資,就投向了自己的華融泰,斥資13.1億元,溢價178%收購了華融泰48%股權。更有意思的是收購后,華融泰就一直在虧損,在2016年至2018三年時間里,分別虧損1.95億元、2.9億元與2.4億元。截至2018年底,在清華同方的長期股權投資中,華融泰賬面凈值僅剩余3.79億元,相比原始投資額縮水71%。
此外,2016年至今,黃俞還通過資金拆借、對外投資、捐贈等方式不斷向華融泰提供資金支持。這件事情,甚至還引起過上交所兩次發函詢問,要求論證收購華融泰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損害上市公司資金安全及相關權益等情形。不過似乎一直沒有收到清華同方方面的回復。
除此之外,黃俞還有不少令人窒息的神操作。比如,在中國醫療網絡已經連續虧損上億元的情況下,仍毫不猶豫出資15.54億元收購其27.62%股權。還有2017年,欲出300億巨資收購上海萊士29%股權,所幸這筆巨額投資被監管叫停,不然按照18年上海萊士股價崩盤,巨虧15億元的情況來看,清華同方很可能就會繼承羅老師的衣缽,成為收購界的冥燈了。
但似乎是對上海萊士情有獨鐘,雖然收購未成,清華同方又轉而出資20.52億元投向上海萊士股東主導的海外投資主體天誠國際,獲其11.88%股權。而天誠國際在2017年虧損了9.43億元。不僅如此,連上海萊士大股東黃凱名下的深圳萊士凱吉,都收到了清華同方的出借資金1.77億元。實在是令人費解上海萊士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其他的還有如耗資8.06億元收購國都證券10.34%股權、4億港元增資同方證券、2億元收購同方康泰、出資19億元購買關聯方重慶信托理財產品等等。這些投資項目,涉及金融、醫療等多個領域,卻幾乎無一與公司主業相關,由此產生的后果就是,清華同方主業荒廢,嚴重缺乏造血能力。
因此,從2016年開始,清華同方就一直在虧損,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分別為-1.35億元、-3410萬、-42.11億元。而今年一季度,根據清華同方發布的數據來看,公司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都依然是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早在去年年底,清華控股所持有的清華同方21%股份就已經全都轉讓給了中核資本,這也意味著,曾經給予其無限光環的清華校辦企業,就此告一段落。未來在中核資本的領導下,清華同方將會有怎樣的改變,我們還不得而知。
回顧清華同方這20多年來的發展,從風光無限的IT大廠,到業務模糊的債務高企,可以說是一步錯步步錯。每一任領導人都沒有制定出清晰明確的企業發展路線,而是盲目投資,最終使得這艘大船駛向沙灘擱淺。要知道商業的本質,就是一場幸存者游戲,即使是各種Buff加身,如果沒有自我成長與革新,最終也會落得一地雞毛。這是清華同方的悲劇,或許也是所有與之相似的企業的悲劇。
022年初,媒體報道,Win10/11月活設備達到14億臺。
2023年11月,媒體報道的數據,Win11系統的PC有4億臺,占Win系統市場份額的26%,所以市場的Win系統PC總數15.4億臺。
我們取2022-2023年的折中數據--市場大約有15億臺Win系統PC。
為啥這次史上最大規模IT災難,只有850萬臺設備受到影響?
是99%的Win電腦用戶沒有購買CrowdStrikes的服務?
那些購買CrowdStrike網絡安全服務的用戶都是誰?
那些不購買CrowdStrike網絡安全服務的用戶,發生其他藍屏故障的幾率是多少?
根據“Investopedia”整理的資料:
CrowdStrike是主要的網絡安全供應商,主要和大型的云服務廠商合作,比如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它的客戶群包括了大批的世界500強企業。
此次CrowdStrikes影響的客戶主要是使用了微軟的一些服務,包括Xbox Live,Microsoft 365,Teams等;影響的客戶包括:
銀行,社交媒體,政府機構等。
根據IDC的數據,2021年-2022年,CrowdStrike在終端安全市場份額達到17.7%,排名第一。
美國cnbc報道,CrowdStrike的主要客戶都是歐美企業,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購買CrowdStrike的服務,因為CrowdStrike防范的大部分的數據風險都來自中國地區的網絡。
CNBC報道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區銷售的電腦微軟系統占比高達87%,遠高于其他地區的78%。
這個數據是不是與公眾普遍的感覺不太一致?
所以,全球市場不到1%的微軟系統用戶收到此次CrowdStrike軟件更新的影響,在中國地區就更少了,主要就是沒買人家的服務--對,有人戲演得多了。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世界五百強企業購買CrowdStrike的服務呢?
我們看看這家公司的實力吧!
在美國MITRE構建的網絡安全評估測試中,CrowdStrike連續兩年獲得第一。
在預防網絡攻擊的響應時間上,CrowdStrike以4分鐘的最短時間遙遙領先競爭對手,其中微軟僅僅以24分鐘排名第4。
在預防攻擊的第二輪測試成功率上,CrowdStrike以98%的成功率排名第一,微軟只以86%的成功率排名第5。
在預防攻擊的第五輪測試的成功率上,CrowdStrike和Palo Alto Networks并列第一,微軟只能屈居第三。
正是由于CrowdStrike出色的技術能力,使得其得到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的青睞,其股價一度達到860億美元,而且可見的成長空間非常巨大。
目前,全球受到CrowdStrike影響的微軟系統的電腦還沒有全部恢復,導致這次全球規模的IT中斷的原因還在調查,到底是由于人為疏忽,還是技術漏洞,或者企業管理的黑洞導致的?
我們靜待調查結果吧!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