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地5(Battlefield V)》馬上就要正式發(fā)售了,EA和DICE最近也正式公布了游戲的PC配置要求。該作最低需要AMD FX-8350或英特爾i5 6600K處理器,以及GTX 1050 / GTX 660或Radeon RX 560/HD 7850顯卡,并且需50GB存儲空間。
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tǒng):64位 Windows 7、Windows 8.1 或 Windows 10
處理器:AMD FX-8350 或 英特爾酷睿 i5 6600K
內(nèi)存:8 GB RAM
顯卡:英偉達 GeForce GTX 1050 / GeForce GTX 660 2GB顯存 或 AMD Radeon RX 560 / HD 7850 2GB顯存
DirectX版本:11.0
網(wǎng)速需求:512 KBPS 或 更快的網(wǎng)絡(luò)連接
硬盤空間:50 GB
推薦配置: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0 或更新版本
處理器:AMD Ryzen 3 1300X 或 英特爾酷睿 i7 4790 及同等級CPU
內(nèi)存:12 GB RAM
顯卡:英偉達 GeForce GTX 1060 6GB顯存 或 AMD Radeon RX 580 8GB顯存
DirectX版本:11.0
網(wǎng)速需求:512 KBPS 或 更快的網(wǎng)絡(luò)連接
硬盤空間:50 GB
《戰(zhàn)地5》并沒有像《使命召喚15》那樣搞出四種不同的配置要求來,兩者的推薦配置中,顯卡的要求幾乎一樣,而CPU要求《戰(zhàn)地5》略高;當(dāng)然《COD15》的“競技配置”和“終極配置”會更強。
有趣的是,DICE還透露了使用英偉達RTX顯卡以及開啟光線實時追蹤技術(shù)所需要的《戰(zhàn)地5》配置要求,玩家需要AMD Ryzen 7 2700 或 英特爾酷睿 i7 8700 + 16GB 內(nèi)存,以及至少英偉達GeForce RTX 2070顯卡。開啟光線追蹤不光需要強勁的顯卡,也要有八代i7等CPU配合才行。
我們知道在之前的幾大展會上,《戰(zhàn)地5》放出了不少視頻來展現(xiàn)游戲中對于光線追蹤技術(shù)的運用,其中有大量非常逼真漂亮的光線反射效果。開啟這種功能的游戲體驗會非常暢爽,但是確實需要強大的電腦配置和最新RTX顯卡才行。
《戰(zhàn)地5》將于11月5日登陸PS4、Xbox One和PC。
近,《戰(zhàn)地5》在國內(nèi)開始流行起來,很多人雖然沒玩,但是看到直播上大家的展示,還是感覺十分震撼,很過癮。
那么,如何配置一款《戰(zhàn)地5》的游戲電腦呢,我們來看看官方要求: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系統(tǒng): 64-bit Windows 10
處理器:AMD Ryzen 3 1300X或Intel Core i7 4790或同等
內(nèi)存: 12GB RAM
DirectX版本: 兼容11.0版本的顯卡或同等
網(wǎng)絡(luò): 512 KBPS或更快,穩(wěn)定的網(wǎng)絡(luò)連接
硬盤可用空間: 50GB
從這一要求可以看出,《戰(zhàn)地5》對于顯存和內(nèi)存的要求很高,內(nèi)存要16GB才好,顯存最低4GB,6GB、8GB更好,這樣,GeForce GTX 1060 3GB就不被推薦了。據(jù)說,進入游戲菜單之后,顯存就用了4GB,所以顯存太小的就不行了。
我們看看顯卡方面的評分:
比較好的選擇是GTX 1070,而GTX 1060 6GB,或者說RX 570 8GB,也是可以的。前者1700元,后者1300元。
而處理器上,如果我們選擇AMD銳龍5 2600套裝,價格是1750元,6核心,12線程,12nm工藝,65W功耗,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配置B450M主板,也可以上M.2 SSD。
而內(nèi)存上,現(xiàn)在16GB套裝價格大概在900元左右,有所回落。
M.2 SSD上,970 EVO 250G NVMe M.2價格在580元左右,很適合專門來玩游戲。
加上機箱電源的500元,這樣總計價格是5400元左右,當(dāng)然是選了GTX 1060 6GB版。
5400元玩到《戰(zhàn)地5》,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一個RTX 2080顯卡,也要6000元,還沒配其它的呢。
而如果想在哪方面升級,可能就是顯卡了,換上GTX 1070顯卡的話,價格再加1300元,這樣總價也就達到了6700元。
沒有辦法,誰讓顯卡是一支獨大呢,所以大家只有聽從的份了。而等待AMD顯卡來打破這一價格體系,可能還是要等上一陣子吧。
置單點評,今天看到的配置是來自ZOL網(wǎng)友大娘夸我俊的一套5000多元的配置,鏈接在這里,大家可以點進去看一下,當(dāng)然我也已經(jīng)把配置截圖放在下面了,咱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套配置搭配得怎么樣?
網(wǎng)友的戰(zhàn)地5配置
01 需求分析
先來看一下需求,想要玩戰(zhàn)地5,查了一下戰(zhàn)地5的官方推薦配置如下:
戰(zhàn)地5官方推薦配置
顯卡推薦GTX 1060 6G或者RX 580 8G以上即可,實際測試當(dāng)中,RX6600顯卡大概能在高畫質(zhì),2K分辨率驅(qū)動戰(zhàn)地5來到89幀的水準(zhǔn),可以滿足流暢的需求,在1080p下可以達到139幀,流暢度更好,因為上方的配置單當(dāng)中也沒有具體搭配的顯示器,那么我還是建議搭配1080p的高幀率電競顯示器來協(xié)同用吧。
RX 6600顯卡測試成績參考
02 配件分析
核心訴求解決了,來看看其他配件,CPU使用的Intel酷睿i5-10400F這是一款中端的非常不錯的游戲U,沒有核顯,但性價比比較高,6核12線程,性能很不錯,近期比較低的價格大約在949元上下,入手之前可以做個參考。
i5-10400F
>>>第10代英特爾 酷睿 Intel i5-10400F 處理器
主板搭配的是入門級別的微星B560M BOMBER爆破彈,性價比也很高,用來支持10代酷睿i5處理器正合適,兩根DDR4內(nèi)存插槽正好可以兼容配置單中的兩條DDR4 3200 8GB*2套條。這個主板的促銷價格大約在699元,性價比還算比較高。
微星B560M BOMBER爆破彈
>>>微星(MSI)B560M BOMBER 爆破彈電腦主板
說到內(nèi)存了,海盜船這個內(nèi)存性能還不錯,也有均勻的燈光效果,頻率3200算是最經(jīng)濟的提升CPU性能的頻率了,搭配很合理。海盜船的內(nèi)存耐久度和兼容性也不錯,是個比較優(yōu)秀的選項。
美商海盜船(USCORSAIR)復(fù)仇者RGB
>>>美商海盜船(USCORSAIR)復(fù)仇者RGB PRO燈條 16GB DDR4 3200 臺式機內(nèi)存
接下來是固態(tài)硬盤,西數(shù)500GB的PCI-E 3.0藍盤,算是中端很有性價比的固態(tài),配置當(dāng)中的微星主板恰好是有一個M.2接口并且還配置了冰霜散熱鎧甲,可以和西數(shù)這個固態(tài)很好的兼容,并且還增強散熱。
西數(shù)WD Blue SN550 500GB
>>>西數(shù)WD Blue SN550 500GB
顯卡暫時不用細(xì)說了,首發(fā)價格是2499元,當(dāng)前售價3399元,加價900,如果你是著急玩的話可以考慮入手,但這樣的話整體配置價格就來到了6000+、將近7000的價位,就算疊加上一些雙.11的促銷優(yōu)惠,最終到手大概也要相對比較貴了,顯卡這個東西主要影響游戲幀數(shù),既然定位差不多,大家就可以自由在這個價位選擇了,不用過多討論。
訊景(XFX)AMD RADEON RX 6600 8G 黑狼版
>>>訊景(XFX)AMD RADEON RX 6600 8G 黑狼版
靈致G重裝版
兼容性的關(guān)鍵來了,機箱,這款鑫谷靈致G重裝版大概長這個樣子,最大兼容M-ATX主板,上面配置的微星主板可以裝入,顯卡限長285mm,查了一下XFX 6600黑狼版的長度是250mm,顯卡尺寸沒問題。散熱器玄冰400的高度是155mm也比160mm的限高要小一點,航嘉WD600K電源是ATX電源,長度140mm,比機箱的160mm限長更短,可以正常安裝。因為沒有額外的硬盤需要安裝,所以不需要考慮其他的兼容性了。這個機箱選得也沒啥問題。
>>>鑫谷(Segotep)靈致G
機箱對硬件尺寸的限制
航嘉WD600K電源是金牌600W電源,算是在比較便宜價位當(dāng)中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的產(chǎn)品,只有369元左右的售價,提供600W額定輸出,可以穩(wěn)定支持這套配置的需求。
>>>航嘉WD600K電源
九州風(fēng)神玄冰400散熱器被人稱為反人類400,但這并不妨礙他是目前最火熱的風(fēng)冷散熱器之一,售價便宜,散熱效果非常不錯,每個DIY攢機愛好者都知道他,只要尺寸合適,裝它沒問題,i5-10400F的發(fā)熱量不大,用這款散熱器可以穩(wěn)定壓住。
>>>九州風(fēng)神(DEEPCOOL) 玄冰400
03 總結(jié)
總的看下來這套配置整體搭配還是非常合理的,各種配件的兼容性也都沒問題,算是一個非常適合家用入手的游戲主機配置,唯一的麻煩事就是顯卡價格還是有點高,如果不是搶到促銷價格,我個人還是不太建議購買的。
本期的配置單點評就到這里了,大家對這套配置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提出。另外,如果你有一套配置想要獲得點評或者與網(wǎng)友溝通,歡迎將配置單的ID發(fā)在評論區(qū)并且@作者,我們將在下一期的配置單點評當(dāng)中優(yōu)先為大家解析。
配置單的ID在這里
(78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