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向懂得未雨綢繆。近年來,預先購買保險來保障家庭和資產的概念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不少人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了各式各樣的保險產品。社會步伐加快,現代生活繁忙,對保險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印象中,投保需要填寫一大堆的表格和文件,對于忙碌的上班族和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是不小的麻煩。一不小心寫錯一個字,就得全部重填。填寫完投保單,還有一段時間的等待保單才能生效,要是在這個期間發生了什么事情,那可讓人相當懊悔。怪不得很多人雖然有心想買保險保障自己和家人,但卻因為投保手續的繁瑣而裹足不前。直到上次我去鄰居張姐家串門子時,偶遇她的保險代理人,這才發現購買保險的方式早已和過去大大的不同了!
我到張姐家的時候,她的保險代理人正好在幫張姐投保太平智盈一生終身年金保險。我在旁邊靜靜的觀察整個過程,只見代理人小李拿出隨身攜帶的iPad,打開“中國太平立保通”這個軟件,向張姐演示解說。iPad上出現了電子的表格,小李進行簡單的操作就輸入了相關的信息,沒有任何其他的紙質文件,也不需要手工填寫各種表格。小李按了幾個鍵后,張姐的手機短信響了,原來張姐已經收到了立保通發送的驗證碼,小李將驗證碼輸進了ipad,又和張姐細聊了幾句保險的需求,然后說,“張姐,都辦好了,保單已經生效了。”我驚訝的目睹整個過程,只不過花了短短的十幾分種。小李和我解釋:“一般處理一份保險合同最少也需要4-5天的時間,但是我們中國太平的立保通,只要在像iPad這樣的移動終端填好資料,就可以通過網絡上傳回公司,系統自動處理,也可以現場進行交費,有的保單5-10分鐘就可以生效了。”張姐向我表示,這不是她第一次使用立保通,整個過程都在她眼前完成,快速、可靠,投保真的變得非常方便。“以前啊,要寫好多資料,我這種年紀又得戴眼鏡,又得小心翼翼不要寫錯字,太麻煩了。現在好了,我的資料都在里面,如果下一次我再要買一份保險,大部分信息都不用再填了,都由電腦給我填好了。而且從填寫到審核到交費到承保的所有過程,我都清清楚楚,非常放心。”我忍不住問,“現場就可以交費啊?會不會不安全?”小李解釋說,“這點您可以放心,所有交費都需要使用您的手機進行驗證碼的輸入,非常安全。”
經過他們這樣的介紹,我對這個立保通產生了極大的好奇,當然要好好研究一下它的信息。原來,這是中國太平推出的全新的電子化銷售工具,代理人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可以現場完成投保單信息錄入、實時核保、實時交費的全流程操作。即使在年底部分銀行停止轉賬進行業務清算時,該系統仍可以支持即時交費、即時承保,大大縮短了客戶的等待時間。2013年,立保通在中國太平開始進行全面推廣,據統計,年中的使用率就已經突破80%,截至2014年5月份,立保通使用率達到了96%,網上客戶使用的好評也不少,這對中國太平業務的快速發展相信有很大幫助。未來,中國太平的立保通還將提供更多功能,包括使用多媒體進行產品介紹等。
中國太平立保通這個投保新方式的發現,著實讓我驚訝,中國太平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品牌,卻能走在時代最前沿,為客戶提供這么創新的前端平臺。中國太平自2011年列入中管以來,成為唯一一家管理總部設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險集團。據中國太平宣稱,他們堅持走高品質、高素質、高績效的精品發展路線,將滿足客戶需求作為出發點,從內部基礎建設到人員培訓,再到服務模式和服務工具,不斷創新,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未來,中國太平的發展方向將繼續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開展各項創新,為客戶提供更符合現代生活的保險服務。依我看,中國太平的確是一家具有創新精神和實力的保險公司,像立保通這么便捷的投保服務,能為客戶節省不少時間和麻煩,從投保環節開始改變了保險服務的方式,讓投保過程不再需要過去繁瑣的手續和漫長的等待,有興趣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可以體驗看看。
暫休整后,丁孟德回到了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診室。除了解答患者的疑問,他還收到不少新的提問:“雪龍號是什么樣子?”“南極是什么樣子?”若時間充裕,丁孟德會打開電腦說:“我做了一份PPT,你們關心的里面都有。”
其實,對這位80后醫生來說,剛剛結束的航行,并不是一份PPT就能說完的。1個多月前,他搭載的我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雪龍”號,歷時131天、航行30800余海里,順利停靠上海,圓滿完成各項科考工作。
這次南極科考中,丁孟德是“雪龍”號唯一的隨隊醫生,也是我省首位派駐“雪龍”號的隊醫。
為國出征,滿是自豪
35歲的丁孟德,是永康市一醫院的外科副主任醫師。眼前的他身披白大褂,戴著黑框眼鏡,或許是長時間航行的緣故,他本人和記者拿到的資料照片對比,似乎瘦了一圈。
“去年夏天,院里轉發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通知,說要征招一名雪龍號隨隊醫生。”他說,“對于南極,大家都很向往,何況是搭乘雪龍號去。”面對難得的機會,和家人商量后,丁孟德報名了。本想著應該是大城市、大醫院的機會更多一些,但兩個月后,他“意外”地接到通知:你入圍了。激動之余,同為醫生的妻子也寬慰他,會照顧好家庭和女兒,這也更堅定了他勇往直前的信心。
2018年10月,丁孟德參加了雪龍號為期3天的東海試航。“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雪龍號,紅白相間的涂裝很醒目,船體有7層,艦長160多米,非常壯觀。”他說,“有趣的是,試航那天遇見了‘康妮’臺風,正式啟程那天又遇上了‘玉兔’臺風。”剛上船,他就切身體會到了太平洋并不太平的天氣。
2018年11月2日,丁孟德正式成為第35次南極科考隊雪龍號的一員。“起航前,全體隊員唱起了國歌。”他回憶說,“那時,我感覺自己加入了‘國家隊’,為國出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丁孟德和“雪龍”號的合影。 丁孟德供圖
作為雪龍號上唯一的隨隊醫生,丁孟德要為船上的科學家和船員等300多人做好診療服務。面對特殊的自然條件和診療環境,他提前做足了功課:買什么藥、備多少藥,都得熟稔于心;船上沒有護士,他就自學輸液、扎針等護理技能。
雪龍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裝備精良。“船上有一間醫務室,里頭有基本的醫療設備。醫生住在單人間,帶熱水洗浴和洗手間,相比較而言,條件算是很優厚了。”丁孟德向我們描述道。
“為應對突發狀況,我必須24小時待命。”雖說住在單間,但丁孟德的心一刻也不能放松。從中國出發經停澳大利亞,再到南極洲,一路要穿越整個太平洋,還要遭遇“魔鬼西風帶”。“其實,這次穿越總體是順利、平穩的。”他說,但即便如此,很多隊員還是沒頂住。
丁孟德供圖。
2018年11月21日18時23分,雪龍號經過3天航行,到達東經142°、南緯60°,順利穿越了船員們所說的“魔鬼西風帶”。但丁孟德的心里,依然牽掛著一名隊員。他叫小鄭,18日開始暈船,頭暈、嘔吐得厲害,在床上躺了3天,滴水未進。21日下午,當船長通過廣播告知大家已穿過西風帶時,小鄭卻“崩潰”了——剛好又遭遇一個氣旋,船體搖晃得更加劇烈。這時小鄭癱在床上,連眼睛都睜不開。
“我判斷他已出現電解質紊亂,決定輸液,當配好液體準備扎針時卻傻眼了。小鄭體重達92.5公斤,手上的血管卻幾乎看不見,扎了3針才成功。”丁孟德給小鄭輸了1500毫升液體,服了兩片茶苯海明(暈船藥),小鄭終于沉沉入睡,度過險情。
暈船是遠洋航行中最常見的問題。而在總計300余例診療次數中,丁孟德還處理了不少意外險情。一次除冰時,有位隊員被冰鎬劃破了臉,身為外科醫生的丁孟德,果斷進行清創縫合……4個多月里,他完成皮下異物取出術、咽喉部魚刺取出術、面部創口清創縫合術等臨床處置15例次,完成心電圖、血壓、血糖等監測檢查80例次,及時掌握隊員的身體健康情況,為他們建立醫療檔案。
丁孟德(左)給記者講述在“雪龍”號當隊醫的故事。 時補法 攝
劈波斬浪,一往無前。2018年12月12日15時19分,丁孟德和隊友抵達中國南極中山站。“這是我第一次踏上南極大陸,感覺人生到達了新境界,但更多的還是因祖國強大而產生自豪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仍激動不已。
一路向南,依靠的是團隊。從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南極進入長達6個月的極晝天,自然環境多變,在航行中還相繼度過春節、元宵節,雪龍號團隊要想方設法調節大家的情緒。船上,圖書館、籃球場、游泳池等文體設施一應俱全,還時常舉辦卡拉OK大賽、橋牌比賽、投籃比賽、元宵燈謎等文體活動。“我喜歡打乒乓球,還拿過全隊乒乓球賽第二名。”丁孟德說,船上有極地、動物、氣象、地理等各方面的專家,空閑時他們會上上課,講講工作中的趣事。在他看來,雪龍號不僅是一艘科考船,更是一處精神家園。
也許正是這種“家”的氛圍,讓雪龍號不畏艱險。2019年1月19日,雪龍船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船艏桅桿及部分舷墻受損。幸運的是,這次意外無人員受傷,船上設備也運行正常。
意外讓大家更加團結。“在船上不分你我,在站上不分你我,大家分工不分家。”這次經歷,讓丁孟德對團隊的理解更深了,“其實隊里并沒有要求我們去做什么,但大家都會主動去幫忙,真正體現了‘同一條船上’的精神。”
踏上南極大陸。丁孟德供圖
南極故事,珍藏心間
3月12日,當雪龍號靠近祖國大陸時,丁孟德的眼眶濕潤了:“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碼頭上的人群,特別是看到女兒舉著寫有我名字的牌子,這一刻的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
靠岸后,他和前來接他的妻女久久擁抱,女兒送上自己的一幅畫——《企鵝一家人》。丁孟德笑著說:“我離開時,女兒還小,就讓她在網上看看南極的資料,看看企鵝,她很聽話。”
回到永康的丁孟德,又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業余時間,他用PPT和同事們分享南極故事,空下來,心里依然牽掛著雪龍號。作為一名“老隊醫”,他還有些話想對下一任說,“現在如果有新醫生去南極,我會告訴他,遠航不易,要特別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我也會告訴他,可以增設便攜式拍片機,開設心肺復蘇課程,讓‘雪龍號’的行程更安心。”
丁孟德的微信頭像,是一張他站在南極冰蓋上的照片。他說,閉上眼,依然會想起航行的131個日夜,雖然沒有參與到具體的科考工作,但能在平凡的醫療崗位上為大家服務,為雪龍號的平安歸來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臺電腦、一副耳機
牽線了兩個陌生的人
聲音的那頭,焦急、困惑
聲音的這頭,耐心、專業
“您好,這里是中國太平”
一句句溫暖的話語
緩解了客戶的焦慮
化解了客戶的疑惑
傳遞了中國太平的用心服務
2020年9月23日,客戶郝女士氣憤地稱,在網上投保查不到保單信息,要馬上辦理退保。朱書邊安撫客戶,邊給客戶發送電子保單查詢鏈接,并耐心指導她在手機上查詢下載電子保單。朱書還向郝女士詳細介紹了產品保障范圍,獲得了客戶的肯定,“你的服務耐心到位,解決了我的問題,讓人非常滿意”。
2020年12月1日,趙寧寧剛接通電話,就傳來了責罵聲。原來客戶理賠中遇到些流程問題,情緒一度失控。趙寧寧十分委屈,忍著淚水耐心傾聽。客戶發泄完就掛了電話,趙寧寧不加思索便回撥過去,邊安撫客戶情緒,邊給出解決辦法。最終客戶不好意思地說,“我要給你一個好評,你很負責,我對剛剛的行為表示歉意”。
2020年12月12日,客戶王女士焦急地打來電話,她的貨車發生事故導致車上貨物受損,但又因急著發往杭州,無法在當地定損,該如何處理。萬正杰立刻聯系定損員,溝通了解貨物抵杭后定損處理的流程。急客戶所急是每個太平人的服務理念。經過3小時15次電話溝通,萬正杰幫王女士解決了貨物定損的登記。
上面這樣的用心服務客戶的案例,在中國太平95589客服中心被稱為暖心件。2020年1月-11月,被評為暖心件的服務有11311件之多。
他們耐心地解決了用戶需求
處理了復雜的咨詢和投訴
也傳遞了中國太平的愛與溫暖
……
平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聲音這端耐心專業的95589客服專員
其實還有另外一面喲
一起來看看
TA們活潑開朗、多才多藝
TA們能歌善舞、技藝超群
TA們是繪畫界的小天才
TA們是體育場的運動健兒
TA們一直守候在
電話的這一頭
陪你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2021年就要來啦!
中國太平95589的所有客服伙伴們
提前祝您元旦快樂 萬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