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需要,對于電腦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滿足基本的辦公軟件運行,玩一下dota imba就可以,所以對電腦的要求不是很高。以前從機械硬盤到sata固態硬盤,讓我感受了一分鐘起步到10s內開機快感。我記得當時當時購買時候,是固態高價時期,500多元買了128G。采取的固態作為系統盤+機械硬盤作為儲存盤,用了幾年也還叫夠用。
要過年了,也給我的電腦換個固態,就作為新年禮物了。
萌發了購買一塊新固態硬盤的想法,對于新的固態,沒有具體要求,價格作為第一考慮要素。距離上一次更換硬盤,已經五年,技術在進步,很多新的技術得以應用,很多新名詞,也是我一個一個搜索了解的,分享出來,希望對看了文章的人有所幫助。(其實看了那么多,我也是是是非非的,求大佬評論席簡單形象科普)
NVMe協議,一種Host與SSD之間通訊的協議,它在協議棧中隸屬高層。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并行性,極大地提高了吞吐量。當數據從存儲傳輸到服務器主機時,它會進入一行或隊列。而SATA SSD的運行速度設定了上限。超過一定限度,使用再快的閃存對系統的整體性能沒有影響。
M.2接口,為超極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標準,以取代原來的mSATA接口。無論是更小巧的規格尺寸,還是更高的傳輸性能,M.2都遠勝于mSATA。
PCle3.0,PCI-E 3.0是生產中可用于主流個人電腦的擴展卡的最新標準。(現在還有PCle 4.0,硬件的提高,對于我這樣的咸魚愛好者,完全不重要)
在京東上看了幾款,最終選擇了一塊銘瑄復仇者系列512gM.2接口固態硬盤,性價比非常突出的產品。(要問我為什么選擇512g,而不選擇1tb的,主要是因為一直用128g固態,512g就夠大,畢竟小姐姐不住這邊)
采用M.2接口,規格為2280,支持PCIe3.0*4通道和NVMe1.3協議,雖然不是PCle4.0,但是對于我這個老舊電腦已經大大的足夠。
撕開貼紙,看到是慧榮SM2263XT主控,支持NVME1.3協議,支持PCI3.0*4,最高讀取2400MB/s、寫入1700MB/s。
背面印有產品相關信息,以及S/N碼等信息。
年輕人最喜歡的就是折騰,雖然我也不再年輕,拿到硬盤還是要折騰一下。在網上看了很多系系統遷移文章,看了就會了。有DiskGenius、傲梅分區助手、Acrions True Image HD等。隨著遷移系統的進行,又涉及到知識盲區,需要網上查找資料,知識點啊。(血淚教訓,如果是第一次進行遷移,最好是一臺不重要的電腦練手,或者就是先備份,做好重裝準備工作)
選擇GPT分區,是一種必然。
UEFI屬于主板類名詞,其作用類似于BIOS。GPT、MBR則屬于硬盤類名詞。
Win10系統均添加快速啟動功能,預裝的Win10電腦默認都是UEFI引導和GPT硬盤,傳統的引導方式為Legacy引導和MBR硬盤,UEFI必須跟GPT對應,同理Legacy必須跟MBR對應。如果BIOS開啟UEFI,而硬盤分區表格式為MBR則無法安裝;BIOS關閉UEFI而硬盤分區表格式為GPT也是無法安裝Windows。
按著網上攻略進行,選擇Disk Genius進行磁盤分區。
按照前面的進行分區,選擇了GPT分區。進行安裝如下,選擇系統遷移,一步一步的進行,選擇了自動調整啟動盤順序。一切都是順利的,想著體驗新的固態硬盤,但是問題又來了。
按著遷移系統的要求,到了開機重啟階段,電腦就是卡在開機界面,經過多次的重啟,依然如此,沒辦法進到系統里面。就只有選擇重裝系統。
重裝系統,我是制作的U盤啟動盤,現在的I tellyou上的純凈系統,重裝系統的時候需要了各種問題,無法安裝,提示為分區MBR和GPT不對。這一刻我是奔潰的,因為我沒有其他的啟動盤,無法進入PE系統。好在手機可以百度搜索,讓我能夠通過命令提示符進行轉換。
1、在當前安裝界面按住Shift+F10調出命令提示符窗口;
2、輸入diskpart,按回車執行;
3、進入DISKPART命令模式,輸入list disk回車,列出當前磁盤信息;
4、要轉換磁盤0格式,則輸入select disk 0回車,輸入clean,刪除磁盤分區;
5、輸入convert mbr,回車,將磁盤轉換為MBR,輸入convert gpt則轉為GPT;
6、最后輸入exit回車退出命令提示符,返回安裝界面繼續安裝系統。
7、然后點擊新建磁盤就可以安裝驅動。
通過以上操作,我解決了MBR和GPT分區問題,使得系統能夠順利重裝。
對于固態硬盤的測試,雖然我不是數碼達人,沒吃過豬肉,還是看過豬跑的,用了大佬們經常用的軟件進行測試,得到的差距還是很明顯。
由德國alex開發的小巧、綠色、實用的軟件,一般常用的功能是2個,查看4K對齊、主板芯片驅動是否正常,二則測試性能。性能測試有如下小塊:Seq、4K、4K-64Thrd、Acc.time ,及最后匯總的得分。
這是我之前的SATA固態硬盤
當然由于電腦過于陳舊,測試環境不夠,導致測試數據遠遠差過官方數據。
銘瑄復仇者系列,產品成熟,作為倉庫盤,資源盤,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使用,相比最初購買的SATA固態,真的很香,開心的像一個孩子,推薦購買。
策略編輯器是windows11系統中非常實用的一項功能,但是有不少用戶們發現win11系統中的gpedit.msc打不開,無法使用該功能。今天小編就來給說明一下win11找不到gpedit.msc的解決方法,同時本文還有win11組策略打開的方法介紹,有需要的用戶們趕緊來看一下吧。
方法一、
1、按快捷鍵Win+R,打開運行窗口,輸入“regedit”,這樣就打開了注冊表編輯器。
2、在編輯器左側依次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
3、雙擊右鍵的RestrictToPermittedSnapins,把它的值設置為0。
4、不過有的朋友按照以上方法卻找不到MMC,這時我們可以新建一個文本文件,然后打開把下面內容復制到記事本里:
01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Group Policy
02ObjectsLocal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Group Policy
03ObjectsLocal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8FC0B734-A0E1-11D1-A7D3-0000F87571E3}]"Restrict_Run"=dword:00000000
04[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8FC0B734-A0E1-11D1-A7D3
05-0000F87571E3}]"Restrict_Run"=dword:00000000[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MMC]
06"RestrictToPermittedSnapins"=dword:00000000
復制代碼
5、復制粘貼以后,把文件的后綴后改為“.reg”,點擊運行就可以找到了
再重啟電腦以后再次輸入gpedit.msc命令就可以打開組策略了
方法二、
1.首先我們打開記事本,并輸入以下內容(注意空格):
01@echo off
02pushd "%~dp0"
03dir /b C:\Windows\servicing\Packages\Microsoft-Windows-GroupPolicy-ClientExtensions-Package~3*.mum >List.txt
04dir /b C:\Windows\servicing\Packages\Microsoft-Windows-GroupPolicy-ClientTools-Package~3*.mum >>List.txt
05for /f %%i in ('findstr /i . List.txt 2^>nul') do dism /online /norestart /add-package:"C:\Windows\servicing\Packages\%%i"
06pause
復制代碼
2.接下來選擇文件另存為,文件類型選擇所有文件,名稱隨意,擴展名為“.cmd”把它保存下來。
3.接下來右鍵以管理員身份運行這個文件,再打開小娜輸入“gpedit.msc”查看一下,熟悉的組策略就開啟了。
方法一、
1、按win+R鍵盤組合鍵打開“運行”窗口,在里面輸入 “gpedit.msc”,點擊確定或者直接按鍵盤上的回車鍵;
2、這樣組策略編輯器就打開了。
注意:有些用戶在運行中輸入gpedit.msc卻顯示找不到該文件,這是因為win11家庭版沒有這功能。建議大家安裝win11旗艦版系統,擁有的系統功能最全面。
Win11旗艦版下載地址:微軟windows11官方旗艦版v2022.6
方法二、
1、我們點擊win11的開始菜單;
2、在搜索框中輸入“組策略”就可以搜索到,直接點擊打開;
3、這樣也是可以直接打開本地組策略編輯器的。
以上就是win11找不到gpedit.mscde的方法介紹了,希望對各位用戶們有所幫助。
盤數據恢復記
單位電腦壞了,無法正常開機,經專業人員判斷是硬盤壞了,里面是單位多年來的規章、數據、照片、臺賬,何其重要不言而喻,飽含了大家的骨肉。本著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成再去電腦城求人的想法,抱著一絲希望,把硬盤帶回家,試著恢復,居然成功了,現講講心得與大家共享。
把壞硬盤帶回家,想著單位電腦無法正常開機應該是硬盤引導區壞了,當從盤適應不知能不能把數據恢復出來。于是拆開家里86年的臺式機的機箱,拔掉光驅的數據線和電源線,插在壞硬盤相應的接口上,然后啟動電腦壞硬盤發出滋啦滋啦的聲音,也跟著一起滋啦滋啦的開始轉圈圈。開機后點擊“計算機”圖標發現界面里只有電腦原來的c、d、e、f四個硬盤圖標,沒有壞硬盤的圖標,心涼了一半但仍有不甘。
本著內事問度娘的需求,搜索數據恢復軟件哪家強,跳過108頁的廣告后經推薦,下載了×特數據恢復軟件安裝并啟動。通過軟件掃描發現了壞硬盤,心中大喜,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度娘我愛你。點擊壞硬盤軟件開始掃描,邊唱度娘度娘我愛你你是世上的大美女邊等待,歷時近一個小時掃描終于完成,但打開文件夾里面的文件全是亂碼,文件倒是不少約30多萬個,但沒有一個能打開的恢復失敗,心中默念度娘度你妹呀。
但仍然賊心不死準備放手一搏。再次打開“計算機”圖標,里面仍然沒有壞硬盤的盤符。動了動我生銹的腦筋,想到會不會是沒有驅動程序系統不認硬盤,于是查看硬盤型號為WD5000AKX,下載硬盤驅動并安裝,打再次打開“計算機”圖標,顯示多出了出i、j、k三個硬盤盤符,雙擊i盤,壞硬盤滋啦滋啦聲音更加明顯,長時間讀盤后系統死機,瞬間嚇得尿不濕全尿濕了。
但恢復數據之心賊心不死,長按電源鍵關閉電腦,稍后重啟電腦進入安全模式,進入“計算機”,不再雙擊i盤,而是溫柔的點擊鼠標右鍵后彈出對話框點擊“打開”選項,壞硬盤被成功打開,迅速復制需要的文件,粘貼至好的硬盤中,聽著滋啦滋啦的讀盤聲耐心等待,15個g的文件歷時半個小時終于拷貝成功,一看表已經凌晨兩點了,剛拷貝完在滋啦滋啦聲中壞硬盤的盤符又消失了,真是萬幸中的萬幸。迅速打開已拷貝完成的文檔和圖片,還好都正常。瞬間激動的心顫抖的手,顫的我頭暈震的我耳鳴,皇天不負有心人。
以上經驗僅供參考,盡量別遇到,一旦碰到可以一試,也許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