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網絡社交聊天中的一種習慣,但表情使用不當也有可能惹上官司。近日,江西法院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篇《回了個“OK”,江西一男子成了被告》文章就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微信回了個“OK”手勢表情,男子成被告
事情是這樣的,2022年12月22日,郭某某在微信上與劉某云商量其子劉某偉借款的還款事宜,郭某某發微信消息要求劉某云成為其子劉某偉借款事務的債務擔保人,對此消息劉某云于12月24日(兩天后)回了一個“OK”的微信表情手勢。
后因借款人劉某偉并未償還有關欠款,郭某某于2023年1月6日,將劉某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其父親劉某云以逾期未歸還債務為由,一同告上了法院,要求其承擔本金159118.4元和利息7907.88元的還款責任。
審理過程中,劉某云對原告提出的其作為劉某偉債務擔保人的事實提出異議,認為其回復“OK”微信表情手勢是在兩三天后,沒有義務償還其子劉某偉向原告郭某某借的欠款。
而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劉某云對原告要求其作為被告劉某偉借款事務的債務擔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復“OK”微信表情手勢,表明其同意作為此筆債務的擔保人,其有義務在被告劉某偉逾期未償還借款時承擔借款償還責任。
最終,雙方同意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劉某云與被告劉某偉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并在約定期限內償還原告郭某某相關借款。
表情符號成為“呈堂證供” 網友熱議
在這起案件中,男子因回了個表情符號成為了“呈堂證供”。
對于,發送“OK”表情是否在表達“同意”的意思,不同網友,甚至是各地法院都持不同意見,存在一定的爭議性。
有部分網友與法院認為,表情符號是輔助表達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視化圖像,不能僅憑表情符號而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承諾。因此,如果沒有認定當事人發送的“OK”表情就是同意之意。
還有部分網友與法院認為,根據日常交流習慣和聊天語境,當事人發送的“OK”表情符號應視為對對方請求的同意,并可以據此作出裁判。
法院則提醒,在日常網絡社交聊天中,涉及法律權利義務時,應盡量使用文字形式進行表達,或者選擇不容易引起歧義的表情符號,以明確自身真實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同時,注意對相關聊天記錄進行留存,便于在糾紛發生后用于維權舉證。
對于表情符號成為案件的“呈堂證供”,你覺得合理嗎?留言一起來聊聊吧。
ebRTC作為一個新的互聯網技術,在通信系統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webRTC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于網頁集成軟電話,生產實施時部署非常簡單。在呼叫中心領域,坐席可以不再依賴語音網關、SIP話機及各種軟電話,使用電腦麥克風,打開網頁,即可進行呼叫,部署免費,特別適用于基于B/S架構的呼叫中心系統。
天天訊通OK-CC呼叫中心系統運營版,從2.5系列版本起,全面支持webRTC技術,歡迎新老客戶升級體驗。
那么,webRTC技術這么優秀,是不是所有客戶都要開通webRTC網頁軟電話功能呢?
那也不是的。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webRTC也不例外。
webRTC設計的初衷是解決IP終端到IP終端的通信,而呼叫中心業務一般都需要平臺參與控制,特別是IP呼叫中心最終需要將呼叫落地到傳統PSTN網絡,因此,webRTC在呼叫中心領域的應用,缺點也一樣明顯。
比如,webRTC對算力的要求更高。呼叫的控制與媒體流的傳輸,都與標準通信協議不同,需要服務器額外的開銷,而且這種開銷不可忽視,單機高并發高性能應用場景需要做出權衡取舍。
比如,兼容性問題。既有webRTC升級前后標準的兼容性問題,webRTC版本升級可能直接放棄對低版本的兼容;也有與通信系統其它組件配合的兼容性問題,比如,目前并不支持最常見的IP語音通信RTP協議編解碼g.729/g.723,使用webRTC,要么使用g.711編解碼,帶來成倍的帶寬開銷,要么使用opus編解碼,則需要轉碼,不僅音質會降低,而且需要額外的算力開銷。
當然,這也許與webRTC的出身陣營有關。webRTC是互聯網大廠/標準組織主推的技術,相比較電信聯盟ITU而言,互聯網技術更加開放,簡單易懂、入門門檻低、易用性/擴展性強、更新迭代快,而電信聯盟的技術標準一般技術門檻高、嚴謹、復雜、專業性強、穩定性高、前后兼容性好。
簡單、方便、成本低,順應人的本性,我們相信,互聯網技術會越來越流行,上一個互聯網打敗電信聯盟標準的案例是SIP vs H.323/MGCP/H.248。
當然,通信/互聯網ICT也越來越趨于融合。天天訊通堅信,隨著時間推移,算力/帶寬將越來越不是瓶頸,隨著使用的人增多,兼容性必然會得到質的提高。
所以,webRTC大概率會越來越流行,即使不是這個“webRTC”,也會是另一個“webRTC”。天天訊通將堅定不移的在便利性更佳的技術上跟進投入,為新技術的成熟應用貢獻一份力量。
今很多地圖APP(比如百度地圖),或是集成LBS功能的APP(比如美團)都陸續引入了室內導航的概念,讓身處樓宇或商場內的用戶確定自己的位置,或是尋找不同樓層的商鋪信息。問題是,這些室內導航往往并不精準,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它的準確性呢?
如果你總是找不到,可以在設置的全局搜索以“位置”為關鍵詞進行搜索
以Android手機為例,在系統設置都能找到“位置”選項,在里面可以設定導航的精度。比如,如果你經常開車導航,那就必須切換到“高精準度”,讓GPU、Wi-Fi和藍牙協同作戰。
但是,想提升室內導航的準確性,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還需返回到位置信息界面,點擊右上角的“???”按鈕,進入彈出來的“掃描”選項界面。
在這里,需要手動開啟“WLAN掃描”和“藍牙掃描”,允許系統應用和服務隨時都能檢測室內的WLAN網絡和藍牙設備,從而達到迅速輔助定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開啟這兩項功能會略微增加手機耗電,再不需要使用室內定位時建議將它們設定在關閉狀態,使用前再臨時開啟即可。
怎么樣,按照上面的設置過后,你手機的室內導航速度和準確度是否提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