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作為定位專業人士的筆記本電腦,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性能強悍,人們不太在意它的外觀是否有變化,甚至不希望蘋果為了外觀設計而犧牲性能。那些垂涎 MacBook 的外觀,但又需要 MacBook Pro 的強悍性能的用戶,可把他們糾結壞了。翻閱這些天關于 MacBook Pro 的消息,我們有一種預感, MacBook Pro 要迎來史上最大更新了。
在 MacBook 身上我們看到,蘋果還是有辦法讓 MacBook Pro 更薄更輕的,這是大概率的事情。 MacBook 采用的蝶式鍵盤何嘗不可用于 MacBook Pro ?在機身接口上大做文章,繼續用 USB-C 來作為各種擴展的端口,同時也不忘專業用戶常用到的 Thunderbolt 3 。英特爾不是可以將 Thunderbolt 3 和 USB 3.0 整合在一起了嗎?還有傳聞說 MacBook Pro 也將配備指紋識別傳感器 Touch ID ,畢竟 MacBook Pro 每次合蓋開蓋后都要重新輸入開機密碼,有了 Touch ID 就方便多了,也方便管理員授權。新穎的是,那些曾經被蘋果申請為專利的技術也被當做新特征來傳,比如OLED 觸控欄,據說蘋果將取消實體鍵盤上方的功能鍵設計,換成 OLED 觸控欄。
更為新穎的是,蜂窩版 MacBook Pro 又被重提。最近,蘋果獲得一項可連接蜂窩網絡的 MacBook Pro 專利。2011 年,一款來自 2007 年的頂著天線帶 3G 卡槽的 MacBook Pro 原型機驚現 eBay。不管真假,喬布斯當年可是反對推出蜂窩版 MacBook Pro 的,因為他認為用戶買臺筆記本電腦還要選運營商,這多麻煩。然而時過境遷,蘋果自己推出了無需換卡輕松更換運營商的 Apple SIM ,麻煩事減少了,蘋果這會兒考慮蜂窩版 MacBook Pro 了嗎?且不論蘋果會不會推出蜂窩版 MacBook Pro ,用戶實際是否需要這一選擇?作為 MacBook Pro 用戶,說說你的觀點如何?
-Apple SIM 卡可以解決產品線復雜問題
2014 年蘋果在當時最新發布的 iPad Air 2 中引入了 Apple SIM 卡,這個特殊的 SIM 卡可以讓你靈活地在 AT&T、Sprint 和 T-Mobile 這三大美國運營商以及英國的運營商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短期數據套餐。如果你對某個運營商的套餐不滿意,可以隨時換成另外一家運營商的數據套餐;而如果用戶從美國到了英國,還可以選擇當地的短期數據套餐來避免高額的數據使用費用,讓用戶的使用更加靈活。這么一張 Apple SIM 卡同樣可以使用到蜂窩 MacBook Pro 上。
現在蘋果 MacBook 產品線的產品陣容確實已經很復雜了,但是增加蜂窩功能不會讓產品線更加復雜,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蜂窩機型。不需要特別針對 Verizon、AT&T、T-Mobile 或者 Sprint 等運營商,設計定制版本。
另外它也解決了一直以來喬布斯不同意推出蜂窩 MacBook 的問題。我們知道雖然喬布斯已經不再,但是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有時候還是會深受他的影響。
但是目前天線和連接硬件相比當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完善。上文我們也提到了一款驚現網絡的 2007 年 MacBook Pro 原型機。你應該也注意到架在屏幕邊上的天線了吧?為了用蜂窩網絡就給代表當時工業設計最高水平的 MacBook Pro 別這么一個天線,別說喬布斯不同意,很多用戶也是拒絕的吧。而且當時蘋果公司很快就收回了原型機,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蘋果公司的相關技術還沒有成熟。
而如今已經是 2016 年,我們已經不需要這樣子的天線了。本周早些時候蘋果獲得的 4G MacBook 專利就說明了,蜂窩天線完全可以內置到 MacBook 機身之中,設備的時尚感和設計感不會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其實此前蘋果公司也獲得過一項與蜂窩版 MacBook 相關的專利,該專利的描述說明了 4G 天線如何隱藏在位于筆記本顯示屏上邊框后面的“傳導孔”中。
-變重變厚不太可能
另外有的人擔心如果增加蜂窩天線功能,MacBook Pro 的機身重量和厚度都會因此增加。對于這個問題,你大可放心。首先如果 MacBook Pro要推出蜂窩版,蘋果需要在機身中增加蜂窩網絡元件,而這種元件一般都不會引起明顯的機身厚度和重量變化。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參看蘋果 iPad 產品線。如圖,這幾款 iPad 的蜂窩版和 WLAN 版,相應的機身厚度是一樣的。至于機身的重量,蜂窩版和 WLAN 版的重量之差都被蘋果控制在了 0.02 磅之內。
第二我們也應該對蘋果的技術有信心。對于蘋果來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偏執”的追求:新一代設備的機身重量和厚度都要盡可能比上一代要輕要薄。對于蘋果的整個 MacBook 筆記本產品線來說,12 英寸 MacBook 應該已經成為設計的范本,此后發布的 MacBook 筆記本將會沿用 12 英寸 MacBook 的設計,變得更輕更薄,便攜性更高。
此前英特爾很有可能助攻蘋果開發推出蜂窩 MacBook Pro。最近有消息稱,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通訊基帶將由英特爾和高通共同提供,份額各占一半,蘋果已派出工程師團隊優化或將用于新款iPhone的英特爾 7360 LTE 通訊基帶。
而隨著蘋果和英特爾合作的深入,如果英特爾能夠推出適合 MacBook Pro 筆記本使用的通訊基帶,那么蘋果就有可能將蜂窩版 MacBook 的開發提到日程上來。
-用戶需要蜂窩版MacBook
最后一點出于用戶實際使用需求這一點出發,MacBook 筆記本增加蜂窩網絡連接功能也更方便他們使用。以后 MacBook 筆記本會變得越來越輕薄,便攜性更高,意味著用戶將這些設備攜帶外出處理工作任務的可能性和頻率會更高,如果 MacBook 筆記本沒有蜂窩網絡功能,難道蘋果想讓用戶每次攜帶 MacBook 外出辦公時都要擔心一下聯網的問題嗎?
雖然如今 Wi-Fi 的普及范圍越來越廣,但是公共 Wi-Fi 的可信度和可靠度都沒有得到保證,特別是對于商務人士來說,這些人更不能隨意使用公共 Wi-Fi。如果是在外辦公而沒有合適的 Wi-Fi 可用,而 MacBook 筆記本恰好支持用戶使用蜂窩網絡,用戶就沒有什么需要擔心的了。
此外我們也不得不考慮在沒有 Wi-Fi 覆蓋的地方,MacBook 沒有蜂窩網絡功能,用戶無法聯網來完成工作的心情。雖然這類用戶非常小眾,但這確實也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在現有技術已經成熟的情況下,蘋果需要將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和體驗納入考慮范圍。
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一款輕薄、支持 Touch ID 和蜂窩連接功能的 MacBook Pro 是一款真正的適合工作使用的設備。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一直都有傳言稱,蘋果至少會考慮在筆記本產品系列中綁定蜂窩連接功能,而目前要推出支持 4G 網絡的 Macbook 其本身并不會很困難,說不定哪天蘋果真的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 喬布斯第一個反對
是誰重新回到蘋果,重新帶領蘋果走上巔峰的?沒錯,那個人就是老喬!雖然外界一直認為教主被神話了,教主是蘋果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沒有了喬幫主蘋果依然過得舒坦,甚至在他走了之后才走上巔峰。但是,我們不夠可否的是,老喬的畢生心血幾乎都在蘋果身上了,身為創始人他對蘋果邁出的每一步都起到了關鍵的決定作用。
對于為何不需要蜂窩網絡版本的 MacBook 產品呢?按照喬布斯說法,他認為加入蜂窩網絡之后,對 MacBook 筆記本電腦的購買流程增加了復雜性。早在 2008 年的時候,喬布斯就曾表示,蘋果內部已經“審議”類似的提案,最終決定絕不會那么做,他不希望用戶被運營商拴住。
而 2011 年 eBay 上那款具備 3G 網絡功能的 MacBook Pro,又為什么會被取消?那款筆記本可是包含了蘋果專利中先進磁性吸附技術的產品,一個可以發揚光大的技術就這樣被取消掉了,不心疼嗎?很顯然,在老喬眼中這并非是消費者想要的產品,他不希望此類產品出現在 Mac 產品線中,為此甚至不惜一切追求那款流出的 3G 版 MacBook Pro。
簡單的說,老喬認為一旦有了蜂窩版的 MacBook 產品之后,消費者就會陷入考慮要買還不買蜂窩版的兩難抉擇中,畢竟買筆記本電腦就是為了便攜辦公,有些用戶認為有個蜂窩網絡功能也是好事。但是用戶買了蜂窩版之后,用戶又還要考慮選什么運營商和資費,又多次一個艱難的選擇。況且,當持有 iPhone 和蜂窩 Mac 的時候,兩張卡兩套資費對于很多用戶而言已經是麻煩的事情。
- 外觀設計和續航受影響
加入蜂窩版,同時也還會讓 MacBook pro 時尚干凈的外觀受一定的影響,蘋果已經想盡一切辦法讓 Mac 變得極簡化了,看看 MacBook 就知道,只有一個 USB Type-C 接口設計,又輕又薄。蘋果硬件公車副總裁 Dan Riccio 今年也剛剛對外表示,蘋果產品每薄十分之一毫米對蘋果而言都是“神圣”的工作。蜂窩版難道不是對加大了“神圣工作”的難度嗎?至少與之理念背道而馳。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最近的傳聞,蘋果為了更輕更薄的 MacBook 產品線,還特別想到了“OLED屏”觸控板的方案,可以看到蘋果對此理念是多么的偏執。蜂窩版或許會讓 MacBook 產品線的重量或厚度達不到蘋果預期的標準,而且還多出一個硬件的插槽,這必然是蘋果設計理念中完全不能容忍的事情。
有的人會說 Apple SIM 電子 SIM 的誕生,根本不會讓 MacBook Pro 變得復雜化,也不影響什么設計和重量之類的元素,而且作為消費者還可以任意選擇運營商。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有蜂窩就已經復雜化了 MacBook Pro,蘋果需要增加成本,特別設計和生產一個額外的蜂窩版本,再者 Apple SIM 選擇的運營商如此之多,又回到了喬布斯那個“讓消費者選擇犯難”的問題上。
此外,蜂窩版的 MacBook 產品,在續航上肯定不及非蜂窩版,就連蜂窩版的 iPad 官方標稱的續航也比非蜂窩版短了 1 個小時。若蜂窩版 MacBook 的電池續航能力不足,日后可能會成為用戶使用體驗上的痛點之一,特別是商務人士。加大電池解決續航?NO!而且蘋果從不會為了續航時間延長而增大電池體積,正如上述,設計是蘋果最嚴格執行的標準。
- 網絡今天“可以”無處不在
還有一點需要考慮,iOS 設備的熱點支持技術如今已經相當成熟,成熟到你無需從口袋或背包取出 iPhone,即可啟用 iPhone 熱點。通過 Instant Hotspot 技術蘋果告訴你“上網,就這么簡單”。只要你的 Mac 和 iPhone 在彼此附近時,只需在你的 Mac 上的 Wi-Fi 菜單中選擇你的 iPhone,轉瞬間便能利用 iPhone 的蜂窩網絡連上網,而你不必從口袋或背包中拿出你的 iPhone。
當連接你的個人熱點時,Mac 還會在 Wi?Fi 菜單頂部顯示 iPhone 的信號強度和電池使用時間。你完成瀏覽后,熱點會自動停用,以節省電池電量。下次你需要上網且沒有 Wi-Fi 時,Mac 會自動詢問你是否要再次使用熱點,只需點擊 OK,即可連上網絡。哪怕是擔心 iPhone 熱點耗電過快,也可以選擇插入 USB ,一邊充電一邊使用 iPhone 提供的熱點。
同時,近幾年蘋果對連續互通功能十分重視,外界也認為這是蘋果軟件系統功能融合的重要途徑之一。蘋果曾表示,有了連續互通功能,即使 iPhone 在另一個房間,員工也可以在 Mac 上撥打和接聽電話。他們可以在一部設備上開始撰寫電子郵件、編輯文件或瀏覽網頁,然后轉到另一部設備上繼續進行。如果 MacBook 連接的是其他的公共的 Wi-Fi 網絡或熱點,連續互通功能的作用就大大降低,這是蘋果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當然了,你可能用的不是 iPhone ,而是其他智能手機,不過實際上 Android 也具備熱點功能,而且功能設置豐富多樣,只不過每一款機型打開“便攜式 WiFi 熱點”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就算是世界第三大市場份額不足 1% 的移動平臺 Windows Phone,從 Windows Phone 7.8 也開始支持熱點分享了。
另外,除了使用移動設備的 3G 和 4G 熱點之外,如今 Wi-Fi 發展如此迅猛,很多咖啡廳、餐館、車站等地都已經具備 Wi-Fi,在今天這個時代可以說終端設備只是互聯的一部分,根本就無需去操心是否需要自己去準備或創造網絡的事情。
最后,正如很多人所說,要上蜂窩網絡,也應該是 MacBook 和 MacBook Air 先用上,畢竟這兩款是產品線中最適合便攜移動,外帶 Mac 的用戶中這兩者最受歡迎,而不應該是 MacBook Pro。
你贊同哪一方的觀點呢?不管是否有蜂窩版 MacBook Pro ,在運營商對數據流量的收費不夠廉價之前,其用戶群體都只會是小眾。雖說“一晚耗掉一套房”的梗已經是兩年前的了,經過數年提速降價,國內電信資費水平已經低于主要發達國家,但相對人們的收入而言還沒到可以在筆記本電腦暢游的程度。有個小測試,看看你在筆記本電腦有多頻繁切換到 iPhone 個人熱點就知道你有多需要蜂窩版 MacBook Pro 了。
pad蜂窩版本還是很有必要的,介紹如下:
對我個人來說,很有必要。多年前,ipad剛面世的時候,就入手了一個WiFi版。優點不多說了,當時總結的缺點有三:
1、沒GPS,不方便,本人有戶外徒步愛好
2、手寫筆不好用
3、有些大,要是小一些就好了,主要是能放進很多的包了。
?
所以,這代的ipadmini5是我盼了很多年的東西。一定要蜂窩。iPad電量比手機大幾倍眾所周知,手機開熱點是要電的啊!要是手機沒電了,iPad卻無法充當手機,于是你與互聯網斷開了鏈接。
而且iPad無法將Wi-Fi即手機熱點視為移動數據來使用,就會擅自在后臺更新軟件,上傳照片到iCloud,所以就會導致iPad一連上熱點流量唰唰地漲,但是蜂窩數據版的iPad就會自動暫停這些功能,iOS13更新了這個按鈕來解決這個問題。
?
身為無蜂窩網絡的iPad表示沒有這個東西仿佛回到了3G時代——每天拿著WiFi萬能鑰匙到處找WiFi破解,在奶茶店準備走突然一個文件來了非要尷尬的待著等文件下完成……
說句題外話(WiFi破解推一下騰訊的WiFi管家,可以無網絡離線破WiFi),然后蘋果有一些功能沒有網絡是無法體驗到最佳效果的。比如“接力”你的Mac電腦復制的東西或正在瀏覽的網頁都可以看了一半再在iPad上繼續粘貼或瀏覽。
?
然后iPad的部分應用也需要一點點流量來登錄或者同步數據,這時沒有WiFi豈不尷尬,iPad OS的出現預兆著iPad成為生產力工具的可能性,在iPad軟件支持逐步完善的今天,時刻在線的重要性將逐步上升,所以我推薦買一個有蜂窩數據的iPad。
月4日,蘋果新系統iOS 13正式發布,全新的深色模式、炫酷的UI界面、更聰明的Siri、重新改良的圖片/視頻編輯功能等等。每一次iOS系統的重大更新,應該說都是對老款設備的一次性能升級。這次也不例外,根據我這些天的使用體驗,新系統好玩又實用的功能還真不少,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深色模式
iOS 13的第一項重大更新應該說就是全新的“深色模式”了。用戶選擇該模式后,所有系統原生應用都會變為深色背景,并且字體顏色也會變為淺灰色,整體視覺效果柔和了許多;當然更重要的是,深色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夜間保護你的眼睛免受強光的刺激(同時也有助于省電)。至少對于我來說,開啟深色模式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操作方法:設置——顯示與亮度——深色(外觀)
QuickPath滑行鍵入
以往蘋果自帶的虛擬鍵盤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好用的,這一次蘋果為iOS 13新增了QuickPath滑行鍵入功能,這個功能經過本人的實測非常好用:你只需在字母之間輕掃即可打字,甚至連手指都不用抬。設備上的AI學習技術會識別用戶手指掃過的路徑,然后將其轉換成文字,輕松實現單手快捷打字。已經更新iOS 13的用戶一定要體驗下這個功能,真的非常好用。
操作方法:設置——通用——鍵盤——滑行鍵入
一鍵快速切換WiFi網絡或藍牙設備
之前我們想要切換WiFi網絡時,需要先進入設置、無線局域網,再選擇需要連接的WiFi網絡;同理,切換藍牙設備時也需要類似的操作流程。現在,iOS 13大大簡化了這部分操作體驗,用戶可以直接在上拉控制中心里切換WiFi網絡或藍牙設備。此外,用戶還可以在控制中心里設置隔空投送的可見范圍,非常方便。
操作方法:上拉菜單——單指重按WiFi/藍牙圖標——選擇需要連接的WiFi網絡/藍牙設備
靜音未知來電
對于日常接到的各種騷擾電話,我們每個人都很反感。現在,iOS 13的電話應用里新增了一項超實用功能——靜音未知來電。用戶只要開啟該功能,不管是銀行貸款、廣告推銷還是其他詐騙電話;只要是陌生人的來電,對方在撥打你的電話號碼時會立刻聽到“你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的語音提示。
當然,你的手機會收到電話通知提醒,顯示你有未接的陌生來電,這樣可以方便你隨時打回去。有了這個功能,手機里的第三方仿騷擾電話軟件都可以卸載了。
操作方法:設置——電話——靜音未知來電
低數據模式
手機上網流量不夠用估計大家都遇到過,有的時候不知道開啟了哪些應用,流量就不知不覺地被“偷走了”。現在,iOS 13新增的“低數據模式”或將有望幫你節省一部分流量。
根據蘋果官方給出的介紹:用戶開啟低數據模式后,可幫助iPhone上的應用減少網絡數據的使用。也就是說它可以降低應用的流量消耗,雖然蘋果并沒有詳細介紹這一功能是怎樣在后臺運行的,我們姑且認為它有用;那么我覺得,這個功能非常適合快到月底時手機流量不足的用戶使用,或許可以減少因超出流量套餐而產生的費用。
操作方法:設置——蜂窩網絡——蜂窩數據選項——低數據模式
優化電池充電
iPhone電池容量小、續航差的問題困擾大家可不是一天兩天了,蘋果自己當然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全新的iOS 13系統里,我們看到在電池管理選項里新增了一個名為“優化電池充電”的功能。
開啟這個功能后,iPhone會學習用戶每天的充電習慣,并暫緩充電至80%以上,減緩電池的老化速度。一句話,這個功能的加入將有助于延長iPhone電池的使用壽命。看來,在電池容量無法與安卓陣營相抗衡的局面下,蘋果只能通過優化充電來達到更高的使用效率了。
操作方法:設置——電池——電池健康——優化電池充電
通過Siri朗讀信息
通常在收到信息提醒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拿出手機查閱;但如果你的手上正忙著工作或正在開車,不方便取出手機該怎么辦?現在,Siri可以在AirPods無線耳機上為你朗讀收到的信息,讓你無需暫停手頭上的事項、拿出手機查閱。不過,目前該功能僅支持短信息,如果后續能夠支持微信消息的朗讀,那就太完美了。當然,前提是你還需要購買一副AirPods無線耳機。
操作方法:設置——通知——通過Siri朗讀信息
Apple Music歌詞顯示功能
Apple Music于2015年9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為了適應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蘋果對這款流媒體音樂軟件做了不知多少次改進和優化,但一直沒有加入歌詞顯示功能。現在,iOS 13系統下的Apple Music終于迎來了歌詞顯示功能,并且字體非常大,大到連爺爺奶奶的老花眼都能看清楚。
此外,用戶點擊某一段歌詞,音樂還會自動跳到這一句,非常人性化,這里要給蘋果點個大大的贊(4年了,不容易啊)。
整頁截屏功能
在安卓手機上,對網頁進行整頁截屏并不是什么新鮮的功能,但在iPhone上卻遲遲沒有實現。現在,iOS 13終于加入了對該功能的支持。在啟用Safari瀏覽器模式下,可支持網頁整頁截屏,并且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想要截取的部分;隨后用戶還可以將圖片儲存為PDF文檔,非常方便。
操作方法:截屏后在圖片編輯頁選擇“整頁”選項,即可進行網頁整頁或部分區域的截取。
全新的照片/視頻編輯功能
全新的照片和視頻編輯,是我認為本次iOS 13系統里最最強大的一個功能。照片編輯將所有選項分為三大類,即:調整、濾鏡和裁剪。每一項大類里再對應細分選項,且都可以通過手指左右滑動刻度條來調整參數,操作非常簡單;整體視覺效果比iOS 12也更加簡潔,以下是一些照片調整的對比樣張。
一直以來,iPhone照片的裁剪功能只支持旋轉和裁切,這次在iOS 13里,照片裁剪功能也迎來了重大更新。
在照片裁剪模式下,左上角的「鏡像翻轉」可以說一鍵解決了iPhone自拍的歷史遺留問題——自拍照片總是和攝像頭取景里的自己相反,而使用該功能則可以手動將照片輕松調整過來。當然,如果蘋果能將這一功能直接添加到相機設置里那就更方便了。
同樣令人驚喜的還有視頻編輯功能,在iOS 13里,用戶能對照片進行的所有操作幾乎都能用于視頻編輯。比如前面提到的各種調整、濾鏡、裁剪和旋轉等功能都支持視頻剪輯。你可以自由旋轉視頻、增加曝光,甚至為視頻使用各種濾鏡,都沒問題。
iOS 13讓iPhone具備了異常強大的照片和視頻編輯功能,相信在iOS 13正式版本推出后,圖片編輯和視頻剪輯功能將有望取代很多第三方軟件,值得期待。
以上就是本次我們對iOS 13 Public Beta 3版本亮點功能的盤點和介紹,正式版本的iOS 13系統將于今年秋季推出,屆時可能還會有新的功能陸續加入,讓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