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ONY SRS-X88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藍牙音箱,但是他是一個有源藍牙音箱,意思就是你必須要使用電源適配器來供電,而作為藍牙音箱,便攜性是擁有較高的權重,真正擺脫線材的束縛還是要通過內置電池來接解決。 在解決完電視的音頻輸出問題之后,著手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藍牙音箱趁熱打鐵,把自己的電腦也弄一個好了,尤其是現在的一體機的揚聲器的表現的確不是太給力。電腦作為娛樂設備和工作設備的主力選手,聲音的表現是我比較看重的,當然不能破壞一體機在桌面的整體美感,無線還是這次的主題。所以在極端的情況不考慮下,結合一些燒友的意見,試聽了Bose SoundLink III和SONY SRS-X77。兩者都是屬于便攜藍牙音箱,雖然體型不小,兩者都是屬于藍牙音箱中定位較為尷尬的產品,Bose SoundLink III技術規格和功能缺乏亮點,SONY SRS-X77比我之前所用的SONY SRS-X88來看少了Hi-Res小黃標認證,逼格瞬間低了不少。但是都內置電池,為桌面上的徹底純凈和便攜性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先說說這臺iMac的揚聲器聲音問題,其實單純論聲音而言,iMac的揚聲器的聲音比其他國產的一體機還是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細膩清脆的高頻并不刺耳,聲音的細節豐富,可惜人聲纖細,低頻單薄,結象松散等問題在此類產品中沒有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外接一個2.0的音箱又要搞聲卡解碼放大器這套東西,桌面上是否凌亂不堪不說,預算問題是最大的限制。再者,電腦作為娛樂設備不僅僅是用來音樂欣賞的,其他的場景比如說游戲和電影,擁有更加強烈的環繞效果和低頻氛圍能制造緊張氣氛,從而體驗也會進一步提升。 其實嚴格來說Bose SoundLink III和SONY SRS-X77在售價上不是一個等級的,但是他們的產品定位類似,其中SRS-X77的產品亮點更加多一些,而在一些果粉的口碑中Bose SoundLink III的名號會更加響亮一些。 箱子不開了,簡單的看一下配件,Bose SoundLink III除了必須該有卡片(說明書,保修卡,合格證等)以外,最大的特點就是這個電源適配器了,他能組合連接不同國家標準的插口使用,數了數總共有六個不同的插口,心思的確足夠細膩。但是對于不外出旅行或者是行貨用戶來說,這些能體現Bose SoundLink III產品細膩的地方真心是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 配合多種標準的插口,電源適配器的輸入電壓也是全球通的,該電源適配器的輸出功率是17W,再跟以往所測試的藍牙音箱中這個數值算是比較小的了。背面的各種認證信息也是看的頭暈目眩,因為字體比較小的關系。Bose SoundLink III的電源適配器較小,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的話的確占用了插座的很多面積從而影響其他插頭的使用,至于索尼的SRS-X77也好不了多少,SRS-X77是使用了電源適配器加電源線的組合。 按PUSH來拔掉替換的插頭,實際上在國內的話這個基本上用不到了,除非是還有那種老的大萬用插座的環境下才可能會用到。經常帶著這個外出旅行的情況也不是太現實,Bose SoundLink III機身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這個設計還真是對我來說沒啥用處。 Bose SoundLink III是一個長方體的造型,正面和背部都有揚聲器孔,但是不是全方位放音,背面的聲音以低頻為主。在設計上有種歐美的粗獷風格,對產品的細節的地方用粗狂的線條去一筆帶過,比如說中間揚聲器體部分與上面的操作設置部分以及下面的電池部分的銜接都是比較粗的。整體的外形設計上沒有什么亮點,由于是第一次接觸Bose的藍牙音箱產品,也看不出來有什么產品設計語言上的繼承,不過顏色的搭配深灰色配銀色和蘋果的銀白色系產品使用起來會更加舒服。作為美國最大的音箱廠家之一的Bose,我們這邊之前很多山寨的蘋果店里都有Bose的產品出售,價格也是高高在上,對于我這樣的窮人來說更是高攀不起啦。 Bose SoundLink III的機身整體材質以金屬為主,塑料為輔,金屬部分的揚聲器濾網清新提神,塑料部分的機身底座和上部的設計讓產品更加穩重,尤其是深顏色部分不會像純金屬材質一樣掉漆。Bose SoundLink III的輸入方式只有兩種,一種就是使用藍牙連接傳輸,另外一種就是使用AUX IN的形式。這兩種方式是最簡單粗暴的音箱使用方式,但是正因為太簡單了,讓作為今天對手的SONY SRS-X77看上去功能豐富,個性十足。Bose SoundLink III作為一款純粹的美系藍牙便攜音箱,將簡單易用發揮到了極致,作為一款藍牙音箱甚至都不支持apt-X這樣用來解決藍牙音頻帶寬不足的技術。在聽高品質藍牙音頻的音質上自然沒有什么保障了。 Bose SoundLink III的操作按鍵非常大,按鍵材質是橡膠材質,柔軟舒適,按鍵反饋偏軟,材質的優點很明顯,缺點同樣令人頭疼,那就是不耐臟也不耐長期使用。電源和藍牙還有AUX按鍵在一起,方便開機后即時切換輸入模式,開機鍵按鍵反應靈敏,基本上是瞬間就能開機,如果已經配對好了的話,開機配對,這個過程大約是使用3至5秒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從易用性和便捷性的角度來說的確很方便。 藍牙的按鍵有一個凸點,這個凸點的意思是長按可以進入配對模式,配對中的時候正面的藍牙符號會變成藍色的燈光顯示,完成配對的時候正面的藍色燈光會變成白色燈光。當使用AUX-IN的時候,按下AUX按鍵,正面的AUX會顯示為白色燈光,同時會關閉藍牙模塊。 在Bose SoundLink III音箱的另外一頭分別是靜音,音量減少,音量增加三個按鍵。大家可以從圖片看出來音量減少按鍵已經被我的臟手弄臟了,清理也比較容易,拿一個毛巾沾水擦擦就行,不過會留下一些毛,用那種質軟不掉毛的毛巾擦拭會好一些。可能Bose SoundLink III是為了產品對稱設計的考慮,在毫無意義的音量減少按鍵上也做了凸點,難道是為了保護聽力么? Bose SoundLink III有獨立的音量靜音燈,作為帶電池的藍牙便攜音箱,最右邊的就是電池電量指示燈了。是的,Bose SoundLink III就是這么簡單粗暴的一款藍牙音箱,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多余的指示燈和其他的功能按鍵了。 Bose SoundLink III的整體外觀保持了美系廠商大氣粗獷的造型,其中也不乏粗中有細的設計,Bose SoundLink III的塑料部分摸上去質地細膩,堅硬可靠,從很多的角度看上去甚至還帶有一絲金屬感。Bose作為音箱類產品的知名品牌也是有一定的忠實粉絲的。 SoundLink III的機身中包含了4個細小的釹鐵磁體單元,并且采用了“雙重被動雙膜共振”技術,而被動揚聲器是揚聲器產品中尤其是藍牙音箱和小型音箱中較為常見的。并不是Bose獨有,而Bose拿出來獨立宣傳的。被動振膜又叫被動輻射器、空紙盆。它也是一個發聲器,但它本身不具備主動驅動力,它不包含驅動系統,它依賴主動揚聲器工作時,壓縮聲學腔體內的空氣,被驅動而發聲。而被動振膜的最大優勢就是在較小的單元實現較為出色的低頻表現以及更小的諧振帶來對聲音的影響。SoundLink III在技術與聽感上作了高度的統一,可以說是我目前所聽的低頻表現最刺激的藍牙音箱。實際上后面的SONY SRS-X77也是用類似的雙被動振膜技術。關于被動振膜技術我也不是了解的非常詳細,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其他評測或者技術資料說明。 Bose SoundLink III的設計整體感稍差,碎片化的跡象處處可見,尤其是金屬銜接的部分縫隙感人。金屬網罩的部分手感致密,做工細膩。這個金屬揚聲器網罩是不可拆卸的,換句話說,想要拆卸的話就必須要使用螺絲刀了。 這里是Bose SoundLink III的背面,上面金屬網罩的部分應該是低音單元的部分。下面AUX IN是音頻輸入接口,適合簡單純粹的播放器直接播放輸出音頻。Service是方便Bose SoundLink III固件升級使用的接口,Power是電源適配器接口,沒錯背面也是如此的簡單。目前尚未找到有人對Bose SoundLink III進行拆解所以不大好說Bose SoundLink III的單元組成是如何的。 這臺行貨的Bose SoundLink III產地是馬來西亞,輸入是17V-20V,1A。輸出功率也在這個范圍左右17W-20W,實際表現上感覺應該會更大一些,聲音比較洪亮。 底座部分的各種信息認證,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看看就罷了。 Bose SoundLink III這里應該是為了預留底座使用的,搭配配件可以進行更多的功能或者充電的可能。然而下面的膠墊是為了防止音箱在較大音量下的震動對聲音產生的影響設計的。 另外一方面,SONY SRS-X77整體體積要比Bose SoundLink III大上一圈。同時SRS-X77的外觀設計跟SRS-X88幾乎一致。在SRS-X77里的外觀設計像是一個長條,從這個角度看來有點像小時候玩過的魔方一樣,不過SRS-X77的設計是長方體條狀的,與正方體的魔方看上去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SRS-X77的音箱頂面采用了平滑的丙烯酸樹脂,這是一種樹脂材質,不耐磨損,然而正面使用了金屬材質的揚聲器罩,側面是金屬拉絲,設計風格零碎,但是比Bose SoundLink III整體感要強不少。同時SRS-X77的顏值擺在桌面上來說也要比Bose SoundLink III高出不少。 SRS-X77繼承了索尼以往的傳統,那就是各種認證信息都在卡片上,各種說明各種警告,包括如何廢棄本機等信息都有說明,由于之前做過SRS-X88的開箱配件,這里就不重復做了。SRS-X77沒有SRS-X88的那個拆面板的棒棒,不過我個人猜測這個面板應該是也可以拆卸的。SRS-X77的揚聲器系統組成不如SRS-X88豪華,沒有通過Hi-Res認證的SRS-X77沒有了高清晰解析單元的組成。其中前置單元、磁流體揚聲器分別配置了數字放大器,各單元都發揮各自的特性。另外,無需使用電容器及線圈等容易對音頻產生不良影響的部件,不僅節省了設備空間,還切實提升了音質,一舉兩得。

    另外,共享1個放大器來驅動62mm的低音炮,實現了具速度感的強勁低頻播放。各單元之間的播放頻段可精細設定,確保了低頻到高頻的音頻再現,以及不同頻段之間的有效銜接。播放中高頻音質采用了索尼特有技術的磁流體懸浮構造的單元,而非傳統揚聲器的構成部件阻尼器。采用了獨特構造,淘汰了驅動振膜(該振膜根據輸入信號上下振動)的阻尼器,與傳統的揚聲器相比,更加輕量化。這種構造的靈敏度更高,減少了從音圈向振膜傳遞的驅動力的機械性損耗及反共振導致的失真,提升了揚聲器單元的響應速度。在有清晰感的高頻、聲樂氣息等,特別是中高頻表現上性能強大。

    為了準確驅動小型系統很難表現的低頻部分,搭載了沖程更長、強力磁性回路專用設計的低音炮。通過與大型被動振膜組合使用,從重低音到中低頻,實現了清脆、有重量感的低頻播放。振動系統采用了可承受大沖程的切邊,振膜采用了將紙和玻璃纖維粘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振膜,能切實轉換成強勁振幅。磁性回路采用了二倍于常規口徑的較大單元使用的高驅動力,通過準確地對長沖程振動系統產生振幅,實現氣勢強勁的低頻表現。在揚聲器的前部配置了2個可抑制風噪等干擾、實現清脆音質的低音增強振膜單元"被動振膜"。為有效提升無源振膜的振動效果,索尼開發了專用的高驅動音箱組件。新開發組件構成2.1ch系統,使低音喇叭及全音域分別實現了特有的低音、高音效果,拓寬了播放音域。低音更加深沉,高音更加寬廣,聲樂效果愈加清晰,因而可輕松再現各流派的音樂效果。

    SONY SRS-X77同樣支持NFC,在于有NFC功能的機器連接配對的便捷性是Bose SoundLink III無法比擬的,同時,SRS-X77作為顏值擔當的黑色鏡面部分非常容易磨損受傷,這樣的情況在SRS-X88上已經有了先例了,表面的材質類似亞克力板一樣,其實是丙烯酸樹脂,樹脂是非常不耐磨的,但是好在丙烯酸樹脂的硬度強于玻璃。并且丙烯酸樹脂材質更輕,有利于音箱產品的音質回放,因為降低了不必要的震動發出的聲音影響音箱的聲音。

    SONY SRS-X77的按鍵設計與SRS-X88幾乎一致。音量,開關,網絡連接,藍牙,audio in等功能一應俱全。多了充電和連接的指示燈。SRS-X77內置電池,而SRS-X88并沒有。但是SRS-X77的體積還要比SRS-X88瘦一圈,里面的揚聲器單元和內部的放大解碼電路設計都會有一定得影響。

    其中開關鍵不是觸摸式的,這點與SRS-X88不同,也比較不難以理解,作為一款內置電池的藍牙音箱而言,獨立的開關對內置電池的電量有一定影響的。不過實際上開機和關機只是多了一個按下去回來的反饋,并沒有其他的意義告訴你現在是開機還是關機,好在跟SRS-X88一樣的是有開關指示燈可以看出來。這個按鍵跟上一代的SRS-X3系列一樣。

    SRS-X77與SRS-X88的功能差不多,總體來看SRS-X88有的SRS-X77也有,SRS-X77還能通過內置的電池來工作,SRS-X88則不可以,SRS-X77同樣不支持apt-X技術,這證明他要實現高品質藍牙音頻的傳輸就要使用索尼自家的支持LDAC的設備比如說Xperia Z3以上的手機,或者NW-ZX2,NW-ZX100這樣的旗艦級WALKMAN播放器,好像最近新出的NW-A25也支持LDAC。目前支持LDAC的設備極少,沒法跟apt-X相提并論。但是LDAC相比傳統的藍牙音頻輸出技術而言,擁有更寬的帶寬和更高的速度,相比apt-X技術而言LDAC支持高清晰音頻的無線藍牙傳輸,也就是Hi-Res音頻的支持。SRS-X77內置了索尼的S-master數字放大芯片,并且支持DSEE音頻補償引擎(這個需要通過songpal app來實現和是否默認開啟)。對USB解碼來說是非常方便的,支持的格式也比較多SRS-X77支持的有WAV,FLAC,ALAC,AIFF,MP3,AAC,WMA主流音頻格式。SRS-X77支持CleraAudio+技術,這是一種音效技術,類似索尼Xperia手機和WALKMAN播放器上的CleraAudio+,一鍵完成對音效的設置,這個需要通過songpal app來實現開啟設置。值得注意的是,SRS-X88使用的都是帶HX的級別的芯片比如說S-master HX和DSEE HX音頻補償引擎,由于SRS-X77沒有Hi-Res小黃標認證,所以回放能力被局限在了CD級別。

    其他傳輸方式還有DLNA和AirPlay也是SRS-X77所支持的,AirPlay是蘋果公司制定的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是針對音樂和視頻文件的播放。這兩種無線傳輸的方式主要是基于WIFI而言的。

    SRS-X77的電源適配器是獨立的,使用電源線連接,但是沒有像Bose SoundLink III一樣標配那么多插頭,最大輸出功率是40W。比Bose SoundLink II高很多。SRS-X77的電源適配器是臺達代工的。好像索尼的低端音箱產品的電源適配器都是臺達代工的。我之前買過的SRS-D5也是臺達代工的。

    SRS-X77的背面設計類似SRS-X88,其他的部分像是RESET按鈕,NETWORK開關鍵都是SRS-X88沒有的。這些設計也是出于對使用電池供電的SRS-X77考慮的。WIFI天線是按下去自己彈出來,可以90°進行調節。在WIFI信號較強的地方可以不使用,對聲音沒什么影響。LAN口同樣是為了網絡連接電腦使用的,在SRS-X77的面板上操作切換至LINK模式,連接上電腦后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輸入169.254.1.1就可以設置SRS-X88的SSID和無線連接密碼等設置了。

    但是USB解碼的部分相對縮水了一些,解碼芯片應該就是傳說中的S-master芯片,這是一顆索尼較早使用的芯片,向Cirrus Logic公司定制的芯片,目前已知資料看來看這是一顆相對優秀的解碼放大集成芯片,同時較低,能讓SRS-X77的續航延長。USB同樣可以解碼數字輸出的iPod播放器和iPhone等其他蘋果智能設備,同時能為智能設備充電,這里跟之前的SRS-X88是一樣的。SRS-X77與SoundLink III不同,他追求的是功能的完整體驗以及聲音上事無巨細的表現,如果根據功能實用性來看的話SRS-X77會比SoundLink III強不少。

    SRS-X77的側面跟SRS-X88的設計一樣,金屬拉絲,SRS-X77的音箱頂面采用了平滑的丙烯酸樹脂,網罩采用金屬,側面施以熱燙印, 都考慮到了與裝飾材質的協調性,與空間融為一體。此外,圓角處理過的音箱框架通過平滑面將棱線相連,減少了角部音波反射所產生的衍射現象,防止雜音干擾等,從而有助于提升音質。通過對棱線平滑處理過的面連接在一起,減少了角部音波反射所產生的衍射現象,防止雜音干擾。擁有特別設計的低音單元和雙被動振膜,支持高清晰音頻音源的同時也讓SRS-X77更加緊湊。邊框和金屬拉絲的側面都是SRS-X77的顏值擔當,從圖片可以看出來這里碰撞會裂開,同時金屬拉絲的部分跟其他金屬拉絲材質處理的設備一樣磨損后會流出很難看的痕跡。不過這都不是你拒絕SRS-X77的理由,因為它的重量確不是很適合天天帶出去玩,即便是它擁有不錯的續航能力。

    上面說到USB接口,這里提到了SRS-X77它的輸出功率是7.5W,比SRS-X88的10.5W少了一些,畢竟是內置電池的產品。產品下的防震膠墊也比SRS-X88設計的更加便攜。

    順便說一下SRS-X77的產地是中國,生產日期是2015年的7月份。

    接下來對比一下兩個產品的聲音,主要是對比藍牙音頻的表現效果,其中SONY SRS-X77支持WIFI,可以通過AirPlay和iMac進行連接,有權重加成以外(iMac無法使用NFC功能,不過索尼VAIO F系列筆記本好像支持NFC),其他的方面都是基于藍牙音頻表現對比的,以SRS-X88作為參考,對比SRS-X77和SoundLink III。

    對兩個音箱進行簡單的配對,SoundLink III的配對的反應速度明顯會快一些,SRS-X77并不是慢,而是有一定幾率配對失敗,不過在配對的過程中就是那么一瞬間的事情,完全不影響以后的使用體驗,由于機器較早,不確定是否是固件等影響因素導致的。

    SRS-X77還可以通過WIFI連接的方式與其他設備進行無線連接,而其對比對象SoundLink III在無線連接的方式上只支持藍牙,這里不做主要介紹了。

    SRS-X77的聲音整體不錯,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突出的中頻和清晰的高頻,低頻清淡,而SoundLink III的聲音屬于擁有比較濃郁的美系音箱味道的聲音,在中頻的厚重感和低頻的量感上擁有非常出色的表現。SoundLink III在風格上與其他的藍牙音箱有非常明顯的不同,而SRS-X77的聲音整體風格會更加清晰明亮一些,這兩個藍牙音箱的聲音風格表現相差還是較大的。

    SRS-X77高頻的聲音相比SoundLink III聽感的影響較大,適合聽一些細節表現豐富的音樂,SRS-X77解析非常不錯,SoundLink III聲音整體更為大氣,SoundLink III更符合那種純正味濃的音箱聽感,但單純只論高頻而言SoundLink III的體驗甚至不如iMac自帶的揚聲器來的干脆爽朗。與很多其他藍牙音箱的風格不同,SRS-X77的高頻非常耐聽,沒有粗糙的毛刺感,瞬態相對溫和,沒有給人感覺很突兀的一面,而SoundLink III高頻相對暗一些。中頻部分的SRS-X77的人聲的位置能真實還原,人聲的密度比較高,清晰而又真實而SoundLink III顯得厚重,人聲氛圍不錯。SoundLink III的中頻聽上去有種肥厚的代入感,與高頻銜接有著較為明顯的缺陷。SRS-X77由于解析方面帶來的優勢,SRS-X77的中頻清晰不肥厚,非常清澈,有較為明顯的調音痕跡,三頻銜接做相對順滑,耐聽。SoundLink III的聲音低頻的部分表現與其他頻段的表現對比而言較為渾厚,量感較多,層次差,屬于量大厚重的低頻,SRS-X77的低頻表現與SRS-X88相當。

    SRS-X77和SoundLink III的聲場表現相對耳機而言自然寬松,比其他的一些藍牙音箱來得更加真實,但是相對于音箱產品而言,SRS-X77和SoundLink III的聲場表現都屬于較為正常的水平,與SRS-X88相比都要有問題,其中SRS-X77聽上去會更為收窄。而SoundLink III也好不了太多,主要表現在結象方面不如SRS-X88清晰。作為音響產品聲場的表現個人推測的原因是SRS-X77和SoundLink III一體化緊湊的箱體設計所導致的。SRS-X77更適合作為音樂欣賞的產品,對聲音細節把握比SoundLink III到位很多,而SoundLink III則是一個多面手,無論是音樂表現還是電影,游戲方面的表現都會比SRS-X77帶來的聲音氛圍更能讓人有代入感。其實單純從聲音來說SRS-X77與SoundLink III相比幾乎全是優點,如果硬要我說SRS-X77的聲音缺點,那就是SRS-X77的聲音略顯單薄,與SoundLink III相比味道和耐聽度都要差一些。

    SRS-X77的聲音表現出的風格與SRS-X88相接近,但是與SoundLink III相比反差較大,SoundLink III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擁有更加純粹的音箱味道,而SRS-X77和SRS-X88的適應面更加適合對音樂的欣賞,聲音的細節體現會更加好一些。

    最后就是選擇的問題,如果按照之前所說的,作為一臺綜合應用較雜的電腦來說Bose SoundLink III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如果單純追求音質的話,有錢買Bose SoundLink III的話就有能力購買一臺SRS-X88了。況且SRS-X88通過了Hi-Res小黃標認證,讓信仰和逼格瞬間爆棚。Bose SoundLink III對復雜的應用環境來說有較強的適應性,SRS-X77則更適合聽音樂。

    SRS-X77有著SRS-X88所有問題,但是內置電池能讓SRS-X77的應用環境比SRS-X88更多,SRS-X77支持S-master數字放大芯片,同時支持DSEE技術能讓音樂體驗有極大的提升,他的推薦使用環境跟上篇SRS-X88一樣,不過是預算不足的另一種解決方案而已,SRS-X77在這個價位作為音樂欣賞的無線藍牙音箱的優勢是無可比擬的,尤其是還有多功能支持的加成,NFC,WIFI等讓其如虎添翼。SRS-X77的價格是三個箱子中最便宜的,實際通過最近的各種促銷活動上大約不到1800就能買到。另外,現在索尼產品的假貨也越來越少,很少有人去做(難道是因為黑科技使用的越來越多會增加做假成本么),所以購買時幾乎可以放心的去買。

    話說回Bose SoundLink III,即便是金屬的外殼Bose SoundLink III也非常容易因為碰撞掉漆,畢竟作為體積較大的便攜金屬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不過Bose SoundLink III沒有為了顏值做過多的設計語言修飾,在功能方面也是做得比較保守,就是一個純粹的輸入和較為廣泛的藍牙功能。而Bose SoundLink III的聲音是三者中最有味道而且是最粗糙的。Bose SoundLink III的價格大約與SRS-X88持平。Bose SoundLink III在市面上存在假貨,這無疑增加了購買難度,不過只要不貪小便宜的話一般都沒啥問題。

    Bose SoundLink III與SRS-X77的重量差不多,SRS-X77會更重一些,但是三者都不是SRS-X88的級別。可以說如果這個作為便攜藍牙音箱帶出門旅行什么的真不是一個什么好的體驗。暫時我也想不出什么場景帶一個這樣的藍牙音箱就可以解決的。音箱產品的無線化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事情,無線藍牙音箱的使用體驗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現在已經不是只聽一個響的時代了,更多的聲音細節和豐富的應用環境讓這類產品面對的用戶也越來越廣泛。

    尼A7M4(Sony Alpha 7 IV)是一款全畫幅無反相機,結合了高性能和多功能性,非常適合專業攝影師和高級愛好者,因此很多商派攝影師和活動攝影師都選用索尼A7M4這款相機當做主力機型。然而,隨著照片直播的普及以及甲方需求的不斷增加,許多攝影師不禁要問:這款是否也能滿足這一需求,索尼A7M4可以做照片直播嗎?

    索尼A7M4可以做照片直播嗎

    照片直播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使用照片直播服務平臺,由于平臺很多,在這里以身邊攝影師使用的最多的照片直播app享像派為例,從享像派官網查詢可以得知,索尼A7M4這款機型是支持照片直播的,并且提供了數據線連接和FTP連接兩種方式。


    索尼相機照片直播連接教程

    同樣以享像派照片直播服務平臺為例,既然索尼A7M4可以做照片直播,那么如何連接相機來完成一場照片直播呢?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連接前準備

    手機設置:
    OPPO、VIVO、一加手機需要在設置中打開 OTG 連接。華為、小米、三星手機等其他手機無需打開。
    打開步驟:在手機系統設置—其他設置—打開OTG開關


    相機設置
    1、將相機電源設置為最長時間,保持相機常亮。照片格式設置為JPG格式。


    2、索尼相機數據線連接大部分機型只可手動點傳照片。
    即拍即傳模式只可上傳連接后拍攝的照片,讀取不到相機的歷史照片;手動點傳模式只能傳歷史照片,不能拍照,直播過程中可拍20分鐘再連接相機和手機點傳照片。
    部分型號需要預先選擇MENU → 網絡→ [使用智能手機控制] → [使用智能手機控制] → [關]
    即拍即傳模式的相機設置:
    1)按【menu】進入菜單,選擇【無線】模式,在頁面中將 USB連接— 設置為[電腦遙控]


    2)進入[電腦遙控設置],點擊[靜態影像保存目的地],選擇[電腦+拍攝裝置]
    *若未設置這一步,拍攝的照片將不會保存到您的SD卡中。


    手動點傳模式的相機設置:
    1)按【menu】進入菜單,選擇【無線】模式,在頁面中將 USB連接—[電腦遙控] 設置為[MTP]。


    第二步:手機連接相機

    1、將手機、數據線、相機依次插好。拍攝時,推薦使用 L 型支架將手機固定。


    2、打開需要上傳照片的相冊,此時相機和APP都會彈出允許訪問相機的提示,點擊“確定”。如果誤點了“取消”,請拔掉數據線,重新插入。

    第三步:拍照上傳

    打開享像派照片直播APP,進入要上傳的相冊,點擊“上傳”進入上傳頁面。
    即拍即傳模式,隨意拍一張照片,在上傳列表可以看到剛剛拍的照片即連接成功;手動點傳模式,可以讀取到相機照片即連接成功。

    綜上所述,索尼A7M4不僅在圖像質量和性能上表現出色,還能夠滿足當下越來越多攝影師對照片直播的需求。通過享像派等照片直播服務平臺,攝影師們可以方便地將索尼A7M4與手機連接,實現即拍即傳,滿足各種活動和商業攝影的實時分享需求。無論是數據線連接還是FTP連接,索尼A7M4都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為攝影師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索尼A7M4進行照片直播,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牛 WEC-SSony Mi 熱靴麥克風。

    介紹一下神牛 WEC-S 無線麥克風!

    1. 它是一款專為索尼用戶打造的,采用 sonyMI 熱靴連接,可直接插入索尼相機的熱靴卡扣,實現自動連接,提升便捷性。

    2. 除索尼相機外,還支持手機和電腦使用,多品牌相機用戶可通過 3.5mm 音頻轉接線使用,實現一機多用,兼容性好。如平時多用 ZVE10 拍攝,搭配它很完美,裝兔籠也不影響安裝。

    3. 在音質上,采用 48KHz 高采樣率,確保聲音細膩清晰,人聲還原度棒,支持索尼相機數字音頻和模擬音頻一鍵切換,適應不同拍攝環境。

    4. 在降噪方面,沿用神牛 3.0 降噪技術,低切功能加 ENC 環境降噪雙重降噪,精確消除低頻噪音,一鍵主動降噪在嘈雜環境中提供清晰收音效果。

    5. WEC-S 支持單聲道和立體聲一鍵切換,專業功能切換細化有功能按鍵,拍攝中可隨時調換,針對遠距離穩定性增添分區電路設計,保證音頻穩定抗干擾輸出,實際收音距離達 200m。

    6. 在續航上,單次續航 8 小時,復合續航 21 小時,充電倉充滿電只需 2 小時,滿足高強度拍攝需求。

    7. 與索尼原廠麥克風相比,價格更親民,索尼原廠麥克風 2000 元以上,WEC-S 無線麥克風一拖二價格僅 899 元,性價比高,是索尼原廠麥克風平替的不錯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