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管家:每一份美好的誕生都是生日
生日管家簡介:
生日管家是一款手機端的生日提醒軟件。 使用生日管家可以方便地管理親友的生日,并設置時間適時提醒。支持公歷/農歷提醒。還包含琳瑯滿目的生日祝福短信供挑選。生日管家提供的生日云端備份,多天多次提醒方案,使用戶再也不會擔心忘記親友的生日。
2014年生日管家從生日提醒到轉型基于社交場景的移動電商。切入生日電商周邊消費,蛋糕,鮮花,禮品預訂。 目前已經覆蓋了300多個城市。
生日管家功能介紹:
提醒服務:完美支持「公歷/農歷」生日、紀念日提醒,再也不會忘記重要日子
品牌商城:訂購品牌蛋糕、極速鮮花、創意禮品,特價活動天天有
全國配送:支持全國300多城市購買,異地訂購,送貨上門
送禮神器:選禮送禮太麻煩?想要馬上給TA滿滿驚喜?使用[微信送禮]即刻幫您送達心意
一鍵備份:免費云儲存,讓您的生日信息「永不丟失」
貼心祝福:定時發送祝福短信、百種賀卡任意挑選
---------------------------------
---------------------------------
下載量:
安卓市場下載量:6000萬。
蘋果市場排行情況:生活免費榜63名,免費總榜1100名。
---------------------------------
---------------------------------
尾巴:
出門在外您是否還記得親人的生日,是否地域和時間的原因沒法及時挑選精心制作的禮物,這些都可交給生日管家。準備一份完美的禮物(生日管家社區有幾千萬小伙伴為你出謀劃策)從現在開始。我知道你是一個用心的人!
日管家從一款工具類產品開始發展,提醒親友生日、一鍵送蛋糕,幾經調整后,如今你不開心時,還能幫你找個心理“陪伴師”。
本文共計3080字,閱讀時間6分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閆麗嬌
編輯 / 蘇琦
六年前,作為一款記錄和提醒生日的工具類產品,生日管家上線。
心生家族創始人兼CEO沈悅雯
2014年,生日管家開始探索電商變現,與全國300多個蛋糕品牌,15000家蛋糕門店達成合作,目前,在400多個城市實現了3小時送達,并與鮮花、禮物等提供商達成合作;2016年10月,生日管家和心意點點合并成立心生家族,開始探索工具之外,“社交+場景+消費”的禮物電商模式。
生日管家生日提醒及蛋糕鮮花禮物服務
去年,生日管家及時趕了一波微信小程序風口,布局了200多款小程序,目前留存了一半,靠著免費流量,帶來了30%—40%的銷售額。
但在積累了6000萬用戶后,生日管家也面臨著大多數工具類應用繞不開的問題:使用場景單一,商業轉化時面臨一定阻礙。
萬物皆禮,眾口難調,加上電商的紅利期已經過去,創始人沈悅雯表示,去年下半年,他們為了尋找新的機會窗口,重新回歸情感社交,從幫用戶解決社交場景下的情感消費需求,轉變為開始幫助用戶解決生活中更日常的情感需求。
“陸續上線的個人情感服務,包括心語問答(塔羅、占卜)、心語陪伴,這些高頻付費的情感服務也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鄙驉傱└嬖V尋找中國創客。
“他不喜歡我了怎么辦?”“六月換了新工作,水逆什么時候結束?”“尤文米蘭的轉會交易能否達成?”每隔幾秒,生日管家問答界面就會出現類似問題。
提問者想知道答案,必須先付費,價格有3元、9元不等。一個問題會有3個心語達人搶答,達人再根據用戶的點評分配傭金。高頻且更為日常的個人情感服務,改變了生日管家原本僅靠電商變現的商業模式。
生日管家心語陪伴、問答、社區服務
據沈悅雯介紹,在生日管家成立的第五年,團隊依舊在電商業務上徘徊,主要精力是做禮物電商,但禮物的選擇眾口難調,這個“坑”實際上并不好做。
于是在2017年下半年,生日管家重新回歸 “社交工具”的初衷?!安粏螁问橇奶旃ぞ?,還要解決社交情感需求?!?/p>
經過六年創業,他發現,幫助用戶記錄生日,提供蛋糕、鮮花、禮物等消費服務,只能滿足用戶一部分的社交需求,而情感需求實際上是強關系社交中的一個重要維度?!坝脩舻那楦袉栴}也需要解決,也更容易形成高頻消費需求?!?/p>
如果把關系和訴求組成四象限,可以發現,陌陌、探探這一類產品可以理解為弱關系的情感需求,在這個維度,產品要解決的是匹配。但對于強關系的情感訴求,服務是最主要的。
為了順應變化了的消費訴求,今年,生日管家對產品板塊進行了調整,在之前生日、電商的基礎上增加了三部分情感內容服務。
第一部分,內容付費。據沈悅雯介紹,目前生日管家已經和小鵝通等達成合作,合作方的一部分內容付費產品會同步到生日管家。
第二部分,上線了神秘學板塊,包括“占星骰子”和“塔羅解惑”。用戶擲骰子后,會抽得三個關鍵詞,再想進一步解析關鍵詞時,則需要3元、9元、18元不等的賞金。塔羅與此類似,想要解答具體疑惑,同樣需要付9元、18元、30元不等的費用。據了解,平臺共有兼職的專業骰子、塔羅達人500位左右。
第三部分,一對一連麥解答,這是9月新上線的功能,也被稱為“陪伴師”?!芭惆閹煛睂纳衩貙W、心理層面解決用戶的情感困擾。“陪伴師”入駐要經過一系列專業問題的測試,根據其能力的強弱,每分鐘定價1-4元不等。
“神秘學板塊上線以后,很多沒有過付費行為的用戶開始被激活?!鄙驉傱┍硎荆鞠码A段將增加情感服務投入。
今年4月,生日管家宣布完成B1輪融資,具體金額尚未透露,本輪融資由遠東控股、來伊份領投。
據了解,目前生日管家的收入仍依靠電商,約占70%,內容付費的比例正在攀升,并會逐步取代電商成為主要變現渠道。
“電商的紅利期已經過了,只能尋找下一個機會窗口,知識付費從去年開始已經進入收割期。”沈悅雯告訴尋找中國創客。
目前,生日管家60%的用戶為女性,其中20—30歲人群占了50%,而能夠形成付費意愿的用戶,多來自一二線城市。團隊會根據背后的大數據,針對性地為他們推送不同內容。
“內容付費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服務。針對用戶的情感需求,把現有針對某一點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整合在一起。情感需求是長期行為,絕不會因一個風口過了就消失,只是服務用戶的方式可能會發生變化?!睆墓ぞ叩狡脚_,下一步,沈悅雯期望新的變現模式能夠被印證。
然而在微博上,有用戶對生日管家獲取的信息提出了疑問。
一些用戶在收到“剛有好友在生日管家標記了你的生日”類似短信后,由于沒有顯示標記者,他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沒有得到保護。
沈悅雯回應稱:生日管家僅是工具,生日信息皆為用戶記錄,或使用云生日服務找到的親友生日,此外軟件全程使用了高AES銀行級別加密。之所以有些人會收到短信,大部分是因為關聯用戶的實際操作。
這也是生日管家的產品特性,但有部分用戶在使用某些功能時,采用了匿名,比如用戶使用生日管家記錄好友生日,一旦用戶觸發操作,應用便會通知到對方。由于是匿名,收到短信的用戶又找不到另一方是誰,這就變得很尷尬。
“平臺每天觸發的用戶行為,大概有幾十萬?!鄙驉傱┱f,敏感的用戶屬于極少數,主要因為用戶之前沒使用過生日管家,可能主觀上對產品功能存在誤解。假如有用戶覺得受到打擾,我們也會較快的處理,產品也有供用戶反饋的渠道。
ull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很少對外透露生日的你,如果今年生日忽然收到一大束鮮花、一個大蛋糕、一堆朋友圈祝福,你是會欣喜若狂,莫名感動,還是會一陣擔心:誰把我的私隱泄露了。近日,一款名為“生日管家”的手機App走紅,因為下載后就能共享“生日”。對該軟件的功能,有用戶大贊其拉近親友和客戶間關系,但也有用戶擔心私隱泄密。對此有律師表示,由于“顯示內容不準”,該軟件不涉及侵權問題。有安全專家則表示,要獲取生日號碼途徑太多,手機用戶設置密碼時應盡量避免使用生日。
市民:生日莫名“被公開”
近日,廣州市民陳小姐在生日當天忽然收到一大堆祝福,甚至還有朋友送來鮮花和蛋糕,她感動之余卻又納悶:自己平時甚少對外透露生日,為何被這么多人知曉?問了一位朋友才知道,原來是一款名為“生日管家”的軟件“泄露”的。陳小姐向記者表示,她固然為朋友的熱情感動,但也擔心自己的私隱被外泄。
記者隨后在手機中下載了此款“生日管家”App,安裝后軟件就開始將云端數據與記者的通信錄進行匹配。匹配后,記者就看見部分通信錄中聯系人的生日、星座、屬相等。這些數據既有正確的,也有不少錯誤的。比如記者的一位同學的出生日期是“2014年”,明顯是錯的。
這款軟件的盈利模式非常明顯,因為除生日提醒服務外,App還提供蛋糕,鮮花的3小時送達服務。
開發方:數據皆為用戶上傳
“生日數據都是由用戶記錄并上傳的,生日管家并不對真實性負責,也從未向第三方購買過任何用戶數據。”據“生日管家”方面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創業三年來,“生日管家”已經為超過2000萬用戶記錄了3億條生日數據。
他表示,用戶有權選擇公開或不公開與其手機號關聯的生日信息。僅當用戶選擇公開時,“生日管家”才會將生日數據匹配,并推送給其他用戶。不過,據記者了解,有些人的生日也存在“被上傳”現象,比如某人沒有下載該軟件,但他的朋友將其生日上傳至“生日管家”,那么“圈子”里其他朋友也能共享這一信息。
對于生日是否屬于“私隱”,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必須有某人的手機號,才有可能獲取他的生日。因此,生日依舊是在小圈子范圍內擴散,并非公開,不會對用戶私隱泄露構成重大影響。
律師:上傳他人生日涉嫌侵犯隱私,軟件也有責
接受記者采訪的知名互聯網律師趙占領表示,綁定了手機號的用戶有權選擇公開或不公開自己的生日信息。當用戶選擇公開時,當然不存在侵犯私隱。但如果用戶根本沒有主動提供過生日信息,是其他用戶導入的,則導入用戶本身涉嫌侵犯私隱。軟件對此屬于明知或應知,也承擔侵權責任。
趙占領表示,在“生日管家”這個案例,又非常特殊,因為它顯示的生日相當一部分都是“內容不準”的。如果顯示內容不準,則又沒有問題,因為沒有公布私隱。
安全專家:應盡量避免使用生日做密碼
安全專家李鐵軍則提醒,由于很多客戶的“密碼”常常是自己的生日,因此此類信息被公開不是好事。另有安全專家表示,獲得生日號碼的途徑太多,諸如身份證、各種資料登記,因此拿生日號碼來做銀行賬戶密碼與拿“123456”當銀行密碼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