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顯卡的整體尺寸為227.2 x 123.24 x 49.6 mm,厚度大約為2.5槽,有著較好的兼容性。華碩稱,新產品采用了旗艦級的先進散熱解決方案,包括兩個軸流技術風扇,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熱器的氣流,從而在更小的空間內提供更大的功率,而且GPU在50℃且功耗較低時,將停止轉動。供電接口方面,兩款顯卡根據功耗需求有些許不同,RTX 4070款采用單個傳統8Pin供電接口的設計,而RTX 4070 SUPER款采用了16Pin的12V-2x6供電接口。
顯卡提供了雙BIOS功能,分別為性能模式和靜音模式。其中Dual RTX 4070 EVO White和Dual RTX 4070 SUPER EVO White在性能/靜音模式下的加速頻率為2505/2475 MHz,對應的OC版在性能/靜音模式下的加速頻率為2550/2520 MHz。此外,用戶還能使用GPU Tweak III軟件對顯卡進行調整和監控。
這些顯卡都采用了華碩的Auto-Extreme技術制造,這是一種全自動化制造技術,可在單次處理中完成所有錫焊任務,不但能減少組件承受的熱應變,還能避免使用高酸堿性的清潔化學物。運用該技術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降低生產時的耗電量,還能打造出更可靠的產品。
近各位新晉大學生們已經開學了,相信大家在大學里也發現了不少之前沒有遇到的需求。例如寢室里和室友開黑、隨身帶著筆記本去上課、專業學習需要強大的性能、社團活動需要剪片修圖之類的,而一臺大屏、輕薄、性能強勁的全能本就會是很好的選擇。其中 ROG 幻 16 2023 便是首選,目前該本在華碩商城的售價是 10999 元,曬單返 50 元還送 ROG 筆記本意外險,感興趣的話不要錯過。
幻 16 作為一臺大屏高性能全能本,繼承了幻系列一直以來的潮酷外觀 + 優秀性能的特點。它輕約 2kg,薄至 19.9mm,可以輕松塞進雙肩包,帶去上課也沒有壓力。
核心配置方面,ROG 幻 16 2023 搭載了 13代英特爾酷睿 i9-13900H 處理器,擁有 14 核心 20 線程,睿頻頻率可達 5.4GHz,不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都很強勁。默認配備了 16GB 內存和 1TB PCIe 4.0 SSD,能夠高效地處理圖像編輯、視頻剪輯和工程繪圖等專業課需求。
在顯卡方面,ROG 幻 16 2023 搭載 RTX 4060 顯卡,它采用了能效比相當高的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借助 AI 驅動的 DLSS 3 技術,實現了性能質的飛躍。在 2.5K 分辨率下應對絕大部分 3A 大作都能保證流暢。同時 Cuda 加速的引入也為創意生產類軟件提供了便利。如果你的專業涉及藝術設計、媒體制作和人工智能課程,那幻 16 絕對是相當合適了。
幻 16 2023 采用了 16 英寸 2.5K 四邊窄邊框的星云屏,升級 240Hz 刷新率、500nits 高亮度和 100% DCI-P3 廣色域,16:10 黃金比例讓屏占比達到了 94%,相比于傳統 16:9 屏幕可以展現更多信息。此外,還得益于杜比視界的支持,這樣一塊好屏讓我們不論是在游戲還是創意生產中都能大飽眼福,格外適合藝術類專業的同學選購。
接口方面,ROG 幻 16 2023 配備了雷電 4 接口、兩個 USB3.2 Gen2 Type-A 接口、一個 USB3.2 Gen2 Type-C 全功能接口以及一個 HDMI 2.1 接口,此外還有 RJ45 網線接口和 MicroSD 讀卡器,豐富的接口足以滿足用戶外接設備的需求。可以保持寢室桌面的整潔,外出學習也不需要再攜帶拓展塢了。
其他配置方面,幻 16 2023 內置了 90Wh 大容量電池,支持 100W PD 快充并能根據電源狀態自動調節刷新率。此外,該產品還配備了 6 個智能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聲音效;搭載冰川散熱系統 2.0,散熱能力十分強悍。
總的來說,幻 16 2023 是一款性能出眾、顏值爆表又非常輕薄的高性能全能本,月耀白款的顏值更是令人驚艷,而這樣一臺定位內幾乎無對手的產品,尤其適合大學生們使用,目前活動價 10999 元,曬單返 50 元還送 ROG 筆記本意外險,感興趣的話不妨關注一下。
管是時尚圈、模玩圈還是硬件圈,紀念版、限量版都是讓人聽起來就為之瘋狂的存在。影馳20周年紀念版顯卡是不久前推出,為了紀念影馳品牌于2003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的系列作品。今年為大家帶來的則是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評測。
影馳20周年系列產品首先推出的是旗艦級顯卡RTX 4090,在收獲了廣泛好評之后,被應用到了此次評測的RTX 4070之上,并保留了一系列亮點設計,讓主流3A游戲玩家,也能擁有一款屬于自己的“紀念版”。
雖然兩款顯卡在設計語言方面相同,但照顧到初次接觸的用戶,下面我們還是先來看外觀。
1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 概覽
首先外包裝上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比20周年的RTX 4090更大,整體純白色設計,主要突出中間20周年的金色logo。
配件中除了常規的說明書保修卡以及燈光同步線外,還有一把內六角的螺絲刀,它是為了拆卸顯卡正面亞克力罩的,而且這種小的內六角螺絲刀很難適配,所以拿到手的用戶一定要保管好。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的整體尺寸為330×137.7×45mm(不含擋板),雙槽卡身,可兼容更多類型機箱。整體為純白色設計,四周采用倒角處理,配合透明的亞克力面板,和正反面的雙風扇設計,未來科技感拉滿。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采用正反雙面風扇設計,正面導流罩有兩把100mm*2的靜霜風扇,采用折角扇葉設計,支持智能啟停,在顯卡空載或低負載時風扇不啟動,讓用戶享受更靜音的使用環境,同時延長風扇壽命。
另外兩把風扇的logo也并不相同,左側風扇為影馳品牌logo,右側風扇中心為“20”字樣,彰顯20周年元素。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將常規放置第三把風扇的位置,改為了背部對應露出的散熱鰭片。同時透明亞克力面板采用了可拆卸設計,用戶可自行DIY涂鴉,并且不影響質保。配合懸浮燈條的科幻外觀設計,氛圍感拉滿。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的背部則更能彰顯20周年的設計理念,背板整體一分為二,靠近插槽的位置采用了銀色金屬拉絲工藝,與主體分開,上機后收窄顯卡的視覺效果,看起來更精致。
而尾部風扇與前面的數字巧妙地構成了“20”字樣,與正面不同的是,該風扇為90mm的反葉設計,與正面兩把正葉風扇,形成高流速進出風循環。風扇邊框部位的“th”則構成了20周年畫龍點睛的一筆。
另外背板風扇的邊框采用了CNC切割工藝,在視覺上會讓這個“0”更加明顯一點。不過這把風扇的中央沒有任何logo或字樣,雖然理解也是為了更好的視覺效果,但總感覺缺少了點東西。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采用了隱藏式供電設計,將顯卡尾部磁吸的擋片拿掉后才能看到這個單8pin的供電接口,在上機后電源線纜可完全隱藏于顯卡背后,視覺效果更清爽。在供電接口左側為顯卡BIOS切換撥桿,分為P檔和S檔(新卡默認P檔),對應性能模式和安靜模式,TGP分別為215W和200W,推薦電源650W及以上。
內部散熱上,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采用8層全新開發白色高規格PCB,GPU和顯存均有大面積鍍鎳銅板覆蓋,搭配5根8mm鍍鎳復合熱管,有效降低核心溫度;致密鰭片設計結合回流焊接工藝,帶來更強的散熱性能。
視頻輸出接口上,采用了HDMI 2.1 + DP 1.4a*3的四接口設計。HDMI 2.1可支持4K 120Hz HDR、8K 60Hz HDR。
最后看一下上機效果,此次包裝內贈送的顯卡支架同樣帶RGB燈光,只需接入5V3PIN的燈光線即可。
由于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正面采用了亞克力面罩,上機后燈光透過上面的遮層,形成懸浮效果,可以說這才是這張20周年顯卡的“完全體”。
2 測試平臺簡介
首先介紹一下測試平臺,為了保障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的性能發揮,我們的平臺也進行了全面更新。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采用AD104核心,擁有5888個CUDA的Boost頻率為2610MHz,公版RTX 4070的Boost頻率為2475MHz,提升很大。
采用12GB GDDR6X顯存,位寬為192bit,顯存帶寬達到了504 GB/s,光柵單元和紋理單元為64和184。
3 理論性能測試
下面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DX11理論性能的3DMARK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顯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性能,取顯卡分數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在針對顯卡DX11性能的3DMARKFS套裝測試中,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主要對比上一代RTX 3070 Ti,其中FS提升了29%;FSE提升了22%;FSU提升了11%。
在DX11的整個測試中,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比RTX 3070 Ti的綜合性能提升約為21%。對比RTX 4070 Ti,綜合成績相差17%左右。
而在針對DX12環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較RTX 3070 Ti的提升分別為:TS提升26%;TSE提升20%,綜合下來約為23%。
PortRoyal是3DMARK中專門針對光追性能的測試項,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較RTX 3070 Ti的提升約為32%。
綜合來看,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的理論性能相較RTX 3070 Ti的提升約為25%。
Speed Way測試是3DMARK最新更新的用于測試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要運行此測試,顯卡必須支持 DirectX 12 Ultimate 并包含 6GB 及以上顯存。
這項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卡性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局光照、網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后處理效果。
對比RTX 3070 Ti顯卡,從1080p分辨率到4K提升依次為:31%/24%/30%。
另外我們使用3DMARK剛剛更新的DLSS 3進行了相關性能測試。并且由于RTX 3070 Ti無法開啟,所以采用了RTX 4060 Ti。從測試結果來看,RTX 4070雖然定位2K分辨率下的3A顯卡,但經過DLSS 3的加持下,在4K分辨率仍然能夠達到80幀左右的流暢水準,
4 常規游戲 性能測試
(在游戲測試中,如有提幀技術,NVIDIA均開啟DLSS質量模式。)
本次測試我們還增加了網游《無畏契約》,作為一款競技網游,對于顯卡的要求并不高。我們的測試選擇英雄釋放技能,中等戰斗場面截取平均幀。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在1080p分辨率下能達到870幀以上的成績,不過受到CPU瓶頸制約,與2K成績沒有拉開,4K分辨率下,也能穩定在370幀左右。
《刺客信條》系列我們更新到了最新的《刺客信條:幻景》,同時對比上一代《刺客信條:英靈殿》。可以看到的是,本代游戲在優化方面更好。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比RTX 3070 Ti提升明顯,在1080p分辨率下提升達到27%;而在2K分辨率下提升為29%,4K分辨率提升為32%。
《光明記憶:無限》的光追測試軟件是獨立于游戲的測試工具,比游戲中用到的光線追蹤技術更多,測試條件為“RTX最高/DLSS質量”。所以測試幀數相對較低,但實際游戲配置相當親民。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相比RTX 3070 Ti在1080p下提升34%;2K下提升28%;4K下提升19%。
在另外一款國產游戲《邊境》的跑分軟件中,情況基本與《光明記憶:無限》相同,測試條件均在“RTX最高/DLSS質量”下進行。
在傳統的3A游戲中RTX 4070整體提升并沒有光追游戲來的多,對比RTX 3070 Ti的提升為29%/24%/16%。所以看來NVIDIA這些年潛心研究的光追和DLSS還是非常有用的。
在《賽博朋克2077》中,開啟光追超級畫質后,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在1080p分辨率下依然能流暢運行。但在最新的光追加速畫質下,也只能達到60幀左右的流暢運行標準。可以看出光線追蹤的“完全體”還是非常耗費性能的。
從上至下依次為超級畫質/光追超級/光追加速。可以看到光追過載相比光追超級更貼近于真實效果。它模擬了真實的光線路徑,其實相比之前的光線追蹤模擬了更多光線在不同表面的反射,完整的計算出了場景的真實光照,避免了上一代光追中出現“死黑”的情況。
這也是NVIDIA致力于打造的下一代光追場景,但是截止目前它對硬件計算的需求太過龐大,即便是旗艦顯卡,也無法在4K分辨率下流暢運行。
5 DLSS 3
本次推出的DLSS 3也是RTX 40系一大賣點,從DLSS 2.3直接邁入了DLSS 3版本,也能看出此次的升級之大。而DLSS 3也被NVIDIA官方稱為神經網絡渲染新時代。
全新的DLSS 3在原有的DLSS超分辨率的基礎上,添加了光學多幀生成技術,以生成全新的幀,而不像原來只能生成像素。
DLSS 3結合了DLSS超分辨率、DLSS幀生成和NVIDIA Reflex這三大技術,能夠重建八分之七的像素,極大提高性能。
在GPU受限的游戲中,比如2K分辨率及以上的更高分辨率,DLSS 2能夠將幀率提高2倍,DLSS 3則能夠提升4倍。
不過“憑空”生成的1幀,在延遲上絕對要比DLSS 2高。所以此次完整的DLSS 3中,捆綁了NVIDIA Reflex,可以有效幫助減小延遲。
光流加速器在原本DLSS 2的基礎上,還可以計算兩個連續幀內的光流場,能夠捕捉游戲畫面從第1幀到第2幀的方向和速度,從中捕捉粒子、反射和光照等像素信息。并分別計算運動矢量和光流來獲得精準的陰影重建效果。
以《賽博朋克2077》為例,在第一幀,光流加速器會捕捉到每一個像素中的粒子、反射和光照等信息。并在第二幀中查找匹配的像素區域,計算幀之間的差值。
另外由于DLSS 3的幀生成是在GPU中處理和運行的,所以即使遇到CPU瓶頸的游戲,AI同樣能夠提升幀率。這也是為什么在此次發布會中說到,DLSS 3能夠突破CPU的限制來提升幀數。
6 Stable Diffusion AI繪畫測試
除了游戲之外,AI也是目前大火的領域,尤其以Stable Diffusion為最,現在很多AI生成的圖片完全能夠以假亂真,下面我們也來測試一下RTX 4070在這方面的表現。
Stable Diffusion可以說幾乎沒有門檻,但本地部署的繁瑣程度勸退了很多用戶。上圖為操作界面用戶可根據自己想要生成的圖片細節豐富關鍵詞。
按照NVIDIA提供的關鍵詞,我們生成了10批,共20張圖片,上面挑選了兩幅細節比較合理的進行了展示。
RTX 4070運算時間 2m24.79s 約合 7.2秒一張圖
RTX 3070 Ti運算時間2m54.34s 約合 8.7秒一張圖
Stable Diffusion對于顯卡的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顯卡擁有較強的Tensor算力。
另外它對于顯存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大容量顯存的顯卡。
我們對比了RTX 4070和RTX 3070 Ti在相同設置下的運算時間,兩款顯卡在生成20張圖片的時間差距為30秒,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7 AV1編碼測試
本次AV1編碼測試選擇了剪映專業版,它可以輸出H.264/HEVC/AV1三種編碼格式的視頻。
剪映專業版目前自帶AV1編碼輸出,在實際測試中,我們導出一段1分鐘左右的視頻。可以看到兩個文件容量相差103MB。
由于AV1編碼特性,生成文件的比特率更低,但視頻清晰度則完全相同。所以如果生成同比特率,同容量的文件,AV1將會更清晰。
我們通過NVIDIA ICAT來進行兩段視頻的畫面對比,圖中左側為H.264編碼,右側為AV1編碼,幾乎看不出任何區別。
8 RTX VSR(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測試
目前RTX VSR(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已經在部分瀏覽器中進行測試,首先玩家需要更新到NVIDIA最新驅動,在NVIDIA控制面板中的【調整視頻圖像設置】可以看到最新的RTX 視頻增強超分辨率。
RTX VSR是 AI 圖像處理的突破,它超越了傳統的邊緣檢測和特征銳化技術,極大地提升直播視頻內容的質量。
開啟RTX VSR不僅需要最新版驅動,還需要使用RTX 40或30系列GPU,并且幾乎適用于Google Chrome和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中的所有視頻內容(瀏覽器也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
開啟后,目前已知的打開YouTube或者B站,都可以享受到RTX VSR效果的加成。
如果不確定,在全屏播放視頻時,可以打開任務管理器,看到GPU負載增加,即為開啟成功。
(點擊放大查看原圖)
我們打開YouTube隨意觀看視頻,在打開RTX VSR后,可以清晰明顯的看到水下珊瑚的質量明顯提高,邊緣更為清晰,并且極大減少了失真現象。在下面的對比中,可以明顯看到開啟VSR后,胡須明顯更順滑,已經看不出馬賽克。
9 溫度及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FurMark軟件進行拷機測試,并采用GPU-Z檢測溫度,功耗僅計算顯卡自身。
可以看到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對于溫度的控制非常不錯,對于一張高頻高功耗顯卡,通過20分鐘左右的拷機測試,溫度一直控制在64℃左右,熱點溫度在77℃左右。
游戲動態功耗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們在拷機測試中最大板載功耗為215W左右,TDP達到了100%。但在實際游戲測試中,大部分3A游戲均低于額定功耗。
所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由于不同游戲負載不同,GPU的實際功耗是動態變化的,類似于FPS隨時間的變化,RTX 40系列很難觸及功耗墻。
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 3A游戲平均功耗為187W
RTX 3070 Ti 3A游戲平均功耗為288W
在實際的游戲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光明記憶:無限》自帶benchmark,畫面設置為光追最高、4K分辨率,來強行拉滿兩張顯卡的性能極限,檢測我們實際應用場景的功耗。
可以看到兩款顯卡雖然均為70級別,但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平均功耗為205W,而RTX 3070 Ti則是288W,低了80W左右。
10 純白典雅 獨特背插
RTX 4070這張顯卡本身的性能不再贅述,畢竟是很早發布的產品,大家也有大概的認知。這張顯卡主打2K分辨率下流暢3A光追游戲,如果是傳統3A游戲,能達到百幀左右。其實對于原來玩家的標準來看,它已經不能算是中端產品,而更偏向高端。
所以盡管是70級顯卡,但普通玩家使用,即便是在目前顯示器主推的2K144Hz下,也完全沒有問題。
下面我們主要來總結一下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本身的測試情況。
首先在整體顯卡的設計上,正反雙風扇仍是新鮮產物。這種造型玩家大概率只在NVIDIA的公版產品上見到過,而通過實際的拷機測試來看,即便這張周年紀念版顯卡采用了高頻高功耗的設計,依然能保持不錯的溫度,所以大家不必擔心散熱效果不好。
至于看起來如何,這依然是見仁見智了,反正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畢竟常規顯卡在裝入機箱后,我們通常只能看到一整個背板,似乎缺少了一些顯卡應有的“儀式感”。而這次20周年紀念版的背部風扇,無論從實用角度還是裝飾角度來說,都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從美觀和燈光的角度來看,這張顯卡正面的懸浮式RGB燈光以及可DIY的亞克力面板,都讓它更值得豎裝。
目前影馳20周年GeForce RTX 4070顯卡已經上架于各大電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詳細了解下。
(849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