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器的發熱量一般用TDP表示,一般的臺式機處理器TDP是65W~105W,不過也有一些處理器的TDP只有35W、45W、54W等等。有些小伙伴可能覺著,臺式機又不缺電、不怕發熱,這些處理器搞的這么清涼有必要嗎?那小編今天來介紹個新玩法,大家就知道它們的特別之處了。
一般來說,這些發熱量比較小的處理器,比如35W的AMD GE系列處理器、英特爾的T系列等在市場中都比較少露面,不過也不是沒有,而且價格也與散裝同型號的非T、E版本差不多。而且還有一款低發熱量處理器更容易買到,就是英特爾奔騰。
借助于這些處理器,小編的新玩法就是靜音電腦,要是自己能裝個不用風扇的電腦用來辦公、上網、看電影,或者做文件服務器啥的,體驗絕對棒。這些處理器到底能不能完全不要風扇運行呢?小編就拿其中發熱量最高(54W TDP)的奔騰G4560來試試吧,如果它能做到,那些35W、45W的低功耗處理器當然就更沒問題了。
咱們用的主要配置和一般入門級平臺沒啥兩樣,H110主板、8GB DDR4內存、SATA SSD。最關鍵的處理器散熱器,我們直接找了一個中端散熱器拆掉風扇用。在室溫大約28℃的情況下,先看看桌面一般工作的時候,兩個核心只有34℃、35℃,真是相當的清涼了。
下面就是比較刺激的高負載測試了,AIDA64拷機,四個核心都滿載,核心溫度最高55℃,妥妥的沒問題。再試試性能,國際象棋7043千步/秒、CINEBENCH R15 359cb,都和裝風扇的時候沒什么區別。而且測試的時候屋子里只剩下敲鍵盤、鼠標和空調的聲音,超安靜的。
啥?你說市場上不帶風扇的散熱片不好找?這好辦,和我們一樣買個中端散熱器把風扇取下來,只使用它的散熱片就好了,這樣還更方便安裝內存呢。這里建議小伙伴選最常見的12cm風扇散熱器,拆下的風扇還可以試試裝到機箱或其他產品上用。
現在幾乎所有的低功耗處理器都自帶顯卡,有些顯卡還不錯,獨顯真心沒必要,再選個中低功率的靜音甚至無風扇電源就夠了。想要越安靜越好的辦公、影音電腦,或者不關機的家用服務器,它們都絕對夠用。而且沒有風扇還減少了吸灰問題,長時間不清灰問題也不大,用著更舒心的說。
伙伴們DIY電腦時,在對比各種品牌/型號的電腦配件時,可能會經常看到一個術語TDP。那TDP究竟是什么?在電腦硬件中為什么如此重要呢?
TDP(Thermal Design Power)直譯為熱設計功率,用于表示硬件在工作時預計輸出的熱量。例如:CPU 的 TDP 為 90W,表示在使用時預計會輸出 90W 的熱量。TDP 被廠商用來作為散熱系統設計的標稱值。無論是在被動技術、基于風扇的散熱器還是液體平臺中,TDP 越高,需要的散熱就越多。比如,你不能用筆記本電腦CPU散熱器來給220W AMD FX-9590降溫。
當然,除非同時超負荷運行很多應用程序和進程,否則很少會達到 CPU 或 GPU 的 TDP。
TDP是以瓦特為單位,所以有的小伙伴很容易和電源功率搞混淆。比如上面90W TDP CPU 例子并不意味著處理器需要 90W 的電源功率。
TDP 和功耗一樣嗎?
不完全是。TDP 并不等同于相關硬件消耗多少功率,但可以用TDP對功率消耗做個粗略估計。讀數本身是基于功率的,通常TDP 較低的硬件需要消耗較少的電力。
制造商列出的實際讀數也可能有所不同,雖然 TDP 的值可能并不能準確反映一個部件在系統中消耗多少功率,但它卻為設計散熱系統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以及電源 (PSU) 需要多少輸出的粗略估計。為了安全起見,對于單個 GPU 的 PC, 通常建議使用500W優質品牌電源。
如下是Windows Central的一個參考建議。
為什么 TDP 在挑選 PC 硬件時很重要呢?
TDP本質上是一個有助于確定硬件電源效率和性能的讀數。以 CPU 為例,具有較高 TDP 測量值的 CPU 通常會在性能方面更強,也會消耗更多電力。TDP并不是衡量硬件消耗多少功率的直接指標,但它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
如果你去仔細看CPU或顯示評測數據,可以發現越強大的設備會散發出很多熱量。
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 根據外媒 NoteBookCheck 的消息,Eurocom 推出了一款 MXM3 到 PCIe 的轉接卡,將用于準系統筆記本的顯卡轉接到臺式機上。
據介紹,這款轉接卡支持 MXM3 規格的移動顯卡,可支持到 RX 580 或 RTX 2080 等移動顯卡,TDP 支持到 150W。
散熱方面,這款轉接卡還可安裝散熱片和小風扇。如上圖所示,AMD顯卡的轉接卡為紅色,英偉達顯卡的轉接卡為綠色,擁有多個DP接口以及DVI接口和CRT接口。
IT之家了解到,Eurocom 正在為工業用戶銷售這款轉接卡,其價格從 500 美元到 1300 美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