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電腦是由眾多硬件組成,而每個部件都會有替代品。比如顯卡漲價了,我們買一款二手顯卡就可以,實在太貴,我們還可以使用CPU的核顯;固態硬盤漲價了,大家可以先使用機械硬盤,等到降價了再買;CPU就更不用說了,購買老型號或者超頻都能再戰幾年。
唯獨內存沒有替代品,無論是DDR3還是DDR4,沒有內存就開不了機。內存小電腦也會特別的卡,這就導致很多朋友干脆放棄了裝機,這對DIY行業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
圖:紫光DDR3內存
—1—
內存漲價原因
我們知道,內存每一次漲價都是有原因的,基本都是“天災”,當然這種“天災”背后的真相我們不得而知。
之前內存漲價是因為工廠發生了水災,后來又是火災,最近美光又曝出工廠出現故障,總之,各種各樣的窘境導致了內存漲價。
但這一次內存漲價持續了一年之久,就不是簡單的“天災”問題了。
筆者認為:目前內存價格上漲與服務器市場和智能手機市場的火熱有著分不開的關系。2017年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概念非常火熱, 這些產品都需要內存,所以內存行業的平衡被打破,漲價成為必然。
智能手機軟件體積不斷增大
此外,挖礦行業的火爆也對內存漲價有一定推動作用,雖然礦機對內存要求不高,但是整體市場體量龐大。
三星、美光、SK Hynix三大廠商因此轉而面向服務器客戶和大量礦機客戶,使得DIY市場DRAM顆粒嚴重不足。
雖然現在各大廠商都計劃建廠增產,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這種局面造成2017全年DRAM內存都面臨缺貨窘境。所以內存價格仍會居高不下。
還有一點對內存市場不利的是,2017年制作內存的PCB板和組裝成本都在上漲,造成內存整體成本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造成其零售價的漲幅變大。
—2—
2018年內存會降價嗎?
給大家吃一個定心丸,內存今年一定會降價,但是不是現在,時間預計下半年或年底。
內存價格行情要從兩方面分析:
供:DRAM增產有序進行中
內存最貴的部分就是DRAM,而全球DDR4 DRAM廠商只有三家,三星、美光、海力士,下面來看一下三家閃存廠商的情況。
DRAM增產計劃
目前三星位于韓國平澤市的全球最大閃存工廠已經正式開工, 閃存產量正在穩定提升中。并且三星在中國西安也投資升級閃存工廠,但三年才會投產。
美光方面, 美光正在加強對臺灣工廠的投資,預計每年20億美元,工藝制程將從25nm提升至1xnm,所以生產效率將提升不少。
海力士無錫工廠
海力士則也在中國開啟了全新的投資計劃,在中國無錫,海力士打造的超級閃存工廠u通產能提升了2倍,將為全球內存提供15%的產能!
需:智能手機遇冷
智能手機方面,由于市場未達到預期(2017年12月國內手機銷量4261萬部,同比下滑32.5%,1-12月總銷量4.91億部,同比下滑了12.3%。),所以整體智能手機內存并未繼續擴大。近期雖然新機不斷,但可以看到中高端手機仍然4GB和6GB內存居多,8GB內存鳳毛麟角。
智能手機市場放緩
所以內存再以智能手機為由漲價似乎站不住腳了。
礦機方面,近期虛擬貨幣受政策影響狂跌不止,挖礦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礦機銷量已基本擱置,內存供需不平衡的關系將被打破。
綜上所述,內存降價是板上釘釘了。
—3—
內存漲價,我們使用小內存等內存降價并不可取。因為內存降價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內存價格是最低點,什么時候是高位。為了節省兩三百塊錢,使其他硬件的性能長期被壓制,得不償失。
此外,玩家們不得不面對的一點就是,等到DDR4內存降價,DDR5內存也會鋪貨了。
多方資料顯示,今年Q2季度DDR5內存已經出樣板片,6月份左右將會看到DDR5正式版產品,預計2019年初將有少量上市。
美光DDR5內存計劃時間
內存標準制定機構JEDEC此前曾表示下一代DDR內存的帶寬和密度都是現在的兩倍!同時也會提供更強大的通道效率。目前,DDR4內存的最高默認頻率能夠達到2400MHz,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將看到DDR5-4800內存的出現。
Intel第九或十代處理器、Ryzen3或4代處理器很有可能只支持DDR5內存,這會造就全新一波硬件大升級。(記得上次硬件提升是來自USB3.1硬件提升帶動下,很多儲存類硬件大提升)
Intel傲騰內存
另一方面,Intel的黑科技傲騰內存也不可忽略,雖然現在傲騰內存對比差距還比較大,但相信在財大氣粗的Intel大力研發下,內存硬盤合體也只是時間問題。你苦苦等的DDR4內存,也許很快就會淘汰。
所以呢,編輯建議大家,想買內存現在就買吧,相對金錢,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黃昏百分百
大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現在顯卡價格依舊居高不下,不過內存價格已經相對平穩了,大家在裝機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預算稍微向內存方面傾斜一點,一個高頻率,低時序的內存,同樣可以對電腦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今天就為大家帶來電腦內存的科普與選品推薦,好了,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與上次內存新老換屆一樣,目前市場上同時有搭載DDR4內存的Z690主板與搭載DDR5內存的Z690主板。
裝機愛好者們一直在討論到底應該使用哪種內存與主板更好一些,我個人的觀點是,目前選用DDR4的主板與內存更合適,當前無論是因為主板廠商對DDR5內存的調教尚需積累經驗,還是DDR5顆粒技術還處于起始階段,DDR5內存目前難逃貴與延遲高兩個硬傷。而DDR4內存目前已經到了技術的末期,各大廠商對其都有很高的駕馭能力,目前高端的DDR4內存超頻后的性能表現與主流級DDR5內存相當,而且價格更便宜,也沒有斷貨風險。
另外,有人宣傳DDR5單條雙通道,因此性能要比DDR4高一倍,這完全是在忽悠人,DDR5的帶寬是2x32bits,而DDR4的帶寬則是64bits,2x32=64,所以大家完全不要再相信DDR5單條雙通道,16GB的DDR5單條內存就能和8Gx2雙通道DDR4內存媲美這種鬼話了。
B460搭配i5及以下的CPU時頻率鎖2666MHz,搭配i7時鎖2933MHz,所以隨便買個條子都差不多。而使用Z490主板時無內存頻率鎖,無論使用i3還是i7,都可以進行內存超頻,所以就看你選購主板官方標注的OC頻率以及你錢包的深度即可,這也是為什么超頻玩家都會使用intel Z系主板進行超頻的原因。
而B560雖然解鎖了內存超頻,不過因為11代酷睿內存超頻分為了Gear1與Gear2,一般情況下3600MHz Gear1效果更好。Z590的超頻與上面的Z490一致,不再贅述。
而intel從12代開始則同時支持DDR4與DDR5,而且B660與Z490都不鎖內存超頻,看你錢包深度嘍。
銳龍平臺的B系列與X系列均不鎖內存超頻,其超頻潛力取決于CPU的flck,一般來說3代銳龍的最佳性能點在3600MHz到3800MHz之間,5代銳龍的內存最佳性能點在4000MHz左右,建議在附近幾個頻率都試一試,找到不分頻的最高穩定頻率即可。
目前電腦配置越來越高,在DDR3時代便以4Gx2雙通道為主流,8G的容量在DDR4時代則變成了入門級別,8G可以滿足各位系統流暢運行,多開瀏覽網頁,使用多數應用程序時不卡頓,但也僅此而已。
而8Gx2則是目前DDR4平臺的主流內存配置,兩根8G內存組成的16G雙通道可以滿足目前絕大多數使用場景,包括3A游戲。可以說,除了有特別的需求,否則8Gx2的內存配置足矣。
而16Gx2或者8Gx4組成的32G內存雙通道則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生產力需求,比如影視剪輯渲染,建模等工作。另外,使用DDR5平臺的朋友們也強烈建議組16Gx2的雙通道。
本次依舊重點介紹DDR4部分,所以不會過多涉及DDR5的內存。
▲2021年的內存顆粒市場份額比還沒統計完成,這里依舊用2020年的,其市場基本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內存顆粒御三家瓜分。
▲在最頂端的T0級別,三星的特挑B-die以高頻率、低時序的優點位列位于內存顆粒天梯的頂端,比如我用使用特挑B-Die顆粒的宏碁掠奪者Vesta內存可以輕松超到5000MHz,讓DDR4內存可以與DDR5內存的能效相當。緊接著便是美光的特挑E-Die,以C9BLM為例,超頻能力同樣十分出眾,不過其在5000MHz以上頻率時表現一般。另外個人覺得還有一個被很多數碼愛好者忽略的海力士“特挑”DJR,其代表的內存產品便是XMP頻率最高達5333MHz的金士頓Fury Predator掠食者系列。因為海力士官方并沒有宣傳特挑這個概念,所以我打上引號。
而在T1級別上,三星的B-Die、與海力士DJR、CJR,鎂光的C9BJZ、C9BKV打的難解難分,當然,三個品牌的內存顆粒內存各有優勢,三星B-Die時序控制最好,美光顆粒在5000MHz以下表現比較優秀,而海力士的顆粒舍得給電壓的話可以比較容易超到超高頻率。
而T2級別則基本上是針對整機市場了,沒錯,各大廠商與店鋪賣的整裝機多數用的都是T2級別的內存,顆粒我就不過多介紹了,XMP頻率可能與T1級別的內存相差無幾,但是出廠既灰燼,沒有什么超頻潛力。
好了,介紹了那么多,現在該來帶帶貨了,依舊以三個級別作為分類為大家做推薦。
▲先為大家推薦的是宏碁掠奪者Vesta 3600MHz,采用三星特挑B-Die顆粒,不需要調整小參數都能上到5000MHz,以上為個人實際超頻的截圖,在速度上已經可以媲美DDR5內存了。
▲七彩虹iGame Vulcan同樣采用三星特挑B-Die顆粒,同樣是我自己的超頻截圖,本次做的是4000MHz C14超低時序測試,大家可以看到特挑B-Die顆粒的內存延遲非常之低。
▲英睿達是美光的子公司,這是其旗艦產品,采用特挑C9BLM顆粒,超頻能力非常強勁,不過我還沒機會超這個,就不妨超頻成績截圖了。
▲金士頓的FURY RENEGADE則是“特挑”DJR的代表,其中甚至有XMP頻率為5400MHz的版本,不過小眾到京東都沒得賣,所以這里放上的是XMP 5133的版本,圖片是我照的,不過我用的是3600MHz的版本,所以沒有超頻成績截圖。
▲T1級別推薦采用三星B-Die顆粒的宏碁掠奪者Predator Talos 3200MHz C14,超頻與時序控制依舊很優秀,以上為我超頻4000MHz C16的成績,可見延遲依舊非常低。
這里依舊推薦英睿達的新鉑勝3200Hz,不過特指采用C9BJZ顆粒的版本,現在英睿達的內存在T1級別也有混著用顆粒的跡象,所以建議抽獎退貨或直接去淘寶買商家挑好的。
科賦與海力士同屬韓國SK集團,所以其旗下采用海力士顆粒的內存都比較靠譜,這里推薦使用CJR或DJR顆粒的BOLT X 3200MHz。
▲另外再推薦一款實測的七彩虹CVN內存,其采用海力士CJR顆粒,我自己是在1.6V的電壓下將其超到了4400MHz,圖片與跑分都是出自我。
▲Fury是金士頓的新旗艦系列,旗下BEAST則為偏向性價比的子系列,得益于金士頓在內存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其顆粒來源值得信任又便宜,所以性價比非常高。當然,那么大的出貨量,顆粒混著用是肯定的了,好一些的顆粒可以躋身T1級別,不過保守起見我還是將其放在了T2級別。另外,強烈建議買金士頓產品去京東,懂得都懂。
▲威剛的金色威龍系列除了外觀上一言難盡之外,價格上倒是很實惠,甚至有32Gx2的大容量包可選,我查的是其采用了海力士的JJR顆粒,超頻能力一般,這里更推薦對容量要求比對頻率要求高的朋友使用。
▲另外,以光威部分內存為代表的,采用國產自主顆粒的內存,其超頻能力勉強能夠達到T2級別,想要支持國產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不過其顆粒的市場占有率就那么大,要是有人說因為國產內存顆粒出來了,國外廠家就降價打壓這種話,大家聽聽就好,大家去看最上面的市場占比圖,國產顆粒想要撬動整個內存市場還任重道遠。
目前還是建議各位選擇DDR4平臺進行裝機,因為顯卡價格依舊居高不下,所以大家可以把預算向內存方面先傾斜些,等顯卡降下來些價格了再買。在選購的過程中,大家要根據自己的硬件平臺與使用場景合理選擇內存頻率與容量,不花冤枉錢。好了,以上便是本次內存科普與推薦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黃昏百分百,我們下次見。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關電源在開機的瞬間,會有很大的浪涌電流,容易造成內存條的損壞,如果電腦一直插在電源上,
有時候電壓過高或者電壓不穩也可能會燒掉,所以當關機后,最好等3- 5分鐘再進行第二次開機。
內存條是CPU可通過總線尋址,并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內存條在個人電腦歷史上曾經是主內存
的擴展。隨著電腦軟、硬件技術不斷更新的要求,內存條已成為讀寫內存的整體。我們通常所說電腦
內存( RAM )的大小,即是指內存條的總容量。
解決方法:換條新的內存條。
擴展資料:
電腦內存條的作用:
負責諸如硬盤、主板、顯卡等硬件.上的數據與處理器之間數據交換處理。所有電腦數據傳輸到處理器
都是通過內存條與處理器進行傳輸處理的。
內存的讀取速度與存儲速度是最快的,直接與主板上數據總線交換速度很慢, 大家也可以將內存看作
數據緩存區,擁有高速緩存區,也更有利于電腦處理數據的速度。
電腦增加內存條好處:增大系統運行時可用內存容量。提高電腦運行速度。使電腦能同時運行更多的
程序。
增加內存壞處:增加電腦電源功耗,如果電源無法滿足會導致運行速度下降,甚至自動關機。增加的
內存條需要和之前的內存條相同品牌,否則容易導致系統藍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