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俯瞰大慶,采油廠、煉油廠星羅分布于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盡管城區廣袤、分散,但置身其中,現代化都市氣息依然撲面而來,商圈林立、百湖嵌城、綠蔭如畫,草原濕地相隔、快速通道相連。大慶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市委市政府注重城市綜合承載力的提升,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物流網絡搭建、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讓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曾強調,要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上爭當排頭兵,這是“爭當排頭兵”的重要內容。城市建設,福祉人民是終極目標。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中,明確了建設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中國新興的高端制造城市、中國綠色生態典范城市“三個城市”,明確加速推動傳統礦區型城市向現代都市型城市跨越升級,爭當城市轉型排頭兵。按照“用現代都市格局規劃建設城市、國際一流水準經營管理城市”部署,對標任務、全力落實,半年時間,我市以人為本、突出服務、著手解決百姓實際問題,取得實效。
城市發展已由建設擴張期轉入管理提升期,既要讓家園美觀又要管理高效
城市管理向精細化邁進
“新村七區破墻開店得到整治,門前種上花草鋪上路板美觀了,小區也不鬧騰了。”“九區批發市場占道經營的消失了,路一下就暢通了。”“居住區里小開荒沒有了,以前起風就是暴土揚灰,如今推開窗全是鮮花綠草。”……身邊的變化,百姓感觸最深。今年全市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市民對城市管理滿意度大幅提升,幸福感、歸屬感得到增強。從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重點突出違法建設、占挖道路綠地、市容秩序、非法開荒、廣告牌匾、居住小區環境、城區外圍垃圾和區塊環境整治等,全市每年都進行城區環境綜合整治,但今年的整治力度最大、氛圍最濃。截至目前,全市90%以上機關、單位實現“五化”要求;清理、整治垃圾10萬立方米,拆除違法建設存量747處,清理不規范牌匾5200余塊……
在城區環境整治這項巨大工程中,城管人員采用“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市城管委專門成立三個督查巡檢組,聯合市委督查室高頻次深入現場排查問題,強化跟蹤問效。公安、建設、房產、交通、市委督查室等多個部門,與城管系統全力配合、密切協作,取得實效。
“當前,大慶城市發展已由建設擴張期轉入管理提升期,城市管理作為城市轉型的重要部分,將突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緊跟時代步伐逐步邁進精細化,以服務百姓為中心,著手解決百姓實際問題。”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的綠化“有綠、有樹、有草就行”,現在更需要“景觀性、層次性、美觀性相融合”;以前的路燈照明“有亮就好”,現在更需要“燈光秀”……隨著城市發展,百姓對城市管理工作越來越關心,期望、愿景也越來越高,已不滿足于簡單的基本功能,更重視生活品位、文化內涵的提升。
城市轉型作為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重要部分,如今“面子”、“里子”都不容忽視,既要讓家園美觀又要管理高效,城市管理者也由“運動員”轉變成為“裁判員”、“教練員”。據悉,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已取得一定成績,并將常抓不懈形成常態化,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加快城市維護管理市場化等提升城市內在品質的轉型做法,也在按照既定任務有序推進。
今年4月28日,薩爾圖區環衛保潔PPP項目正式簽約,薩爾圖區將環衛保潔、垃圾中轉站以及市屬的世紀大道、中三路、經九街、機場路、北一路五條主要街路等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運營一個多月以來,企業“開荒”打樣板,按照保潔任務所需,各類大型機械設備上陣大幅提高機械化率,直觀可見的中轉站如今清洗得光亮如新臭味不見。市場化運作后的環衛保潔工作,企業按標準干活,政府全程監督,相比之前實現了標準和效率雙提高,效果明顯。
環衛保潔市場化的薩爾圖區給全市打了個樣板。全市城市管理也正在加快市場化步伐,將采取PPP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管理和運營。對于東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大慶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等既有項目,加大服務力度,確保盡早建成投產;對于路燈合同能源管理、污泥處理廠改造升級等已確定項目,加快運作進程。
環境綜合整治打好基礎補齊短板后,全市將以精細化管理為統領,同步推進市場化、標準化、智能化。目前精細化管理頂層設計正在有序推進,基本框架搭建完畢,將圍繞道路無破損、路面無垃圾、河湖無污染、綠地無裸露、路燈無缺失等目標,統籌大慶區域特點,制定一套輻射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物業管理、綜合執法等全覆蓋的管理標準,相繼出臺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方案和管理標準。
“零門檻”落戶全國最優,四通八達交通物流網,吸引人流帶走物流留下財流
城市發展匯聚人流物流財流
近日熱浪席卷百湖,市民李美娜的服裝店里各式新款的衣裙十分暢銷。“我家衣服賣得快,靠得就是款式新。”李美娜說,動車開通后,她的小店新品更新速度更快,生意越來越好。
動車拉近了城市距離,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方便百姓的同時,也為城市帶來了人流、物流、財流。城市轉型發展,人流是基礎、物流是關鍵、財流是根本,只有吸引人流,才能帶走物流,最終留下財流。我市千方百計集聚人流,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降低市外戶口準入條件。市公安局戶籍管理人員向記者介紹,改革后的大慶戶籍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級城市中已基本處于最優惠的程度,實現“零門檻”落戶。據悉,我市實行城鎮地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即可遷入落戶政策、放開對城市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重點人群落戶限制、放寬原我市戶口高校畢業生返籍落戶條件。簡單說,買房、租房都可落戶,創業者憑合同、工商執照可落戶,高校畢業生直接準遷。上半年,我市大力優化戶籍業務辦理程序實行“先遷入、后管理”,業務辦結時限縮短至3日辦結,解決17040人無地名無產權證房屋落戶問題。目前,制約人口準入的門檻基本消除,為下步城市人口集聚和吸引多層次人才做足政策保障,助力城市轉型發展。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全市轉型發展的先行官,今年重點打造“天、地、河、鐵”立體交通體系,更大程度活躍城市周邊經濟往來,助力城市轉型。目前《全省鐵路網“十三五”規劃》正在進行評審階段,征求意見稿中基本確定哈爾濱-大安鐵路、大慶-明水鐵路建設計劃。今年5月4日,《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議在慶召開,完善大慶機場服務功能項目以及開放薩爾圖機場航空口岸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些農村物流網點做得太好了,全國發貨運費不超10元,銷量噌噌漲。”萬倉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趙巖告訴記者,合作社地產的10斤裝大米和面粉借助物流網點發往全國,也吸引了不少大客戶前來采購。今年,全市加快發展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制發了《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方案(2018-2020年)》和《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2018年工作推進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縣(區)級物流中心6個,鄉鎮物流服務站30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60個,縣、鄉兩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基本形成。同時,我市還加快推進油田大企業相應板塊面向社會拓展現代物流業務項目,大慶石油管理局物流中心已確定為試點單位,目前該中心正在穩步運營,市交通運輸局還積極引導、鼓勵市區及周邊物流相關企業進駐該中心。
市區交通網同樣越織越密越方便,大慶汽車城新增14路公交車,方便百姓出行;快6路在龍鳳下穿橋橋頭設置站點,解決乙烯去往大慶東站公交線路問題……截至五月末,全市共調整優化站點7處。油田公交新購置71臺公交車現已投入運營;東風新村益民始發站新建公交卡辦理網點,設備正在采購;客運樞紐至濕地旅游公交專線,將于7月中旬開通……每一個項目,都是百姓最關切、最急需的,也詮釋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
數字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務……大數據正在悄然改變生活
“智慧城市”讓百姓生活更方便
細心的市民最近會發現,臨街的門牌全都有了“二維碼”,手機“掃一掃”不僅定位位置,還能實現政務、警務、導航、旅游、公交、醫療等服務,大慶在東北三省率先進入“智慧門牌”時代。“智慧門牌”的上線,不僅方便了百姓,更將醒目的“智慧”標簽貼遍全城。“四萬多個門牌,近千個路牌,就是百姓身邊的‘線上服務大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部署,城市公共信息標識導向系統項目推進速度快、效果顯著。目前,全市已完成更換、安裝各類標志1764個,包括公安交警支隊的交警和旅游標識牌、市城管委橋梁標識牌、市交通局公交標識;首批四千余張預裝的紙質門牌現已張貼完畢,四萬多個門牌、近千套街路牌將于8月底安裝完畢。據悉,“智慧門牌”的上線,不僅醒目提升城市形象,更實現了“互聯網+警務服務”、“互聯網+公共服務”、“互聯網+商業服務”、“互聯網+旅游服務”等功能,同時,在設計之初還為稅務、房產等多部門提供數據融匯端口,并將逐步增添百姓生活所需的各項功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門牌”僅僅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智慧大慶”是大慶城市發展的新形態,數字城管、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政務……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今年初,大慶喜獲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惠民服務優秀示范城市”獎。智慧醫療讓市民看病問診更便利,讓醫療服務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政務云平臺上線后更是極大地推進了政務暢通,完成國家“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試點,超過20%在事項實現全程網上流轉,審批提速達到64.2%。作為大慶信息惠民工程PPP模式的運營商,國裕集團已經通過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技術和云計算云平臺技術等手段,優化整合了近億的數據,在為全城和上百家的企業服務。
作為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華為政務云建設推進有序,目前華為云計算數據中心二期結構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冷卻系統、UPS、機柜、線纜等設備到位進入聯調聯試。今年以來,已完成組織部、杜爾伯特縣、肇源縣等10個單位網站和業務系統遷移工作,形成了警務云大數據、平安城市系統云化技術方案。
數字城管系統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市區共有1188個視頻監控,60名信息采集員,各城區的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互聯互動,四縣中肇源縣已率先完成數字平臺建設,其他三縣力爭年底全部完成。數字城管實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發現、批轉、處置、反饋、結案,目前每天可收集近300條城市管理問題,24小時結案率在95%以上。
上半年,智慧公交建設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依托華為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開發建設智能公交系統,重點研發九大功能系統;交通應急指揮中心現已得到批復,將實現與省級平臺對接,重點建設指揮中心顯示系統、音頻系統、集中控制系統、監控系統等;網約車更規范,開發了網約車車輛許可平臺和人員培訓考核平臺,并與公安機關數據聯網,實現對人員和車輛的監管,同時,運用大數據合理調劑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數量,為百姓提供最大限度的運力保障和出行方便。
大數據正在悄然改變生活,“智慧城市”讓百姓越來越方便。
大慶日報記者崔義鑫
大慶市城市管理更加注重生活品位、文化內涵的提升。新聞中心記者劉為強攝
高空俯瞰大慶,采油廠、煉油廠星羅分布于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盡管城區廣袤、分散,但置身其中,現代化都市氣息依然撲面而來,商圈林立、百湖嵌城、綠蔭如畫,草原濕地相隔、快速通道相連。大慶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市委市政府注重城市綜合承載力的提升,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物流網絡搭建、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讓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曾強調,要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上爭當排頭兵,這是“爭當排頭兵”的重要內容。城市建設,福祉人民是終極目標。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中,明確了建設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中國新興的高端制造城市、中國綠色生態典范城市“三個城市”,明確加速推動傳統礦區型城市向現代都市型城市跨越升級,爭當城市轉型排頭兵。按照“用現代都市格局規劃建設城市、國際一流水準經營管理城市”部署,對標任務、全力落實,半年時間,我市以人為本、突出服務、著手解決百姓實際問題,取得實效。
城市發展已由建設擴張期轉入管理提升期,既要讓家園美觀又要管理高效
城市管理向精細化邁進
“新村七區破墻開店得到整治,門前種上花草鋪上路板美觀了,小區也不鬧騰了。”“九區批發市場占道經營的消失了,路一下就暢通了。”“居住區里小開荒沒有了,以前起風就是暴土揚灰,如今推開窗全是鮮花綠草。”……身邊的變化,百姓感觸最深。今年全市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市民對城市管理滿意度大幅提升,幸福感、歸屬感得到增強。從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重點突出違法建設、占挖道路綠地、市容秩序、非法開荒、廣告牌匾、居住小區環境、城區外圍垃圾和區塊環境整治等,全市每年都進行城區環境綜合整治,但今年的整治力度最大、氛圍最濃。截至目前,全市90%以上機關、單位實現“五化”要求;清理、整治垃圾10萬立方米,拆除違法建設存量747處,清理不規范牌匾5200余塊……
在城區環境整治這項巨大工程中,城管人員采用“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市城管委專門成立三個督查巡檢組,聯合市委督查室高頻次深入現場排查問題,強化跟蹤問效。公安、建設、房產、交通、市委督查室等多個部門,與城管系統全力配合、密切協作,取得實效。
“當前,大慶城市發展已由建設擴張期轉入管理提升期,城市管理作為城市轉型的重要部分,將突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緊跟時代步伐逐步邁進精細化,以服務百姓為中心,著手解決百姓實際問題。”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的綠化“有綠、有樹、有草就行”,現在更需要“景觀性、層次性、美觀性相融合”;以前的路燈照明“有亮就好”,現在更需要“燈光秀”……隨著城市發展,百姓對城市管理工作越來越關心,期望、愿景也越來越高,已不滿足于簡單的基本功能,更重視生活品位、文化內涵的提升。
城市轉型作為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重要部分,如今“面子”、“里子”都不容忽視,既要讓家園美觀又要管理高效,城市管理者也由“運動員”轉變成為“裁判員”、“教練員”。據悉,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已取得一定成績,并將常抓不懈形成常態化,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加快城市維護管理市場化等提升城市內在品質的轉型做法,也在按照既定任務有序推進。
今年4月28日,薩爾圖區環衛保潔PPP項目正式簽約,薩爾圖區將環衛保潔、垃圾中轉站以及市屬的世紀大道、中三路、經九街、機場路、北一路五條主要街路等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運營一個多月以來,企業“開荒”打樣板,按照保潔任務所需,各類大型機械設備上陣大幅提高機械化率,直觀可見的中轉站如今清洗得光亮如新臭味不見。市場化運作后的環衛保潔工作,企業按標準干活,政府全程監督,相比之前實現了標準和效率雙提高,效果明顯。
環衛保潔市場化的薩爾圖區給全市打了個樣板。全市城市管理也正在加快市場化步伐,將采取PPP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管理和運營。對于東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大慶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等既有項目,加大服務力度,確保盡早建成投產;對于路燈合同能源管理、污泥處理廠改造升級等已確定項目,加快運作進程。
環境綜合整治打好基礎補齊短板后,全市將以精細化管理為統領,同步推進市場化、標準化、智能化。目前精細化管理頂層設計正在有序推進,基本框架搭建完畢,將圍繞道路無破損、路面無垃圾、河湖無污染、綠地無裸露、路燈無缺失等目標,統籌大慶區域特點,制定一套輻射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物業管理、綜合執法等全覆蓋的管理標準,相繼出臺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方案和管理標準。
“零門檻”落戶全國最優,四通八達交通物流網,吸引人流帶走物流留下財流
城市發展匯聚人流物流財流
近日熱浪席卷百湖,市民李美娜的服裝店里各式新款的衣裙十分暢銷。“我家衣服賣得快,靠得就是款式新。”李美娜說,動車開通后,她的小店新品更新速度更快,生意越來越好。
動車拉近了城市距離,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方便百姓的同時,也為城市帶來了人流、物流、財流。城市轉型發展,人流是基礎、物流是關鍵、財流是根本,只有吸引人流,才能帶走物流,最終留下財流。我市千方百計集聚人流,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降低市外戶口準入條件。市公安局戶籍管理人員向記者介紹,改革后的大慶戶籍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級城市中已基本處于最優惠的程度,實現“零門檻”落戶。據悉,我市實行城鎮地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即可遷入落戶政策、放開對城市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重點人群落戶限制、放寬原我市戶口高校畢業生返籍落戶條件。簡單說,買房、租房都可落戶,創業者憑合同、工商執照可落戶,高校畢業生直接準遷。上半年,我市大力優化戶籍業務辦理程序實行“先遷入、后管理”,業務辦結時限縮短至3日辦結,解決17040人無地名無產權證房屋落戶問題。目前,制約人口準入的門檻基本消除,為下步城市人口集聚和吸引多層次人才做足政策保障,助力城市轉型發展。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全市轉型發展的先行官,今年重點打造“天、地、河、鐵”立體交通體系,更大程度活躍城市周邊經濟往來,助力城市轉型。目前《全省鐵路網“十三五”規劃》正在進行評審階段,征求意見稿中基本確定哈爾濱-大安鐵路、大慶-明水鐵路建設計劃。今年5月4日,《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議在慶召開,完善大慶機場服務功能項目以及開放薩爾圖機場航空口岸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些農村物流網點做得太好了,全國發貨運費不超10元,銷量噌噌漲。”萬倉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趙巖告訴記者,合作社地產的10斤裝大米和面粉借助物流網點發往全國,也吸引了不少大客戶前來采購。今年,全市加快發展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制發了《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方案(2018-2020年)》和《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2018年工作推進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縣(區)級物流中心6個,鄉鎮物流服務站30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60個,縣、鄉兩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基本形成。同時,我市還加快推進油田大企業相應板塊面向社會拓展現代物流業務項目,大慶石油管理局物流中心已確定為試點單位,目前該中心正在穩步運營,市交通運輸局還積極引導、鼓勵市區及周邊物流相關企業進駐該中心。
市區交通網同樣越織越密越方便,大慶汽車城新增14路公交車,方便百姓出行;快6路在龍鳳下穿橋橋頭設置站點,解決乙烯去往大慶東站公交線路問題……截至五月末,全市共調整優化站點7處。油田公交新購置71臺公交車現已投入運營;東風新村益民始發站新建公交卡辦理網點,設備正在采購;客運樞紐至濕地旅游公交專線,將于7月中旬開通……每一個項目,都是百姓最關切、最急需的,也詮釋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
數字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務……大數據正在悄然改變生活
“智慧城市”讓百姓生活更方便
細心的市民最近會發現,臨街的門牌全都有了“二維碼”,手機“掃一掃”不僅定位位置,還能實現政務、警務、導航、旅游、公交、醫療等服務,大慶在東北三省率先進入“智慧門牌”時代。“智慧門牌”的上線,不僅方便了百姓,更將醒目的“智慧”標簽貼遍全城。“四萬多個門牌,近千個路牌,就是百姓身邊的‘線上服務大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部署,城市公共信息標識導向系統項目推進速度快、效果顯著。目前,全市已完成更換、安裝各類標志1764個,包括公安交警支隊的交警和旅游標識牌、市城管委橋梁標識牌、市交通局公交標識;首批四千余張預裝的紙質門牌現已張貼完畢,四萬多個門牌、近千套街路牌將于8月底安裝完畢。據悉,“智慧門牌”的上線,不僅醒目提升城市形象,更實現了“互聯網+警務服務”、“互聯網+公共服務”、“互聯網+商業服務”、“互聯網+旅游服務”等功能,同時,在設計之初還為稅務、房產等多部門提供數據融匯端口,并將逐步增添百姓生活所需的各項功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門牌”僅僅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智慧大慶”是大慶城市發展的新形態,數字城管、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政務……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今年初,大慶喜獲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惠民服務優秀示范城市”獎。智慧醫療讓市民看病問診更便利,讓醫療服務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政務云平臺上線后更是極大地推進了政務暢通,完成國家“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試點,超過20%在事項實現全程網上流轉,審批提速達到64.2%。作為大慶信息惠民工程PPP模式的運營商,國裕集團已經通過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技術和云計算云平臺技術等手段,優化整合了近億的數據,在為全城和上百家的企業服務。
作為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華為政務云建設推進有序,目前華為云計算數據中心二期結構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冷卻系統、UPS、機柜、線纜等設備到位進入聯調聯試。今年以來,已完成組織部、杜爾伯特縣、肇源縣等10個單位網站和業務系統遷移工作,形成了警務云大數據、平安城市系統云化技術方案。
數字城管系統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市區共有1188個視頻監控,60名信息采集員,各城區的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互聯互動,四縣中肇源縣已率先完成數字平臺建設,其他三縣力爭年底全部完成。數字城管實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發現、批轉、處置、反饋、結案,目前每天可收集近300條城市管理問題,24小時結案率在95%以上。
上半年,智慧公交建設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依托華為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開發建設智能公交系統,重點研發九大功能系統;交通應急指揮中心現已得到批復,將實現與省級平臺對接,重點建設指揮中心顯示系統、音頻系統、集中控制系統、監控系統等;網約車更規范,開發了網約車車輛許可平臺和人員培訓考核平臺,并與公安機關數據聯網,實現對人員和車輛的監管,同時,運用大數據合理調劑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數量,為百姓提供最大限度的運力保障和出行方便。
大數據正在悄然改變生活,“智慧城市”讓百姓越來越方便。
大慶日報記者崔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