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0日消息,據外電報道,自從微軟推出Windows 10以來,時間已過去了差不多快一年。這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其一,Windows 10的周年升級程序很快就要推出了。此外,它的個人智能助理Cortana、網絡瀏覽器Edge都可能會得到改進。而且,它還可能重新打造它的手寫筆。
其二,距離Windows 10免費升級服務終止只剩下一個月時間了。在一個月后,用戶升級到Windows 10將需要繳納119美元費用。
Windows負責人尤瑟夫梅迪(Yusuf Mehdi)聲稱,現在已有超過3.5億臺設備正在運行Windows 10。
Windows 10問世的這一年毫無疑問也是它大發展的一年。除了某些用戶反映微軟有強迫他們升級到Windows 10之嫌外,這款操作系統被普遍認為還比較受歡迎的。
“客戶滿意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梅迪說,“從我們推出以來,這款操作系統已擁有了超過1350億個小時的使用時長。”
梅迪希望能夠說服更多的用戶在免費升級的最后期限到來之前趕緊進行升級。
微軟在12個月之前設定的宏大目標是,在兩年內讓超過10億臺設備運行Windows 10。
薩提亞的賭注
在Windows 10推出的時候,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它將能夠作為免費升級程序提供給Windows 7或8的用戶,只要他們的設備硬件能夠支持它運行。
在微軟遠遠被智能手機熱潮甩在后面的時候,微軟新任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實施的Windows 10戰略,確實是很大膽的一步棋。
將近一年過去了,我們已能夠考察納德拉的戰略是否有效了。
“盡管在朝著10億臺設備的目標邁進,微軟面臨的現實問題是,消費者現在更熱衷于使用移動設備,而不是PC電腦或平板電腦。這個趨勢將對微軟很不利。”市場研究公司CCS Insight的分析師杰奧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說。
布拉伯稱,微軟現在的定位是完全瞄準企業,而不是普通消費者。它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得很不錯了。
“現在有超過3億臺設備正式使用Windows 10,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發展成績。微軟已成功扭轉了人們在Windows 8推出之后的普遍看法。”
“但是,微軟的未來將更側重于企業市場,而不是消費者市場。微軟已成功地將Windows轉變成了一種服務,并創造了一個面向未來的平臺。它的未來更可能是企業服務、云服務和人工智能,而不是消費者電腦。”
去年,在筆者采訪納德拉的時候,我對他說人們現在使用Windows越來越少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現在,Windows只是學校和工作單位使用的操作系統,只是在你買得起的電腦上運行的操作系統。
我的這番話讓平常一向冷靜的納德拉被激怒了。
他堅持認為,Windows 10的推出,不僅讓人們需要Windows,而且會讓他們想要它,甚至會愛不釋手。相關的統計數據表明,微軟在說服人們使用Windows 10方面確實做得很不錯。
但是,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說到支持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微軟仍然遠遠落在后面。
具有誘惑力的升級程序
周年升級程序將會在8月2日推出,它包含了大量新的功能。
由于智能語音助手今年已成為整個科技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微軟的語音助手Cortana將會更深入地整合到這個操作系統中。
在Windows 10設備上,Cortana將會被直接放到鎖屏上。這就是說,你不必登錄到你的設備就能夠與Cortana進行互動。這大大節省了時間。這種創意已出現在了Android和iOS上。
同樣節省時間的一款應用程序是Windows Ink觸控筆。此前,該公司已透露了有關Windows Ink的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但是,這款周年升級程序將會讓Windows Ink得以完整地亮相。
“在這款升級程序中,你會看到這種觸控筆將會成為一流的輸入方式。”梅迪說。他還解釋說,這種觸控筆——也就是手寫筆——將能被用來在屏幕上飛快地記筆記。
與Cortana類似,Windows Ink的部分吸引力在于你不用解鎖手機就能夠使用它。你只需要點擊觸控筆,就可以開始在屏幕上寫字了。
在周年升級程序中,Windows Hello生物識別功能將會變得更加強大。以前,Windows Hello通過識別你的臉(或指紋)就能夠讓你登陸到Windows 10設備上。
現在,微軟希望將這個功能拓展到網站上。梅迪預言說,在未來,你將能夠用你的臉登陸你最喜愛的網站,而不需要使用密碼進行登錄。在當前安全專家一再質疑使用密碼的安全性的時候,這顯然是安全措施上的一個明顯進步。
這個功能將與Edge瀏覽器配合使用。梅迪稱,網絡開發者只需添加少量代碼,,就可以讓其網站支持Windows Hello登錄。
微軟指出,網絡電臺iHeartRadio和在線存儲服務公司Dropbox開發的Windows 10應用程序已能夠支持這項功能。但是,幾個月過去了,這兩家公司的網站仍然不能支持Windows Hello。因此,Windows Hello要拓展到網站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你甚至可以說單單這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微軟當前面臨的挑戰。
微軟并不難提出新的有意思的創意。但是,它的Windows團隊仍然很難做到的一點就是讓別人(不管是用戶還是開發者)與他們一樣對Windows 10感到興奮。(樂學)
隨著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的呼聲越來越高,開車變得是一件越來越輕松的事情。比如說,你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開啟巡航功能,這樣你就至少可以暫時解放一下你的腳了。
但是且慢。時代總是發展變化的,科技總是越來越進步的。所以從前的車上有個定速巡航,就覺得非常厲害了,而且來又發展出自適應巡航(ACC),記得當時有個媒體跟我討論說:ACC很難做的,一般車企都沒有這個技術,所以無法匹配。當時是在第一代博瑞的試駕會上。汽車很聽話當時很是犯迷乎,難道ACC技術含量很高嗎?這一波中國再趕不上,就別想彎道超車了。
后來,沒有幾年,就有了IACC啦!啦啦啦,比ACC先進了不少,那豈不更難做了?
我們且來看看這三者的區別。
定速巡航CCS
先說定速巡航(CCS),顧名思義,就是設定了一定的速度,汽車就會按照這個速度一直跑下去。
定速巡航系統(CRUISE CONTROL SYSTEM) 縮寫為CCS。其作用是:按司機要求的速度合開關之后,不用踩油門踏板就自動地保持車速,使車輛以固定的速度行駛。
采用了這種裝置,當在高速公路上長時間行車后,司機就不用再去控制油門踏板,減輕了疲勞,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車速變化,可以節省燃料。
它可以實現的功能有:
(1) 定速巡航功能:當按下定速巡航按鈕,汽車就能保持該速度行駛。踩下制動踏板,該功能立即消失。除了利用制動踏板消除功能外,還有駐車制動、離合器(M/T)、調速桿 (A/T)等操作開關的消除功能。
(2) 速度微調升高
(3) 速度微調下降
(4) 電子節油功能
(5) 油門加速功能
(6) 限速設定功能
(7) 剎車故障報警功能
(8)低速自動消除功能:當車速小于40km/h時,存儲的車速消失,并不能再恢復此速度。
(9)制動踏板消除功能
一般來說,這個CCS都在方向盤左邊有個開關,按一下就會啟動,在儀表盤上也會有相應的圖標出現,方便你知道你的車是否處于定速巡航狀態,然后你可以再再推動另外一個按扭,有的每格5公里,有的每格10公里,一直到你想要設計的速度,然后就可以放開你的雙腳了。
CCS可以說是智能駕駛很初級的一種,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一旦前方左右方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就馬上踩剎車、踩離合等等辦法來解除CCS,把汽車的控制權奪回你自己手里。一般開車的人,看到緊急情況一腳剎車,此時定速巡航也就解除了。
許多人會糾結說,還有別的辦法快速搶回控制權嗎?其實很簡單:比如手動變速箱的汽車可以踩下制動踏板或離合器踏板,或按下撥桿開關的“OFF”鍵,即可暫時關閉系統;自動變速器:踩制動踏板或將換擋桿置于“P”、“R”、“N”、“1”位置即可暫時關閉系統。
上次鬧得沸反盈天的奔馳,無非就是定速巡航,司機說關不了這個定速巡航,是非常令人不解的。
再說說進一步的ACC。
自適應巡航控制(ACC),是一個允許車輛巡航控制系統通過調整速度以適應交通狀況的汽車功能。安裝在車輛前方的雷達用于檢測在本車前進道路上是否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若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ACC系統會降低車速并控制與前方車輛的間隙或時間間隙。若系統檢測到前方車輛并不在本車行駛道路上時將加快本車速度使之回到之前所設定的速度。此操作實現了在無司機干預下的自主減速或加速。ACC控制車速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發動機油門控制和適當的制動。
(1)通過車距傳感器的反饋信號,ACC控制單元可以根據靠近車輛物體的移動速度判斷道路情況,并控制車輛的行駛狀態;通過反饋式加速踏板感知的駕駛者施加在踏板上的力,ACC控制單元可以決定是否執行巡航控制,以減輕駕駛者的疲勞。
(2)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一般在車速大于25 km/h時才會起作用,而當車速降低到25 km/h以下時,就需要駕駛者進行人工控制。通過系統軟件的升級,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停車/起步”功能,以應對在城市中行駛時頻繁的停車和起步情況。
ACC當然是CCS的升級版。盡管各企業各車型用的ACC或有不同,功能卻是大同小異的。相比CCS,ACC更智能一些,可以實現跟走跟停功能,前方無車時,它就會按照設定的速度行駛。當然,不少ACC也都有剎停功能,通過雷達掃描,一旦發現前方有車有人或者障礙物,就會在最安全的距離內剎停。相對來說,是安全了不少。
ACC的解除方式,跟CCS一樣有很多,多數是通過剎車就可以實現的。
啟動方式和設定方式也跟CCS差不多,各車型雖然方式和按鍵位置有不同,但是都大差不差。上車后仔細找找,在無人路段先試一把就差不多了。
最后說說目前最高級的IACC(以長安的新CS75搭載的為例說說吧)。
IACC是Integrated Adapted Cruise Control(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的縮寫。
按照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在2014年發布的自動駕駛的六級分類體系,自動駕駛技術被分為L0至L5六個級別。其中,L0代表非自動化,L1代表輔助駕駛,L2代表部分自動化,L3代表有條件的自動駕駛,L4代表高度自動化,L5代表全自動化。世界上現在最先進的也就L3,比如說上次百度在五環上無人駕駛還被舉報那一次,也無非就是L3,肯定不是我們一般人理解意義上的終極無人駕駛。
IACC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融合毫米波雷達、多功能攝像頭和導航地圖(與高德合作),感知行駛道路環境,通過動力、制動、轉向控制車輛自動加減速及轉向,將車輛保持在車道中或跟隨前方目標車軌跡自動駕駛。
那么,IACC既然是集成式,又是目前各種CC的最先進模式,它到底有什么功能呢?
1)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激活IACC后,車輛可以自動保持在車道內行駛。
2)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在車速65km/h以上,車輛即將偏離車道時,儀表發出糾偏提示,并自動將車輛糾正回車道內——這時方向盤回正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3)交通擁堵輔助駕駛:在堵車工況下,車輛自動保持在車道內行駛或跟隨前車行駛。大城市里上下班用上了,就大大省力了。
4)自動減速過彎:IACC激活后,攝像頭會識別到前方彎道,系統判斷進彎速度過高,則緩慢減速進彎,出彎后自動加速到駕駛員設定速度行駛。
5)預警輔助功能:在高速行駛中,跟車距離過近時車輛提醒駕駛員注意車距;如果車輛與前車存在碰撞危險,警示駕駛員采取避撞措施。針對運動及靜止的行人、車輛,碰撞即將發生且駕駛員未制動時,車輛還會主動進行制動。
6)語音設定巡航速度: IACC激活后,可通過語音控制設定巡航速度,當然你手動定速也沒問題。
7)智能限速輔助:在非高速道路上,IACC激活后,如果巡航車速大于識別到的限速標志牌時,系統自動將巡航速度設定為當前限速。
至于啟動和解除,其實也都差不多一樣簡單、快速、高效。無它,一切為了安全。
現階段,包括谷歌、特斯拉等,也不過都處于L2階段,盡管技術進步非常快,但是,質疑的聲音一直都有:一是無人駕駛能否實現,二是安全問題到底能不能交給機器。但是從長遠來看,開車會變得越來越簡單,最終會變成你輸入目的地,車子就自動送你到達這種情況。到底哪年實現,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趕上?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類探索未來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
正如科技部部長萬鋼所說的那樣:“不要過多集中于L3、L4的高級自動化,而應更多專注于L1、L2的技術。L2是高級輔助駕駛技術,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人駕駛行為的糾正和補救。”萬鋼部長強調,僅L2的智能剎車技術,就可以大幅降低車禍概率,減少大量的人員傷亡,挽救大量的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