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這張圖片是來自于顯示器和 iPad Pro 12.9英寸 2020款的合照。
▼ 都知道iPad Pro依靠視網膜屏+原彩顯示,成為各種媒體/藝術類學生一線備選的作圖的工具。甚至還有專門買Retina屏幕,只為用于對照色彩的操作。
這里找了一個斜角又記錄了一張:只要顯示器本身,在可視角度、色彩顯示上也可以做到不俗的效果(換其他顯示器會有肉眼可見的色彩區別):
以上的效果,部分色域高的IPS屏+出廠校色可以做到,但如果它同時支持144Hz刷新率、1ms響應速度、HDR400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電競屏時,會不會感到驚喜。
桌面上這款就是優派新款的4K顯示器:VX3220,一款高刷新的IPS面板顯示器。把主流的需求:大尺寸、4K、高刷新率、快速響應、HDR、高色域、HDMI2.1(接SONY PS5)、融合到一起,適合對色域范圍和色彩顯示有追求的游戲黨。
在電競屏還停留在TN面板時,糟糕的色彩和可視角度,讓再看重木桶長板原理的用戶,都感到心累(例子就不舉了)。
后來VA面板異軍突起,把刷新率做了上去,但色彩飽和度和色域卻是問題(VA面板的顏色泛白)。只要看過高端IPS屏幕的用戶都能直接地感受到VA面板和它的差距。
如果追求不高確實能用,但如果同時要兼顧二者,VA面板確實力有不逮。
不過隨著面板技術的發展,IPS面板的刷新率不斷提升,未來電競屏的高端產品線一定是IPS+高刷新的組合。
優派VX3220的支架,沒有在兩個前叉上使用弧面設計,看著干凈利落:
▼ 在支撐桿上則引入了弧面三棱柱的設計。我們在搬動顯示器時,需要握住支撐桿(作為支點),因此弧面的設計同時考慮到了美觀和實用:
▼ 背面的線條設計則引入了濃厚的電競元素,棱角分明,又不像某些電競顯示的那樣顯得用力過猛。
▼ 按鍵在位于右側,按下會有OSD面板彈出,圖像信息的位置剛好和按鍵保持水平,減少了誤操作的概率:
▼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顯示器帶雙HDMI2.1接口,眾所周知。HDMI接口是要交授權費的,一口氣上兩個2.1版本,可見在接口上優派是真的舍得。
另外優派VX3220還帶有全功能Type C接口,支持視頻輸出、65W充電,可以為筆記本和iPad充電。
▼ 在拓展接口上給了雙USB3.0接口,可以插入U盤或者無線鍵鼠的信號接收器,信號強度會比位于桌底的機箱上更好。
▼ 優派VX3220引入了燈帶,沒有采用直射的設計,而是開了凹槽,先把光線斜向打出,讓光線不會顯得刺眼
▼ 在實際體驗中也確實收到了應有的效果,燈帶柔和,亮度適中不會產生眩光:
▼ 另外優派VX3220內置揚聲器,開口位于燈帶的對面,做得比較隱蔽,同時也提升了背面的顏值:
▼ 安裝好支架的優派VX3220:
目前顯示器正面都走窄邊框設計,主要的外觀特征在于背面和支架,這一點上優派VX3220整體的顏值比較不錯,有電競的風格但又不至于浮夸:
▼ 優派VX3220背面造型:支撐桿的頂端做了紅色的裝飾,讓背面不至于純黑而顯得沉悶 :
▼ 優派VX3220的尺寸為31.5英寸,IPS屏幕,分辨率為4K。相比同為32英寸,分辨率為2560×1440的顯示器,體現字體更銳利,畫面細節更多。
▼ 顯示器我也遵循和顯卡一樣的選購邏輯:能單不雙。
預期分開買電競顯示器和作圖顯示器,除非需求到了極致,否則我還是更推薦VX3220這種將二者融合的屏幕。
打游戲,刷新率足夠,響應速度夠快;辦公,尺寸夠大,分辨率高字體銳利;媒體創作,IPS,100%sRGB色域對于多數用戶都已足夠:
處理器:intel 11900K
主板:MSI Z590 EDGEWIFI
顯卡: 索泰 RTX3080 X-GAMING
內存:ZADAK SPARK 8GB×4 3200MHz
硬盤:WD SN750 1TB
顯示器:優派VX3220
主板使用的是MSI Z590 EDGE WIFI,做到了顏值和供電的平衡
▼ 優派VX3220把第一顆按鍵設計為準星鍵,一鍵啟動,省去了調度菜單鍵的時間(這一點確實很意外,也很實用)
▼ 由于是高端定位的顯示器,優派VX3220菜單功能非常豐富,除了常見的顯示模式(游戲、標準等),HDR、防藍光開關、還提供了色彩范圍等選項。
▼ 在游戲模式下和iPad Pro的色彩有所不同,但用來打游戲非常色彩濃郁,非常討好眼球。
▼ 144Hz刷新率、1ms對于《極限競速 : 地平線4》、PUBG等游戲的體驗有明顯的提升,包括更絲滑的畫面和減少拖影問題:
賽博朋克有著豐富的玩法,雖然幾度跳票,但夜之城還是值得探索一番:
▼ 這里要分享的是優派VX3200的黑色穩定器功能:夜之城以及其它FPS類游戲中,黑暗場景下的游戲信息獲取更加困難,此時顯示器的黑色穩定器功能可以調亮暗部,獲得更多的信息。
如果在FPS類游戲中,可以更快地發現暗部的敵人(在巫師三游戲中,鉆入洞穴可以免喝貓眼藥劑)
▼ 這是在夜之城角落,黑色穩定器50%的效果:
▼ 黑色穩定器10%的效果:作為參照組
▼ 下圖為黑色穩定器100%的效果:暗部細節顯露無疑,這對于FPS類游戲有天然的優勢。
亦或者黑暗場景(想想生化危機系列),心理上也不至于太壓抑:
事實上幾乎任何主流的RPG游戲,都可以通過高刷新率顯示器來提高體驗。區別在于每個人的對幀率體驗的閾值不同,有些人覺得75Hz已經完美,有些人覺得120Hz堪堪夠用。
但我認為多數人都會對144Hz感到滿意。
實際體驗是:我用拜年劍法的時候,流暢的畫面確實舒服了很多。都知道這類游戲的3D眩暈有一部分來自于低幀數,一部分來源于顯示器刷新率太低,解決了這兩點后, 剩下的都是流暢的畫面。
實際的色彩體驗上,VX3220上可以收獲超越VA屏幕的細膩感受,色彩更討喜,畫面更有真實感:
優派VX3220支持畫中畫功能/雙視頻源輸入
這里以PC主機 + iPadPro為例:可以支持對半顯示器,但我認為畫中畫的效果在此時更好用
默認為16 : 9輸入,但iPad Pro不能調節分辨率(屏幕比例4:3),如果是雙PC,則可以消除黑邊:
▼ 當然,雙源輸入,小窗的位置和大小都是可以調節的:
VX3220支持HDR400,我們可以在Windows設置里開啟HDR功能:
這里以《古墓麗影 : 暗影》為例:
以下兩張照片,除了HDR開關外,不更改任何設置:
首先是關閉HDR效果:
接著打開HDR開關:可以看到暗部細節有了明顯的提升,暗部不再死黑
▼ 當把兩張圖片疊放,并按照對角線裁去一半后,可以看到膚色的明暗有了明顯的區別:
HDR開啟和關閉,對于游戲畫面的體驗影響很大:我個人更喜歡HDR效果
① 對于需要兼顧媒體創作和游戲的用戶而言,我推薦這種一屏解決2種需求的方式,節約了桌面空間又省去了切換的苦惱。
② 如果只是單純游戲,預算又充足,那么VX3220依舊是不錯的可選項,IPS面板的色彩飽和度看著是真的舒服。此處套用一個朋友的觀點:VA屏色彩泛白,像在黑板上畫畫;好的IPS屏幕看著像油畫。
③ 優派VX3220 集144Hz刷新率、1ms響應速度、32英寸的面板、65W反充、100% sRGB色域于一體,找不到短板,剩下只看價格能否到預期。
④ 雙HDMI2.1接口,完美適配SONY PS5主機,相比于其它電競顯示器,優派VX3220的應用場景明顯更廣。
▼ 至于你想了解用它來進行媒體創作的可行性,可以參考下邊這張和iPad Pro同時拍攝的照片作為參考。
#realme 首款筆記本電腦#硬件廠商和手機廠商做電腦的思路是不一樣的。
傳統硬件廠商似乎更容易陷入配置參數的怪圈里。這對于游戲筆記本電腦來說似乎合情合理,玩家總是會追求更高的性能;然而對于輕薄筆記本電腦來說,硬件配置乃至設計都應該是為提升生產力而服務的,只不過硬件廠商似乎更樂于從不同的產品形態來實現。
而手機廠商的思路則不同。手機作為當下最核心的終端設備,在所有的生態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手機廠商順勢以手機為“支點”,推動AIoT生態的落地。同時也基于軟件層面的思考,更方便打造手機和電腦之間的協同,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兩種設備,帶來更高效的處理方式。
所以即便realme是首次推出輕薄筆記本電腦realme Book,但也是有模有樣。更具創造力的3:2顯示屏、全新的跨屏互聯體驗、更高規格的生產力硬件,realme又一次用“越級”體驗來回應用戶。
更具創造力的不只是設計,也是屏幕
輕薄筆記本電腦的設計風格與10年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那時候除了少量高端產品,基本上都會使用塑料機身,一股廉價感撲面而來。隨著工藝的成熟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金屬機身成為大部分輕薄筆記本電腦的選擇,極大地增強了產品的質感和設計感。
realme Book機身采用鋁合金材質,表面有一層細密的金屬噴砂,手感光滑且細膩。A面設計簡約,除了鏡面Logo之外別無他物,凸顯出一股精致的時尚潮流,這也是當前筆記本電腦的主流設計。
B面是realme Book的核心設計之一,一面3:2黃金比例的創造力屏。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成長的年輕人,與更年長一些的辦公室白領不同,他們最趁手的工具是手機,信息、文件甚至包括簡單剪輯都會在手機上進行,筆記本電腦相對而言更適合處理部分專業性的工作。其中涉及到手機上的工作流轉到電腦進行處理,relame Book跨屏互聯提供了功能,而3:2的屏幕則帶來了更高效的交互體驗,讓手機內容得以用更符合場景邏輯的方式呈現。
正常情況下,筆記本電腦的屏幕比例為16:9,輕薄筆記本電腦會進一步升級到16:10,來增強縱向的顯示效果。而3:2的屏幕之所以被稱為黃金比例,是因為在不同的軟件應用中,能夠讓屏幕縱向顯示更多內容,如在視頻編輯軟件中,能夠顯示更多視頻軌/音軌。
比16:9屏幕多出7.4%的顯示面積,也注定了它在任何非固定、拉伸畫面中,都會顯示更多的內容,比如在電腦上瀏覽購物網站、閱讀文檔時可以減少下滑。甚至因為3:2屏幕的特性,可以將屏幕對半分開,左右各放一個文檔方便閱讀或者編輯。一個系統快捷鍵,win+←/→方向鍵可以快速為應用“分屏”,不需要手動縮放窗口大小。
這面屏幕的分辨率達到了2160*1440,高分屏帶來更細膩的顯示效果,像素點是1080p屏幕的1.5倍左右,進一步釋放了3:2屏幕的潛力,為用戶創作更高質量的內容打下了硬件基礎。屏幕的色域、亮度、對比度在都算得上是出色,100%sRGB色域以及400nit的最高亮度,橫向對比也是比較出挑的。
B面頂部是一顆7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可為用戶的視頻通話等功能提供較好的體驗。在攝像頭兩側,是realme聯合大象聲科打造的雙AI降噪麥克風,能夠清晰傳達用戶聲音,避免嘯叫、免于噪音干擾,在會議或者是游戲語音等多個場景都能提供優秀的語音通話體驗。
在機身體積首先受限的情況下,大部分輕薄筆記本電腦的C面都難以實現突破性的變化。短鍵程、短行成的鍵盤,分島恰到好處,三檔背光調節無懼黑夜,不過半高的↑/↓方向鍵在使用中依然不夠貼心。
因為屏幕在縱向尺寸上的變化,realme Book的手托區域會顯得更寬一些,這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支撐體驗,可緩解腱鞘危機。電源位于C面右上角,與指紋識別集成在一處,也是一個比較貼心的設計。
正常情況下,D面因為電腦的使用方式很少暴露在人前,所以部分產品會設計得比較隨意。realme Book的D面元素比較少,除了腳墊、進出風口和對稱雙揚聲器之外,沒有多余的設計。機身還有一處小細節,B面與C面的邊框都采用了CNC鉆石切割防止割手,也提升了品質感。
機身提供的接口不多,但卻依然具備極佳的拓展性。右側是一個USB-A接口以及一個3.5mm耳麥二合一接口,左側則是1個全功能滿速雷電4接口以及USB-C接口。目前大部分筆電產品提供的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全功能USB-C接口,不過很多時候都要被用來連接電源,而外部拓展主要依靠多余的HDMI接口,但功能卻比較受限,全功能雷電4接口則能在不同場景中帶來更多的拓展可能。
輕薄是這類筆記本電腦共有的屬性,不過在程度上卻會有差異。realme Book機身厚度14.9mm,重量最低1.38kg,大小與一張A4紙差不多,可以輕松放進背包里帶走,而不用專門的電腦包。
其實輕薄筆記本電腦在商務場景中的基礎應用,就是處理信息以及拓展信息的顯示方式,對性能有需求的往往是更深入的辦公場景。憑借著3:2黃金比例屏幕以及功能更完備的雷電4接口,realme Book將這項任務完成得很好。
性能怪獸釋放,玩游戲都不在話下
受限于輕薄筆記本電腦的體積,CPU、GPU以及散熱的規模都會受到限制,否則難以在功耗與性能釋放上找到合適的平衡點。Intel十一代移動端CPU是目前最主流的選擇之一,與前幾代的低壓處理器相比,這一代i5 1135G7與i7-1165G7在CPU性能以及GPU性能上得到了顯著提升,同功耗下能釋放更多的性能,自然也能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
我們展示的版本基于i5 1135G7平臺,這顆CPU采用10nm工藝打造,4核心8線程,基礎頻率為2.4GHz,單核最大睿頻為4.2GHz,三級緩存為8MB。移動端CPU的功耗設計一般會因為廠商的需求而有所變化,1135G7的功耗普遍是在12W-28W之間。
簡單用CPU-Z跑一下單核以及多核的分數,單核531.6分,多核2531.1分。因為核心數的限制,所以在多核上1135G7的表現可能稍顯劣勢,但單核性能橫向對比還是處于優秀的水平。事實上,輕薄筆記本電腦涉及到的場景大都是單核應用,多任務并行的場景并不算多。
在最新Cinebench R23中,這顆1135G7單核906分、多核4842分,就單核表現來說,逼近了AMD R7-1700桌面CPU。功耗上的差異,1135G7用架構補足了。
硬盤容量為512GB,來自三星,最大連續讀取3067MB/s、連續寫入1889MB/s;最大4K隨機讀取577MB/s、寫入533MB/s,是一塊比較標準的PCIe3.0x4的固態硬盤。
I5 1135G7的核顯其實對比CPU的提升幅度會更大,擁有80個EU(約640個流處理器),基礎頻率1.3GHz,看參數與滿血版獨立顯卡MX350性能比較相近。不過不少電腦廠商沒說明的是,為了發揮這顆核顯的性能,高頻率內存條是必不可少的,3200MHz的DDR4內存都難以獲得完整的核顯體驗,只有4266MHz內存才能滿足。所以我們看到,realme Book異常貼心地采用了4266MHz內存。
使用3D Mark中的Time Spy簡單測試顯卡性能,綜合得分1576分,其中顯卡得分1406,CPU得分5013,對比起來就是能低特效玩大部分網絡游戲的表現,少部分單機也能正常玩。
Fire Strike的最終得分4161也是如此。更強大的GPU不僅可為筆記本電腦帶來出眾的游戲娛樂體驗,同時在一些需簡要GPU輔助渲染的場景,比如視頻編輯,也能獲得更高的渲染效率。
游戲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在2160*1440分辨率下,高特效玩一局《英雄聯盟》平均幀率為111fps,最高可達133fps,最低也有90fps,常見網游的流暢體驗有保障,即便是大型3A,在低特效下也能暢玩。
PC Mark10現代辦公模式下,綜合得分4722分,生產力分數比較突出。realme Book內置了54Wh的電池,續航時間接近11個小時,并且可使用65W PD快充進行充電。同時,如果你使用了realme手機,也可以用電腦適配器為手機進行充電,兼容Dart閃充協議。
在高負載下,realme Book的熱區位于C面靠近轉軸的位置,也就是F區的上方,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基本不會觸摸到這塊區域,也就不用擔心手感的問題。另一方面,簡單的fpu單烤測試下,CPU也沒有出現降頻現象,維持在3.7GHz-3.8GHz之間,說明realme Book這套雙風扇+雙銅管的散熱系統,還是能壓得住核心。
對比部分筆記本電腦沒有核顯或者是采用MX350、MX450獨顯的方案,1135G7的優勢在于在提供較高的GPU性能之外,保持較低的能耗,并且在不額外供電(外接電源)時性能也不會下降太多。缺點就是核心顯卡必須配備4266MHz的高頻內存,才能完全釋放性能。
但realme Book完全沒有設“坑”,用戶可以放心使用,這或許就是年輕人渴望的高效。
跨屏互聯:釋放生產力的另一個選擇
前面我們說過,傳統硬件廠商由于沒有參與到軟件生態的構建中,也沒有更完備的硬件生態,所以每每介紹“生產力”的時候都會用屏幕和性能這兩方面搪塞過去,然而這是大部分硬件品牌都能做到的。realme Book在文件互傳上構建起更完整的互聯生態,從系統層面打破PC與手機之間的壁壘,跨平臺實現高效生產。
以身邊使用的realme GT大師版為例,系統更新到最新版本之后,在控制中心中會新增跨屏互聯功能。電腦端需要提前安裝跨屏互聯,開啟之后即可進行連接。連接方式有多種,如靠近PC快速連接、掃碼連接、近場靠近連接(藍牙發現、P2P連接),或者是在電腦端進行操作(非首次連接)。
跨屏互聯最基礎的應用,是手機與電腦之間實現文件互傳。從電腦傳到手機的方式非常簡單,右鍵呼出菜單就能選中“使用跨屏互聯發送到我的手機”。如果是多個文件同時選中也支持該功能,不過目前暫時只支持以各類文件格式存儲的內容,快捷圖標這類不支持。
手機傳輸到電腦上也是類似的操作,在分享文件時選擇跨屏互聯即可,電腦需要確認接收。這一功能對那些經常使用手機辦公的用戶,能夠大大提升工作的便捷性,在手機上接收到的文件,可以快速傳輸到電腦進行處理,尤其是在外出差時,更能簡化操作。
跨屏互聯在連接之后會有一個投屏窗口,與手機屏幕保持同步。前一種文件互傳方式在投屏窗口開啟或者關閉時,都可以使用。而當投屏窗口開啟,我們其實可以使用更方便的文件互傳方式:直接拖拽。這顯然更符合我們日常使用電腦的操作邏輯,跨屏互聯窗口更像是電腦上開啟的一個操作窗口,操作體驗更完整。
跨屏互聯可以看做是將手機窗口直接移植到了電腦顯示屏上,雖然擁有電腦的操作邏輯,但手機的操作方式依然有效。比如手機上的消息、通知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查看,可以通過點擊通知橫幅跳轉到投屏中回復信息,回復時可以直接使用電腦鍵盤輸入內容。
跨屏互聯的“互通”能力還體現在應用和信息的共享上。手機顯示頁面與投屏窗口實時同步,電腦可以開啟投屏窗口中的各類應用,甚至包括游戲,也能夠直接開啟手機中存儲的各類文件,比如圖片視頻等,包括粘貼板也都是共享的。
通過跨屏互聯,用戶可快速在PC和手機之間建立起連接通道,用更暢通的文件傳輸和信息共享方式,提升辦公效率,從而釋放生產力。移動互聯網時代總是習慣用手機解決大部分辦公需求的年輕用戶,在面對深層次的辦公需求時,有了更便捷的選擇。
評測總結
realme品牌很年輕,年輕到現在的主流手機品牌都比它年長好幾歲。但正是因為年輕,所以realme有魄力能做到一些已經成熟的品牌做不到的事,比如在手機領域更極致的性價比;它與年輕人之間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越級性能”和“潮流設計”是realme產品設計中逃不開的兩個話題,這也是realme品牌目標人群所喜愛的兩個特質。
“敢越級”是realme的品牌理念,realme Book用極具競爭力的性能和綜合體驗,為年輕人帶來了更高效的辦公生活方式,同時也為品牌升級之后的“1+5+T”AIoT戰略帶來了更豐富的硬件、軟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