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英雄傳》圖文攻略,系統詳解及全人物加入條件。《百英雄傳》圖文上手指南。《百英雄傳》是一款角色扮演(RPG)游戲,融合了經典的戰棋及回合制元素,同時擁有很高的地圖探索自由度。《百英雄傳》可以說是幻想水滸傳的精神續作,在保留了經典JRPG要素的情況下進行了較為成功的變革。玩家可以帶領100多個可玩英雄,穿越至一個飽受戰爭摧殘的世界,成為唯一的救世主。
游戲名稱:百英雄傳
英文名稱:Eiyuden Chronicle: Hundred Heroes
游戲類型:角色扮演類(RPG)游戲
游戲制作:Rabbit & Bear Studios
游戲發行:505 Games
游戲平臺:PC
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處理器: CPU: Intel Core i5-4670K/ AMD FX-4350
內存: 8 GB
顯卡: GPU: GeForce GTX 660 (2G顯存) / Radeon R7 260X (2G顯存)
存儲空間: 需要30GB可用空間
附注事項: 可以達到中畫質1080p,30幀以上。
推薦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處理器: CPU: Intel Core i5-6600K/ AMD FX-9590
內存: 8 GB
顯卡: GPU: GeForce GTX 1650 (4G顯存) / Radeon RX 570 (8G顯存)
存儲空間: 需要30GB可用空間
附注事項: 可以達到推薦畫質1080p,60幀。
注意:
①游戲實際幀數只有30幀和60幀的選項,大于60幀并沒有實際意義,保持最低幀率60幀以上就能達到最佳流暢度。
②2K畫質下2070s顯卡即可保持最高畫質110+幀數,游戲對配置要求不高。
按鍵操作
語言設置
本作可能會不識別系統語言設置,默認成英文。
在選項(option)游戲設置里把顯示語言改成簡體中文就行,更改條目位置如圖。
-全流程劇情
以下內容由3dmGeminize總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故事梗概——
初次任務:諾瓦加入了當地的守衛隊,認識了加爾、蓮和未央。為了確認任務的詳細狀況,出發與帝國軍官見面。
進入遺跡:小隊和帝國軍官什恩、希爾迪一起向北方出發,進入森林,搜尋情報中提到的遺跡。
搜索遺跡:小隊穿過迷霧森林抵達了遺跡,但那里布滿了神秘的機關,是一個危險的地方。諾瓦他們開始謹慎地調查遺跡。
自此以后:遺跡調查任務過了半年之后,諾瓦終于適應了自己在守衛隊的職責,并繼續與蓮和加爾一起忙碌地工作。
守衛隊隊長的首個任務:加爾任命諾瓦為代理小隊隊長。尤彌爾則以隊長的身份命令他為守衛隊招募新成員。
擊退匪徒!:完成代理小隊長的首次任務后,諾瓦獲得下一個任務。這次的任務是討伐在西邊的歐特弗登村附近出現的盜匪。
搜索隧道:村民們對盜匪的描述不太一致,有人說是有大胡子的三人組,也有人說他們戴著帽子,或穿粉色長袍。為調查真相,小隊前往西南邊的廢棄坑道進行調查。
匪徒的真面目:坑道盡頭是一座堡壘的廢墟,諾瓦一行在那里與柯根團伙發生了爭斗。然而,根據柯根一伙的說法,他們只是為了帝國領土附近村莊被驅逐的孩子們偷一些蔬菜而已。
歸鄉:諾瓦受命與加爾同行,返回故鄉調查基希里村的盜匪。與此同時,帝國使者來到了埃提斯維斯,帶來了不祥的消息。
家鄉戰火:赫斯特瓦恩的手下燒毀了基希里村。守衛隊在什恩的幫助下救出了村里的居民,但卻發現帝國指認守衛隊就是盜匪。諾瓦返回埃提斯維斯匯報情況。
滲透帝國:諾瓦從佩麗爾那里得知帝國軍可能正在謀劃入侵。在不安的氛圍中,接到緊急通報,維爾納村已被不明人士占領。為了調查對方部隊的規模,諾瓦潛入了維爾納村。
埃提斯維斯前線:根據諾瓦帶回的情報,佩麗爾做出了防衛戰的決定。雖然期望著尤奇里斯的援軍,但還未得到明確回應。佩麗爾決定將一支小分隊交給諾瓦指揮。
失敗:埃提斯維斯抗擊帝國的防衛戰進行得很順利。但阿爾德里克公爵率領大軍突然出現,埃提斯維斯軍隊士氣大挫,被迫撤退。
分道揚鑣:佩麗爾希望萬一自己發生不測,諾瓦能夠組建反抗軍對抗公爵。諾瓦在逃離城市的途中,發現什恩擋在了面前。諾瓦與什恩進行了激烈的對決并勉強取勝,成功完成撤退。
升起聯盟旗幟:諾瓦按照與佩麗爾的約定,舉起建立反抗軍的大旗。盡管大家齊心協力,努力將廢墟打造為總部據點,但面臨各方人手不足的情況。
在一個不知名的村莊中: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瑪麗莎匆忙趕往長老們的所在。在這混亂中心,有一位總是自稱「幸運女孩」的姑娘……
樹人村:迷路進入城鎮的怪物是被稱為「樹人」的種族。為了完成卡拉索爾返鄉的心愿,諾瓦決定陪同上路。據說可以通過東南方的樹蔭小徑抵達卡拉索爾所在的村莊。
試煉場:諾瓦和卡拉索爾得知,古樹長老遇襲,碧綠之證的符文失竊。諾瓦與瑪麗莎一起行動,和守護者同伴們追蹤襲擊者,一路來到了試煉場。
水鄉澤國尤奇里斯:成功擒獲赫斯特瓦恩的諾瓦等人,從薩賓那里得知佩麗爾平安無事,并收到她希望得到協助的訊息。薩賓、蓮和諾瓦一行穿過宏偉森林,一路向南,前往尤奇里斯。
尤奇里斯的懊喪國王:諾瓦小隊抵達尤奇里斯的首都哈薩恩。與佩麗爾重聚之后,他們前去謁見尤奇里斯的國王尤瑪。尤瑪陛下對于與帝國的戰爭猶豫不決。有什么辦法能說服他嗎?
揭穿哈蘭的陰謀!:諾瓦的小隊從尤奇里斯的文官馬蒂奇那里得知了有關哈蘭的情報。哈蘭的豪宅十分可疑且戒備嚴密,但似乎可以從東南方被洪水淹沒的舊城區潛入進去。
究竟怎樣才是正確的選擇?:在呈上哈蘭叛國的證據后,主降派哈蘭被削去爵位。但即使如此,尤奇里斯國王尤瑪仍未下定決心。
哈薩恩前線:終于,尤瑪鼓起了所有勇氣做出了決定……他將行政權委托給了凱西斯和馬蒂奇。宣告對抗帝國,為守護國家展開防衛戰。
遭到暗殺的皇帝:在什恩等人的協助下,大家成功擊退了帝國軍的攻勢。然而在背后,發生了震撼的事件——帝國皇帝被暗殺了。面對阿爾德里克公爵的陰謀,同盟軍必須開展下一步行動。
新勢力:諾瓦被正式任命為同盟軍指揮官,馬蒂奇和什恩等人也正式加入。諾瓦一行穿越東方沙漠,來到希亞克族領地尋求更多盟友。而什恩則負責在帝國境內收集情報和進行干擾。
穿過沙漠:諾瓦乘坐著希亞克艦穿越大沙海,抵達了希亞克領地。他必須見到希亞克族長,說服其幫助對抗帝國。然而,希亞克人會是什么反應呢?
學習駕駛希亞克艇:若想獲得沙亞克人協助,必須證明自己是一位「可敬的戰士」。諾瓦需要駕駛希亞克艦參加大沙海著名的「希亞克艦競速賽」,并取得優異的成績。于是,諾瓦立即趕往比賽場地。
希亞克族的榮耀:諾瓦成功地招募了希亞克人加入同盟軍。帶著這群強力的戰士,一行人返回了總部。
前往安全屋:什恩帶隊回到了帝國城市安第納爾。為了與先行潛入的瓦倫丁會面,他們前往下城區的藏身基地。
魔導透鏡研究實驗室:什恩、瓦倫丁、波爾順利會合了。在那里,雅露告訴他們,她的家人和村民們被帶去了阿爾德里克的魔導透鏡研究所。為了了解公爵的企圖,他們決定前往調查。
非人道研究:什恩等人進入了魔導透鏡研究所。在那里,他們發現阿爾德里克為了研究原始透鏡進行人體實驗。什恩被阿爾德里克輕松擊敗,但在千鈞一發之際成功脫險。
科斯林家族:什恩等人雖然成功從研究所逃脫,但遭遇植入魔導透鏡的怪物襲擊,讓他們意識到公爵的研究已經有所進展。什恩把一切告知父親,為了追求正義,他必須與家人告別。
重新集結:諾瓦和什恩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回到了總部。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與帝國之間的戰爭,他們必須進一步收集情報和做好籌備。
前往西方國度北星:瑪麗莎告訴諾瓦,帝國下一個目標是三大國之一的北星王國。同時她提到除帝國軍之外還存在另一股勢力。為了搜集更多信息,諾瓦等人準備前往北星。
突擊:自稱骷髏之王馬庫斯突然出現。他就是瑪麗莎提到的另一股勢力嗎?諾瓦等人成功擊敗了他,繼續前往北星王國。
雪域之中:薩拉斯國王對帝國的入侵采取觀望態度。但有消息傳來,邊境的村莊中有孩子失蹤了。諾瓦等人代替無法出動的北星軍,前往救援。
風暴將至:諾瓦救出了孩子們,回到阿斯拉巴特,卻發現亞納安再次陷入了危機。薩拉斯·貝朗特國王仍舊按兵不動,于是,諾瓦一行急忙趕回亞納安。
亡靈軍團歸來:面對亡靈大軍的侵襲,瑪麗莎等人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放棄亞納安。為了給村民撤離爭取時間,他們努力抵擋著亡靈軍團。
亞納安陷落:諾瓦發誓要從亡靈大軍手中奪回亞納安,然后暫且返回阿斯拉巴特。馬克西姆迎接諾瓦并告知他各國首腦即將召開會議。
王者會面:北星、尤奇里斯、凱南的國王以及守護者長老等人,在阿斯拉巴特的城堡中齊聚一堂。在爭論各自的想法時,馬蒂奇提出了一個可以拖延帝國入侵的計策。
秘密計劃:馬蒂奇的計劃是同時炸毀雪峰隘口的三個地點,引發雪崩,堵住隘口。諾瓦、什恩和瑪麗莎兵分三路,各自負責一處的炸彈安裝。
帝國的威脅:雖然諾瓦等人成功完成了雪峰隘口拖延戰,但阿爾德里克早有預料并準備了對策,帝國大軍將在幾天之后穿越雪峰隘口。北星只能在凱南援軍沒有到達的情況下,背水一戰。
阿斯拉巴特前線:北星和同盟軍抵擋住了帝國軍隊,但阿爾德里克的出現和凱南軍的背叛讓形勢急轉直下。面對逼近的敵軍,薩拉斯國王倉皇逃跑。諾瓦等人決定留下來,保護還沒撤離的市民。
將領們的決策:諾瓦等人成功解放城門并讓市民逃離后,準備撤退。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艾麗卡和馬克西姆等人決定殿后。糾結的諾瓦在加爾的勸說下,最終決定朝東前進,前往雙角鎮港口。
回歸:帝國軍和凱南軍再次發動追擊,在阿爾德里克的計謀下,所有船只都被摧毀了。在諾瓦一行陷入絕境之時,由尤琳和沙吉德率領的希亞克人艦隊及時趕到。在成功逃脫之后,諾瓦等人返回總部重新集結部隊。
前進之路:諾瓦得知帝國已經占領了哈薩恩。面對帝國軍、凱南軍、亡靈軍團組成的龐大軍勢,同盟軍是否能夠抗衡?但諾瓦的目光始終堅定向前。
后續步驟:雖然勝算極低,但馬蒂奇的計劃并非沒有可能。同盟軍要凝聚世界各處的小股勢力。為此,諾瓦必須親臨各地,招募伙伴。
未曾設想的盟友:骷髏王馬庫斯出現在正在籌備戰斗的同盟軍面前。他提議與同盟軍聯手,擊敗統領亡靈大軍的迪拉赫。瑪麗莎接下了這個任務。
突襲勃艮第城堡:瑪麗莎單槍匹馬擊倒了迪拉赫,成功削弱了帝國的戰力。此外,精靈軍團和諸國同盟周邊的獨立勢力也紛紛加入同盟軍,對抗帝國的準備逐漸就緒。
前夜:與帝國決戰的前夜,諾瓦與奮戰至今的伙伴們彼此交談,回憶了之間的羈絆。
最后一戰!:決戰之日終于到來。同盟軍采取了孤注一擲的策略。
宣布勝利:匯聚了眾多伙伴的信念,同盟軍最終擊敗了帝國軍。諾瓦在大家面前宣布勝利。
向前挺進:同盟軍在擊敗帝國之后乘勝追擊,在各地取得戰果,收復了失去的領土。
反擊:發布勝利宣言時,佩麗爾被赫斯特瓦恩的暗箭射中,不幸遇難。盡管同盟軍深感悲傷,但為了履行與她的約定,繼續行軍,追擊公爵。
奪回埃提斯維斯:馬蒂奇計劃利用帝國內部的混亂,重新奪回埃提斯維斯。
最后的命令:同盟軍擊敗了查貝爾的軍隊,成功奪回埃提斯維斯,諾瓦向全軍下達了發動總攻的命令,乘勝進擊阿爾德里克公爵領地。
戈爾迪城堡:經過艱苦的戰斗,諾瓦等人將阿爾德里克公爵逼入絕境。戰爭結束的時刻終于臨近了。
交鋒:諾瓦、什恩和瑪麗莎擊退了納倫加爾達,以及藉由魔導透鏡之力產生的怪物。繼續向前追擊阿爾德里克公爵。
破滅的野心:諾瓦等人成功擊敗了阿爾德里克公爵,但此時城堡開始崩塌。雖然在逃生的過程中,不斷遇到帝國軍的阻撓。但在盟友的協助下,勉強擺脫了困境。究竟他們能否及時逃出生天呢?
英雄:阿爾德里克公爵敗亡之后,帝國在年輕皇帝的領導下恢復秩序。諸國之間也迎來了和平。聚集在諾瓦身邊的英雄伙伴們,各自踏上征途,開始書寫新的傳奇。
-上手指南
1、英雄
既然叫百英雄傳,那么玩法的核心就是英雄。
玩家在游戲里可以招募超過100位英雄。
詳細的英雄加入攻略請移步:https://www.3dmgame.com/gl/3935877.html
簡單的英雄加入就是隨著劇情自動獲得。
不過自動加入的英雄并不多,大量的英雄還是需要玩家通過任務、探索、互動來招募。
部分英雄可以加入到隊伍中作戰,部分英雄可以提供據點的經營功能。
盡可能多的招募英雄可以讓玩家的隊伍選擇更多,戰術更靈活,也可以讓據點的經營蒸蒸日上。
2、地圖
按R可以打開游戲地圖,在地圖界面按U/O鍵可以切換大小地圖,按T鍵可以顯示/隱藏標記。
例如區域地圖就會顯示整個世界區域,玩家活動的地點會以小圖標的形式顯示。
世界地圖會隨著劇情探索逐步展現。
故事地圖則會顯示任務和劇情。
這個界面可以方便玩家了解和規劃流程。
詳細地圖則會顯示玩家當前區域的詳情。
注意不少冒險區域是無法打開詳細地圖的,只能靠玩家摸索。
進入區域地圖則進行冒險探索時可以通過IJKL默認按鍵來改變視角。
很多隱蔽的區域要通過調整視角來顯現。
玩家進入世界區域進行移動、探索冒險、釣魚等活動。
通過地圖上的標記來找到自己想要前往的區域。
當前目標區域會有藍色感嘆號顯示。
3、探索/互動
靠近目標后按回車鍵就能進行互動。
靠近區域中發綠光的存檔點后,可以手動保存游戲。
城鎮中的旅店也可以和老板互動保存進度。
此外,玩家在離開區域時游戲也會進行自動存檔。
和地圖中的樹木、礦石、寶箱等物體互動可以獲得各種資源和裝備。
靠近地牢、建筑中的物體后可以看到資源包裹圖樣,很多可采集物品經過一段時間還會刷新。
-解密互動示例1
劇情中有不少解密元素,我們以早期幾張地圖的解密為例進行展示說明。
森林中的地圖會有圖中圓形的遺跡祭壇,互動后隊伍會有討論,讓玩家可以掌握一些基本信息。
此時繼續往前走,向左上前進。
走到巨藤中部時會霧氣彌漫,隊伍也會被傳送回祭壇。
和祭壇互動會有劇情。
再回到巨藤區域,這次往右邊走。
會發現下方的祭壇。
繼續互動觸發劇情。
然后霧氣消散,就可以沿著之前的巨藤向上前進了。
這類解密就是多走多互動,劇情也會帶來不少提示。
-解密互動示例2
進入遺跡后會遇到打不開的門,和發光藍色圓盤互動。
可以看到圓盤前面會依次出現3個符號。
這里是圓→三角→方塊。
跑到門口,可以看到地上也有同樣的符號。
按順序踩踏地上的符號就能開啟大門了。
本作游戲地圖并沒有太迷,死路上一般也有寶箱。
多轉幾圈就能探索完。
像是本例子中的解密,如果忘記順序,再次去和藍色圓盤互動看看就行了。
全角色詳解及加入條件請移步:https://www.3dmgame.com/gl/3935877.html
此外,這是日站的全角色加入表,機翻,等不及的玩家可以先連蒙帶猜的看看:
蘇聯還原東線烽火——《解放》五部曲
今天聊聊蘇聯電影《解放》五部曲。
片名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Огненная дуга / Osvobozhdenie: Ognennaya duga (1970)。
片名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Прорыв / Osvobozhdenie: Proryv / Liberation: Breakthrough (1970)。
片名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Направление главного удара / Osvobozhdenie: Napravlenie glavnogo udara / Wyzwolenie III: Kierunek g?ównego uderzenia /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Blow / Befreiung / The Great Battle / Liberation (1971)。
片名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Битва за Берлин /Osvobozhdenie: Bitva za Berlin / Liberation IV: The Battle of Berlin (1971)。
片名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Последний штурм /Osvobozhdenie: Posledniy shturm / Liberation V: The Last Assault (1971)。
在1960年代,蘇聯政府對西方電影界對于二戰東線戰場的忽視感到頗為不滿。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備受贊譽的《最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1962),因此蘇聯決心彌補這一歷史空白,制作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解放》。一方面是紀念那場戰爭,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向世界展示蘇聯在二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繼史詩巨片《戰爭與和平》之后,蘇聯電影界再接再厲,傾力打造了大型歷史電影史詩《解放》。這部影片并非單一作品,而是由五部相互關聯、各自獨立的電影組成,分別是《解放1:炮火弧線》《解放2:突破》《解放3:主攻方向》《解放4:柏林之戰》《解放5:最后一擊》。
每一部都精心雕琢,深入描繪了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上的英勇抗爭,以及他們在戰爭中所經歷的磨難與勝利。
這些影片不僅展現了蘇聯士兵的堅韌不拔和英勇無畏,也呈現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更揭示了戰爭背后的人性光輝與民族榮耀。
《解放》系列電影以其宏大的敘事、細膩的刻畫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了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它們不僅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記憶,讓我們能夠永遠銘記那些在戰爭中付出巨大犧牲的英雄們。
《解放》這五部巨片經過莫斯科電影制片廠修復計劃(Mosfilm Cinema Concern),迎來了煥然一新的重生。這次數字修復工程,于2020年圓滿完成,使得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得以以更為清晰、細膩的面貌重新呈現在觀眾面前。
經過修復的《解放》系列電影,畫面更加清晰,音效更加震撼,對比《自由戰士》《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幾部老片,修復版的《解放》觀感要好很多。
影片精準忠實地再現了當年戰火紛飛的戰爭場景,每一幀實拍畫面都仿佛將觀眾帶回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片方在道具籌備上未能覓得真正的德國虎式或豹式坦克,為了彌補這一不足,蘇聯坦克工廠對一些現有的坦克進行改裝,使其在外形上極盡逼真地模仿了納粹坦克。盡管這些改裝坦克在細節上或許難以與真實的納粹坦克完全吻合,但它們仍在銀幕上展現出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在角色塑造方面,影片也力求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歷史人物都是由來自對應國家的演員出演。不過由于沒有美國制片廠的參與,波蘭演員斯坦尼斯瓦夫·雅斯基維奇被選中飾演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在影片播放銀幕演職員表時,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非蘇聯演員的名字和他們來自的國家都被一一識別出來。
這部影片在歷史還原度上可謂下足了功夫,每一處細節都力求精準,也正因為還原度高,需要觀眾對二戰歷史有相當的了解。
否則對于那些對二戰歷史不太熟悉的觀眾來說,真的會被虛假宣傳誤導,誤以為美國人真的將國旗插在了德國國會大廈的頂上。
《解放1:炮火弧線》講述了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這場戰役發生在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之間,地點位于庫爾斯克地區。德軍計劃使用4個集團軍,從南北兩端自中央夾擊,意圖合圍并殲滅在庫爾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蘇聯紅軍,從而重奪戰略主動權。然而,由于蘇聯紅軍事先得知了德軍的進攻計劃,并建立了三道縱深梯次防御線,以及部署了龐大的兵力,德軍的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庫爾斯克戰役不僅是德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性大規模進攻,而且也是整個戰爭的分水嶺。戰役之前,德軍還掌握著有限的戰略主動權,能夠自主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然而,戰役之后,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被迫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蘇聯紅軍則借此機會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進攻。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雙方共投入了超過150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坦克數量近8000輛,創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的紀錄。盡管蘇聯紅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損失了80多萬兵力和3千多輛坦克,但他們的勝利使他們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失利使他們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后再也無法對蘇聯紅軍產生致命威脅。
庫爾斯克戰役標志著德軍在東線戰場的徹底失敗,也為蘇聯紅軍最終贏得戰爭奠定了基礎。
《解放2:突破》講述了1943年后半期的二戰大事件。
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場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行動。
戰役開始時,英軍和美軍分別從西西里島的東南部和西北部發起了登陸行動。英國第8集團軍由蒙哥馬利指揮,從島的東南部登陸并向墨西拿推進;而美軍第7集團軍則在巴頓的指揮下,從島的西南部登陸,意圖將敵軍一分為二。盟軍的這次登陸行動經過精心策劃,利用了天氣和戰術的突然性,成功地突破了德意軍的防線。
在登陸之前,盟軍還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戰役欺騙行動,通過將一個假扮成高級參謀的尸體漂浮到西班牙,使德軍誤判了盟軍的登陸方向。這一行動成功地吸引了德軍的主力,使其將重兵部署在錯誤的方向,從而為盟軍的登陸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奪取制空權,盟軍起飛了大量飛機對西西里島上的敵人陣地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為登陸行動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在登陸后,盟軍還迅速在西西里島與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嶼展開行動,俘虜了大量意軍士兵。
經過激烈的戰斗,盟軍最終成功奪取了西西里島,不僅實現了對意大利的直接進攻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強烈震撼了已經動搖的意大利政府,導致墨索里尼垮臺和意大利投降。這場戰役的勝利為盟軍打開了從南部登陸歐洲的大門,并對整個戰爭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中,希特勒決定營救墨索里尼,主要是因為他意識到墨索里尼的政治幻夢對德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意大利的敗落和墨索里尼的困境,使德國在戰爭中的處境變得更加困難。
當時,墨索里尼被意大利軍方關押在大薩索山上。為了營救他,德國制定了名為“橡樹行動”的救援計劃。德軍無線電偵測部門發現了墨索里尼可能被關押的地點,并選擇了使用滑翔機進行機降,因為大薩索山海拔高、空氣稀薄,不利于傘降。最終,斯科爾茲尼上尉被選為執行此次行動的負責人。
這次營救行動的成功,進一步加深了德國與意大利之間的聯盟關系。希特勒將意大利更緊密地綁在了德國的戰車上,使兩國在二戰中的命運更加緊密相連。然而,這種緊密的聯盟關系并沒有改變戰爭的整體形勢,隨著戰爭的深入,德國和意大利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蘇聯解放基輔的故事發生在1943年11月3日至11月6日,是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上取得的重要勝利之一。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和重要城市,自1941年起被納粹德國占領,成為了蘇聯紅軍解放的重要目標。
蘇聯紅軍在解放基輔的行動代號為“基輔攻勢”,在經過激烈的戰斗后,最終于1943年11月6日成功解放了基輔。這次勝利對于蘇聯紅軍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象征意義,標志著他們開始向西線推進,逐漸將納粹德軍趕出蘇聯境內。
基輔的解放也給了蘇聯人民以希望和信心,激勵他們繼續為保衛祖國、消滅法西斯侵略勢力而奮斗。這場戰役雖然在納粹德軍撤退時基礎受到了嚴重破壞,但對于蘇聯人民來說,基輔的解放是一次具有重要歷史紀念意義的事件。
二戰中的德黑蘭會議是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并涉及分割德國、建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巴爾干、法國、遠東、芬蘭以及波蘭疆界等問題。
在會議中,三國首腦達成了開辟第二戰場的決議,即進攻西歐的“霸王”戰役和進攻法國南部的戰役于1944年5月同時發動,登陸兵力達100萬人。蘇聯則承諾在同一時間向德軍進攻,以配合盟軍西線的行動。這個決議在后來得到了落實,盟軍于1944年6月6日在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了第二戰場。此外,蘇聯在1944年6月22日發動了白俄羅斯戰役,也體現了其在配合盟軍行動方面的決心。
會議還發表了《德黑蘭宣言》,宣言宣布三國就消滅德軍的計劃達成了協議,并將協力在戰后創造和平。這份宣言展示了三國在戰爭中的團結和對和平的共同追求。
德黑蘭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它解決了美英蘇三大國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強了它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鞏固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團結與合作。這次會議不僅加速了戰爭的進程,也為盟國今后解決其他各種問題和合作重建戰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礎。
《解放3:主攻方向》關于蘇軍在白俄羅斯的作戰。
十次斯大林突擊,是對1944年蘇軍戰略總攻的一種概括,十次突擊解放了幾乎全部淪陷國土,把戰場推到了國境之外,蘇德戰線由4450公里縮短到2250公里;德軍共損失160 萬兵力、坦克和自行火炮6700 輛、火炮和迫擊炮2.8 萬門、飛機1.2 萬架;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先后退出戰爭。從五十年代末起,蘇聯有關著作一般不再使用十次突擊的提法,而以51個戰略性關鍵戰役代之。
蘇聯紅軍在白俄羅斯的作戰開始于1944年,作為蘇聯對德軍十次打擊中的第五次。在二戰后期,蘇聯人在白俄羅斯的作戰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篇章。這次戰役是蘇聯紅軍對德軍進行的一系列打擊中的一次關鍵行動,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蘇聯紅軍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坦克和作戰飛機,采取了兩側平行追擊結合正面追擊的戰略,深遠縱深合圍德軍重兵集團。這次戰役中,蘇聯紅軍的航空兵出動了大量飛機,為地面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空中支援。
在戰役過程中,蘇聯紅軍在多個地段同時突破德軍的防御,成功合圍和殲滅了德軍在維捷布斯克和博布魯伊斯克等地的翼側集團。隨后,蘇聯紅軍繼續向明斯克方向實施向心突擊,進一步擴大了戰果。這場戰役中,蘇聯紅軍展現出了出色的戰斗能力和組織能力,有效地協調了不同兵種之間的合作,采取了靈活多變的戰術。
被多次改編成電影的“刺殺希特勒”事件在第三集也就16分鐘的篇幅。
二戰后期,即1944年7月20日,德國國內爆發了一場針對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刺殺行動,即“7·20事件”,史稱“瓦爾基里行動”(Operation Valkyrie)。這次行動是由一批反對希特勒統治的德國軍官和政界人士策劃并實施的,旨在推翻納粹政權,結束戰爭,并為德國尋求一條和平之路。
在事件當天,即1944年7月20日,密謀集團的核心成員克勞斯·格拉夫·馮·施陶芬貝格上校利用參加高級統帥部軍事會議的機會,將一枚定時炸彈放置在希特勒的會議室。然而,由于一系列意外因素,如會議時間的提前和炸彈數量的減少,炸彈爆炸的威力被大大削弱,希特勒僅受輕傷,而施陶芬貝格則趁亂逃離現場。
事件發生后,納粹黨衛軍迅速展開對參與者的清算,大量軍官被逮捕和處決。斯陶芬貝格等人被捕并遭嚴刑拷打。希特勒親自主持了對參與者的審判,并迅速處決了包括斯陶芬貝格在內的許多密謀者。此次行動失敗后,納粹政權對德國軍政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恐怖鎮壓,成千上萬的人遭到逮捕、審訊和處決,甚至牽連到了他們的家人和朋友。
這次事件對德國戰爭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加速了納粹政權的崩潰,也為二戰的結束埋下了伏筆。
《解放4:柏林之戰》中,蘇軍開始進攻柏林,斯大林與其他盟國進行談判。
《解放5:最后一擊》講述了最終占領柏林的歡樂和悲劇。
柏林戰役,也被稱為柏林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也是蘇軍實施的最后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戰役自1945年4月16日開始,至5月9日德軍投降結束,歷時近一個月。
在戰役開始之前,蘇軍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大量兵力,共計250萬部隊,配備有大量的飛機、火炮、坦克等武器裝備。他們的目標是對抗德軍的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總計約80萬人。
戰役過程中,蘇軍先后突破了奧得河、尼斯河防線,對柏林形成了包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蘇軍采取了多路向中心突擊的戰術,經過激烈的巷戰,于4月27日成功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蘇軍開始強攻國會大廈,而希特勒在30日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的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標志著柏林戰役的結束。在戰役的最后階段,1945年5月9日,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了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
俄羅斯莫斯科無名烈士墓前的大理石墓碑上面鐫刻著兩行文字:Имя твоё неизвестно. Подвиг твой бессмертен。意思是“你的名字不聞于世,你的功勛永垂不朽”。
簡短的文字承載著無盡的敬意與哀思。先烈們他們的名字或許并未被世人廣為傳頌,但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卻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我們要銘記烈士們的犧牲和付出,勿忘歷史,緬懷先烈。向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精準再現東線史實,
警醒觀眾辨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