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說視頻中的"定格"工具還有如此之大的功效?誰其實也很難?
榮建影視課堂,影視洞察第一放映廳,旭日東升工作室。
·(一)選一段頭像視頻。
·(二)點亮(三秒定格照片)。
·(三)點工具欄中,點編輯,再點開(美顏美體),再點(美顏)。
·(四)將磨皮調至(60至68),根據不同的情況自調(均可)定格瞬間。
·(五)將膚色調主(28至38),根據不同的情況自調(均可)定格瞬間。
·(六)將(祛法令紋)調到適當。
·(七)將(祛黑眼圈)調到適當。
·(八)將(美白)調到適當。
·(九)將(倫勃朗光)調到適當。
·(十)在應聘求職的(資料)中去展現自己,一般都會用到(再苦再累從不抱怨)。
·(十一)導入三秒(人物定格)和背景彩色包多條。
·(十二)點亮(人物定格),再點(切畫中畫),用菱形符號(在)畫面中做出收縮效果。
·(十三)第三張也是與上面同樣剪輯。
·(十四)第三張和第四是前面一和二的復制。
·(十五)點亮第三張,再點摳像,點智能摳圖(完成)。
·(十六)添加文字。
·(十七)添加音樂。
·(十八)預覽一次,導出完成。
謝謝大家的點贊,再多的坎坷我不畏艱乖。
大家可能不知道,嗶哥他老人家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癡。
在地鐵線復雜交錯的廣州,如果沒有地圖App的幫助,嗶哥能在地鐵里頭繞個兩三圈。
等手中的羊城通卡余額被刷完了,他都不一定能找到公司的路。
也因如此,嗶哥總會感嘆科技的美好。
光是地圖App自帶的地鐵路線功能,就足以讓嗶哥幸福感拉滿,成為每天早上最有沖勁兒的打工人。
但很奇怪的是,嗶哥最近總是遲到,來的時候還絮絮叨叨的,像是在罵街。
小雷上前一問才知道,他老人家最近是換了個不太好使的地圖App來用。
以前他是百度高德換著用,現在倒好,全給他卸載完了...
只留下一個名為【北斗導航地圖】的App。
我問起嗶哥到底是啥情況,他還理直氣壯地跟我說:“你懂啥啊,我這是支持國產!”
聊到這兒,小雷總算知道是咋回事兒了。
原來單純的嗶哥,被套殼+偽裝成國產之光的山寨地圖App給忽悠了。
當用戶們一邊開著App導航,一邊散發著民族自信之時,這山寨App的作者也正在翹著二郎腿數錢...
有小伙伴可能會說,你憑什么斷定【北斗導航】就是山寨呢?
嗯,其實很簡單。
因為北斗官方壓根就沒推出過相關App,市面上那一堆“北斗XX”App,可以說都是貼牌蹭熱度的。
喏,小雷就拿嗶哥下載的【北斗導航】做個簡單體驗,大伙往下看就知道,這App做出來到底是圖啥...
首先,在【北斗導航】的應用寶介紹頁上能看到,它目前已有483萬下載量。
看來被“北斗”二字忽悠下載的沸騰網友還挺多。
評論區內更是純度拉滿,不少老哥以為這是北斗官方導航App,還沒開始用久直呼“中國人的驕傲”。
也有人對里面的收費行為嗤之以鼻:北斗這樣“宰”國人,格局未免太小了吧?
好家伙,北斗官方要是看到這事兒得多委屈啊。
再從具體的軟件介紹來看,這App也毫不避忌自己的蹭熱度行為。
國際上數一數二的精準,感嘆國家進步迅速了吧?”
瞧這自豪的介紹語氣,不知道的還以為北斗導航衛星是它研發的呢...
不過吐槽歸吐槽,該做的軟件體驗,咱們還是不能落下。
小雷滿懷期待地打開了【北斗導航】,想看看這“國貨之光”到底有何特長。
結果它開屏就給我整了個廣告,它真的,我哭死。
更騷的是,如果你不手動點擊右上角的【跳過】,廣告界面將會永久定格在在此。
也行叭,那我就手動跳過一波。
進入主界面,這里看著還挺正常,畢竟主流地圖App也是這么設計的。
但小雷正打算測試下導航功能時,【北斗導航】的嘴臉便迎面而來。
它直接提示我注冊登錄,否則無法使用導航功能。
蒜泥牛鼻,那我注冊登錄一下總可以了吧。
結果...還是不行。
【北斗導航】直接給我來了套乞討充值拳法。
“你看你平時都愿意花幾十塊錢抽煙和咖啡了,現在有一個如此優秀的作品擺在你面前,你都不舍得打賞個幾十幾百嗎?”
它明明可以直接搶錢,現在卻愿意用言語來打動我們。
而小雷作為專業白嫖黨,自然是拒絕充錢。
畢竟人家百度和高德下載就能用,核心功能也沒見收費過。
反倒是一個毫無技術含量,沒有官方背書的純套殼山寨App,就這么大搖大擺地恰爛錢,屬實是臉都不要啦。
當然,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小雷還是得拿出點證據,給大伙看看這App的操作有多騷。
先來點簡單直接的料,從LibChecker中能看到,【北斗導航】調用了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SDK。
在加固防破解方面,則是用了360加固,這玩意兒老司機都懂的,用了會影響App運行流暢度。
要小雷說啊,軟件本來就沒啥技術含量,再掏錢搞加固純屬沒必要...
咱們再回到重點。
既然【北斗導航】都內置高德百度兩大地圖的SDK了,那它的地圖數據,有沒有可能用的就是這倆家的呢?
想要查清楚也并非難事,小雷用了個抓包工具來監控App的數據。
而在打開【北斗導航】的一時間,我就抓到了這樣一條內容。
只見里面出現了“api.map.baidu.com”域名。
嗯,沖浪老手們都懂的,這就是百度家的地圖數據接口。
再往下繼續抓包,小雷又看到了高德的地圖接口“amap.com”。
到這兒基本可以下個定論,這個名字讓人熱血沸騰的【北斗導航】App,根本就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
像是核心的地圖導航功能,都是通過調用百度和高德提供的免費接口實現的。
用著大廠的免費接口向普通用戶收費,能看出開發者有著極其嫻熟的割韭菜經驗。
不過這里又有一個問題,百度和高德的地圖API雖然是免費的。
但如果調用方用來搞商業化用途,是需要高德和百度官方同意的。
大伙可以猜一下,這App用人家免費的接口來收費,有沒有經過同意呢?
我不敢想,我也不敢說。
但至少可以肯定,這樣一款蹭北斗熱度的山寨App,如今已賺得盆滿缽滿。
已知使用導航需要付費至少20元,按照應用寶四百多萬下載量,哪怕只有1%的付費轉化率,該App都能賺個80萬左右。
除此以外,這App還有各種嵌入式廣告,說句賺麻了都不為過。
至于這份錢賺得是否合理,相信各位小伙伴心里都有答案。
小雷只希望國內的應用商店們能加大審核力度,別給山寨App太多流量,讓它們蒙混過關撈大錢。
最后呢,咱們再來聊聊,北斗導航到底是怎么樣的存在。
在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被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預定軌道。
這也意味著中國北斗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全球短報文通訊和國際搜救等服務。
咱們作為用戶,其實不用特意去做些什么。
因為咱們的手機會自動搜尋北斗導航信號,比如小雷就用Cellular-Z軟件收到了很多顆北斗衛星的信號。
用人話說啊,能搜到北斗的信號,就代表著咱們在享受北斗提供的服務了。
像百度和高德等主流地圖App,也是老早就支持了北斗、GPS、伽利略和GLONASS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能用正版地圖享受的服務,干嘛要掏錢買難受呢。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伙嗷,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沒有推出過官方App,只是開放了接口控制文件的下載。
接口≠App,接口≠App,接口≠App,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小雷很理解某些網友支持國產的急切心情,但接著國產熱度割韭菜的套路App同樣無處不在。
在掏錢支持之前,咱們還是得擦亮眼睛,了解清楚對方的真面目。
總之,市面上所有“北斗XX地圖”App都不值得付費,這下大伙應該清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