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國目前只在部分影院實施,也只有一部分影片通過衛星傳送,但總的來說衛星傳送分發數字電影拷貝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業務。成本低、效率高是其最大優勢。
從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我國衛星傳送分發數字電影拷貝的歸口管理單位是國家電影局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現有運營模式是先由第三方光環傳媒公司墊資,集中采購衛星接收系統設備及服務;具體實施是由接收設備的廠商,包括北京海威匯達、定軍山等;影院免費獲得整套衛星接收系統,只要求提供天線的安裝配套;由國家出資、數字節目中心負責建立中央傳輸發行平臺、衛星上行站,租用亞洲七號衛星KU波段轉發器,交由中信數字媒體網絡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分公司運營。從網絡檢索了解到,光環傳媒公司最近一次的數字電影衛星接收系統設備及服務的采購招標公告是2018年的4月份,采購數量是5000套,并明確了技術要求。而2018年4月24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告了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單一來源采購租用亞洲七號衛星KU波段轉發器及衛星上行運行費征求意見公示。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全國已累計有超過5千家的影院完成了衛星接收系統的安裝,具備了從衛星分發平臺傳送數字電影拷貝的接收能力。每年有不少影片拷貝是通過衛星分發的。本來按計劃將于今明兩年內基本完成全國的覆蓋,但由于第三方光環傳媒公司資金發生困難,已大量拖欠設備公司的貨款,致使此項工作目前處于停頓狀態。
按照原先的設想,待全國影院基本上都具備衛星接收拷貝的能力后,逐步建立起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輸分發的商業運作機制,第三方先前投入的資金也有望回收,衛星拷貝分發也將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以此作為主流的分發渠道,硬盤快遞只作為補充。
但據另一知情人士向透露,由于目前掣肘于發行公司在硬盤快遞的利益考量,其通過衛星平臺分發拷貝的積極性并不高,也就是說目前也沒有實現所有影片拷貝的衛星分發。從在全國100余家影院的抽樣調查的情況來看,也證實了目前的狀況。
四、我國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送分發影院端的情況調查
日前,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送分發影院端的情況擬定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對全國100余家影院進行了抽樣調查,對回收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從中得出的結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影院迫切希望改進數字電影拷貝分發方式
我們在全國各地共抽取104家影院,對當前數字電影拷貝分發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在當前影院100%都需用到硬盤快遞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影院對當前現狀表示不滿。本次調查中,在“你希望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拷貝分發?”的問題上,只有19%的影院選擇了快遞;在“你認為未來什么方法最有可能成為影院數字拷貝傳送的最佳方式”的問題上,僅有3.8%的影院選擇了快遞。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這些選擇快遞的影院基本位于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在“對數字拷貝分發的看法”上,有21%的影院認為快遞傳送的方式應當被淘汰。這些影院的分布以四川、青島、西安、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偏遠地區為主。
隨著影院與數字電影拷貝種類的快速增長數字電影拷貝操作流程及系統,需要制作、寄送和周轉的硬盤越來越多,發行成本增加。雖然當前我國快遞業比較發達,但中西部偏遠地區還存在時效問題,特別是大型節假日,物流速度受限更明顯。個別影院會出現影片上映檔期已到而仍未收到硬盤的情況。而以上數據也印證了影院對改變以快遞為主的數字電影分發拷貝方式的需求比較迫切,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的影院。
2.衛星接收系統有一定裝機量,但使用率不高
在參加本次調查的影院中,有44%的影院已經安裝或者正在安裝衛星接收設備(含3家正在申請中的影院),從衛星接收設備的安裝量來看,這個數字雖有待提高,但也不是很低。然而衛星接收設備的使用率并不樂觀。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用到衛星傳輸設備的影院占比為28.8%,其中以衛星傳輸為主的僅占6.7%。另外,根據四川太平洋院線今年五六月份對旗下三百多家影院衛星接收設備使用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300多家影院中,安裝衛星接收設備的有135家,裝機率約為45%,但實際80%的影院都是以快遞為主接收數字拷貝。可見,衛星接收設備雖有一定的安裝量,但離規模化利用還有較遠的距離。
3.衛星接收設備在中西部地區利用率較高
從地區分布上來看,以衛星傳輸為主的影城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區。在30家正在使用衛星接收設備的影院中數字電影拷貝操作流程及系統,有19家影院位于四川、重慶、云南、山西、湖北等中西部地區,占比超60%。在7家以衛星傳輸為主的影院中,有5家位于山西、云南、重慶等中西部地區。在使用率上,中西部偏遠地區要遠高于東部省份。這也印證了上文中我們對于“中西部地區對衛星分發的需求更迫切”的判斷。
五、當前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送分發存在的問題
有一定的安裝量,但發展緩慢;使用率不高,這是當前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送分發的現狀。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當前衛星分發本身還存在較多問題。
從安裝上來講,以下條件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院安裝衛星設備的積極性:
1.安裝條件的限制
通過衛星接收需要有地方安裝天線,很多影院由于建筑條件的限制,沒有地方安裝天線,這是在本次調查中限制衛星傳輸覆蓋率的第一大因素。在58家沒有安裝衛星接收設備的影院中,有26家影院由于建筑場地或者硬件設備的限制,而未安裝衛星接收設備。特別是一些市中心的商業樓宇,條件限制更明顯。這是衛星傳輸并非許多電影院首選的一大原因。
2.對衛星設備的穩定性認知不足
在分析樣本數據時,我們發現對衛星設備的認知不足是影響衛星接收設備安裝率的第二大因素。在“還沒有采用衛星傳送電影拷貝的原因是什么”的問題中,“設備不可靠不想裝”的選擇率達 29.3%。多家被調查影院特別注明“聽說設備穩定性差”、“信號差”、“容易丟包”等類似說法。
事實上,衛星分發確實會有丟包現象,但并不嚴重。當前,我國有線電視網的電視信號都是通過衛星傳送,99%的情況下都是安全可靠的,基本不受天氣因素的影響。當然,惡劣天氣也確實會影響信號強度、傳輸速率等,但并不是說信號傳輸就會中斷。總體上來說衛星可以全天候工作,安全性、可靠性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此外,在技術上,當前已經很好地解決了衛星分發穩定性的問題。其一,現有的衛星信號的強度跟天線尺寸可以確保足夠穩定地接收信號。其二,前文我們對衛星分發的工作流程作了詳細解釋,現有的分發機制能夠確保影院安全穩定的接收數字電影拷貝。
可見,在實際情況中,當前對衛星分發的錯誤認知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院安裝的積極性,導致當前衛星傳輸設備的覆蓋率在50%左右,增長比較緩慢。
3. 宣傳推廣力度不夠
根據本次調查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當前我國影院的衛星接收設備利用率不高,大量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另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雖然影院有改變數字電影分發方式的愿望,但對衛星分發的認知度并不高。在對“你希望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拷貝分發?”這一問題的調查中,只有25%的影院選擇通過衛星接收,49%的影院選擇寬帶網絡傳輸;在“你認為未來什么方法最有可能成為影院數字拷貝傳送的最佳方式”問題選項上,高達70.19%的用戶選擇了5G,衛星的選擇率僅有21.15%。在“還沒有采用衛星傳送電影拷貝的原因是什么”的問題中,“相關部門未告知”的選擇率占比為18.97%。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我們認為是有關部門對衛星分發方式的宣傳推廣嚴重不足,導致影院對衛星分發的知曉度不及5G。
光纖傳輸我國也有在小范圍地推進。從傳輸速率上來說,1G帶寬的光纖網絡里,傳輸速率可以達到每秒850M,這個速率是衛星速率的十倍。當前100M帶寬每年的費用是1000元左右,按照這個費用推算,1G的帶寬成本是相當高的,對于電影院來說,為了每個月十幾部電影,使用率太低。資費問題也導致寬帶網絡傳輸必定不是數字電影拷貝分發的最佳方式。而5G,雖然足夠快的速度將可以保證傳輸的速率,由于5G基站建設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初期采用的是非獨立組網形式,其本質就是與現有4G網絡共用基站,將其接入到5G核心網。非獨立組網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5G性能的發揮。此外,5G的資費究竟是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因此,衛星實際上可以說是當前數字電影拷貝分發的最佳方式。但近年來,對于衛星傳輸的流程、優勢、現狀、安裝費用、所需滿足的條件等鮮有宣傳報道,相關部門也未作協調,這也導致部分影院對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分發的認知不全,使一部分影院缺乏安裝意愿。
此外,我們對 43家已使用過衛星傳輸的影院進行了抽樣調查,從實際運行來看,影院也認為當前衛星分發方式也存在多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希望縮短接收時間
目前,一部普通2D電影,大小約為200G,理想狀態下,通過衛星傳輸,大約3-5小時左右可以傳送到全國各地影院。但還是有不少影院認為這樣的效率有待提高。“在采用了衛星傳送后,你認為那些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中,有61.19%的影院認為目前衛星接收時間太長。有影院特別提到:當前高技術格式電影越來越多,采用4K、高幀率、3D等技術的電影,其數據包很可能有數T,對比硬盤下載到服務器所需的時間,目前的傳輸速度還有提升的空間。
事實上,當前衛星傳輸是采用無人值守的機制,一般從下午三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左右結束,雖然傳輸時間受拷貝種類等因素的影響,但對實際應用都不會產生影響。當然,要提高衛星轉發器的速率,也并非不可能,只是出于費用和實際應用的考量,我們認為當前狀況下目前的速率是可行的。
2. 增強抗臺風能力
臺風天氣因素勢必會對數字電影拷貝的衛星分發造成影響。這也是本次調查中影院所希望改進的一點。特別是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較明顯,衛星天線容易受大風的影響而發生偏離,這會造成衛星信號質量下降,影響影片傳輸。這對衛星天線抗臺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使用實時準確的天氣預報產品制定傳輸計劃也十分關鍵。
3.設備質量有待提高
同樣是在“在采用了衛星傳送后,你認為那些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上,有10.4%的影城表示“設備質量待提升”。電影數字拷貝接收機是衛星傳輸電影拷貝的重要硬件設備,傳輸一部電影發所需時間又比較長,這對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較為嚴苛的要求。
據艾維電影進一步了解得知,這部分影院大都是較早一批安裝衛星接收設備的影城。可見,對這部分影城而言,衛星接收設備的維護、升級換代也是一大問題。
4.設備故障率較高,廠家服務跟不上
在43家已使用衛星傳輸設備的影院中,有40%表示“經常發生設備故障”、“廠家服務跟不上”。有個別影院表示:衛星接收設備每運行一段時間就會有故障,一年要進行三次四維修,對不在維保期內的影院來講,每次維修費用需要1000-1500元左右,一年下來,維修費用比較高。此外,影院需要將設備先寄給廠家,廠家維修好再寄回來,一來一回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均比較高。
這一問題雖然實際存在,但情況比較復雜。其中緣由我們在 “我國數字電影拷貝衛星傳送分發的概況”這一章節中已有提及,發行方出于利益考量對衛星分發的積極性不高、第三方資金不足拖欠設備商款項,在這種情況下,設備商在設備維保上也無力繼續,無法做上門巡檢等服務。因此,在設備維護這一問題上,更多問題還是在于利益和資金層面。
由此看來,數字電影拷貝的衛星傳輸分發雖然在技術上已成熟可行,帶來的優勢和效益是十分明顯的,但如何進行有效的運作卻還沒有找到一條可行的路徑,致使這項工作進展緩慢,優勢無從體現。
相信,隨著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成熟,信息化管理運營水平的提高,數字電影拷貝的衛星傳輸分發的全面實施也將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