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fsdsg2015-10-14 20:02●開箱曬物
國慶前在京東購買的這款戴爾游匣7557 i5 紅色款,這款新推出的游匣相較于老款14寸游匣各項參數上均有一定的提升,屏幕標配1080P,可選4K;CPU從i5 4200H升級為i5 4210H;顯卡從850M D3升級為960M D5 4G,硬盤也標配1TB 5400轉。
京東6099買的(好像現在漲了100,不過其他渠道肯定更便宜),沒有什么贈品,到貨拆開塑料袋就一個箱子。
大學狗宿舍太亂還有照片都是魅族MX5拍的,渣技術渣像素大家諒解。
打開箱子后就是主機,電源和一些說明書
這款游匣有兩個散熱風扇,3個散熱口還是很給力的,左側有2個USB3.0,1個耳機,1個電源插口,右側1個讀卡器,1個USB3.0,1個HDMI,1個網線插口和1個安全鎖,正前方有一個電源燈,會在充電時亮起。
背面有一整塊面板,僅用一顆螺絲及卡扣固定非常好拆解和維護。
拆開后可以看到整體布局非常整潔,雖說人傻錢多戴,但是這個做工不可否認真是好!
左下角是一塊74Wh的鋰電池,電池上方是M.2 SSD安裝的插口,中間是內存條安裝的插口,右下方是1TB的硬盤,硬盤和電池中間則是喇叭的位置。
i5款標配的是4G內存(鎂光低電壓)1TB硬盤,所以我就加了一根金士頓戴爾專用8GB,和一塊浦科特M2 128GB的SSD。兩樣花了860塊錢左右。
這款浦科特的固態性能還是挺不錯的,因為已經作為系統盤的關系,所以跑分有所降低。
C面上方的紅色網格是裝飾,不是音響,鍵盤使用起來也比較舒適,機身紅色的地方都采用了類膚質的材質,摸起來感覺非常順手,讓人感覺愛不釋手。
硬件部分差不多就是這樣子了,不得不說紅色真是騷!騷的我心都醉了!太好看了!男女都適合!
電腦預裝的是windows8.1系統,基本上買到的都會覺得特別卡,磁盤占用一直100%,這是預裝系統的問題,基本上關閉家庭組并且卸載預裝的軟件就可以解決問題。
我就直接升級成win10并且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盤了,一步搞定,感覺win10的確比8.1提升不少,使用感覺上不錯,也沒什么BUG。順便提一句,如果改成win7系統,會出現網卡掉線的情況,網上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魯大師測試,跑的時候還開了別的軟件。
裝了固態硬盤開機大概10秒以內的樣子,沒裝360安全衛士,所以不太清楚具體時間,總之非常快。系統在使用的時候也毫無卡頓,各種軟件通通秒開。
關于硬件配置i5 4210H和GTX960M 4G D5大概也就是臺式機i3 750TI的性能,主流游戲還是足夠的。游戲這里只測試兩款。
LOL的話1080P最高畫質下,基本都在120FPS左右非常流暢。不知道怎么截圖,就用錄制的截了一下。
戰艦世界,1080P,使用Geforece Experience的推薦設置,基本就是最高畫質了,基本能有50FPS左右,個別開闊場景會掉到30FPS。
總體來說這款游匣的硬件配置還是很不錯的,4GB的顯存,GTA5也能輕松應付了。
由于有雙風扇,三散熱口的加持,所以在溫度的控制上也不錯,最多也就80度吧,平時使用非常安靜,高負載時風扇聲音略響,不過可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游匣的音響真的是比我之前的Thinkpad s230u要好太多了,第一次用他放音樂時我都快感動得哭了!
關于電池續航的話,一般寢室11點斷電后,我以均衡模式,50%亮度,再看一個小時視頻還有80%左右的電,所以電池使用4小時以上是毫無問題的。
還有一點,大家關心的比較多,由于這是IPS屏,所以漏光也屬于正常現象,不影響使用
最后要提一點,由于第六代intel處理器skylake已經上市了,而且i5 6300hq是原生4核的處理器,性能上要較i5 4210H提升不少,對于非剛需的朋友建議再等一等,當然,美亞已經有6代i5的預定了。海淘的話799美金,i5 8G內存256G SSD應該能劃算不少。
總之這臺筆記本還是對的起這個售價,對得起她小外星人的稱號的,你在等什么?還不趕緊買買買?
PS:小編這是我初次曬單,我是本地的,良辰望你三思而后行。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內容分享或是對文中觀點有不同見解,值客原創歡迎您的投稿。點此投稿
使用多年的老電腦,開機要等幾分鐘,開機進入桌面之后還要再等幾分鐘才能正常使用。
這種場面你見過嗎?
打開一個軟件鼠標指針圈圈轉個幾秒,更不用說運行一些大型的軟件了。
用這樣的電腦來進行工作學習,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出現這樣的原因除了電腦配置落后外,還有可能是電腦的硬盤老化了。
在固態硬盤沒有普及的時候,無論是購買組裝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標配的硬盤都是機械硬盤。
機械硬盤的數據通過點磁道記錄在磁盤表面上,數據的讀取以及寫入則需要通過機械磁頭來進行。
因此,時間長了硬盤內的機械結構老化,硬盤的速度會下降。
固態硬盤的原理和機械硬盤完全不同,硬盤里面沒有機械結構,完全用電路信息來存儲數據。
因此固態硬盤天生就有著更快的速度,而且老化的速度也比較慢。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電腦運行速度太慢,但預算還不足以換新電腦的話,入手一塊固態硬盤可能會讓你的使用體驗有著質的變化。
原則上選購固態硬盤要根據自己電腦主板支持的接口來進行。
目前市面上的固態硬盤接口有 SATA、mSATA、M.2、U.2 以及 PCIe 五種接口。
首先談談現在最常見的 SATA 接口,現在已經發展到 3.0 的版本了,并且向下兼容 SATA2.0,最高帶寬為 6Gbps,普遍存在與臺式機主板以及筆記本電腦上。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電腦支持什么接口,那么買一塊 SATA 固態硬盤能用上的概率很大。
希捷 酷魚
M.2 接口現在也比較常見,但種類相對來說復雜一些。
長度就分為 5 個規格,2230/2242/2260/2280/22110,其中 2280 比較普遍,22110 在一些臺世界主板和服務器主板上能夠看到,其余的則是筆記本的特殊型號。
三星 970 EVO Plus
根據協議可以分為 AHCI 和 NVMe。
AHCI 協議用的是 SATA 通道,速度也是 6Gbps,一些老的筆記本或者臺式機主板的第二個 M.2 接口只能兼容這種硬盤。
而 NVMe 協議用的是 PCIe 通道,有 PCIe 3.0×2 和 3.0×4 兩個版本,后者會貴一些。
mSATA 則是 SATA 的縮小版本,速度完全一樣。在一些老筆記本上面會看到,但是目前已經處于淘汰的邊緣,而且 mSATA 的硬盤選擇少,價格也貴不少。
▼三星 860 EVO
U.2 接口在服務器主板上很常見,因此 U.2 接口的硬盤一般都是企業級產品。
用的也是 NVMe 協議,一般是 PCIe 3.0×4 的速度,而且可以轉接為 M.2 接口插在主板上。
PCIe 接口的固態和 U.2 類似,多為企業級產品,常見的是 PCIe 3.0×4 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 PCIe 3.0×8,也就是 64Gbps。
英特爾傲騰 905P
總的來說,一般消費者升級固態硬盤,買 SATA 接口和 M.2 接口是比較方便以及經濟實惠的方案。
在升級之前,大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自己電腦支持的硬盤規格。
部分老舊的筆記本可以通過騰出光驅的位置,插上光驅硬盤托架來擴充一個 2.5 英寸 SATA 硬盤的位置,讓舊的機械硬盤和新的固態硬盤能夠同時共存。
假如主板有 M.2 接口也切記要弄清楚其支持的通道,通過 M Key 和 B Key 的方式來分辨并不是最佳的方法。
早期 M.2 接口還未普及的時候,還是有過 M Key 接口只支持 SATA M.2 盤的情況,例如戴爾靈越游匣 7557 和 7559。
市面上生產固態硬盤的廠商有很多,一般只建議購買能夠自主生產閃存芯片廠商的產品,例如英特爾、三星、閃迪、西數、東芝、海力士。
或者在儲存領域比較有名的品牌,例如浦科特、希捷和海康威視。
固態硬盤的制作門檻比較低,因此非常不建議入手除了以上品牌之外的產品。
在文章的最后,推薦幾個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固態硬盤產品供大家參考,祝大家都能夠讓自己的舊電腦起死回生。
SATA:三星 860 EVO、西數 Blue 3D、閃迪至尊高速 3D、東芝 TR200、海康威視 E200P、浦科特 M8VC,紫光 S100
M.2 (SATA):三星 860 EVO、西數 Blue 3D
mSATA:三星 860 EVO、建興 ZETA
M.2 (NVMe PCIe 3.0×4):三星 970 Pro/EVO/EVO Plus、西數 Black SN750、西數 Blue SN550、閃迪至尊超極速、東芝 RD500、海康威視 C2000/Pro、浦科特 M9Pe/Plus
M.2 (NVMe PCIe 3.0×2):東芝 RC500、西數 Blue SN500
這篇有沒有幫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