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公司存放著10年前的客戶采購訂單和合同,倉庫租金每年都在上漲,你會怎么處理這些文件呢?以前的做法是當廢紙賣掉,以后的做法是選擇適當的文件銷毀服務商把這些文件銷毀掉,這是法律要求。
隨著我們國家的法制化進程加速,2021年8月 20 日周五,《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并將于2021 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是我國邁入數字化社會,彰顯“以人為本”的法律制度里程碑,也是我國為全球數字治理貢獻的中國方案。
過去大部分中國公司的做法是當廢紙賣掉。一方面,賣掉廢紙可以有收入,同時把倉庫空間釋放出來,為新物料騰開了地方;另一方面,縱然紙文件上有大量隱私信息,可誰會去過問這些事情呢?誰又會去關心這些信息的去處呢? 在中國,大家已經習慣于被電話騷擾,被垃圾短信騷擾,多一條騷擾信息天不會塌下來。其實,這就是中國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的現狀。居民不重視,更不愿投入精力維護自己的權益;企業不重視,因為一旦重視就要花錢做銷毀、花錢做防護,而不重視不銷毀也不會被懲罰。監管部門的隱私保護立法還沒有到位,法律空白下的隱私保護顯得非常蒼白無力。今天,時過境遷,保護隱私信息和數據安全已經不是一個選擇了,而是必修課,因為【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了,將于2021年11月1日實施。公司若沒有采取措施保護個人隱私數據,將面臨巨額罰款,品牌和聲譽將一落千丈。
在世界舞臺上,隱私保護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歐盟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從2018年5月25日起實施,號稱史上最嚴的隱私數據保護條例;美國加州率先響應,出臺了類似GDPR的條例,為其他州的隱私保護立法垂范;日本、巴西、印度也聲明要修正已有法律,在隱私保護上有所作為。
GDPR里面有一條,叫用戶擁有被遺忘權,原文是Right To Be 。簡單地說,"Right To Be "就是指下列文件可以銷毀的是,公民有權利在任何時候要求一家公司刪除關于自己的隱私信息;如果這些隱私信息已被轉移到第三方公司,公民亦有權利在任何時候要求該第三方公司刪除涉及到自己的隱私信息。如果公民根據被遺忘權提出了刪除隱私信息的請求,公司將面臨三種結果:
1. 公司沒有響應客戶的要求,沒有銷毀其數據;
2. 或者不能提供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已經銷毀了該客戶的數據;
3. 公司及時給客戶提供了銷毀證明。
在前兩種情況下,客戶(公民)有權向歐盟GDPR管理當局投訴,該公司將會被認定為違反了GDPR條例而受到懲罰,罰款額度為違規公司全球營業額的4%。由于像GDPR這樣的隱私保護立法產生的威懾力和約束力,歐美公司對于隱私保護的力度向來要高于亞洲公司。
本周一8月23日,就在《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后的第三天,淼一科技迎來30噸2000多箱的紙文件銷毀業務,涉及到7萬人的隱私數據和財務信息將被銷毀。30噸廢紙本來可以賣到6萬多元,但是這家外企不謀蠅頭小利,重視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 ,寧愿付費銷毀也不愿賣掉,我們向這家公司致敬!
那么,銷毀2000箱30噸文件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呢?
+運輸車輛:2輛9米6的卡車,加上一輛依維柯箱式汽車
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文件銷毀
+工作人員:8人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銷毀回收
+司機:3人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回收銷毀
+司機從卡車上卸掉紙文件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回收銷毀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回收銷毀
+銷毀工人碼放文件箱,將文件投進銷毀設備進口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銷毀
+銷毀設備:工業級銷毀機2臺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文件銷毀
+銷毀時長:二部機器不停的運轉40個小時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文件銷毀
+銷毀結果:機器一刻不停地粉碎,工人緊鑼密鼓地打包,銷毀后的紙屑如小雪山一樣堆積起來了
淼一文件銷毀服務
淼一文件銷毀
+工程收尾:30噸文件粉碎完畢,客戶和工程師在勞動成果旁合影留念
淼一回收銷毀
耗時一周的銷毀完畢時,已經是晚上8點半。北京城華燈初上,人們體驗著安樂祥和的日子,他們哪里知道,為保護大家的隱私數據和信息安全,在京郊的一個廠子里,還有一個銷毀團隊正在加班加點地工作。工廠裝有五個攝像頭下列文件可以銷毀的是,全程視頻監控整個銷毀過程。若是每個公司都能做到不用法律監管,我會主動銷毀隱私數據,那么,試想一下騷擾電話和短信的數量將下降多少?電信詐騙的發生率將下降多少?
假如沒有電信詐騙,假如沒有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假如沒有隱私信息被濫用,這個世界會更加美麗。由于【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這樣的美好生活離我們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