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2月10日消息 早在2018年8月,開發人員Felix Rieseberg就使用Electron創建了一個Windows 95 App應用程序,Electron是用于桌面的跨平臺應用程序框架。Windows 95應用程序大小約為280MB,可以安裝在Windows 10、macOS和Linux上。
開發人員Felix Rieseberg努力將Windows 95 App項目重啟,其近期發布了一個新的項目更新,升級了一些急需的改進。Windows 95 App v2版本解決了第一個版本的引入的限制,例如無法支持具有高DPI的監視器等。
在更新日志中,開發人員表示Windows 95 App v2版本還附帶了新功能。例如,你現在可以訪問和播放所有Windows 95的聲音效果。此更新還帶來了幾款新游戲。并預裝了FrontPage、Netscape 2.0和其他程序。
你可以在Windows 10設備上運行Win95 App,以體驗Windows 95時代的《微軟畫圖》、《掃雷》和其他程序。
下面是更新內容:
聲音特效支持。
一些復古游戲。
更好的高DPI支持。
FrontPage和Netscape 2.0。
該應用程序繼續包含JavaScript。
這款Windows 95 App是第三方應用程序,通過它可以體驗到二十幾年前發布的Windows 95系統。
Windows 95 App下載,點此鏈接。(GitHub地址)
最近科技圈快要發生一件事兒,說它影響小吧,它的關停確實會影響到無數老用戶。
但說它影響大吧,其實絕大多數個人用戶都已遷移到新東家,對這個“老頑童”早就嗤之以鼻。
說句難聽點的話,如果你不是企業用戶,它關停與否,都不會影響到你的沖浪體驗。
有小伙伴猜到了,它就是十多年前用實力花式調教用戶,如今被同行隨意蹂躪的IE瀏覽器。
去年微軟不是宣布了IE瀏覽器即將關停的事兒嗎,不知不覺啊,現在已經2022年3月,距離它正式涼涼,僅剩73天。
最近微軟還特意提醒了一波用戶:“IE要完啦,IE要完啦。”
瞧這情況,微軟似乎一點也傷心,畢竟現在有新寵Edge接棒,IE的歷史任務也到此結束。
趁這機會呢,小雷打算和大伙聊聊,IE是怎么把自己給整涼的,而在后IE時代,我們的瀏覽器又會不會變得更好。
如果大伙從傳統互聯網時代就開始上網沖浪,對IE瀏覽器絕對不會陌生。
小雷有幸搭上那PC上網沖浪的車,每周雙休的快樂,都是擺在Windows XP桌面上的IE瀏覽器給的。
當時也沒啥雜念,打開IE要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訪問4399在線游戲,在【狂扁小朋友】里重拳出擊。
又或者在里面打開優酷,追上最新一集【火影忍者】。
我們總會印象流地認為,無所不能的快播才是看片神器。
殊不知在更早的年代,“IE+Flash”才是早期沖浪老手的看片最優解,它一點即播,便捷性吊打第三方播放器。
光從這些點來看,IE就對早期網友們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啊,怎么現在的網友都巴不得它涼呢?
小雷覺得,千言萬語皆可匯聚成兩個字:難用。
IE瀏覽器在前幾年開始,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兼容和性能問題,瀏覽網頁又卡又慢。
普通網頁還能應付,一旦遇到渲染復雜點的網頁,IE很容易發脾氣罷工。
此時一個崩潰提示迎面而來,能把人活活氣死。
卡頓還只是IE的其中一宗罪,它被用戶們噴得最慘的,其實還是兼容性稀爛。
咱們都知道,網頁本身就是有各種代碼組成的,而網頁的開發者們都會遵循一套俗稱的標準。
早期的IE因為市場份額巨大,幾乎所有網頁開發者都會按照IE現有的框架支持來做網頁。
但后續競爭對手爭相冒出,新的網頁標準也隨之出現。
怎么說呢,IE瀏覽器當時只支持CSS、HTML和DOM特性,而最新的標準已來到W3C。
那么,這個W3C標準又有啥用呢?
市面上的瀏覽器不止IE一款,像Firefox、Mozilla、Safari、Chrome等,都是IE的有力競爭對手。
而每個瀏覽器支持的網頁標準都不一樣,這就導致明明是同一個網頁,不同的瀏覽器訪問效果卻有巨大差異。
比如用IE 6訪問的V2ex,就這樣的網頁體驗,試問有幾個用戶能用得下去呢?
IE 6,說的就是你
W3C標準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瀏覽器支持W3C標準,就能正常訪問某個網站。
在當時,隔壁的火狐都支持了W3C標準了,只有IE頭鐵不愿跟進,這時候IE的用戶便開始流失了。
只是在巨大的市場份額之下,微軟還沒把它當一回事兒。
對新的網頁標準不支持就算了,IE甚至對PNG格式圖片的支持都不完整。
上網隨手一搜,就能搜到各種“解決IE不支持PNG透明背景”的帖子。
當一個瀏覽器需要用戶去自行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能看出它有多拉胯了...
有小伙伴們可能會問了,既然IE瀏覽器這么爛,它又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平心而論啊,早期的IE瀏覽器并不爛,它甚至有不少創新之舉,直接提升了網友們的沖浪體驗。
別看現在的網頁五彩斑斕,交互性十足,其實早期的瀏覽器沖浪是這樣的...
一行行枯燥的文字拷打著用戶,排版更難以稱得上美觀,與其說沖浪,不如說是對耐心的重重考驗。
直到IE 3.0的出現,瀏覽器體驗才有了火箭式提升。
當時微軟擠爆牙膏,讓IE 3.0支持了CSS,能顯示圖片和動圖,播放MIDI音樂。
當各種元素能出現在網頁上,沖浪起來就好玩多了。
如果是IE 1.0和2.0是微軟靠各種小手段和鈔能力整出來的非成品。
那么IE3.0就是微軟的覺醒之作,能正面叫板隔壁Netscape。
來到4.0版本,IE更是用上了Trident排版引擎,也就是咱們俗稱的IE引擎,是瀏覽器界四大引擎之一。
后續很多瀏覽器都是在套IE的殼。
當然啦,在面對市場份額一度超過90%的Netscape面前,IE僅靠軟件實力是沒法干翻對手的。
于是微軟動用了它祖傳的鈔能力,它先是利用自身的供應鏈話語權,強制禁止電腦硬件商家安裝競品瀏覽器,否則直接取消合作。
其次呢,微軟又通過自身的行業影響力,籠絡了意大利的網絡供應商,把很多客戶的默認瀏覽器改為IE。
甚至在后續收購得來的FrontPage網頁設計軟件,微軟也在里面加入了專屬標簽,用其他瀏覽器是打不開的。
如果說以上手段都沒能把Netscape壓死,那么微軟接下來的手段,則是把對手一波帶走了...
微軟在自家Windows上強制預裝IE瀏覽器,并在桌面上擁有無比優越的位置。
很多小伙伴當時剛裝完機,桌面上基本就三個圖標:我的電腦、回收站和IE瀏覽器。
就這么說吧,如果你想上網沖浪,IE是唯一的選擇了,咱們作為用戶只能去適應這個“不太好用”的小家伙。
各種手段重壓,再加上Netscape自身的錯誤抉擇,讓微軟成功占領了瀏覽器市場。
微軟也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鈔能力有多么好用。
坦白說啊,IE這個擁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的老家伙,確實該退場了。
只不過接棒的并不是自家產品,而是隔壁的谷歌。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PC瀏覽器市場份額最高的是谷歌家的Chrome,可謂是一家獨大。
其次是蘋果家的Safari、火狐和微軟的Edge。
有人說,如果忽略掉Chrome,瀏覽器市場還是競爭得挺激烈的。
但仔細想想,目前PC瀏覽器市場上,只有兩種瀏覽器。
一種是谷歌系瀏覽器,像Edge、QQ和搜狗瀏覽器,用的都是谷歌的Chromium內核。
另一種是非Chromium內核瀏覽器,但目前仍有競爭力的只剩火狐了。
小雷作為火狐瀏覽器忠實用戶,真的不希望它被擊倒,畢竟從某種意義來說,它是對抗巨頭壟斷互聯網的最后一道關口了。